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了!」聶歡飛回到各位老婆身邊,薛冰道:「避水珠借來了嗎?」
「用不著了!我已經到東來龍宮敖廣那裡求來了四字真言!看著!」他對著湖水唸唸有詞,忽然間把眼睛一睜:「開!」
但見青海湖的水「唰的一下不見了!」,所有的魚蝦蟹也都跟著不見了!「哇!老公你太厲害了吧!什麼東西都不見了!看!無天就在那裡!」
大家定睛一看,果然看見了魔王無天就在青海湖的正中央尋找東西呢!忽然間一看,水都沒了,不由的驚訝道:「湖水怎麼忽然見不見呢?怪事兒!」
「一點也不奇怪!是我把湖水變走了!無天,你就束手就擒吧!佛祖,賜我佛法無邊,收服魔王無天吧!」大手一張,佛祖留給他的那個字發揮了作用,一道金光照下,魔王無天無處遁行,忽然間他腳一頓地,從地下走了!聶歡忘了他還有土遁這手,歎息道:「又讓他撿了一回便宜!」
「老公啊,趕緊的,找到佛祖舍利子再說吧!」凌子涵道。
「沒錯!辦正經事要緊!」聶歡和諸位老婆們連忙找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還是聶歡發現了它,聶歡拿在手中看去,晶瑩剔透,金光閃閃!
「佛祖在上,今弟子昊天要用您的舍利子降魔除妖,望佛祖成全!一旦魔王收服,一定會把這個舍利子完璧歸趙!」聶歡跪在地上,嘴裡唸唸有詞,忽然間托在手掌的舍利子飛了起來,一下子便消失在聶歡的眉心之間,不見了!而聶歡的額頭變得金光閃閃,不一會便形成了一支法眼,和他的天目匯聚一處,慢慢的合上了!
「老公,你頭上怎麼啦?金光閃閃的?」
聶歡笑道:「佛祖舍利子已經和我的天目匯聚一處,這樣我就擁有了無上的佛法,就不用再怕魔王無天了!」
「太好了!真可惜,魔王無天跑掉了!要不然的話一定會抓到他的!在線抓他可就難上加難了!」薛冰道。
「好了不去想他了!走到哪算哪吧!我來給你們講一講著青海省的歷史!」
宋河西隴右地區在隋末大亂時,先後為地方割據勢力薛舉和李軌所佔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李軌,據有青海東部等地(見李軌割據)。唐襲隋制,仍設鄯、廓2州,但轄縣有變化。天寶初鄯州共有5794戶、28069人,廓州有4170戶、29722。鄯、廓2州轄區之外仍是吐谷渾與黨項諸羌地。唐初,吐谷渾不斷在沿邊攻掠。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唐派李靖等率大軍征討吐谷渾,將吐谷渾變為唐之屬國(李靖西征吐谷渾)。十四年,唐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吐谷渾主諾曷缽。這時吐蕃帝國興起,一再向唐求婚。
貞觀十五年唐以成公主嫁吐蕃贊普(君長)松贊干布。唐蕃和親為漢蕃兩族人民的和好往來奠定了基礎。但吐蕃正處在向外擴張時期。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吐蕃開始大舉進攻吐谷渾。唐未採取及時有效的救援措施,龍朔三年(663年)吐谷渾國亡。鹹亨元年(670年),唐遣薛仁貴等率大軍討擊吐蕃,然而大非川之役唐軍失敗,助吐谷渾復國的希望破滅。後吐谷渾王室被安置到今寧夏境,唐在浩門河(今大通河)流域置合門府安置留居祁連山南北的吐谷渾部。吐蕃得到吐谷渾故地後,開始了對青海廣大牧區的佔領。
原役屬吐谷渾的黨項諸部、其他羌種有的降唐內遷,留居故地者都成了吐蕃屬部,定期向吐蕃交納貢賦,應徵兵役。唐蕃關係雖以和好交往為主流,但雙方爭戰仍很頻繁。唐為了防禦吐蕃的攻擊,先是在部州都督府下不斷增設軍、守捉、城等,玄宗開元二年(714年)設隴右節度使區,所轄邊防軍單位陸續增加到20多個,主要有河源軍、積石軍、臨洮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寧塞軍、臨蕃城等,共管兵7。5萬人,以備御吐蕃。為解決軍糧問題,約於儀鳳年間(676~679年)在河湟地區開始屯田,到永隆初黑齒常之任河源軍大使時屯田面積達到5000餘頃,糧食年產量最高時達100餘萬石(見唐代河湟屯田)。
吐蕃為與唐軍對峙,也在青海境相應設置了不少軍事單位,如石堡城(鐵仞城)、大莫門城、九曲軍、漁海軍、青海節度使等。唐蕃之間基本上以赤嶺、黃河為界,但不同時期又因雙方軍事力量的強弱變化而略有伸縮。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哥舒翰率河西、隴右兩節度使區精兵東守渲關,西部邊境空虛,吐蕃乘機攻佔了包括今青海東部在內的廣大隴右地區。吐蕃將佔領區唐人淪為奴僕,對他們強制實行民族同化政策。驅迫壯者為其作戰,把他們的眷屬留在後方作人質,同時從事農牧業生產。
9世紀中葉,吐蕃王室分裂,貴族權臣自相火並。駐河隴地區的軍官將領尚婢婢、論恐熱等互相混戰,對河隴地區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破壞。河隴人民在沙州漢族人張議潮領導下乘機起義。宣宗大中五年(851年),鄯、廓、蘭、河等11州地復歸唐有(見張議潮起義)。在此前後,由吐蕃隨軍奴隸演變而來的榅末人形成一定的勢力。張議潮死後,唐和吐蕃都不能有效控制河湟地區。榅末人參與吐蕃平民奴隸暴動後,一度控制了河湟等地區的局勢。唐末五代,青海地區處在分散的地方割據勢力和大小宗教首領的統治之下。
隋唐時期鄯、廓2州轄下的編民以經營農業為主,其賦稅搖役等與中原地區大致相同。吐谷渾、吐蕃、黨。項羌等以畜牧業經濟為主。吐谷渾人飼養的青海驄十分著名。吐谷渾與隋、唐都曾有過長期的互市關係。唐與吐蕃曾以赤嶺為互市地點。唐以絲織品、茶葉等與吐蕃交換馬匹等。隋唐時交通郵驛業有一定發展,唐蕃古道被後世譽為溝通漢藏兩族聯繫的「黃金橋」。縱貫青海境的邏些沙州道是管理較完善的驛道。唐代佛教盛行,一般認為今西寧北山的兩尊露天金剛像雕成於唐代。詩人高適(702~765年)和敦煌佚名氏等寫下了不少有關青海的詩作。
唐末五代至宋初,青海地區處在吐蕃地方
方割據勢力和大小宗教首領的分散統治之下。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河湟吐蕃逐漸形成幾個較大的部落集團,各部落集團聽命其大首領。如河州有聳昌廝筠,宗哥(今樂都)有李立遵,邈川有溫逋奇等。這些大首領均圖謀發展勢力,吞併對方,統一河湟洮地區。於是吐蕃王朝時期贊普之後裔角廝羅成了他們爭相擁立以號令諸部的對象。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年,李立遵在廓州尊角廝羅為贊普,標誌著河湟吐蕃政權一一角廝羅政權的誕生。此後角廝羅既是人名又是政權和部族名稱。
角廝羅本人早年被大首領們爭奪擁立只是當作旗幟、愧儡,而這些大首領們在互相爭奪過程中勢力均遭削弱。後角廝羅擺脫大首領們的控制,約於11世紀30年代中期將政治中心遷至青唐城,從此,角廝羅政權逐步走向興盛。角廝羅轄地主要是河湟洮地區,盛時幅員3000餘里,今青海全省皆在其轄區內。境內以吐蕃人為主體,還有黨項人、漢人、回鶻人以及僑居的西域商人等,人口最多時近百萬。角廝羅經濟的主要產業是畜牧業,其次為農業,手工業中最負盛名的是鍛造鐵甲。角廝羅利用絲綢之路北道為西夏控制後,許多商人苦於西夏人的盤剝而改行青海道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青唐城一時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見角廝羅貿易),角廝羅也因此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實力。
角廝羅的強盛及其所處的重要戰略地位,引起周邊民族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宋、遼、西夏皆謀與之建立關係。角廝羅政權與宋、西夏、遼以及回鶻、西域都有交往,與宋的關係尤為密切。角廝羅政權前後存在近百年,共傳6主,歷代國主都接受宋朝的封賜,北面稱臣,在實行聯宋抗夏的基本國策的同時,又保持一定的**性。角廝羅曾與遼、西夏、回鶻聯姻,與宋、西夏都有過戰爭和邊事糾紛。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洮西安撫使王贍率部進佔湟水流域,在青唐建部州,在邈川建湟州。但由於遭吐蕃人的反抗,加之糧餉困難,宋軍被迫於次年撤出了湟水流域。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宋軍在王厚統領下,再次攻取湟州。次年收復鄯州、廓州,並改鄯州為西寧州,角廝羅政權宣告解體。
宋又陸續建積石軍、震武軍。宋在熙河蘭湟路置蕃學,對吐蕃貴族子弟實施儒學教育;在河湟地區招募弓箭手墾田戌守,修浚渠道,恢復和發展農業經濟。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次年,宋軍陸續退出青海東部,將地方交給角廝羅後裔益麻黨征(賜名趙懷恩)主持。金太宗天會九年(1131年),金兵攻佔河湟地區。西夏崇宗大德二年(1136年),西夏攻佔金樂州、西寧州,次年又遣使攜重金請金國將青海東部割讓給夏國,金同意將樂、廓、積石3州割讓給夏。夏將積石州更名祈安城。後來金在河州西部另析置積石軍,金夏在黃河之南約以隆務河為界。1182年,金升積石軍為州。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軍在成吉思汗率領下逆黃河而上攻取積石州後,又分兵攻佔西夏的西寧等州(見金夏河湟之爭)。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設西夏中興行中書省(後改稱甘肅等處行中書省),青海湟水中下游地區為甘肅行省西寧州地。至元(1264-1294年)初(一說1253年),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治河州,隸宣政院,轄青海地區(湟水中下游除外)、甘肅西南部及四川北部部分地區。其轄區內今青海境元時還設有積石州元帥府、貴德州、必裡萬戶府等。元代將宋、夏時的樂州、廓州併入西寧州。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則歸甘肅行省沙州路轄。元代實行分派宗王鎮守地方的政策。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七子奧魯赤為西平王,鎮戍川藏甘青地區。奧魯赤的子孫鎮西武靖王一系就駐在朵思麻地方。元初,西寧地區為章吉駙馬封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封章吉為寧濮郡王,鎮守西寧州。仁宗延祜四年(1317年)封章吉之弟脫脫木兒為歧王,後又封速來蠻等為西寧王,接替鎮守西寧地區。元順帝時,封卜煙貼木兒為寧王,鎮守柴達木盆地及其迤西地區。元代青海地區依然以畜牧業經濟為主,兼營農業。牧場歸封建領主所有,牧民被固定在一定範圍內從事生產。東部宜農區經營小規模農業,通行封建租佃關係。
據《元史·食貨志》載,至元八年(1271年)時,西寧州的稅糧標準是旱地每畝3升,水地每畝5升。二十三年,設西寧州等處拘榷課程所,負責稅收和財政轉運事宜。元代驛傳制度號稱發達,朵思麻地區為元通往烏思藏的驛道所經,使者、僧人、商旅往還頻繁。元朝在積石州、貴德州等處各置有脫脫禾孫站,但青海境內驛站數目沒有明代多(見站赤)。元朝由於馬匹易得,茶馬互市不盛行。世祖忽必烈曾派都實探查河源,後形成〈河源志》。元代青海主體民族是藏族,還有漢、蒙古、回紇等族人。元時突厥族烏古斯部落中撒魯爾部的一支從中亞展轉遷徙,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一帶定居下來,後來形成撒拉族。回族先民從中亞一帶大批遷入,他們大多是蒙古軍隊的「西域親軍」和隨軍工匠、商人及其家屬,後來形成甘青地區的回族。元朝推行「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民族政策,扶植和利用藏傳佛教為其統治服務。僧人多被任命為各級地方官,並准予世襲。除推崇佛教外,對伊斯蘭教也給予優遇。元在包括青海在內的廣大民族地區成功推行了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
明洪武初,明軍在副將鄧愈率領下進人河湟地區,西寧地區故元勢力紛紛降明,明廷即於洪武六年(1373年),改元西寧州為西寧衛,衛下轄中、左、右、前、後5個千戶所。又於碾伯(今樂都)設置碾伯守禦千戶所,改元貴德州為歸德守禦千戶所,在河州衛所轄今循化縣一帶設置積石州千戶所。在進行衛所設置的同時,明朝為了加強控制,在河湟地區實行土漢參治的治理政策,此為明王朝治理青海政治舉措中的一大特點。另外,在今青南廣大遊牧地區則設置若干羈縻衛所。洪武四年以元必裡萬戶府之地置必裡千戶所,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升為必裡衛。洪武六年在今川青藏交界地區設朵甘衛,次年升為朵甘行都指揮使司。此外,在柴達木盆地撒裡畏兀兒人居住地區設置安定、阿端、曲先、罕東4衛,由西寧衛節制,史稱「西寧塞外四衛」。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在今玉樹州通天河流域設必裡術江衛。這些羈縻衛所均由部落首領擔任衛宮,部落內部准其因俗而治。
nbsp;在軍事上,明代後期,與衛所繫統平行的,還有一套鎮戍系統官職,有總兵、副總兵、參將、游擊、守備、把總等,所統之兵稱為「營兵」,後來成為地方駐軍的主體。另有防守官系統,共駐防13處。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設整飭西寧兵備道,由陝西按察副使充任,常駐西寧,兼管涼州、莊浪、鎮番、古浪等衛所,有權調動衛所管軍,還握有吏治和刑獄大權。
明代青海地區土地佔有關係比較複雜,不同時期又有一些變化。大體而言,東部農業區以國有屯田及封建領主(或地主)和寺院的土地所有制為主要形式,以零星的自耕農土地作為補充。西部、南部牧業區是部落領主佔有制。明代河湟地區的屯田以軍屯為主要形式,屯田所獲就近供軍,這對保證西北邊疆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見明代河湟屯田)。由於屯田的開展,相應地也出現了移民現象,並直接影響到今天青海民族的構成和分佈的格局,同時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青海農業的開發。明代前期,青海畜牧業經濟比較發達,洪武末年實行金牌制後,出自青海境內的馬匹就約占當時金牌納馬總數的78%。
自明中期以後,東蒙古人居青海,戰亂頻繁,畜牧業生產遭到很大破壞。明代,除藏、蒙古各族以部落或帳戶為單位經營的畜牧業外,在青海境內又置牧馬監苑,牧養官馬。成祖永樂四年置甘肅苑馬寺於碾伯,轄6監,其中甘泉、祁連、臨川、宗水4監在青海境內,牧馬達6萬餘匹。明政府又承襲唐宋以來與西北少數民族實行茶馬互市的做法,專設西寧茶馬司,實行茶葉專賣。而明時的茶馬貿易又有別於前代,即實行差發馬制,利用官方控制的特殊貿易形式,加強對少數民族經濟的控制。因此其實質與唐宋時期自由交換的荼馬互市有所不同。隨著農業、牧業和商業貿易的發展,明代青海的交通事業也得到較大發展,西寧衛置有7驛、5遞運所、14急遞鋪,河州西南甘青藏區曾置有「山後七驛」(又稱納鄰七站),初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驛道網(見西寧衛驛路)。
青海是個多民族地區,除自宋元時活躍於青海的「吐蕃」(明時稱「西番」)外,又有西海蒙古勢力入居青海,並逐漸發展成為青海境內一個重要的民族成分。另外,自唐宋以至元代就已出現的回民,到明時已作為一個民族整體正式形成並扎根於甘青一帶。自元代撒拉人先民遷徙循化後,經過不斷補充和吸收新的成員,到明代中葉,撒拉人口已達「男婦一萬名口」,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另外,元末明初,「西寧州土人」之稱普遍見於史籍,雖然直到民國時期人們仍然稱其為土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才正式定名為「土族」,但在明代,土人作為一個民族實體即已基本形成。明代,曾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即宗喀巴,他創立了藏傳佛教一個新的派別格魯派(俗稱黃教)。黃教一經創建,就在藏區廣泛傳播,其勢力幾乎壟斷了整個青海藏族地區,並對青海的政治、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王朝通過它有效地維持並實施了對廣大牧區和少數民族的封建統治。
青海地處邊衛,化落後,明初尚無學校設立,至宣德年間經多方奏請才設立西寧衛儒學。另外在西寧、碾伯二地又有民間自立社學2處。明時青海也曾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邊塞詩人,如西寧衛人張問仁。另外也有曾在青海任職的官吏及曾來青海的人如劉敏寬、龍膺、石賈、萬世德及僧人宗油等也都留下不少描寫青海的詩賦。此外,張芝的嘉靖《西寧衛志》(已佚)和劉敏寬、龍膺篡修的萬曆《西寧衛志》開創了青海地區編史修志的先河。而藏土回蒙漢等民族共同創建的寺院建築與繪畫藝術,也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為中華民族寶貴的化遺產。
明代末年,李自成起義軍賀錦部曾揮戈西進,控制西寧地區達1年之久,勢力達青海湖地區。賀錦在西寧不幸遭地方豪強勢力殺害。隨著清王朝的建立,大順軍在西寧地區的活動也宣告終結。
清初,基本沿用明朝統治制度。清廷重新任命相繼投降清朝的原有士官為世襲土司,使其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力量。世祖順治十五年(1658年)改西寧副將為西寧鎮總兵,加強了對青海東部地區的軍事戍守。康熙、雍正時,清廷多次對割據新疆不斷進行分裂活動的準噶爾部噶爾丹等用兵,在柴達木盆地西部增設卡倫,派兵防守。
噶爾丹敗亡後,青海蒙古諸台吉歸順清朝。聖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十一月,青海厄魯特蒙古首領達什巴圖爾(固始汗之子)偕諸台吉入京覲見,清廷封達為和碩親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皇十四子允褆出任撫遠大將軍,率清軍從青海分南北兩路進軍**,驅逐侵藏準噶爾部軍。事平之後,清廷不再晉封青海蒙古首領為**汗王,並對青海和碩特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固始汗之孫)的權勢實行限制和防範,這便引起了羅卜藏丹津的極大不滿。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羅卜藏丹津以「恢復先人霸業」為口號,發動叛亂。次年,清廷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四川提督岳鍾琪率大兵進剿。
平息叛亂後清廷採納了年羹堯所奏《青海善後事宜十三條》和《禁約青海十二事》,對青海的地方建製作了較大調整,採取多種措施全面加強了中央集權:1雍正初,清廷設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簡稱青海辦事大臣),直隸中央「理藩院」,管理青海少數民族地區和蒙藏兩族事務。2將青海蒙古編為29旗,各旗由札薩克(旗長)統領,劃定各旗遊牧地界;清查青海藏族戶口,委任千、百戶,將藏族部落原隸蒙古部落改為由就近地方官府管轄。3雍正二年,改西寧衛為西寧府,下設西寧縣、碾伯縣和大通衛。至道光九年(1829年),東部河湟地區的行政建制為1府3縣(西寧、碾伯、大通廳(巴燕戎格、丹噶爾、循化、貴德)。4建立祭海會盟制度,由朝廷派員主持祭祀青海神,並對黃教寺院進行整頓。5雍正五年,設大通鎮總兵(駐今門源回族自治縣,十三年改為副將),並在西寧、北大通、貴德、循化等地增添馬步守兵,加強了軍事力量的配置。(見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