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小寒資料集

龍騰世紀 中國古代怪物二 文 / 心隨夢寒

    東海夔牛

    東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離海岸約七千里。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鼓槌,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震懾敵兵,威服天下。

    更新異獸:

    蠻蠻

    鳥。形狀象野鴨,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要兩隻鳥合起來才能飛翔。它一出現天下就發大水。

    《山海經》有載。

    更新古神:

    強良

    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可能喜歡以蛇為食)

    《山海經》有載。

    更新:

    玉桃

    光明洞徹而堅熒,須以玉井水洗方可變軟食之。服之可長生不死。

    《訴異記》、《神農經》有載。

    更新異獸:

    謝豹

    為杜鵑之別名。但有一蟲亦名之。此蟲圓如球,類蝦蟆。見人就以前足遮頭,像害羞一樣。能鑽地,速度很快。但有時在地上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腦裂而死。

    《蟲經》有載。

    更新異地: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鏡。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該泉和天地同,永無乾涸之時。有說飲此酒者,與天地同壽。

    《神異經》有載。

    更新異獸:

    九尾狐

    最早見於《山海經》,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食人。吃之不蠱。但其後被賦予象徵子孫繁息之意,成為瑞獸,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並立與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終受小說及民間傳說所累,又變回了高等妖獸。

    更新古神:

    浮游

    共工的臣子。據說戰敗後自己投水而亡。其狀如赤熊,經常帶來不祥。在廳堂上見到則稱霸天下的人死,廳堂之下見到則平民受到驚駭;在門附近見到則近臣有憂,在庭園裡見到則沒什麼大礙。

    晉平公嘗夜夢其窺屏,乃病。子產言其窺屏只病而無傷。因其為顓頊所敗,又為共工之臣,故祭顓頊共工可愈。

    《古文瑣語》有載。

    異草更新

    蔓金苔

    晉朝時,有鄰國向宮中敬獻一種叫做蔓金苔的苔類植物。其色如金,宛若無數只熒火蟲聚在一起,體態有如雞蛋一般。若將它投入水中,則蔓延於水波之上,所發出的光亮閃爍奪目。因此,也有人稱「夜明苔」。

    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更新異草:

    籐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綠,午黃,暮青,夜赤,五色變幻。

    《異苑》有載。

    更新異獸:

    肥遺

    如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有載。

    三足鱉,尾有分支。食之無蠱疾。

    《山海經》有載。

    更新異物:

    風狸杖

    這個東東本應該和風生獸一塊發的。有得之者,禽獸隨指而斃;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嶺南異物誌》有載。

    小常識

    華蓋

    黃帝與蚩尤戰時,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停在其頭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稱為華蓋。

    《古今注》有載。

    更新異鳥:

    瑲(其實是『王倉『)琅

    好像是山海經裡說得,除鳳凰之外的又一個神鳥,叫聲如犬吠,飛起有火光,銜靈芝為巢,下蛋四方(是指形狀哦,這鳥下蛋時候也不怕割屁股).

    更新異草:

    蛇銜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隻傷蛇在邊上。另一隻蛇銜一草覆於傷處,隔日傷蛇愈。後用其草治瘡,皆靈。此草本無名,以其事而得名。

    《異苑》有載。

    更新異獸:

    天雞

    北海大鳥,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邊,右足在海南邊。其毛蒼,其嘴赤,其腳黑,以鯨魚為食。震動翅膀飛翔時,聲音如雷如風,震動天地。

    《神異經》有載。

    更新異獸:

    雨工

    柳毅曾經看到一個婦人在牧羊,問之。婦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問:何謂雨工。答:雷霆之類也。

    ps:那婦人不會是電母吧。

    《異聞集》有載。

    更新異草:

    懷夢草

    似蒲,色紅,白天縮在地裡,夜晚才露出地面。懷著它的葉子可以知道夢的吉凶,立刻靈驗。

    但有佚事:漢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東方朔獻此草,帝懷子,夜果夢之。

    《洞冥記》有載。

    更新異人:

    鬼谷子

    有說晉平公時人,隱居鬼谷,以此為號。弟子百餘人,獨蘇秦、張儀好縱橫之術。在人間數百年,後不知所終。

    亦有稱其為古之真仙。姓王,自軒轅之代,歷於商周。自週末定居鬼谷授徒,曾以一履變化為犬,為蘇、張引路。

    《太平廣記》、《錄異記》有載。

    更新佚事:

    養神芝

    秦皇時,旺死者眾。有鳥啣草覆於死人面,立刻復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給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瓊田中,葉如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

    更新異人:

    東方朔

    平原厭次人,在吳中教了幾十年書。漢武帝時上書,拜為郎。當時的人有人認為他是聖人,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個小丑。他說的話或深或淺,無人能捉摸到其本意。後棄官而去。《漢書》稱其為『滑稽之雄』。就傳說來看,此人博學多才,能和仙班交往,本身能力顯現不多……

    《列仙傳》有載。

    更新佚事:

    東方朔未死時,曾經和同住的人說:天下沒有人知我本來面目,除了大王公外。他死後,武帝聽到這傳言,召大王公問之。大王公說:我不知啊。帝問:你擅長什麼?回道:觀星。帝又問:星位正常嗎?回:其他都正常,只有歲星不見了十八年,剛剛重新出現。武帝仰天長歎:朔在我身邊十八年,我竟不知他是歲星之精。慘然不樂。

    更新古神:

    刑天

    原來是炎帝的臣子,好像是個文臣。炎帝為黃帝所敗,刑天不服,繼續作戰。帝砍掉其頭,埋於常羊山下。沒了頭的刑天,就以自己的

    《山海經》有載。

    小常識:

    五帝

    東方為太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

    《楚辭》、《周禮》俱有載。

    天帝一般是指黃帝,但也有時指炎帝或堯。

    樓主posted:2005—08—0420:08|

    書蟲

    級別:聖騎士

    精華:2

    發帖:795

    威望:372點

    中文幣:1153兩

    貢獻值:0點

    在線時間:89(小時)

    註冊時間:2005—08—04——

    很多古代資料或傳記中提到了各種神獸,特別是山海經這類奇志。看見前面已經有為朋友貼出來了,可是內容大致是介紹出處,對於解釋比較少,今天我就稍微再補充一下.

    禺號:東海海神,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黃蛇,足踏兩條黃蛇。

    禺京:禺號的兒子,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青蛇,足踏兩條紅蛇。風神兼北海海神。

    魃:熱神,身著青衣,頭戴青帕,面容冷漠。圖片的樣子象老猴子。性別是女的。

    祝融:火神,獸身人面,駕兩條火龍。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紅髮,駕黑龍。乃祝融玄孫。

    后土:土神。

    噎鳴:時間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鳥面人身,駕兩條龍。

    神荼,鬱壘:冥府之神,居東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燭陰:鍾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領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齒,亂髮蓬鬆的頭上精心地別著一支玉勝。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馬身,背長雙翅,通體虎紋。

    陸吾:崑崙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開明獸:崑崙山神,身如巨虎,九頭,每個頭都有一張人面。

    離朱:崑崙山護樹神。眼睛最明亮。

    長乘:贏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腳四翼無頭。

    瑤水:型如牛,八足馬尾,兩個腦袋,喊叫地聲音象鳴號筒,他在哪裡出現,哪裡就會有戰亂。

    白澤神獸:將天地間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精怪奇物描述出來的神獸。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頭生堅角,耳旁毛髮直豎如劍,以沙石金錢為食。

    魑魅:人面獸身四腳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兒聲迷人。

    神輝:人面獸身,獨腳單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聲迷人。

    魍魎:像三歲小娃娃,通身黑裡透紅,長耳紅眼,長了一頭烏黑的長髮,能用呀呀學語的童聲迷人。

    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

    雨師屏翳:形如七寸細蠶,背生鱗翅。

    夔牛:牛形無角,灰身一足,進出海水,必定有大風雨伴隨,雙目如日月般明亮,吼聲如打雷震驚天地。

    雷獸:龍身人頭,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遺:六腳四翅的蛇,當人們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時候,地上就會發生可怕的旱災。

    柃柃:牛形虎斑紋,鳴聲似人呻吟,它一出現就會發生大水災。

    蜚:牛形白腦袋,一隻眼,尾似蛇,它經過水水乾枯,經過草草枯萎。它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瘟疫。

    畢方鳥:象鶴,青身白嘴,紅斑紋,一隻腳,它出現在哪,哪就會發生怪火。

    酸與鳥:象蛇,四翅六眼,三隻腳,見到它的地方就會鬧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鳥:人臉長髮,棲息在哪,哪裡就會有亡國之災。

    吃人的怪獸

    諸懷:四角,像牛大耳,嘴形狀怪。

    狍鶚:象長腿大狗,眼長在前腳後面。

    窮奇:牛形紅身,人面馬腳,叫似嬰兒啼哭的怪物。

    浮游:人面獸身有翼,身披紅毛,常浮游水上,善興風作浪。

    相柳:九頭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戰結束後與共工不知所蹤。

    騰蛇:

    鑿齒:人身獸首,口生六尺長的鑿刀般的利齒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長百丈,黑身青首,一口可以吞下一頭大象。

    強良:嘴裡銜著蛇,手裡握著蛇,人身虎頭,有很長的手。

    日猋:長居地心烈巖,暴躁凶狠,渾身如烈日煞白,足跡到處,裂地

    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詐,佔有慾強,黃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饗: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噴腐蝕性的紫光,可溶解堅礦金鑒。代表群火之貪芒。

    螟蛟:憤世嫉俗,凶性爆發青色烈火,蒸雲化霧,損害天地乾旱連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鰲:水陸雙棲,屬性玄寒,深藍之光能凝固萬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鳧鷩:瘋狂妄為,熊熊烈火無孔不入,催發火山天災,令生靈塗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殺殘暴,雙目照射紅光,高熱令萬物化成灰燼。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崔嵬:生於陰暗,討厭光明,闇黑邪芒蠶食日月之輝,遮天蔽地。代表群火中之黑暗。

    狡猊:怨毒乖張,以摧毀世上一切美好為樂,藍色烈火可焦土千里。代表群火中之怨炎。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老二叫睚眥,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五子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六子*屭,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老九螭吻,又名鴟尾或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懷麓堂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音:牙字),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鳳,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又名*屭,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屭(音:畢戲),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鴟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品質,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於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於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為龍之九子。

    也許所謂的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綜合起來說說

    囚牛: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絃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屭:(音畢戲),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饕餮,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睚眥,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狻猊,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趴蝮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杆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椒圖,形狀似螺蚌,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1樓posted:2005—08—0420:08|

    書蟲

    級別:聖騎士

    精華:2

    發帖:795

    威望:372點

    中文幣:1153兩

    貢獻值:0點

    在線時間:89(小時)

    註冊時間:2005—08—04——

    貔貅又名天祿,龍頭、馬身、麟腳,這種猛獸分有雌性和雄性,雄性為「貔」雌性為「貅」。貔貅身無毛、無鱗、無因此,風水術中便將貔貅做為鎮宅辟邪、納財聚財的靈物廣泛使用。貔貅是以財為食,所有納四方之財的功效。

    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為一角或兩角,一角為「辟邪」,兩角為「天祿」,後來經過朝代的轉變就沒有分為一角、或、兩角。大多以一角為主。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等流傳到現在較為常見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貔貅身長鬃毛捲起、有雙翼的。尾毛捲鬚、身背元寶,蝙蝠、。身有火焰的。還有芭蕉扇、螭虎、萬年龜等。

    蝜蝂,是喜歡背東西的小蟲。行走中遇到東西,就拿起來。昂著頭背起它。背上越來越重,雖然累的厲害還不停止。它的背部很粗糙,東西因此積累不散落,終於跌倒起不來。有的人憐憫它,幫它拿掉東西。一旦能夠走動,又相原來一樣拿來背上。還喜歡爬高,不到力氣用到極限不停止,直到墜地而死。

    甪端(音陸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獨角,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夷之語,為吉祥之物,也寓護衛和輔助君主之意。故在皇帝辦公的地方常有甪端陳設。古香薰爐上常見。

    蘇州有個古鎮—甪直。古鎮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獨角怪獸「甪端」的雕塑。傳說中,此獸可辟邪鎮風,甪一方百姓。明代聚村為鎮時,遂取其祥瑞,更鎮名為甪直。

    下面圖片是故宮明萬曆年間制的甪端熏香爐,製作極為華麗。甪端昂首,獨角,二目圓睜,雙耳,口微張,以為散香之用,四爪為器足作直立狀,圓形垂尾,足下踏掐絲琺琅蛇。通體飾豆綠色琺琅地,用紅、黃、藍、白等色琺琅填飾紋樣。甪端的頭部可掀開,以便放置熏香。

    法,也叫「獬豸「,身首似羊,作奮蹄、牴牾狀,最突出的特點是頭部有一碩大、鋒利的獨角。學法律的人都知道,代表「公正,公平「

    2樓posted:2005—08—0420:09|

    書蟲

    級別:聖騎士

    精華:2

    發帖:795

    威望:372點

    中文幣:1153兩

    貢獻值:0點

    在線時間:89(小時)

    註冊時間:2005—08—04——

    整理了一下關於古代的吻獸。

    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簷角最前端的瓦片因處於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條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個「推力」;同時,如毫無保護措施也易被大風吹落。因此,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簷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在實用功能之外進一步被賦予了裝飾和標示等級的作用。

    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起初並不是龍型的,是由簡單的翹突逐漸形成動物形的脊飾,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圖屋脊兩端就有這類裝飾物。鳥形演變為鴟尾,至中唐或晚唐出現張口吞脊的鴟吻。宋代以後龍形的吻獸增多,清時已很普遍,表面飾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脊上插著一柄寶劍,藝術形象完美,稱為「正吻「、「龍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戧脊上則常用獸頭,這些獸頭順著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獸。吻獸的使用也逐漸形成較嚴格的定制和比較嚴密的格局。

    唐宋時,只有一枚獸頭,以後逐漸增加了數目不等的蹲獸,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見的「仙人騎鳳」領頭的小動物隊列形態。

    「騎鳳仙人」,民間也叫做「仙人騎雞」。這個「仙人」究竟是誰?為什麼在簷角的最前端?為什麼騎著鳳凰?民間對此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

    一種傳說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關係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對他說:「你的官已升到頂了,如果再往上爬就會摔下來。」古代的建築師們根據這個傳說,把他放在了簷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種傳說他是齊泯王,在位期間不務正業,昏庸無道,所以遭到群眾的憎恨,珍禽異獸窮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再往前邁一步,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至於為什麼用仙人騎著鳳凰,傳說齊國的國君在一次作戰中失敗,被敵人追到一條大河邊,眼看就要走投無路了。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國君急忙騎上大鳥,化險為夷。因此人們把他放在建築脊端,寓意著逢凶化吉。

    在小仙人之後,坐姿排列著一隊小動物,根據建築規模和等級不同而數目有所不同,多為一、三、五、七、九單數。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用到了十個,除了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外,大概也意味著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在不同的建築物上小動物的數目不等,用九個來舉例,它們依次是:鴟吻(龍的九子之一)、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故宮太和殿在最後增加了一個行什。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拿故宮來說,太和殿用了十個,天下無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用九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用七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用五個;某些配殿,用三個甚至一個。

    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因此簷角上使用了傳說能避火的小動物。

    這些小獸代表的意義分別為:

    1.鴟吻,喜歡四處眺望,因此在簷角的前面。傳說中「龍生九子」的一位「龍子」,關於這一龍子,自古有種種傳說。一說是由於這一龍子住在南海,能噴浪成雨,故將它裝飾在屋頂的正脊兩端,取鎮火之意;二說屋脊兩端的獸俗名為「吞脊獸」,其模樣似龍非龍,面朝裡,張著大嘴,好像要把整個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還插著一把利劍,只有劍柄露在體外。為什麼會這樣?據說是因為這一龍子「擅離職守」,逃回南海而死,死後把它鎮於屋脊上;三說是龍王把王位傳給了大兒子,可是,龍王死後,老二和老大爭奪王位,誰也不肯相讓,怎麼辦呢?哥倆最後商量,以吞下一條屋脊來決定勝負,勝者為王。老大自知武藝不如老二,又恐王位被奪,心一橫拔出寶劍趁老二吞脊之時,從背後狠刺下去,把老二釘在屋脊上。

    又說,鴟吻的背上插一劍,是許遜的劍。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避邪的用意。

    2.鳳,象徵尊貴、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鳳是吉瑞的象徵,亦是皇后的代稱。

    3.獅子,代表勇猛、威嚴。《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4.天馬,象徵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5.海馬,象徵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6.狻猊,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傳說能食虎豹,有率從百獸之意。

    7.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8.獬豸,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傳說能辨別是非曲直,獨角,又有神羊之稱,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9.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虯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傳說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

    10.行什(音杭十),介紹古代建築的資料對此獸來歷多語焉不詳,所以只能大概找了一點。

    行什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頗像傳說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徵。古代建築上的脊獸,可見的行什僅一處,就是在太和殿上。

    但是從1998年開始發掘的元朝中都遺址中,出土的脊飾尤以一件「行什」瞻目,它頭上戴著一頂圓形花邊小帽,尖嘴猴腮,挺胸腆肚,背生雙翅,手按金剛杵。裸露的上身套了件寬鬆的坎肩,肅目鎖眉,憨態可掬。說明此吻獸早已流傳。

    3樓posted:2005—08—0420:09|

    書蟲

    級別:聖騎士

    精華:2

    發帖:795

    威望:372點

    中文幣:1153兩

    貢獻值:0點

    在線時間:89(小時)

    註冊時間:2005—08—04——

    螭虎(音chi虎)。

    《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文穎的註解稱:「螭,為龍子。」張揖的註釋稱:「赤螭,雌龍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其中「螭魅」一詞的杜預注稱:「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據注家稱:「螭,山神,獸形。」

    螭就是龍九子之一的螭吻,螭虎,身形如虎,為螭與虎的復合體。螭為陰代表地,虎為陽代表天,螭虎神獸意指天地合,陰陽接,都是兩三個頭尾相抱出現。象徵皇權與吉祥。玉璽和璧上最常見。秦漢時期最流行。現在也在各種玉珮、印章等金玉上也常常出現。螭虎也有龍虎之意,可用來比喻勇猛的將士。如「翠華擁英岳,螭虎啖豺狼。「「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程咬金為「螭虎將軍「,等,

    說到螭虎,順便也說說代表皇帝江山大權的璽。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代表國家發佈詔書或其他文告時鈐用的可稱為公章,是皇權的象徵,古人稱之為寶璽、御璽、御寶或國寶。寶璽伴隨著我國第一個皇帝的出現而行世,關於始皇璽的形制,史書均說它是用藍田玉鐫制、螭虎鈕。始皇璽歸漢後,即被漢高祖定為傳國璽,「世世傳受」。新天子繼位,首先接受此印,皇位才算合法,才能得到臣民的承認。傳國璽是真命天子的標誌,也是西漢以後各朝野心家攫奪的目標。王莽篡漢,就把奪取這方印章作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他篡漢的步驟基本完成,大局甫定,立即派人威迫漢元帝的皇后元後交出傳國璽。傳說當時元後很不情願,憤怒之餘,將璽印投地,螭虎缺去一角,而王莽並不以此為憾,揣起殘璽,得意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據說後來他兵敗身死時,這枚印章仍掛在他身上。傳國璽至遲在漢獻帝末年就丟失了。儘管傳國璽已佚,但漢以後不少朝代仍都有所謂「傳國璽」,都說是秦始皇的原印,並為它的來歷編造了很多荒誕不經的故事,籍以證明自己屬正統。

    在漢代,傳國璽是鎮國神寶,從不使用。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俗稱六璽。每璽鈐用的範圍均有規定,譬如賞賜諸侯王時用「皇帝行璽」;發兵、召大臣時用「皇帝信璽」;向外國發送文書時用「天子行璽」。這些印章都是白玉質地,螭虎鈕,形制與傳國璽基本相同。

    史籍記載宋代帝印始用龍鈕,但南越是秦始皇派到廣州開拓嶺南的將軍趙佗在漢初建立的諸侯王國,就印章形制來說,這枚「文帝行璽」已是龍鈕。

    魏晉及南朝劉宋的寶璽完全沿用漢制,不但「乘輿六璽」的印文,使用範圍與漢常用的六璽同,其質地及鈕式也仿漢璽。到了唐宋,改璽為寶。唐以前皇帝用印均稱璽,「至武後改諸璽皆為寶;中宗即位,復為璽;開元六年,又復為寶」。此後,皇帝印章就大都稱寶。形制也有更改。漢璽大小僅只方寸。唐寶尺寸未見明確記載,但從遺存至今的其他唐印考察,唐寶當比漢璽大。數量增多到八寶。

    明代又恢復了宋的多寶制度,印文除保留舊制之六寶名稱外,其他均已改異。明初寶璽定為十七寶,後至二十四寶。清承明制,乾隆欽定的二十五寶,有二十寶完全襲用明寶,其中最重要的要屬「皇帝之寶」。有兩方「皇帝之寶」。一方為青玉質,交龍紐,這方寶璽的獨特在於不僅是先帝遺下的寶璽,而且是乾隆以前眾多寶璽中唯一的一方清書篆體的寶璽。另外一方「皇帝之寶」,質地為檀香木,滿漢篆文合璧,左滿右漢。盤龍紐。這是清帝眾寶璽中唯一的一方木質寶璽,由於那方青玉的「皇帝之寶」被列為先祖的傳國璽,儘管寶譜上規定了其功用為「以布詔敕者」,實際上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倒是在日常公務中發佈詔令文書,住注用木質的「皇帝之寶」。而按規定交泰殿的25寶照例是不准出乾清門的,只有這方木質的「皇帝之寶」是個例外。據史載:凡皇上行圍及駐蹕圓明園,這方木質「皇帝之寶」都要隨駕。由此看,這方木質的「皇帝之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寶不離身」的皇帝璽寶。

    獬豸(音「謝至」)

    是中國古書中常見的一種神獸,能辨曲直,漢楊孚《異物誌》對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意思是說,獬豸能區分好人壞人,看到兩人打架,它會用角牴觸理虧者。聽到有人吵架,它會用口咬挑起是非的一方。相傳,先秦官員斷案折獄,曾用獬豸辨別其中曲直。

    羊的形象溫順善良,所以不易神化。雖然古人有「火畜」、「金精」之說,卻沒有相應的故事流傳下來。即使有神異之處,也是在別的故事中,充當配角。

    《靈異轉》中有書生柳毅與洞庭龍女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見面時,龍女正在放羊,柳毅說:「吾不知子之收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龍女回答:「非羊也,雨工也。」柳問:「何謂雨工?」答:「雷霆之類也。」柳毅再仔細看,覺得這些羊都「矯顧怒步,飲齕其甚,而大小毛角則與羊無異焉。」

    「火畜」也罷,「金精」也罷,「雨工」也罷,似乎都不及獬豸,誰是誰非,一頭頂去便見分曉,大大地簡化了司法程序。據說楚王曾獲此獸,因其形創獬豸冠,後來成為執法官員的頂戴。

    由於獬豸的這一特性,從先秦到明清,獬豸被當成了司法官員廉明正直的象徵,在各種場合被經常使用。古有「獬豸決訟」之說。法冠,一名柱後,或謂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為展筒,鐵為柱卷,取其不曲撓也。侍御史、廷尉正監平,凡執法官皆服之。代御使及按察史的補服前心後背皆繡獬豸圖案,這與西方的法官著黑袍戴假髮一樣,以此顯示法律的尊嚴。獬豸還因為是一種—瑞獸成為了明孝陵神道六種墓前石獸之一,為朱元璋守墓了600年。獬豸圖案也出現在封泥、你印、畫像石上擴。

    獬豸究竟是什麼動物,在引起考古學家興趣的同時,也吸引了書法家的關注。因為獬豸圖案也出現在封泥、印、畫像石上,是研究中國書法史學者繞不過的一個問題。書法家徐暢教授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多數研究者不同,徐暢沒有沉溺在文獻典籍中,而是從實物入手,在古代器物中尋覓獬豸的線索,從而進行歸類分析。通過研究大量的青銅器、畫像石、印,他發現了獬豸形象演變的規律。

    徐暢指出,秦代以前的器物上,獬豸多為一種羊,在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的戰國銅器殘片上的獬豸形象是一個明顯印證。該殘片上,獬豸是一種羊形動物,短尾羊蹄,一角,面對撲來的狼低頭作癥觸狀,以保護正在逃避的小羊。這幅圖景,比較完美地反映了獬豸不畏*佞強暴,保護弱小的特性。到了東漢之後,獬豸的形象發生了變化,成了一種牛身獸,比如陝西綏德、神木等地發現的漢畫像石上,獬豸無一例外的是似牛動物,四肢用力後蹬,低頭怒目,作抵角狀。

    通過研究,徐暢得出結論,獬豸並不是一種具體的動物,它的形象最早來自於羊,東漢以後發生變化,變成了牛身動物。徐暢把這一研究成果寫成《獬豸封泥和獬豸印》一文,發表在國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書法》上,並得到了考古學界和書法學界的認同。

    解決眾多璽印誤讀

    破譯了獬豸之謎,看似弄清了一種中國古代異獸為何物,其實對研究中國圖像璽的歷史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利用這個發現,徐暢就糾正了許多對古代圖像璽的誤讀。

    比如,故宮收藏的一些玉質「羊紋印」,其中不少是獬豸,《故宮肖形印》中一九零,一九四號印原來誤以為是漢印,現在可以確定年代為戰國時期。《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五二九號印原來認為是漢代馬形印,現在則可以確定為獬豸印,只不過,這只獬豸屈身作癥觸狀,頭彎曲在印面右下角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