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文 / 巨火

    劉存在濟南相管寧、大匠師霍堅、濟南中尉兼青州軍第三師主將秦義等武官員陪同下,登上位於濟水南岸二十餘丈長高的臥牛山,俯瞰東南方向方圓數十里的巨大建設工地,凝望東西南北率先聳立起來的九座城樓,以及城中初具雛形的兩橫三縱方方正正的五條大街,心裡又是激動,又是忐忑。

    激動的是,這座嶄新城市的建設,不但是劉存和大匠師霍堅的平生夙願,也將促使四州通衢的濟南地區,逐漸成為大漢王朝北方的中心,進而達成劉存和麾下心腹埋藏心底的「鞏固青州、虎視中原」的戰略要求。

    更加重要的是,濟南城的建設一舉打碎了劉存麾下心腹武的觀念桎梏。

    令劉存忐忑不安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如此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到頭來是對是錯,他雖然擁有超越任何人的先進觀念與見識,但若論貨幣流通和經濟領域的具體實施以及分析能力,他遠不如麾下負責財政稅賦的謀士韓柔和琅琊書院的山長鄭玄,甚至比不上時常被他譏笑為「二把刀」的大舅哥糜竺,如果最後賭贏了,是他劉存和萬民的幸運,若賭輸了,他只有率領麾下弟兄如同受傷的惡狼一樣出去拚命了。

    與劉存並肩站在山崗頂部的霍堅、管寧、秦義等人臉上,全都是自豪和憧憬,他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秦義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練兵打仗上,身上具有濃郁浪漫人色彩的管寧作為濟南相,看到自己治下築起如此一座雄城,各界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收入大增。他心裡就比任何人都高興。

    大匠師霍堅的歡欣自豪更別提了,他本來就是歷城人,生於斯長於斯,做夢都想把自己家鄉建設成天下聞名的大都市,何況他還是墨家傳人。身上承載墨家千年的思想理念和遠大抱負,可以說,濟南城建成之後,他霍堅的名字將和濟南城一起屹立於大地之上,只要濟南城存在下去,墨家精神和他霍堅的名字也會因此而不朽。

    劉存眼前東西長八里、南北寬六里的濟南城。分別在東、西、北三面城牆各設兩座城門,南面瀕臨歷下波(今大明湖)和五龍潭的城牆開設三座城門,九座城門都採取利於防禦的內凹式設計,寬四丈、高七丈的城門洞距離城牆外的護城河九十步,無論從哪一座城門進城。都必須經過寬三十丈、高五丈的堅固甬道,城門內側兩兩之間的寬闊空間都是戍衛部隊的營區,最大程度地加強城市防衛。

    周長二十八里的城牆如今剛建好地基,預計要一年之後才能聳立起來,與已經建成的九座巍峨城門連在一起,城牆設計高度為五丈(漢制1丈=2.31米,5丈=11.55米),若算上五尺高的女牆。總高度為五丈五尺,城牆厚度為十二丈,除城門兩側和四角使用石條與鋼筋混泥土澆築結構之外。其餘均為石砌基腳兩麵包磚的夯土城牆,登上城牆的斜道均設在城門內的左右軍營之內,無論是尋常百姓或者人騷客,若想登高遠眺將會非常困難。

    城內所有街道、建築佈局、行政區、居民區、商業區的規劃設計都由大匠師霍堅和他的數十弟子負責,嚴格遵循天象和風水地理原則,蘊含複雜的數理與五行八卦等玄學。而且經過幕府和軍事會議的多次討論方才通過。

    劉存提出的建議獲得採納的僅三個,一是劉存據理力爭力排眾議的城市地下排水排污設施;第二是位於城中央長一里半寬一里的中心廣場;第三是城中各條主幹道的寬度必須在十二丈以上。

    劉存提出的諸如改善百姓居住環境、城內和城外盡可能多留下空地種植花草等意見。均被眾武集體批駁,都說這些不需要主公操心。而且主公這方面不比咱們懂得多,弄得劉存鬱悶不已,好在最後的圖紙設計基本均達到劉存的要求。

    但是位於中心廣場正北方的高台式內城設計,讓劉存有點兒心驚膽跳的感覺,為此他詢問過三次,可眾謀士的解釋一律是:

    「主公,你想多了,這個與中心廣場同樣長寬的城中城並非是王宮,而是青州最高軍政中樞所在,主公的府邸面積只佔北面的四分之一,這四分之一里面,很有近半樓台屬於公用的建築。」

    此刻,站在山崗上的劉存忽然記起這事兒,連忙叫過與管寧、秦義熱烈交談的霍堅,遙指城中央廣場北面近萬工人修建的內城,頗為緊張地問道:「子毅先生,內城的城牆不需要建得和外牆一般高一般厚吧?」

    霍堅哈哈一笑:「高度必須一樣,厚度適當減少,但城牆上方要修建長廊,四門和四角都要修建重簷式亭台,這是築城的傳統管理,也是大家一致通過的決定,主公之前不也看過圖紙了嗎?」

    劉存當即愣住了,想了好久似乎沒什麼印象,看到管寧在偷笑,心裡頓時感覺不對勁,想了想指向城南大明湖區域:

    「可是……上次我來的時候,歷下波和五龍潭之間還有十幾戶人家,如今都變成了石橋、各式亭台和石板道路,大湖周邊也在用石頭修砌,大湖南面的兩個小山包和大片土地似乎已平整完畢,我想問問先生,那片地方到底用於民,還是用於官?」

    霍堅望向劉存所指的方向,久久無法回答,管寧見狀連忙解釋:「那片地方風景秀麗,平湖湧泉,古木參天,因此幕府再三商討後決定,一半用來修建書院,另一半用來修建祭祀的亭台等建築,這是歷朝歷代每座大城市都必須有的。」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劉存一聽忍不住了:「從南面正陽門一直向南八里的大道兩旁,必須全部用來修建書院、居民區和供民眾遊樂的園林……我決定了,書院就叫濟南大學,作為我青州最高學府所在,除了必須的巡警衙門和醫館、學堂之外,決對不能修建任何官府衙門的設施,否則我寧願停工!」

    周圍數十武官員驚愕不已,第一次看到好脾氣的主公發火,一個個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再說話了。

    越想越惱火的

    的劉存再指向腳下:「還有這兒……山崗下面這片五里長、兩里寬的地方,絕對不能修建樓台水榭,更不能為那些世家貴族修建庭院,就建軍營!」

    「把城中東、西兩區的軍營遷到這兒來,將城中寶貴地盤讓給普通百姓……城中駐紮那麼多軍隊幹什麼?四面城牆之內駐紮四個戍衛營還不夠嗎?簡單堆砌那麼多軍隊,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會擾民!」

    「另外,東面鳳山腳下瀕臨濟水南岸碼頭那片地方,水路通達,連接八方,運送糧食物資的大船能從海上直接開到碼頭,是建設儲備糧倉的最佳地方,如果覺得不安全,完全可以修建一圈高大結實的圍牆和崗樓,為何非要把偌大個糧倉建在城中西北角?」

    「城中西北角那片地兒,用來修建居民區和學堂,至少能住進兩三千戶百姓,能解決多少民生問題啊!」

    劉存越說越生氣,黑著臉加重了語氣:「你們別和我說什麼風水地理五行八卦,發明這一套的周王朝如今在哪兒?最講究這一套的大漢王朝如今又如何了?不用我說,大家都該明白才是!」

    「這麼些年來,我一直強調無論幹什麼,都要想想百姓,想想民心,想想我們賴以安身立命的東西,難道大家都忘記了嗎?要是沒有百姓的衷心支持和擁護,咱們修這座新城又有何用?矗在這兒好看嗎?」

    「為了狗屁的天下第一雄城的名聲,丟掉民心,失去道義,智者不為也!哼哼,千萬別讓我發現誰在這裡面營私舞弊,否則別怪老子砍他腦袋!」

    劉存說完,轉身就走,被嚇得臉色發白的一眾軍官連忙跟上,管寧和霍堅相視一眼,無奈地揮揮手,讓已經嚇得週身瑟瑟發抖的官員們都退下去,兩人站在原地望著主公劉存氣呼呼大步下山的身影,連連搖頭之後,又是一陣長吁短歎。

    「子毅兄,看來咱們都錯了,百姓在主公心中的地位,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重啊!我管寧今天徹底服氣了,服氣了啊!」管寧低聲歎道。

    滿臉愧疚的霍堅默默點頭,良久才感慨地說道:「看來主公已經看出咱們的心思了……算了,還是先把消息送回臨淄幕府吧,把伯燾、延德、子柔他們都請來,再好好商量一下,按照主公的意思改過來吧!」

    「主公說得有理啊,沒了民心,失去道義,咱們建這座天下第一雄城有何用?把主公抬得再高,主公也不會接受啊!」

    管寧遙望前方沸騰的建築工地,說出句令霍堅深有同感的話:「這輩子遇到主公,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咱們有這樣一個主公,若是不能成就一番偉業,就是老天不長眼了!」(未完待續)r655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