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萬能空間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五老山下 文 / 唔空

    出租車駛離火車站,直接奔著高速路去,一路飛馳之下,很快進入了山脈林木起伏郊外,還可以見到潺潺溪流,聽到鳥獸之音,風景十分秀麗。

    唔空從沉思中醒來,看著窗外那熟悉的景色,那他從小到大快樂記憶的地方,心中已經恨不得直接出去奔跑呼喊一番。

    這就是他的家鄉,據傳上古時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的地方,是華夏河洛化早期傳播的聖地。從明清時期,這裡興起朝峰廟會,更是興盛達500年之久。

    這裡也華夏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七鑒道書》稱之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是道教化名山,與晉北佛教聖地五台山南北對峙,可謂齊名天下,與西嶽華山遙遙相對,歷史上素有「東華山」之稱譽。

    這裡地處中條山脈,位於晉、秦、豫三省交匯之黃河金三角,明末、抗戰時期更是湧現出了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自由和理想而戰鬥到底。

    這就是唔空的家鄉,五老山。

    上回提到,唔空家祖上是抗清而加入大順軍隊出了陝西過黃河的,最後因為各方勢力絞殺大順軍戰敗而留在此地。

    實際上,唔空家祖上一批人以及跟著一個方向跑的大順兵卒們,當時就躲進了中條山,與滿洲人、投降明君、地主武裝進行了超過二十年的各種抗爭。

    中條山在抗戰時期都能發揮不少作用,更別說幾百年前的冷兵器時代了,奇峰峻嶺躲進去根本就看不到人影。

    幾十年後,滿洲人初步建立統治勢力,各地戰爭平緩,大明最後的勢力也被吳三桂絞殺,滿洲人也就不理會那批躲在山中的大順敗兵了。

    於是,唔空祖上同樣來自陝西的一批人,以及其它地方會聚一起的大順兵卒們,一起在中條山這裡扎根下來。

    最後,慢慢的融入了當地之中,不知何時,他們腦袋上也有了鞭子,有了新的朝廷的身份。唔空的祖上的後代子孫,也在五老山下開田種地安了家。

    這一晃兒,幾百年就過去了,唔空家的祖上從大順敗兵到大清順民,有一段兒時間更是成為了當地的小地主。

    只不過滿清也有日落西山的時候,隨著巨量的難以想像的對外賠款、割地,唔空家的祖上再次破落下來,到了民初也只是一個富農的身份了,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更是破落成了貧農。

    不過,這也讓唔空的爺爺一輩兒人躲過了那場紅色危機,因為當年奪了唔空家土地而成為大地主的柳老爺子百多口一家早就消失了,直到二十一世紀,才又聽說柳家還有人在,只不過一直躲在城裡沒敢暴露關係。

    唔空的爺爺孫勿凡每次回想起過去,都感歎柳家祖上同樣的大順軍隊後代,雖然一段時期同室操戈很不仗義,但是最後淪落到這個地步也讓人惋惜不已。

    最後,更是教訓唔空這些孫子輩兒的人要惜福,一家人不在於有多富裕,但是一定要過的快樂健康自在,要會享受生活。

    唔空年少的時候對此不太理解,但是此時此刻,他已經完全領回了爺爺那些話的深刻涵義。

    唔空也做到了,他放棄了看似繁華富足的大城市,回到了家鄉,開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出租車載著路邊的遊客高高興興的離去了,唔空站在地面上,看著熟悉而又有些不同的小山村,露出了久違的笑意。

    還是那熟悉的田地,綠油油的麥田在風的吹動下好似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起伏,散發著麥子的清香,一下子讓唔空想起家鄉的美食。

    古樸明清特色的建築保持完好,也多虧了這片地方是旅遊熱點兒,否則早就被拆光了吧。不過,這麼去年看到了現代二層樓不見了,村裡似乎都變成了明清時代風格的建築。

    唔空突然想到又一次家裡人說是村中規劃,此時看看村中一片明清味道,他就明白規劃是怎麼回事兒了。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唔空家鄉所在的小山村本就處於五老山下,每年過往遊客不知多少,當地幹部腦袋不開竅的話那可真就有問題了。

    不過,唔空對此是認同和感到高興的,家鄉這片古樸的熱土,與其蓋上二層樓小別墅那種建築,還不如統一規劃恢復明清時代的風光。不僅當地人得益,能夠有個不錯的居所和環境,也能帶來不錯的經濟收入。

    唔空家裡也是這樣,附近有著自己的麥田,每年產糧不少,但這卻不是唔空家的主要收入。相反,為來五老山的遊客提供住宿、飲食、導遊等各種服務,才是唔空一家人乃至村中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唔空沿著街道走了幾十米,就來到出邊靠近公路的一個青磚院落,一個明清時代小戶人家的院型。

    唔空兒時記憶中這是一個很古舊的建築,三十年前唔空父親**門戶的時候搬了進來,最後娶了唔空的母親,成家立業,最後剩下了唔空,他就是在這裡長大的。

    誰能想到本來偏僻破落的院落,卻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鼎盛,旅遊熱潮的澎湃,成為了村中路段兒數一數二不錯的地方呢。

    在唔空剛上高中的時候,家裡院落就大修了一番,古樸特色保留之外,整個院落煥然一新,桌椅板凳各種裝飾無不換成明清風格。

    唔空的父親也從一個導遊變成了家庭客棧的老闆,唔空老媽自然是廚娘了,當年十幾歲的唔空就是一個小夥計了。

    想到自己當年穿著明清時代服飾跑腿上菜為客人打點上下的日子,唔空的臉上就不由得露出開心的笑容,那段記憶實在是太難忘了。

    >只不過,隨著高考的臨近,以及入學通知書的到來,唔空這份讓他覺得很不錯的活計消失了,一過就是這麼多年啊。

    看著家裡青色的牆磚,唔空知道家裡每隔一段時間就刷新一回,所以整體看起來乾淨利落,一點兒也不像鄉村的房舍。

    實際上,村裡幾十年前都是青磚建築的房子都是歷年的大小地主們留下來的,村內最大的一片青磚建築兩百年前更是屬於唔空家的祖產,只不過現在屬於村裡了。

    幾十年前村中絕大部分百姓們的建築大多是木房、土房等簡單建築,那時候吃飽飯都是問題,那裡有力量住好房子呢。

    古代這種情況就更是常見了,貧富的差距從居所的不同就能看出來。只是現在的遊客對此不清楚,猛地看到一片青磚綠瓦的小村子還覺得很不錯,根本就沒有想到這裡面的不合理性。

    唔空走到院門口,看著門口燈籠,不覺得心中一暖,家的感覺這是不錯。

    靜靜走了進去,村裡人很少有防盜的,以前是村民古樸,自然不怕被偷,現在則是家家戶戶安裝了防盜攝像裝置,所以不怕偷。

    走進院子,唔空就看到院中的石凳,以及圍繞的石桌,還和過去一樣,一塵不染。兩旁院落四周,環繞的是各色花草,色彩斑斕但是並不艷麗,看起來很柔和舒適。

    一個房間寫著客室,這就是給客人居住的地方了。至於飲食的地方自然在院子中,在院子內上菜吃飯才最後感覺。

    唔空當年就是這樣當著小夥計跑腿上菜的,此時回憶起來,那是倍加溫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