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上大喪的那段日子裡父親一直抱著病體在宮中值宿。每次看到他不勝勞累的疲倦樣子我總是勸他回去歇息可他總是傷感地說:「我也只有這最後一次為先皇效力的機會了無論如何都要撐到喪事圓滿結束。到時候我再好好休息吧。」
誰知一語成讖這果然是他「最後一次」效力的機會。喪事辦完後他也果然要「好好休息」了。
就在先皇大喪結束宮中除靈梓宮運往城外的當天父親就一病不起了。
父親和皇上做了幾十年君臣一直關係良好。父親一生也從沒遭到過什麼重大的貶謫可以說官運一直亨通。父親與皇上名為君臣實為朋友。皇上雖然一直不喜歡我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我但也一直容忍著沒有真的廢掉我。
至於這次的廢黜事件我相信也並非是皇上的本意而是小楊後和「三楊」一手促成的。搞不好連詔書都是「三楊」擬定的。皇上那個時候早已昏昏沉沉腦子早就不管用了還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楊氏一族在這次的奪權行動中可謂大獲全勝。他們利用皇上病危神智不清的大好時機讓皇上簽署了一份遺囑任命楊駿為輔國大臣而且是唯一的輔國大臣。不僅成功地排擠掉了我父親及一干老臣就連汝南王司馬亮這樣在皇上病重期間已經在朝廷中混得風生水起的新貴也通通靠邊站了。
據說皇上最初下的詔書是讓我父親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三個人共同輔佐新主的但中書監華、何劭等人拿著詔書剛一走出皇上的寢宮就被小楊後和楊駿攔住了。要求「借詔書一觀」。
華、何劭本來不肯答應可看到宮內宮外早已佈滿了帶刀侍衛為保住小命。只得交出了詔書。
皇上大概也有所察覺第二天又問起了這份詔書。華戰戰兢兢地去找楊駿索要。被楊駿找了許多借口拒絕。華恐懼不已也不敢去稟告皇上只是躲到了宮外。
皇上臨終之際楊駿又派人去華家把他押了來逼他照自己地意思草擬了一份「詔書」。然後讓他去皇上的病榻前讀給皇上聽。
在這份後來當眾宣讀的「遺詔」上極端肉麻地寫著:「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駿經德履吉鑒識明遠毗翼二宮忠肅茂著宜正位上台擬跡阿衡。其以駿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置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千人移止前衛將軍珧故府。若止宿殿中宜有翼衛其差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給駿。令得持兵仗出入。」
念詔畢小楊後示意華、何劭把詔書呈給皇帝。據說皇帝當即艱難地背過身去。面朝床裡。一言不。
他知道自己說什麼都沒用了他只能沉默。
當年逼迫魏帝曹奐禪讓地霸氣。已經在歲月裡消邇殆盡。如今的他在臣子們眼中只是一個即將成為歷史地、無用的「先帝」不僅他說的話沒人聽了別人還要強迫他接受很多根本就違背他心意的「旨意」。
一代梟雄臨終也只贏得了一身淒涼。
皇上駕崩後楊駿立即以輔國大臣的身份住進了太極殿。殿外「以武賁百人自衛」。大概也知道自己地所作所為是很不符合身份的僭越故而害怕被人攻擊暗算。那些日子通往太極殿的路每天人來人往所有的政令皆從太極殿出。新皇所住的勤政殿反而冷冷清清。
皇上梓宮出殯的那天六宮出辭百官跪行以送哀聲動地。而楊駿居然沒有下殿!作為人臣實在是不恭之極。
可惜這時候已經沒有人能鉗制他了。司馬亮被一紙「詔書」勒令即刻回返封國不得以任何理由滯留京都。我父親又病得快不行了。皇上的梓宮剛剛出城他就昏倒在地從此臥床不起。
因為父親的病我每天在皇宮和太尉府娘家之間跑來跑去憂心忡忡焦頭亂額也顧不上別的什麼了。雖然耳朵裡每天都能聽到許多關於楊氏尤其是楊駿如何驕橫無禮地事跡。這些消息都是來探望我父親的那些臣僚們說的我並沒有去驗證它們地真偽。也許有些加油添醋的成分在裡面但楊駿之驕狂已經是有目共睹無可質疑地了。
隨著父親病情加重眼看著就要追隨先皇而去那些口口聲聲說是我父親故舊親隨地人也不上門了。
官場就是這麼虛偽涼薄一旦你沒有了利用價值就再也沒人管你的死活。
何況我現在在宮裡又無名無份一旦失去了父親地支持將來能不能當上皇后就很難說了。
依楊家如今的顯赫聲勢雲蘿問鼎正宮的呼聲可比我高多了。從東宮搬進後宮之前她是良娣是太子的第一側妃。而我只是「前廢太子妃」。
通俗地說她還是太子的妾而我卻已是下堂妻。
算起來我已經不算是太子的女人了現在自然也不算皇上的嬪妃。我能住進明光殿估計還是太子也就是當今皇上一力堅持的結果。
都說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我處境最堪憂的時候我又要失去父親失去我最大的依傍。
皇上殯天後不到一個月我父親也撒手人寰。
我家沒有兒子立小午的兒子韓謐為嗣子而韓謐還只是一個幾歲的孩子不可能繼承父親的爵位。
外面的人都在說想不到聲名赫赫的太尉府轉眼間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架子。再沒有人在朝廷為官。
太尉府失去了支撐我失去了支撐。
我沒有了封號沒有了正當的身份如今又沒有了任何外戚勢力的支持。
我成了宮裡最失勢、最落魄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