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萬能空間

正文 第四十三章 開疆之願 文 / 唔空

    ps,出門在外,實在不方便,只能走哪兒寫哪兒,努力更新。

    第二天一早,唔空一家與本家族長等人告別。

    按理來說,分家族人過來,怎麼也要在本家住個五天一周的,不過當年紀近九旬的老族長和一干本家親戚知道唔空一家準備去華山看看時,大家都笑開了。

    華山就在本家村子附近,即使計算公路的曲線距離也不超過三十里,一趟公交車最多兩塊錢就能到達地方。

    可以說,本家族人對於華山沒有不熟悉,幾乎沒有沒登過華山的族人,此外更有不少族人靠著華山這個旅遊聖地養家致富。

    更重要的一點,華山以及南接的秦嶺,對於附近的百姓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從古至今這麼多年來,每每發生戰亂災害饑荒的年月,百姓們都會逃進華山及其毗鄰山脈中,等到災亂過去後再下山生活,一代一代人就是這麼過來的。

    唔空所在的孫氏家族,之所以能夠把族譜上的記載顯擺到先秦時期,其根源就在這裡,血脈沒有斷,祖先沒有斷,孫氏宗族的傳承自然還在。

    據老族長說,現在華山上還有幾十年前孫氏家族留下的避難點兒呢,只不過已經完全被雜草籐蔓覆蓋了。

    公交車上,唔空不由的感慨當年孫氏家族的底力,竟然能在華山之上留下夠百人吃上一個月的糧食。

    「這就是宗族的力量,一家一戶出的或許不多,但是會聚起來就驚人了,更別說人力方面了。」唔空老爸對此也頗為感慨。

    「最後不也被打土豪分田地了。」唔空老媽倒很不客氣。

    唔空偷偷一笑,他自然明白二老為何語氣如此不同,實在是祖輩所在的位置使然。

    唔空父輩一支還好說,落魄到貧民了,但是本家這邊兒可是實打實的大地主,土地店舖無數。唔空母親家族卻是實打實的佃戶出身,也沒有地主親戚,是打土豪分田地受益的那批人,唔空老媽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對於地主大戶沒有好感了。

    「現在土豪更多,地主更甚。」唔空老爸頗為不服氣的說道。

    「那能一樣麼!」唔空老媽一瞪眼睛。

    「咳咳,本質原因還是因為咱們國家地少。」唔空一看趕緊出來打圓場,「如果能保住當年漢唐的地盤,或許也就不用打土豪分田地了。」

    「都割讓出去了,尤其是毛熊,手持大伊萬,失去的土地別想要回來。」唔空老爸有些洩氣的說道,他對時事瞭解的還是比較多的。

    「那些土地雖然礦藏資源豐富,不過適宜的耕地面積加起來也沒多少。」唔空老媽也從網絡瞭解了不少相關信息,這自然是唔空老爸的模範帶頭作用。

    「唉,其實中亞那片兒耕地還是很多的,東南亞就更是如此了,一年三熟呀,可惜我們沒把握好機會。」唔空老爸更加傷感了。

    「其實豐富的人口完全可以移民出去,就像日本那樣,幾十年來瘋狂的向世界各地拋灑人種,美國、加拿大、巴西、烏拉圭為代表的美洲地區,南非為代表的非洲地區,沙特等國的阿拉伯地區,都有日本人在生存,單純耕地上掌控的數量就極其龐大,超過日本本土耕地面積。」唔空爆了一個他知道的數據。

    「我知道咱們也有國人在國外當地主,比日本人如何?!」唔空老爸有些凝重的問道。

    「比不了。」唔空有些無力,「我們官方渠道不支持,移民成本極高,所以移民人口比例極低。這其中大部分是打工的,即使技術移民沒個五年十年也別想弄塊土地,真正在國外有大農場葡萄酒莊山林獵場的都是非富即貴的那批人。」

    「真有些貧賤不能移的意味。」唔空老媽諷刺道。

    「是呀,能走的都走了,前任退休縣長不是聽說全家移民加拿大了麼。」唔空老爸一臉感慨。

    「李局長的姑娘不也是在美國麼,據說花錢上了常青籐的一個學校。」唔空老媽也有小道消息。

    「對了,兒子你有沒有移民的意思,要不咱們也出國買塊地當地主?!」唔空老爸不知怎麼的想到了這方面上。

    「現在移民費用聽說很高,咱們能行麼?!」唔空老媽驚訝之餘,又有些不自信。

    「也就加拿大等少數國家移民條件高,其它國家地區一兩百萬怎麼也夠了。」唔空老爸想了想說道。

    「那些地方能行麼?!不會是非洲吧?!」唔空老媽有些糾結,她怎麼也不會去非洲當地主婆的。

    「非洲也沒那麼差,電視上不是播過一期節目,有人在非洲部落當酋長麼!」唔空老爸對於非洲還是有些興趣的。

    「酋長有什麼好當的,恐怕那地方連自來水都沒有。」唔空老媽憑著她的印象反駁道,「其實最好的去處還是美國,都是北半球,氣候也與我們這邊兒彷彿,華人也多。」

    「移民美國也不便宜。」唔空老爸說著看了下唔空,「估計兒子得工作幾年才行。」其實這也是唔空有了空間後唔空老爸才能這樣有底氣,換做原來那是想都沒想過。

    「也是啊。」唔空老媽眼睛一亮,頓時也想到了什麼,臉上容光煥發,「那就等幾年,到時候咱們也去美國當地主。」

    唔空聽了二老這一通聊,頓時就笑了,他本來就有這個想法,還琢磨著日後怎麼與二老說呢,沒想到兩人竟然都是支持的態度,這真是太好了。

    「爸媽,你們真想移民?!」唔空問道。

    「難道你不想麼?!」唔空老媽詫異道,「我可是想我的孫子以後去哈佛的。」唔空老媽對於唔空下一代那是從來沒忘記過。

    「呃,我當然想了。」這一點還真是唔空心裡話,「只是沒想到你們願意離開故土。」

    「在村子裡也是守著一畝三分地,去美國當地主,那可是開疆擴土的壯舉,買下來的地代代相傳,永遠是屬於我們華人的。」唔空老爸對於開疆擴土的念頭一直很執著,兒子有能力他自然不會放過。

    「是呀,到時候我們去剝削美國人。」唔空老媽燦爛一笑。

    「好,那我就努力一下,攢足夠錢,然後我們一家人去美國圈地。」唔空此時也有幾分豪情萬丈,一家人相同的意願自然讓他的興致高漲起來。

    下了公交車,一家人走進遊客中心,唔空給三人買了華山主峰區、西嶽廟、仙峪三個景點的聯票,沒想到這裡還有兩種選擇,先華山還是先西嶽廟。

    商量了一下,一家人決定上午參觀西嶽廟、仙峪,下午登華山,晚上在華山之巔安營紮寨,明天一早看日出。

    第一站,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規模浩大。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整個建築呈現前低後高的格局,整體建築相當宏偉。

    其內隋唐宋明人古跡軼事極多,碑刻林立,如後周「華岳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以及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的華山題詩。

    不過在唔空看來,最好的地方還是建於高台上高達20多米的五鳳樓,登樓而望華山,五峰歷歷在目,景致最佳,感覺最好。

    唔空爸媽可不是唔空這般挑三揀四,老兩口可是每走一處都要喜滋滋的拍照留念,心情分外飛揚,唔空自然就是那為二老拍照的人了。

    不僅如此,唔空脖子上掛著的攝像機也開著,記錄著二老遊覽過程中的一個個經典片段,相信這些故事足夠二老以後回味的了。

    考慮到下午的登山安排,一家人提前離開西嶽廟,乘車前往仙峪景區。

    仙峪又名車箱谷,深五十餘里,峪道窄狹清幽,山路崎嶇蜿蜒,河流湍急,山石險峻,多處路段鑿崖,加棧凌空通過。進峪五里處,有斜嶺橫阻,令人有谷盡路絕之感,然越嶺橫度,又平添柳暗花明的情趣。

    斜嶺南,地勢漸次開闊平緩,峪道兩邊花木繁茂,綠草如茵,溪水匯而成潭,如面面明鏡,台田層層疊摞似條條綠氈,有山民聚集成廓,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異桃花源仙境。

    斜嶺東南為華山白羊峰,峰西側崖下有羊公石室,傳說是天下楊姓先祖避難之所。羊公石室臨近有石羊城,傳說當中有黃氏兄弟牧羊成仙。

    斜嶺北望,有貓頭石、龜蛇鎖車箱等奇石勝景,形象生動,惟妙惟肖,令人歎為觀止。

    唔空對於平地上的建築興趣不大,但是仙峪這樣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還是讓唔空及二老流連忘返,二老手中的手機攝像頭就沒停下來休息過,唔空手中的攝像機更是全功率開動,貪婪的記錄下每一片動人的景色。

    此外,唔空還提供全程的遞水送各類豐富小吃的服務,體貼周到簡直是僕人中的典範,唯一奇怪的就是他一隻胳膊上掛著的口袋裡,是怎麼裝下那麼多東西的。

    午飯過後,一家人直奔玉泉院,簡單遊覽後,一家人準備開始「自古華山一條路」的登山旅程。

    華山牌坊下,看著近在咫尺,雲煙飄渺中的華山,唔空不禁感慨,總算可以登華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