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八四章 圍城(上) 文 / 巨火

    劉存的戰備進行得非常隱蔽,游擊將軍魏延親率第七師騎兵旅五千騎兵,驍騎校尉程驥率領的洛陽戍衛軍五千騎兵,悄然開到洛陽東面的虎牢關內,與主將徐盛麾下第一師六千騎兵共同演練。

    管亥第四師依然鎮守在西面的澠池,和平時一樣派出小股游騎四面巡邏,大部分官兵照常在城中大營操練。

    自從車騎將軍劉存攜帶兩百餘船軍需物資從濟南趕到洛陽,周邊各路諸侯均在緊張觀望,都想看看劉存如何應對白波軍的挑釁。

    暗中與袁紹建立起了盟約、並在袁紹授意下對洛陽進行武力試探的白波軍主帥韓暹有點兒坐立不安了,白波軍騎帥李樂的五千騎兵,與青州軍將領管亥麾下三千騎兵交戰,不到半個時辰,李樂麾下騎兵死傷七百餘騎,鎩羽而歸。

    這一結果令韓暹等人震驚不已,雖然此前早已聽說青州軍裝備精良,英勇善戰,但絕對沒想到青州騎兵的裝備和戰鬥力強悍如斯,致使韓暹等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青州軍的戰力和自己的立場,中下級軍官心裡充滿了擔憂。

    然而,劉存抵達洛陽已經十日了,並沒有任何出兵報復的跡象,這讓連日來忐忑不安的韓暹與麾下眾將逐漸放下心來,開始考慮如何與一河之隔、之前從未有過任何矛盾的青州軍相處了。

    隨後,長安朝廷派出特使前往洛陽斡旋。

    根據楊奉部傳出來的消息,德高位重的新任太尉楊彪、太僕卿趙岐出了潼關後便直奔洛陽而去,為的是盡早將皇上和朝廷的旨意送達車騎將軍劉存手上。安撫死傷軍民。極力避免戰火再起。

    大河南北的商賈並沒有看到預料中的戰爭發生。又得知朝中特使已前往洛陽安撫各方,於是開始小心翼翼地前往逐漸形成物資交易中心的洛陽,與此同時,奔赴洛陽求生的關中流民隨之也越來越多。

    有傳言稱,所有逃到洛陽的難民都將獲得良好的賑濟和安置,不但能得到政府分配的土地,還能無償獲得政府分發的農具,每五戶人家還有一頭耕牛。這些傳言令關中乃至并州地區喪失了土地的赤貧民眾源源不斷逃往洛陽,劉存的賢德之名再一次傳遍大河南北。

    種種跡象表明,洛陽方面似乎不打算繼續追究,也沒有任何發動戰爭的跡象,這一情況令周邊各路諸侯頗為不解,但也因此而逐漸安下心來,畢竟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身邊發生戰亂,更不願臥榻之旁有股強大的軍政勢力因為戰爭而得以膨脹。

    ######

    初平四年的夏季悄然到來,自開春以來雨水便出奇地少,天空上似乎總是掛著個熾熱的太陽。中原地區又一次出現大範圍河溝乾涸、土地龜裂的災情。

    長安地區、兗州、豫州和并州的千萬畝莊稼,在久旱無雨的情況下逐漸變成枯草。波及半個大漢的大規模旱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得益於典農中郎將毛玠領銜的各級官員自年初開始的持續努力,以洛陽城為中心的三百餘里之內災情最輕。

    大量水車的運用和水井的提前開鑿,大大地緩解了旱情,開春種下的四百餘萬畝麥子、粟谷長勢良好,其中七十餘萬畝去年初冬種下的宿麥,喜獲豐收,收穫過後又再種下軍隊特別定購用於飼養戰馬的豆類。

    洛陽城內外的建設工作,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截止六月初,城裡三分之一的居民區和商業區、南門外沿洛水岸邊的兩大民用碼頭、兩大市場和兩大商住區先後完工,洛陽各級官府可以調動更多的人力、物力,修建城內外最為重要的地下排水系統。

    六月十三,劉存發動大規模報復戰爭的前兩日,受李傕和郭汜委派的新任太尉楊彪、太僕卿趙岐匆匆來到洛陽,嘴上說是根據朝廷旨意安撫各方,並視察洛陽城的修復情況,實際目的則是探尋劉存對西涼軍持何種態度,會不會對名義上歸屬朝廷實則自成一系的白波軍展開報復。

    年逾半百的楊彪非常有意思,晚宴上與老朋友劉存和數十名將軍府所屬的武官員談笑風生,大讚洛陽城的修葺速度和質量,和趙岐一起代表朝中武百官,向劉存等人再三致以謝意。

    晚宴結束,眾人散去,堂上只留下楊彪、趙岐和劉存的幾位心腹謀士,楊彪立刻沉下臉來,惱火地向劉存質問道:

    「子鑒明明知道,無惡不作的白波軍之所以忽然渡河南下,主動挑起戰火,完全是在對洛陽展開武力試探,為何子鑒會逆來順受,不予以回擊?」

    「難道子鑒就不擔心各路諸侯競相效仿,自此生出覬覦之心嗎?將來若真把聖上迎回洛陽,又該如何保障聖上的安全和朝政的恢復?」

    劉存還沒有回答,坐在劉存右手邊的崔琰已經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問出兩句令楊彪目瞪口呆的話:

    「公可知道韓暹的白波軍為何突然向我軍發難?為何同樣出自白波軍的楊奉將軍,至今未與悍然進犯弘農的老朋友韓暹真正打上一仗?」

    今年已經七十五歲的趙岐聞言後深思不已,目光逐一掃視神色輕鬆的崔琰、沮授、公孫方和毛玠等人,最後視線停在含笑不語的劉存臉上,唇上雪白的鬍子顫動兩下,最後還是把心中的疑問生生忍住了。

    楊彪反應很快,沉思片刻滿臉震驚地詢問崔琰:「季珪(崔琰字),難道這背後有袁本初的影子?」

    崔琰微微點頭:「不錯!二月中,袁本初收編的數萬黑山黃巾士卒突然嘩變,與黑山軍於毒部數萬人馬合兵攻陷正在擴建的鄴城,砍殺魏郡太守,最後一把火燒了即將完工的半個鄴城,逼得正在清剿常山國殘匪的袁紹急忙回師救援。」

    「上月底,袁本初接受麾下眾謀士的計策,集

    八萬兵力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向朝歌(今河南淇縣),於鹿腸山附近合圍黑山軍於毒部三萬餘眾,圍攻五日終於斬殺黑山軍大將於毒,虐殺黑山軍萬餘人。」

    「隨即,袁紹軍馬不停蹄循山而進,擊破黑山軍大將髭丈八、劉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復斬首數萬級。」

    「此時此刻,冀州大軍正與黑山軍主帥張燕大戰於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張燕軍勢甚盛,兩軍激戰月餘,至今未分勝負。」

    「在此期間,與黑山軍結盟多年的白波軍不但不前往助戰,或者攻打袁本初兵力空虛的大後方河內郡,反而突然渡河南下,進攻同出一源的楊奉將軍駐守的弘農郡,進而佔領兵力空虛的陝縣……」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白波軍由始至終沒有與已歸屬李傕將軍麾下的楊奉將軍真正打上一仗,轉而對我軍駐守的澠池進行騷擾掠奪,最後與我軍騎兵兩次激烈交戰,這一系列異常情況的出現,公和太僕大人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楊彪與趙岐面面相覷,越想就越覺得很可能是袁紹在背後作怪,但楊彪還是非常慎重地問道:「即使這樣,也不能證明袁本初與韓暹暗中達成什麼交易啊!」

    崔琰又是一笑:「到目前為止,我青州各大工坊生產的兵器盔甲,均售與各州刺史和州牧治下之軍隊,出售的武器盔甲都有不同編號和細微區別,但從未向白波軍出售過任何武器盔甲……」

    「兩位大人,若是韓暹軍中大量出現我青州製造的兵器盔甲,而且這些兵器盔甲與青州售予冀州軍的兵器盔甲完全一樣,不知公和太僕大人怎麼想?」

    楊彪和趙岐徹底震驚了,事實已經如此,他們還能怎麼想?(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