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九十四章 狹路 文 / 高月

    三日後,得知常山失守、牛庭介軍大敗的消息,史思明終於放棄對饒陽的圍攻,和蔡希德分兵兩路來取常山,李月軍堅守常山不出,拖住了叛軍,郭子儀得李月信,派大將李國臣率一萬軍趕赴饒陽,二十日後,饒陽城修繕完成。!!這時常山的糧草也快用盡,李月遂放棄常山南撤,退至九門,史思明佔領常山,命蔡希德領三萬軍追趕義軍,在九門附近,被等候在此的李月鐵騎軍迎頭痛擊,後軍又被蔡明德軍偷襲,糧草全部被焚燬,蔡希德大敗逃回常山,史思明大怒,欲斬蔡希德,被眾將勸止。

    李月遂回師常山,以運動戰率鐵騎軍出沒於常山周圍,斷了叛軍的糧道。史思明無計可施,眼見糧草將盡,便決定派重軍回河北取糧,李月和眾將商議後,決定在石邑伏擊叛軍,奪其糧草,押送糧草的是史思明的副將王惟臻,此人用兵極為謹慎,所以被史思明派去取糧,這一日,他領一萬步兵結成方陣押糧五萬石回來,眼看即將到達常山屬縣石邑,他見這一路都十分順利,不由起了疑心,遂命全軍暫停,派人去常山報信,要求接應。一路尾隨的蔡明德見敵軍防守無懈可擊,只得報與李月。李月遂命大軍從側面強擊敵軍,務必趕在敵軍接應前摧毀糧草。

    雙方便在石邑爆發了一場大戰,王惟臻率領的一萬軍是史思明的精兵,戰鬥力十分強大,所以儘管李月的騎兵十分犀利,但在敵軍方陣面前竟佔不了多少便宜,簡直就是沙州之戰的翻版,只是互換了一個角色,荔非兄弟兄弟見騎兵殺不進重圍,便命步兵向方陣中施放火箭,試圖引燃裡面的糧草,但依舊沒有多大的效果,這時有斥候來報李月,史思明親率四萬人來接應送糧車,距此處還有八十里,李月見勢急,他大喝一聲,領著兩千鐵騎向敵軍方陣的西北角殺去,他已經發現此處兵力是距糧車最薄之處,李月率領鐵騎像一把異常鋒利的匕首,切開了敵軍厚厚的防禦,這時他已經看見了方陣內的糧車,在糧車中間有一座木製平台,上面有一名旗手正揮旗指揮著方陣的防禦,在平台下面立著一員大將,身邊有數百名親衛護衛著,只見他不停的向旗手發佈著命令,旗手依他的命令不斷變化著旗語。

    李月悄悄取出一支鐵箭,向那名大將射去,王惟臻沒有提防,鐵箭從他眾多親衛的縫隙中穿過,射入了他的後頸。李月又發一箭,那名旗手也應聲跌下台來。沒有了指揮,方陣漸漸開始散亂起來,外圍的蔡明德見有機可趁,便領著騎兵左右拖扯,再加上李月在內部的衝殺,方陣終於崩潰,這種方陣的弱點也在這裡,一但崩潰,便很難再組織,極容易自亂。果然,由於主將陣亡,叛軍不再有主心骨,開始大亂起來,李月遂命唐軍的騎兵和步兵結成小分隊,像一群惡狼,從各處撕咬著混亂的羊群,武天德率五百騎終於衝進了糧車,他立刻命令在糧車上點火,剎時間,整個糧車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叛軍見大勢已去,便扔下糧車向西逃走,李月也不追趕,命令各軍先取一小部分糧食,其餘全部焚燬。史思明的大軍離此已不到二十里,李月知道再不撤退,很可能就會被全殲在此,他便命令荔非兄弟率步兵先撤,自己帶著鐵騎軍,留在原地,將糧食全部燒燬,不留給史思明一點糧草。

    史思明急行軍一日一夜後,終於趕到了石邑,他不停的派人告訴王惟臻,要他一定堅持住,自己馬上就到,但終於還是晚了半步,他在半路遇到了送糧軍的敗兵,此時他離糧車已經不到五里。史思明見前方已有濃煙升起,心中大恨,他命副將率兩萬軍去搶回糧食,自己卻率兩萬騎兵繞過石邑,準備截斷李月的退路。李月見糧食已焚燬得差不多,便不再停留,領鐵騎軍向東奔去,不料卻在石邑東,遭遇到了史思明的大隊騎兵包圍攔截,這時步兵已經撤遠,無法再支援李月。

    李月苦笑一聲,自己還是小看了史思明。便舉戟大喊一聲:「弟兄們!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為國盡忠的時候到了,大家跟著我,殺啊!」

    「殺啊!」

    數千鐵騎一起怒吼,跟著李月衝進了敵軍之中,史思明在高處見李月帶領騎兵在自己的重圍裡來回奔突,勇不可擋,他便對身邊的副將說道:「看見了吧!那便是大唐第一猛將,號稱李魔王的襄陽王李月。想當初我們一起在幽州賑災,想不到今天卻以這樣的方式重逢,人生際遇,實難預料,要是當初燕王留住他,我們想必早已踏進了長安。」說到這史思明長歎一聲,他突然又喝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是死是活,今天一定要把李月留住,誰若放走他,斬!」

    史思明嚴令已下,眾軍不敢懈怠,死死將李月的騎兵圍在核心,雖然李月勇猛,但畢竟敵軍太多,手下騎兵體力消耗巨大,突擊力開始慢慢減弱了,李月本人突出重圍倒問題不大,但他不願丟下自己的屬下獨自逃生,這時他見張傑領著數百人,已被叛軍割離自己,便大吼一聲,返身殺去,他突然聽見身後一陣風聲,用餘光掃去,只見一名大將,舉著一柄長錘,正向自己後心砸來,這時他的戟尖上正挑著一將,回防業已不及,眼看這柄錘將要砸實,突然從旁邊跳過一親兵,撲向那柄鐵錘,鐵錘正砸在這名親兵的胸前,親兵前胸被砸得粉碎,倒地死去。李月心中一酸,他抽出長戟,一個反手將那將刺於馬下。李月心中突然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抑,這是他離開終南山後從來沒有體會到的,他大吼一聲,身上的潛力似乎突然被激發出來,手中大戟揮舞,一鼓作氣殺透了阻隔的敵軍,救出了張傑。

    史思明見李月橫衝直撞,無人能擋,他心中大怒,提起長槍,正要親自去督戰。就在這時,荔非兄弟率領的步兵又返身殺了回來,由於生力軍的加入,李月軍士氣大振,現在是一萬五對兩萬,唐軍未必會輸與叛軍,唐軍一反劣勢,竟慢慢將局面扳了回來,兩軍成了膠著狀態。史思明見狀,急令手下去把兩萬步兵調來,他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李月消滅在此地。

    就在這時,有軍士來報,唐軍主力突然出現,郭子儀從西,李光弼從南,分兩路向這邊殺來,蔡希德已被李光弼殺敗,逃往巨鹿。常山也已被郭子儀部將李國臣所佔,現兩軍正向這邊殺來。

    史思明手一鬆,長槍落在地上,他長歎一聲道:「此子可恨啊!」

    遂命令眾軍不要再戰,慢慢撤出戰場,準備撤回幽州,不料李月卻返身回去,將史思明的二萬步兵打了個措手不及,史思明大驚,急忙趕來支援,但這時李光弼軍和李國臣軍同時殺到,史思明大敗,最後領不到一萬殘兵退回了博陵,他急向安祿山求援,安祿山再派蔡希德率三萬軍支援史思明,

    李光弼軍見博陵城險,便不再進攻,留兩萬軍給李國臣守常山,自己和李月率大軍返回太原去了。

    李月在戰場上找到了那名為護自己而死的親兵,親手將他安葬在一片松林之中,直到那一刻,他才突然發現在戰場上,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甚至包括他自己,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替自己死去,他深深意識到,一場戰爭,最重要的並不是勝利,而應是保存生命。

    常山大捷的消息傳道長安,民眾沸騰,紛紛自發上街慶祝。但李月卻同時接到兩道聖旨,一道聖旨是中書省的黃麻,斥責他擅離駐地,私養軍隊,罷他東宮六率府大將軍之職,命郭子儀即刻將其拿下。另一道是翰林院的白麻,卻表彰他常山大捷,封其為鎮軍大將軍,即刻率軍入京。李月拿著兩份內容截然不同的聖旨,立刻意識到長安出事了,在他的追問之下,宣旨太監說出了一點內情,兩道聖旨都是李隆基的意思,不過一份是楊國忠和郯王所請,另一份卻是太子和高力士所請,現在朝局混亂,郯王李琮幾乎已經控制了京城。李月知道,此時的李隆基一定已經處於糊塗狀態,估計是腦內之餘毒再次發作。

    他想想便決定立刻率部進京,以防郯王李琮發動宮廷政變。不料就在他準備返回京城的時候,一個驚天的消息傳來:潼關大將哥舒翰大敗,四十萬唐軍全軍覆沒,連主將哥舒翰也被叛軍所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