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大唐皇帝李治

龍騰世紀 第二章 夾道花香襯馬蹄,滿街紅粉皆爭羨 文 / 小妖的菜刀

    第二章夾道花香襯馬蹄,滿街紅粉皆爭羨

    一陣號角,八匹皮毛油光水滑的黑馬拉著李治的皇車轔轔上路已有半月的路程,這半個月中,早已得知大軍歸程的長孫無忌早已經安排好了沿途驛站的迎送事宜,也真難為他了,二十萬大軍的軍食、馬料、宿營等幾乎沒有任何耽擱和缺少的,物資之大,安排之繁雜哪怕李治只是稍稍感受都感到毛皮發麻,所幸歷經一番歸程,終於到了長安郊野——灞橋。

    柳通「留」,古人送別親友常常在以灞橋折柳以表一種惜別之情。

    古人的別離多數是哀傷的,因為交通困難,因為音信少有,有時候一朝的別離有可能就是永訣,令人黯然神傷。因此,「多情自古傷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便成了略顯悲傷的婉約之音

    送別時候折柳,其實是從漢朝開始的,到唐朝的時候格外盛行。

    送行的別離之苦,就用這依依楊柳來承載。

    「灞橋楊柳岸」也就成了愁苦之地,遠客折楊柳,依依兩含情,格外的哀傷、淒婉

    灞橋脈脈水,柳上融融月,耳畔裊裊音,心中依依情……這種哀傷往往入骨髓、痛入心扉,有時候真讓人無法擺脫,不過今日的灞橋注定將失去他一貫略顯灰暗的顏色。

    時當清晨,朝陽初升,金光透過厚厚的雲層,濛濛般射下來,李治端坐在皇車上遙望十里外的灞橋,旌旗招展,竟隱隱間有鐘鼓聲大作。

    李治自從上戰場來,這算是第二次遇到郊迎大禮,不過如今是九五之尊,不像從遼東歸來那般禮儀都大大簡化,在如今的大唐,這種帶有古風的郊迎禮儀已經很少了,且大唐算得上名號的宗師、大臣、權貴都已經出迎數十里,可謂是隆重之極的郊迎,思來想去怕也只有自己一人能夠消受了。

    此時的灞橋因為春水豐盈,清清幽幽的,兩岸柳條依依,李治正在凝神遠望,暮然間便見一輛華蓋軺車正停在灞橋楊柳旁,六尺傘蓋下站立數人,當先的便是一個一身華貴的**,身後也是錦衣高著的幾個動人之極的芳華女子,此時略帶涼意的晨風輕輕吹來,那眉目如畫的年輕**衣袂飄飄,**一頭烏黑的三千青絲,挽了個飛雲髻,髻上簪著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著紫色的流蘇,此時流蘇伴著清風搖搖曳曳的,站在那兒,端莊高貴,文靜優雅的纖塵不染,滿臉都是溫柔,滿身儘是秀氣

    李治相隔深遠雖然目力驚人,但還是朦朦朧朧的,不過也看得清爽,心下已然明白來者是誰,不禁指著前方楊柳下俏立的佳人對身旁的眾文武大臣們高聲炫耀:「朕托天之幸此生能得此佳麗,視之如寶,眾愛卿以為如何?」

    蕭陵哈哈大笑:「噢呀,陛下真是好眼力,這麼老遠就看到了我來看看,喲,那不是咱家碎妹子嘛,唉,奇了怪了,怎麼見到大哥不僅不歡喜,還張牙舞爪的。」此時車馬已經駛近了,雙方都能看到彼此,蕭陵見到蕭淑然馬上朝自家妹子揮手,卻沒想蕭淑然很不甩的沖哥哥蕭陵做了一個鬼臉,讓蕭陵一陣尷尬。

    李治也看到了蕭淑然,這丫頭今天穿著淡絳紗衫,盈盈十六七年紀的樣子,此時看向他正似笑非笑的,一臉精靈頑皮的神氣,鵝蛋臉上眼珠靈動,一股動人氣韻油然而生,看的李治食指大動。

    此情此景,讓李治恍然如夢,自己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少年,重生大唐,創天下會,與眾兄弟角著皇位,練兵,遠征遼東,其後登基稱帝,再然後就是新帝上任三把火,到如今滅吐蕃而回,這算是到了人生的顛峰了嗎?

    此時車駕已然駛近,一陣悠揚的編鐘清脆渾厚的鐘聲暮然間繚繞不絕,一見到李治的八馬皇車四野官員百姓頓時雷鳴般雀躍歡呼。

    「大唐萬歲,陛下萬歲」

    「盛世大唐,君臨天下」

    漢家江山,永世長存。」

    數十萬人的呼嘯聲浪席捲了灞橋平原兩岸。

    當李治的車駕過了灞橋時,兩邊的夾道觀看的人群怕是已有數十萬,不知誰安排的,一朵朵鮮花被擲到馬前,頃刻間天空中飄起了花雨,夏花燦爛,讓沐浴行走在花雨中的李治深深的醉倒,都不知該如何笑了,後面行走護衛的唐兵更是面色莊嚴的深吸口氣,高高的挺起胸膛,用最雄壯的姿勢迎接這份屬於他們軍人的榮譽,兩邊一眼望不到邊的百姓齊齊歡騰開,大聲的歡呼。

    及到眼前,長孫無忌快步上前,在親衛的扶持下上了李治的皇車,然後跳上馭手座位,親自為李治駕車居中前行。

    李治見自家舅舅如此,也就沒有推辭,整肅的儀仗,大張的旌旗,都跟著李治的皇車沓沓跟進,而武媚娘她們的鳳鑾也緊跟在李治皇車的身後,此時不是噓家常的時候。

    四野早已是樂聲大起,莊重悠揚而又委婉動聽。

    坐在長孫無忌身後的李治笑問自家舅舅:「這是《秦王破陣樂》麼?」

    長孫無忌笑著搖頭:「賢妃娘娘是樂道大師,肯定是她選的樂曲了。這是新作,陛下一會兒問賢妃娘娘便是。」

    等到了長安城下時,湧出的人群已經把路都堵住了,一時車仗不能行進,長孫無忌見了,頓時笑道:「陛下大勝而歸,陛下喜相逢,不如先一睹兵舞如何,這可是賢妃娘娘親自為陛下寫的歌兒了呢」

    李治自是很想見識自家老婆的才華,自是欣然贊同。

    劉弘基、劉仁軌都是豪氣不羈的軍漢,聽說是皇妃親自寫的歌兒,更是齊聲叫好,倒只是李治車駕後的上官青衣微笑靜觀,謙遜的淺淺一笑道:「我只是根據陛下的詩作一篇樂譜而已,算不得新作。」

    只見上官青衣向隨行的梨園樂師班頭一揮手。

    但聽龐大的編種陣形中飄出曠遠的樂聲,一時間喧鬧的長安城下瞬間便是亙古無人的幽幽山谷

    百名名身著戰裙短衣的半裸漢子,在曠遠的樂曲中飄了出來,手持木刀舞了起來,一名同樣是戰衣裝扮的大大漢彈起塞北的鐵琵琶,豪放萬狀的唱了起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滾滾黃河藍藍的天

    「壯士鐵馬將軍劍,旌旗半捲出長安,

    女兒柔腸男兒膽,濤濤熱血汗衣冠,

    大漠無垠江湖遠,暴雨驚雷也如磐,

    美人淚,杯中酒,天下任,丈夫肩,

    風瀟瀟,路漫漫,情切切,雨綿綿,

    生死夢,山河戀,君與臣,恩與怨,

    何必回頭傷往事,且把風流唱少年,

    萬里江山千鈞擔,守業更比創業難。」

    隨著一聲響遏行雲的高腔,滿場靜寂,餘音猶自繞樑,竟是久久不散

    「好」李治情不自禁的擊掌高聲讚歎:「青衣你這曲配的好,鏗鏘有力,情深意切,盡顯我漢家雄風」

    駕車的長孫無忌長吁一聲,彷彿剛剛從沉醉中醒來,恍然驚訝道:「曲好詞更好,素聞陛下詞雄健粗獷,山氣甚重,如今聽的如此本色動人之曲,當學古人三月不知肉味。」

    「對呀對呀,」後面的蕭淑然迫不及待:「姐姐為這首歌兒可花了無數的心思,當初長安城外出征時就唱得是這首,聽的人心裡怪酸楚的,卻又美得讓人心醉。當時都快讓淑然掉眼淚了,還是姐姐這首配樂配的好,壯懷激烈,如此才是盛世大唐應有的氣象,勇往直前,敢於挑戰世間一切艱難險阻」

    李治爽朗大笑:「淑然啊淑然,除去一趟什麼時候竟有如此豪言壯語了,世間歌千萬種,但朕最愛此等剛猛無匹的,改日再請朕的賢妃配樂請諸位觀賞,奏與天下聞,也算是與民同樂了。」

    就在此時,人群中突然海浪般衝著李治車駕後叫了起來:「文成歸唐,文成歸唐。」

    李治側耳傾聽,意味深長沖身側的武媚娘一歎:「媚娘,勞你費心了。」

    武媚娘媚意盎然的看著李治:「文成歸唐可比漢時文姬歸漢,實在是我華夏盛事,媚娘身為國母,敢不歡慶一二。」

    「你啊你,想的周到啊……唉終於回來了啊。」

    李治看著長安巍峨高聳的城牆竟有一種放聲大哭的衝動,終於回來了。

    當李治的征討大軍正式入城之時,一路上不知何時竟也被鋪上了了鮮花,當真是一路花香襯馬蹄,滿街都是紅fen女,夏日小媳婦大姑娘們穿的衫兒薄,多著袒胸裝,胸前那白嫩嫩的乳溝在高車上的李治看了就是一陣心動,入眼儘是溝溝壑壑的,讓李治心花怒放,笑容更加燦爛。

    竺寒萱的車駕在最後,也跟著緩緩向前行進,算是變相的對她身份的一種認可。此時聽著滿耳的歡呼之聲,看著道路兩旁的百姓出於至誠的欣喜笑容,芳心中卻是一片迷亂,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對待這歡樂的場面。

    在前面,李治卻是一片笑容,平易近人地揮著手,催馬在軍前行進。看上去,完全是一個與民同樂的仁君模樣,讓知曉李治在邏些干的一切的眾將士們看得都是幽幽歎氣。

    李治卻不管他們在那裡佩服自己的臉皮,李治算是滿心舒暢,乘著間隙時刻與武媚娘眉來眼去一陣。

    那人群中的士子們見李治立下此曠世奇功,任然和善謙遜,謙虛有禮,絕無半分少年輕狂的模樣,不由心下更加欽敬佩服。

    李治呵呵大笑,向車下的百姓們拱手道:「今日我大唐征戰吐蕃,滅此朝食,實在要與天下臣民同樂,為了慶賀四夷俱平,朕宣佈:免天下一年賦稅,天下共賀之」

    本來此刻朱雀大街上就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人挨人人擠人的,人聲鼎沸的,歌功頌德聲此起彼伏,但在李治說出這句話時卻齊齊靜了下來,過了半刻,不知誰叫了一聲,頓時四下裡竟齊齊跪了下來高呼「萬歲」不斷,直到李治含笑的進入了大明宮中,那「萬歲」呼聲仍繚繞天際不絕於耳……

    ※※※※※※※※可愛的分界線※※※※※※※※

    小妖:這章寫的有點艱難,寫了五六個時辰,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唉,難道是推薦票少了?呵呵,生病了,一年不生病了,沒想到一回家就水土不服,都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