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五章 雲湧 文 / 高月

    天寶十二年三月,有御史參少林寺弟子不守清規,在京內多處酒樓聚眾飲酒,在民眾中影響極壞,不用說這又是楊國忠他們的嫁禍之計了,自從收了壽王,終南派的陳放自然也成了郯王的坐上賓,郯王答應支持終南派,打擊少林以削弱太子的勢力。!!本來就對少林寺有了成見的李隆基聞報勃然大怒,不聽太子分辨,命將少林派逐出京城,不准參加本屆大會。

    沒有了鐵劍觀和少林寺的競爭,陳放連著擊敗鐵騎堡的萬雲天和江南周家家主周世晨,終於奪走了的金牌,終南派也蟬聯總分第一,為武林第一大門派,因此得了一百名羽林軍的名額。但新人排行榜的第一名卻由名不見經傳的華山劍派的司馬雲奪走,這是一個三十七、八歲的黑瘦漢子,重傷陳放弟子陳華(即原來的風華)後奪冠,他的武功風格簡潔狠毒,被郯王一眼相中,收攏後成了他的心腹,果然在李月的意料之中,在司馬雲表達了希望從軍的意願後,郯王把他也推薦為羽林校尉,為將來自己的奪位埋下伏筆。

    天寶十二年四月,右相楊國忠提交太子遇刺事件報告,各種證據及刺客證詞均直指郢王,李隆基至此終於對這個自己曾經最看中的前太子深深失望了,但他依然以一種父子情誼,命郢王和朔方節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即刻回京面聖,又命將刺客邢縡公斬於市,可憐當年的玄劍,被郯王出賣,替風強死在了長安街頭。

    幾乎在楊國忠提交報告的同一時候,靈州的阿布思府內,郢王李瑛、奉信王阿布思和契丹及突厥特使正在密談,這是他們第三次和契丹它們接觸了,阿布思妻子的母親是契丹大賀氏貴族,現在的契丹聯盟首領就是阿布思的妻舅。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公元389年,他們戰敗於拓跋魏,唐朝初年,契丹八部開始組成部落聯盟。聯盟長由大賀氏選出。此外,還有一些契丹部落受唐朝統轄,不在聯盟之內。契丹大賀氏聯盟曾反覆背唐,附唐或依附於突厥。

    天寶十一年末,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率部以剿匪為名,屠殺契丹日連部的兩個部族近一萬人,無論男女老幼幾乎被屠殺殆盡,僅留數百老幼作為戰俘解往京城請功。消息傳到契丹聯盟,引起契丹聯盟的激烈爭吵,在觀望數月後,大唐皇帝非但沒有降罪安慶緒,反予重賞,契丹聯盟首領決定背唐投靠突厥。

    就在這時,阿不思遣密使來契丹,密謀反唐,恩怨分明的契丹人為報族人之仇,也開始和突厥接洽。經過數輪談判後,三方終於在靈州秘密達成協議。突厥不出面,借道契丹接應阿布思和李瑛,助李瑛佔據太原以北,然後兩家合兵東西夾擊幽州。就在達成協議後數天,聖旨到,指李瑛刺殺太子,命他立即返京請罪,知道中計的李瑛後悔勾結契丹,欲回京請罪,阿布思卻勸李瑛自立為北帝,李瑛不允,兩人發生矛盾,阿布思遂囚禁李瑛,仍借李瑛之名行事。

    契丹依約借道突厥陳兵北境,要求唐玄宗交出去年年末率兵屠殺契丹兩個部落的安慶緒,整個大唐帝國為之震驚,李隆基大怒,邊荒野部也敢觸犯天威,命令范陽軍和朔方軍北擊契丹,但數天後消息傳來,安祿山借口軍中爆發馬瘟,準備不足拒絕出兵,而郢王和阿布思卻借口平契丹,擅自率二萬兵揮師北上。

    依大唐軍制,郢王不得旨而擅往,此舉即同謀反,因涉及皇室,京城的百官們卻一反常態,皆沉默不語,惟郯王一系反映激烈,兵部尚書、右相楊國忠指出,郢王和阿布思決非平亂,而是勾結契丹藉機謀反,要求皇上出關內軍前往平叛。李隆基在猶豫間,又接到緊急軍報,契丹攻陷雲州,屠軍民數萬,阿布思佔領朔州,兵鋒卻直指北都太原。楊國忠再次請兵,這時群臣也紛紛要求平阿不思,李隆基終於決定出關內軍平亂,楊國忠遂薦賦閒在京的前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為正,其族弟楊國嗣為副將,領兵五萬連同太原三萬駐軍共八萬軍平阿不思的叛亂,有大臣奏鮮於仲通前敗於南詔,不宜再領軍,楊國忠卻申辯鮮於仲通非戰之過,應准予其戴罪立功。帝准,降旨因朔方節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叛亂,命鮮於仲通和楊國嗣率軍五萬平叛,太原尹、北都留守裴寬受其節制,另命宦官邊令誠為監軍,即日出發,這一天是四月二十五日。

    李月和李國臣已於四月十日率軍出發,進行行軍拉力賽,目標九原。由於朝中紛亂,所以兩人走得都很低調,除了兵部外,就幾乎不為人所知。經過兩個月魔鬼般的訓練,李月的黑旗軍由一支老弱之軍,脫胎換骨後成了一支精銳之師,在臨行前,李月做了戰前動員,只用一通鼓,全軍便集合完畢,李月和荔非元禮站在點將台之上,見全軍站如一條直線,氣勢森嚴、士氣高昂,「好一支威武之師!」荔非元禮脫口讚道。「李月兄果然是帥才,只用兩個月時間就把一支老弱軍訓練得如此精銳。」

    「李國臣將軍的軍隊也不輸於此吧!」

    「我聽李抱玉之言,他們那一千老弱軍也變得軍紀森嚴,士氣高昂,但體質上卻要輸於我們,他們最多只能越野跑三十里且沒有負重,我們卻能負重跑五十里。」

    「那時我們練了太玄經的原因,還有伙食和後勤都要比他們要好得多。」

    李月轉過身來,對著一千軍隊高聲說道:「臨行前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所有的細節你們的隊正已交代清楚,我在這裡只說兩個字—必勝!!」

    「必勝!必勝!」

    全軍一齊振臂高呼,氣勢如山崩地裂。

    一隊隊士兵依次出發了。

    李月靜靜地看著北方,在那裡此時正風起雲湧,他能否把握風雲,一戰而名震天下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