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蟄,經過數天秘密行軍後,祿東贊一行四十萬大軍快趕慢趕終於到了大非川了。
午後下的大非川,風景分外壯麗動人,藍藍的天如大塊的琉璃,泛青的牧草遮天蔽地,一望無際。
大非川背靠莽莽蒼蒼的祁連山脈,南面更有滾滾滔滔的布哈河,其上一道白色石橋披著七彩的霞衣橫亙水面,長虹臥波,在那高坡上更有旌旗招展的巍峨營寨,與青蒼蒼的巴顏克拉山遙遙相望,氣勢分外宏大。
祿東贊在遠處山窪密林中駐足觀望良久,對旁邊吐蕃眾將大為感慨:「人言大唐雄霸不能敵,如今看那營寨錯落有致,彼此間分佈大有玄理,天下竟非大唐莫屬,卻是有其道理的。」
待看到眾將不以為然的神態,方才話鋒一轉,虛晃一槍,輕笑道:「不過今日遇到我吐蕃,也就技止於此了!」
一陣哄笑,悄悄的在護衛的保衛下,祿東贊和一眾吐蕃大將們攀上了一個巨石雜亂猶若犬牙交錯的山崗,極盡目力的去看清唐營,卻見唐營中戰馬往來,甲士滿佈,井然有序的在各自營帳間的道中行進著。
放眼看去,數十里的營寨的柵欄垛口上都掛滿了風燈,幕黑點亮,宛如一條起伏的長龍,照得大非川山嶺原野,一片通明,儼然一座深山老林中建起的不夜城。
但最令祿東贊和眾將驚訝的是唐軍大營轅門處竟然暢通無阻,沒有任何阻攔的拒馬、溝壑,一眼望去,從轅門到主帥大帳,竟是直通的,甚至營寨中間道路兩旁,竟還有蒼松雪樹,作為觀景,箭塔上的守軍也是寥寥,轅門大開,一些交易的商客往來期間,竟無人上前詢問勘察」在大戰將臨之時,簡直是匪夷所思!
看到如此虛有其表的唐軍營寨,眾人不可避免的想起一句話:「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但祿東贊終究是一個梟雄,他心中還是有一絲不安的,心頭就隱隱跳了幾次,他招來了兒子欽陵、大將扎西德勒、珠勒嘎西等人,鏗鏘有力的吩咐道:「大戰降臨,相信也不用本相再多說,各位心中自有主張,但此次關乎國運,不能有分毫差錯,所以本相還要再說、再問、再探,才能放心的,欽陵?」
「末將在。」欽陵抱拳應道。
「派人將大非川周圍地形再探一二,本相要知道的一清二楚,不查清楚,絕不發兵。」
「末將領命。」
欽陵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但想來老父之話,乃是老成謀國之言,心中盤算,卻也無錯,就匆忙下去吩咐了。
這一查探,就到了天黑,夕陽落山之時,吐蕃兵們都已經在山嶺中的密林呼呼欲睡了,一眾大將眼見大敵當前,卻還要忍耐,也是心中煩躁不安,但終究沒有膽量去和閉目養神的祿東贊分說。
終於在太陽就要降到地平線以下之時,欽陵派出的探馬信兵回來了。
祿東贊一字一句的認真聽著信報之人的描述」再對照著自己的觀察和之前來自吐谷渾人口中關於大非川的描述,游漸的也心中清楚了。
大戰將臨,此時的布哈河上是驚人的沉靜,但天宴中卻陰雲密佈」好像又要下雨。
布哈河身後是筆直的峭壁高山,江水轟鳴的滾滾而去,江面並不是很寬,但走到了晚上,卻是水流湍急,白浪滔天,礁石穿空,匯聚成險惡的漩渦。
水面不寬,但剛剛大暴雨過後,布哈河的水量很豐富,人和船如果陷進去,立馬就會被漩渦吞沒,經過勘察,祿東讚得知對面的唐軍是成「品」字形立於高山之上的,構築了堅固的營寨堡壘。
但讓祿東贊大喜的是唐軍似乎真的沒想到自己會突襲大非川,絲毫不加以防範,一些重要的道路既沒有被破壞,也沒有遣人看守。
經過半天的勘察,祿東贊知道,在布哈河的上游,唐軍大營背後的石壁山嶺上,其實是有一條不大不小,被當地人稱為「蛇道」的羊腸小道,像毒蛇一樣環住整個懸崖山嶺,這地形太險要了,只要上去,就可以用大量的箭矢覆蓋唐軍大營,唐軍無絲毫翻手之力。
祿東讚的人去探了,但結果是,唐軍其它地方都沒有人看守,唯獨那裡有五百兵士日夜輪流堅守。
五百兵士是不多,平原上,祿東贊相信大軍不到一個衝鋒,就能淹沒他們,但在「蛇道」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五百人,只要扼守地形的人有足夠的箭矢、石頭,哪怕百倍的吐蕃軍也不一定能填滿這個無底洞。
所以祿東贊決定放棄,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這一次放棄,將成為他一喜中最大的敗筆。
但是此刻祿東贊是不知道的,他心中只感覺微微鬆了口氣,下意識的擦了擦頭後,對眾將高喝一聲:「吾計成矣。」
眾將面面相覷,只有欽陵隱隱間露出幾分笑意。
話說那日當次子欽陵告訴祿東贊前鋒真的被唐軍打的大敗,無奈退回西寧後,祿東贊似乎並沒有大的激動,隨後也沒有立刻採取大的軍事行動。
祿東贊當然不是無動於衷,他在思索,在觀察唐軍可能的動向,在經過第一次的交鋒後,他已經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眼前的對手有多可怕。
如果沒有好的機會,他是絕對不會大規模出擊的。
但就在祿東贊和西突厥結盟的第二天,他接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尉遲恭初勝便馬不停蹄的去進攻烏海,更攻下烏海,為唐軍佔領了第一塊進攻吐蕃橋頭堡,當聽到這個密報時,一直躲在臥室裡玩燒烤的祿東贊敏銳的感覺到,他的戰略目的達到了,祿東贊血戰一生的直覺告訴他,現在走出手的時候了。
前面再沒有擋腳石了,尉遲恭的目光已經被烏海還有烏海的糧食吸引過去了,他的四十萬吐蕃大軍可以在不驚動唐軍先鋒,長驅直入大非川了。
於是他派出馬蒙贊,這是個沒有骨氣的人」這樣的人,哪怕再偉大的民族也是不缺的,但是沒有骨氣但人很機靈,而且地位還不高的,祿東贊選來選取,最終看準了馬蒙贊。
祿東贊相信唐軍在大勝過後,自己又派出那樣軟骨頭的使者,提出那樣不軟不硬綿裡藏針的要求,唐軍中肯定有人懷疑自己乞和的誠意,但絕沒有人懷疑這是一場大戰的前兆。
其後,他立刻動員了四十餘萬大軍,揮兵兩路,一路在來大非川前,已經前去圍攻烏海去了,但烏海並不是祿東讚的最終目的,這只是虛晃一槍」一個轉移目光的誘餌,他要讓唐軍以為自己志在烏海唐軍前鋒,松下心來。
祿東贊把主力隱藏起來,晝伏夜出,派出大量探馬掃蕩數十里外」親身犯險,悄悄帶著四十萬吐蕃大軍在地形險要的青海下游前行,這真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小。
這一招在後世」叫轉移國民注意力,用文學點的說法,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兵法上叫聲東擊西。
如今看到唐營大為鬆懈,祿東贊相信了自己的判斷,烏海、烏海的糧食還有尉遲恭對於唐軍都太重要了,他們一定會派兵來救的,最起碼也能分散唐軍本就不充裕的兵力,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低調、低調、再低調。
祿東贊苒判斷錯了」但也沒有錯。
說他沒有錯,是幾乎所有唐軍大將都信了、猶豫了。
就在那馬蒙贊被李治斬背後」尉遲恭攻陷烏海的消息傳來了。
隨後吐蕃派大軍圍攻烏海的消息也不期而遇的傳來了,在得知尉遲恭被圍後,唐軍大將們猶豫了,他們又開始懷疑吐蕃是否真的出兵了,他們上秉李治要帶兵馬救援,而李治在猶豫再三後,否決了眾將一致的意見。
李治強烈的軍事直覺還有對趙虎一行人的信任告訴李治,不可能那麼巧,這中間絕對是有問題的,一切看似符合在常理,可是這些常理卻不應該發生在戰場上,在此時,他們就是不尋常的,自己絕對不做敵人希望自己做的事,自己應該信任趙虎、信任錦衣衛,他們的情報一貫都是沒有錯的,吐蕃肯定會突襲大非川的。
但當你身邊所有人都這麼認為之時,你想要保持自己的觀點是很難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嚴數人手裡,但大多時候真在大多數人隊伍裡的。
所有李治也在等待,他在等待分散出去的錦衣衛關於祿東讚的行軍動向。
祿東贊調開了尉遲恭,也自認調離了唐軍的注意力,他現在又帶軍來到了大非川,一個又一個階段性戰略部署都勝利了,這讓祿東贊信心十足,但也有幾件事情他沒有想到。
第一,那就是烏海守將尉遲恭的個人能力。
第二,投降的畸運趙虎一行人的忠誠。
第三:他忽略了大唐錦衣衛的力量。
當然除了這幾件事情出了祿東讚的計劃外,其他的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而現在,祿東讚的計劃小就差一步了,那就是收網,大魚就在眼前,可以收穫了。
可惜的是,祿東贊從來沒有想過,眼前的這條大魚會不會是條鯊魚,甚至虎鯨也未可知。
一場真正的大戰,危險正在向彼此雙方靠近……
※※※※※※※※可愛的分界線※※※※※※※※
小妖:欽陵的敗是個陰謀,馬蒙贊是個陰謀,烏海是個陰謀,圍攻烏海還是個陰謀,李治這樣穿越的存在,更是陰謀中的陰謀。
這一章寫的有點糾結,和爽文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七十萬人的大戰有點頭痛,第二更,可能會上傳的比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