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亂 文 / 高月

    鄴郡大捷後,史思明深知兵貴神速,立刻命大將李歸仁,統兵十萬,進攻常山郡,取太原;命其子史朝義南下取鄭州、滎陽,轉而再取洛陽,並緊叮二人,只要地盤,不計人命,等取天下後再治之。、、他自己則領八萬精兵,進山東迎戰李光弼,范陽後方則交給大將李懷仙鎮守。

    魚朝恩兵敗後,因被箭所傷,命滑汴節度使許叔冀和鄭蔡節度使季廣琛守滎陽,自己逃回洛陽療傷,在他給李亨的上書中,把主要責任推給郭子儀的不肯救援和許叔冀的率先脫逃,同時指出各節度使不聽調度也是導致這次慘敗的重要原因,自己已按皇上的授意盡了全力。唐軍六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了朝廷,當時李亨正在和群臣會筵,以慶祝崔貴妃的兒子出世,聽到唐軍幾乎全軍覆沒,李亨呆若木雞,大殿裡頓時鴉雀無聲,足足半柱香的功夫,李亨才重重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第二日,李亨下旨:郭子儀救援不力有其因,故不予問罪,只免去其一切職務貶為庶民,命河東節度副使僕固懷恩代之;許叔冀臨陣脫逃,導致慘敗,免去滑汴節度使之職,下大理寺問罪;其餘各節度使除上黨節度使程千里外,皆免去節度使一職,回京待任他職。許叔冀聞己已被治罪,且史朝義已克鄭州兵臨城下,遂向叛軍投降,獻出滎陽,季廣琛急脫得逃,李亨急令河南節度使李希烈屯兵許州、宋州抵禦史思明軍南下,李希烈也深恐叛軍南下,立刻派大將陳壽領三萬軍守宋州,自己親率五萬軍屯許州。史朝義見南下有阻便轉頭東進,先破陳留再取睢陽,隨後掉頭西進,兵逼洛陽。魚朝恩隨即在洛陽再上書,稱自己傷勢沉重,恐負聖恩,便薦越王李系自代。

    李亨便在早朝上和百官商討東京留守事宜,崔光遠率先出列:「臣推薦蜀王李月出征,史思明所懼者,只李月便是!」兵部尚書李麟也出列奏道:「臣也贊同崔大人所奏,李月最為合適。」

    「不妥!不妥!臣以為現在巴蜀新定,非李大將軍不能穩定局面,臣以為可另派其人。」李亨聞言看去,正是左相崔渙。右相韋見素立即出列反駁道:「臣卻以為川中已定,留一大將鎮守足矣,先叛軍勢頭正盛,非李月不能抵擋。」

    李亨擺擺手說道:「李泌勸朕暫緩出兵,朕不聽,現悔之晚矣!朕已派人去尋他。眾卿心繫大局,朕深感欣慰,李月雖是最佳人選,但巴蜀過來路途遙遠,他亦是朕的最後依仗,朕也不想輕出,現朕意已決,就命越王李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東京留守,神策大將軍衛伯玉副之,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在東線作戰。」

    韋見素見李亨不用李月,反用越王李系,知道他是想讓李系乘機掌軍權,心中暗歎,退回朝班,崔渙則暗暗高興,斜眼看著韋見素,得意不已。

    乾元二年五月,李亨命越王李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東京留守,又命神策大將軍衛伯玉輔佐,領關中的最後五萬軍,赴洛陽抵擋叛軍,此時洛陽還有五萬敗軍及郭子儀的五萬朔方精兵,唐軍尚可支撐。

    就在唐廷調兵遣將守洛陽之時,史思明正領八萬精兵和李光弼在山東鏖戰,史思明三戰三捷,連克魏州、青州、齊州,北庭行營節度使、大將李嗣業在魏州保衛戰中身受重傷,不久而逝。雖然民眾奮起助戰,但李光弼終因兵少,不得不退回徐州。史思明深恨山東百姓幫助唐軍對抗自己,便命令士兵大開殺戒,每攻陷一城,皆殺光城中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並將城內婦女**殆遍,僅魏州一城便一次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三萬餘人,殘暴無比。

    這時,睢陽(今商丘)已被史朝義攻下,史思明在數次攻打徐州不利後,他便命大將周摯守袞州,繼續攻打徐州,自己便率軍西進,攻打洛陽,史思明抵達洛陽後,見史朝義久攻洛陽不下,勃然大怒道:「我命你只要地盤,不計人命,但你卻懷婦人之人,處處替草民考慮,雖有雄兵十萬卻不敢用其利,以致進兵遲緩,被唐軍援兵搶先趕到。你可知罪?」

    史朝義不服辯道:「若百姓都被殺光,將來取了天下,又有何用?」

    史思明見兒子敢頂撞自己,不由愈加惱怒,他命將史朝義在三軍面前剝光上衣,親自操鞭抽打,直打斷三根皮鞭後方才善罷甘休,他將史朝義趕回鄭州,自己領大軍晝夜不停地攻城。

    李歸仁奉命取河東,先在常山一舉擊潰刺史顏真卿的守軍,連克常山、朔州等十幾個州郡,隨後派大將張忠志偷襲饒陽得手,太守盧全誠殉國,這時河東節度使僕固懷恩派大將馬璘和回紇大將烏利多南北夾擊,擊敗叛將張忠志,收復饒陽,回紇大軍全線押上,大敗李歸仁,收復朔州,李歸仁遂退回常山,他見河東道腹地空虛,便誘唐軍和回紇軍主力來攻打常山,等唐軍大隊趕來,自己卻主動放棄常山,用閃電戰繞過太原,突擊上黨,上黨節度使程千里不敵被擒,李歸仁勸程千里不降,便將其斬首,李歸仁佔領上黨後,又連克潞州、晉州,包圍太原,僕固懷恩立刻回兵太原,因兵力過於分散,反被李歸仁伏擊,只領五千軍退守太原,情況極為危急,這時回紇可汗命太子葉護,率大軍南下,支援僕固懷恩,李歸仁在太原一線,與僕固懷恩和回紇軍交戰數十次,各有勝負,始終無法攻下太原,兩軍逐漸穩定下來,對恃於太原,回紇軍的參戰,打亂了史思明速取河東,會獵洛陽的戰略部署。

    乾元二年八月,洛陽終於被史思明攻破,再次淪陷,越王李系和魚朝恩及洛陽尹崔漪倉皇逃回長安,衛伯玉率敗軍退到蒲州,史思明吸取安祿山的教訓,在攻陷洛陽後,馬不停踢,直撲潼關,潼關守兵不到兩千,而此時關中再無一兵一卒,調李月回防已遠水不解近渴,朝中一片混亂,李亨甚至準備再次放棄長安,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兵部侍郎辛雲京突然從咸陽接漢中北上的三萬援軍晝夜行軍,和時間進行賽跑,終於先一步趕到了潼關,潼關守將趙此早已逃跑,潼關此時已成空關,辛雲京剛趕到潼關,便已遠遠看見叛軍先鋒的旗幟,辛雲京連連慶幸不已,半日後史思明大軍趕到,他立刻命令猛攻潼關,唐軍用火油、火藥及連弩進行著頑強的抵抗,一連戰了三天三夜,史思明軍伏屍數萬,終未能取下潼關。這時有人認出關上主將辛雲京,史思明才知李月早有準備,只得收兵返回洛陽。

    李亨群臣得知潼關保住,大喜過望,認可辛雲京兩次守潼關的大功,遂赦辛雲京擅自調兵之罪,加封其為太原尹、金城郡王,這時群臣一致要求調李月回防,連崔渙也不再反對,李亨便發八百里加急,再次封李月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率本部征討史思明,同時封荔非元禮為懷州刺史兼北庭行營節度使,隨李月出征,調右羽林軍大將軍李抱玉為潼關大帥,接替辛雲京鎮守潼關;乾元二年九月,李月返京,除本部外,又帶來八萬川軍,得這支生力軍,李亨方才心安,他命李奐領川東節度使,高適領劍南節度使,共守巴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