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李唐傳奇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二章 山雨 文 / 高月

    「哦!你就是和李國臣爭武狀元的那個李月,我一來京城就聽說了,沒想到我們還有師門之誼,你是如何解我的毒的,難道你有碧心丹?」

    「是的!幸虧我有碧心丹,否則真難以救你,你怎麼會中這之毒?」

    「還不是青牛那老匹夫!」風強就把今夜發生之事原原本本告訴了李月。、qunaben、李月聽後突然說道:「你今夜所刺之人必不是太子!」

    「何以見得?」

    「若裡面是太子,怎會只有一小半的護衛,再說太子若死,你豈能從容離開皇城以及京城,我沒猜錯的話,太子必定還在戶部,車上坐的應是另一人,可能是借太子的車回府吧!」

    「或許是這樣!太子不死也好,省得他們得意。」

    「不知師兄將來有何打算?」

    「我也不知,我這條命是李月兄給的,我就給李月兄做個親兵吧!」

    「做親兵可是委屈了師兄,我倒有個建議,不知師兄可願聽?」

    「李月兄請直言,我一定遵從。」

    李月取出當年探親時戴的那個面罩,遞給風強說道:「戴上它,這世間就沒有風強了。」

    風強接過戴上,他摸了摸歎道:「這世間竟有這等精巧之物,好!這世間就沒有風強了,從現在起,我叫司馬雲,這是我從前的名字。」

    「司馬兄明日可先去投奔一小門派,再參加武林新人賽,奪名次後可投靠郯王李琮,成為他的心腹,憑你的身手和你想從軍的意願,郯王一定會把你安排進禁軍,你就安心等著,有一天你會成為我的一支奇兵。」

    司馬雲鄭重地點點頭,第二天便告辭而去。

    御史大夫王鉷之死,讓李隆基極為震怒,依他的本意是要滅了少林寺,但太子和高力士再三解釋,哪有拿自己本門暗器去行刺的,一定是有人栽贓,冷靜下來的李隆基突然意識到,太子李亨一定就是少林寺的後台。沉思良久,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凡來京參加武林大會的門派必須有正四品以上官員的擔保。一時間,朝野大嘩,這等於是把各武林門派的後台直接暴露出來,搞不好還會牽連出更複雜的人事關係。儘管刺殺太子的消息被嚴密封鎖,但依舊有不少小道消息在百官之中,甚至民間裡悄悄的流傳開來。

    天寶十二年春,右相楊國忠密奏帝郢王勾結朔方節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欲謀反,帝猶豫。楊國忠遂暗使人密告郢王及阿布思,帝欲殺之,郢王惶恐,不返京並多次暗晤阿布思。三月,太子遇刺幸無恙,御史大夫王鉷死,帝追封其太子少傅,謚曰德,命京兆尹楊國忠追查刺客。

    壽王李瑁臉色鐵青地看著陳放,昨天他還告訴自己已經得手,害得自己興奮一夜,可今早太子竟好好的,他更擔心刺客的下落,因刺客手上握有他的玉墜,陳放向他擔保風強必死,但屍體卻沒有找到。李瑁怒將硯台砸向陳放,命他三日內必須交回玉墜。

    郯王李琮此時得意非常,他正把玩著一隻精巧的玉墜,這正是壽王李瑁交給陳放的那只信物。原來邢縡見風強一夜未歸,且探聽到師傅已被滅口,他連夜逃離長安,趕到太原把玉墜交給了太原林家家主林雁南,林雁南知道事關重大,立刻帶著邢縡返回長安,把玉墜交給郯王李琮,並由邢縡轉述了風強的遺言。李琮很是意外,繼而大喜,有了這個玉墜,他就可以報當年武惠妃的一箭之仇了,李琮遂把邢縡藏在府內,又密使人把此事告訴了楊國忠,請他前來商議大事。

    郯王李琮正和其弟甄王李琬、儀王李璲商量著,這時候家人來報,楊相國來了,李琮忙親自去迎接楊國忠,待四人在密室中坐定後,楊國忠說道:「這裡都是自己人,我們就不用繞彎子了,我想請問郯王,如何處置壽王?」

    郯王眼露凶光,恨恨的說道:「當年父皇欲立我為太子,全是武惠妃那賤人從中作梗,才改變了父皇的想法,此仇不報非君子,我定要讓武惠妃在地下也要為此事追悔!」甄王和儀王都表示同意大哥的看法,卻只聽楊國忠一陣大笑,眾人愕然。

    「相國何故發笑?」李琮問道。

    「我想問郯王殿下,你是想快意恩仇呢?還是想坐那個位子?」

    「此話怎講?」

    「如果想快意恩仇,現在我就陪你進宮,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定將壽王全家抄斬,遂了殿下的心願。但如果殿下真想坐那個位子,我倒勸殿下三思而行。」

    「願聞其詳!」

    楊國忠站起來走幾步,冷冷地笑了笑說道:「壽王一倒,他的那些支持者必定投奔太子,殿下是遂了心願,但卻白白便宜了太子,但如果我們乘機要挾壽王,收其勢力,一是去了一個勁敵,二是勢力大漲。」

    李琮想了想,展顏一笑道:「高!不愧是是相國,這樣的好機會我們若不利用,豈不是辜負了壽王的美意?」李琮說完四人一齊哈哈大笑。

    李琬想想又問道:「那怎樣向皇上解釋刺殺的事呢?」

    楊國忠淡淡一笑道:「你們忘了郢王的事嗎?皇上已經動搖,如果我們再使一把勁,也就成了。」

    「相國的意思是嫁禍郢王,可是沒有證據怎麼辦?」李琬接著問道。

    「要證據還不容易嗎?郢王現不在京中,買通他的下人從他府內偷一、二件物品來不就有了嗎?還有郯王藏在府中的那名刺客交給我,我需要他的口供。」

    「相國果然是高人啊!」

    楊國忠微笑不語,這其實都是他幕僚蘇喻的主意,楊國忠自然不會說出,把他它的竊為了己有。

    壽王李瑁在房內焦急的走來走去,他已經摔碎了三個茶杯,現在三天已經過去了,可刺客依然下落不明,陳放給他的解釋是,風強的屍體肯定已經被野狗吃掉。可李瑁卻覺得心緒不寧,他的首席謀士譚言凱突然不辭而別,更增添了李瑁的煩惱,這時有人來報,郯王殿下來訪,李瑁一楞,這近二十年來郯王從來沒有上過門,今天是怎麼了?難道是那件事?

    壽王忐忑不安地去大門處迎接李琮,「稀客啊!大哥好像是第一次踏入我這狗窩吧!今天是那陣風把大哥吹來了?」

    「傳說十三弟富可敵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連看門的下人身上穿的都是上等湖綢啊!」

    「大哥開玩笑了!」

    「剛才十三弟不是問我被哪陣風吹了的嗎?我今天是被吹來的!」李琮語帶雙關地說道。

    李瑁臉色一變,請大哥進了書房,這時書房的瓷片已被收拾趕淨,李琮進來就大大咧咧的就坐在了首位,這一般是主人坐的位子,李瑁被李琮反客為主的做法弄楞住了,他心裡疑惑不定,直望著李琮。李琮也不理他,喝了一口茶終於說道:「我來是給你看一樣東西!」說完就拿出了李瑁的那顆玉墜,李瑁心中一涼,臉色變得煞白,他問道:「大哥是什麼意思,我不明白!」

    「哦!我是特來徵求十三弟的意見,這顆玉墜還有那個叫風強的口供,是交給皇上呢?還是讓我自己來保管?」

    李瑁心中大亂,他何嘗不明白李琮的意思,他突然腿一軟,頹然地跌坐在椅中,半晌不說話,李琮笑咪咪地看著他,眼裡卻冷若冰刀。

    「我若投靠你,你不記當年我母親的仇嗎?」李瑁終於下定決心說道。

    「你是我弟弟,兩兄弟哪有那麼多仇恨的!再說你母親已經死去多少年了,人都死了,還有什麼仇恨好記!」李琮慢慢的說道。

    李瑁一咬牙,單膝向李琮跪倒,「願聽大哥調遣!」

    李琮忙把他扶起說道:「既然是這樣,今天晚上在我府內有個家宴,十三弟請務必賞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