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新任 文 / 高月

    十天後,李月和李豫達成意向,李月接受新任命的吳王府長史崔煥,李豫則同意在《奸臣錄》中刪去關於蕭隱的章節。,,緊接著李月便火速趕回金陵,他接到新的急報:錢塘江決堤,沖毀萬畝糧田,也阻攔了張傑的平亂戰事,引起民亂的私人武裝也不知所蹤,鹽官、新城、唐山三縣令皆掛印而逃。與此同時江南各地均出現了類似杭州的民眾衝突,各豪強地主和京裡的權貴勾結起來,紛紛成立地方武裝,並受到地方官的暗中庇護,為穩定局面,上百名官員聯合請願,要求修改限田令。

    當心急如焚的李月趕回金陵時,局面已近失控狀態,華亭、丹陽兩縣甚至出現官倉被燒燬、庫稟被哄搶的嚴重局面,並開始有流民放棄土地離開江南的情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李月當即命所有的地方軍隊駐防各地重要的機構,如官衙、糧倉、庫稟等,同時派蔡明德和吳昊各率五千軍赴浙西、浙東控制局面,只要發現私人武裝,一概誅殺無論。

    但所有的私人武裝就像實現串通好似的,就在金陵出兵後,一夜之間便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留下一攤紛亂的局面。大歷元年的新年便在這混亂中悄然度過。

    新年後,崔煥接受了李月的任命正式走馬上任,替代了蕭隱的職位,這位先帝時的宰相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立案要求「廢官奴」和「除賤籍」,凡江南十五州所有的官奴皆恢復平民的身份,官府不再擁有奴隸;同時在江南十五州也不再有賤籍的存在,所有的官奴和賤籍都將獲得平民身份,按丁戶或民戶同樣給予授田,由此,整個江南十五州有一萬多戶近八萬人因此獲得新生。

    崔煥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要完成蕭隱只做到一半的科舉考試,長安的省試在去年十月就已結束,而金陵的府試因蕭隱去逝一直延遲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二月初,金陵府向全國的舉人、貢生發出邀請,金陵府第二次的府試將在三月五日舉行,今年考中的士子,將授明經科進士稱號,高於去年,這自然也是崔煥的面子,主考官為崔煥,副主考是記室參軍事司馬譚元凱(李月為防止崔煥專權,將自己的兩個心腹譚元凱和石紋分別調任記室參軍事司馬和諮議參軍事司馬,同時提拔宣州長史周蒔和宣州長史劉原分任法曹事司馬和戶曹事司馬),消息傳出後,全國近三萬舉人、貢生蜂擁至金陵,去年的科舉授官轟動了全國,令無數曾經輕視它的士子們為之惋惜、後悔。儘管江南在推行限田令,但求仕心切的士子們依舊不顧一切的趕來,許多士子因江南重策論而在家準備了整整一年多。二月中旬後,金陵的街頭皆是士子們的身影。

    儘管科舉考試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李月卻似乎不受影響,他的心思完全放到了土地改革之上,韋黃裳在去年十月提議利用冬季農閒時在江南地區廣修道路、疏通河道,以便於物資流通,促進商業的發展,此提議得到李月的欣然同意,命韋黃裳全權負責此事,但由於鋪的面太大,也由此造成的嚴重的負面後果,那便是金陵的財政開支過大,影響的土地的贖買,這卻是李月始料不及的,事後段秀實向李月謝罪,正是由於他的安排不當,導致修路資金擠佔了土地贖買基金,這時李月方才體會到失去韓滉後的損失,段秀實在理財方面確實要遠遠遜於韓滉。就在離科舉還有十日之時,李月卻在金陵城消失了,他和周蒔再次來到無錫縣,他要親自看看限田令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影響。

    趙家村一帶因大量安置災民,此時已升格為鄉,李月和周蒔身著微服{3}{z}{中}{文}{網}來,二月的春風似剪刀一般,柳枝上的嫩芽已悄然冒出,碧綠的河水中不時游出一群群小魚,在河面上蕩起一圈圈的漪漣,岸上大片大片的麥田已經轉成深綠色,看不到一塊擱荒的情況,且和幾年前李月所見,似乎農田又密集了許多。二人沿著田埂走去,天剛下過雨,不多時兩人的腳上已全是泥濘,幾十名親兵遠遠的跟著,田里勞作的人們不時抬起頭來,望著這群奇怪的人。

    「老人家,去年秋收如何?」李月向一名正在田間除草的老農問道。

    「回官爺的話,去年秋收非常不錯,是我這十幾年來第一次碰到這麼好的收成。」

    李月一怔,不解的問道:「老人家怎麼知道我是官家人?」

    老農笑了笑答道:「我活了六十多歲了,怎麼會看不出?你後面的那二十幾名隨從都帶著刀,且行走之間行列整齊,顯然是行伍之軍人,他們保護的不是官爺會是誰,再說你這個氣度,又豈是普通百姓所能比擬。」

    李月點點頭繼續笑著問道:「那這些田都是你的嗎?去年秋收中你拿到幾成收入?老人家,千萬不要以為我是官家人就不說實話。」

    「不敢,我和兒子一起過,算一戶半,按標準我應得田四十五畝,縣裡先給了我十五畝,又准我自己開墾十畝,現在我們共有二十五畝,這些田都是我自己的,這是生來的第一次啊!去年收成中交了一成的田稅,還有九成是自己的,又不用交佃租,心中實在是爽快!」

    李月聽到這裡回頭問道:「田賦不是定下來只收五分嗎?怎麼要收一成?」

    周蒔也微微一怔,他想了想問道:「老人家,你借過官府的種子和耕牛沒有?」

    「借過!借過!所以在那一成裡也包括還官府的種子和耕牛了。」他見李月臉色不好,急忙擺手說道:「我能夠得五成就心滿意足了,何況還是九成,官爺可千萬不要責怪縣令,換個貪官來,我們就慘了。」

    李月點點頭對周蒔說道:「我記得種子因要扣除些損耗是按六分還;耕牛是按半日五合米的標準租借,平均一畝地需要二升,對吧!」

    「是的!」

    「回去後你下個文,要求各地將租借種子和耕牛的標準不僅要張榜公佈,還要裡正傳達到每一戶,不能欺百姓老實就簡單取整收取,這裡面不能留下漏洞。」

    「是!」

    待李月他們走後,那老農立刻跑回了村,他已經聽出來了,來人絕不是個普通的小官。

    很快,李月隨周蒔便來到王二的家,遠遠看去,只見路上的蒿草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十幾間屋,現在已經連成了一大片,少說也有兩、三百戶人家,大多數還是比較簡陋,王二家還是在最邊上,房屋顯然已經稍微修整過,還用籬笆圍了一個小院子,院子裡一大一小二個婦人正在推動磨盤碾米,周蒔一眼便認出那個女孩正是王二的閨女,當年拖著鼻涕的小丫頭,已經初長**了。李月又仔細看了看兩個人的衣服,雖是粗布,但卻是新做不久的,婦人的頭上還紮了根絲帶。

    王二的女兒先看到了李月他們,她立刻便認出了周蒔,連忙低聲對母親說了幾句,丟下手中的篩子跑出門找父親去了。李月見那婦人從屋裡來回搬凳子,一副手忙腳亂的樣子,便笑了笑靜靜的等在那裡。很快王二便隨著女兒匆匆的趕了回來,他見到周蒔倒頭便拜:「小民王二拜見縣令大人。」

    李月和後面的王元楷都不由笑了起來,李月笑笑說道:「你們周大人已經不是縣令了,早升了官。」

    「是!是!周大人是好官,應該陞官。」

    周蒔連忙對他說道:「王二,這位是我的上司李大人,我們是特地從金陵來的。」

    「小民拜見李大人。」說完王二連連磕頭。

    「起來!起來!你總不能一直讓我們站在這裡吧!我還有話要問你呢。」

    「啊!」二位大人請隨我進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