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下) 文 / 巨火

    ps:謝謝「豆天傳奇」、「金沐燦塵」、「湯不元」大大的打賞!強烈求收藏!求推薦票!

    ***************

    傍晚時分,劉存和兩千五百騎兵趕上了即將進城的步兵隊伍,郡都尉王杞和副尉顏慎齊齊迎上,向劉存行禮稟報,太史慈終於見到了軍中第一個左胸上鑲嵌三顆金光閃閃五角星的人。

    劉存和七千五百將士的到來,讓開陽王城成千上萬民眾歡欣鼓舞,隨著一聲聲尖銳的銅哨響起,原地休息的步騎軍迅速集結,一面面火紅的戰旗高高舉起,全軍甲冑森森,軍紀嚴明,成三列縱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開進北門。

    擔驚受怕了五晝夜的開城民眾迅速湧上大街,用陣陣歡呼迎接劉存的勤王軍隊,一聲聲「劉使君」、「這是劉使君的軍隊」、「劉使君來了咱們有救了」的高呼不絕於耳,很快有人高呼「這是咱們琅琊軍」,這一稱號很快傳遍全城,到處都是「咱們琅琊軍來了」的歡呼聲。

    馬上的劉存心酸不已,他望著街道兩旁顏容憔悴卻滿是希盼的一張張臉,望著扶老攜幼拚命朝自己呼喊甚至跪拜的民眾,劉存不但沒有半點得意,反而感覺自己的心沉甸甸的。

    策馬跟隨在劉存身後的王杞、顏慎、徐盛、太史慈、傅闓等人挺起胸膛直視前方,沒有一個臉上露出笑容,沒有一個左顧右盼,更沒有一個揮手致意,默默行進的五千步兵和兩千多騎兵,如同一道冰冷的鐵流,與兩邊夾道歡呼喜極而泣的人潮形成強烈反差。

    王府正前方的高階上,數十武官員簇擁國君劉璽翹首以盼,劉璽望著徐徐開來的威武軍隊,激動得高呼起來:

    「寡人就知道,子鑒決不負寡人、決不負寡人!眾卿快看,這就是子鑒的軍隊,幾曾何時,眾卿見到過如此威武雄壯的仁義之師?」

    新任國相張范悄悄上前,扶住激動得發抖的劉璽,在他耳邊低聲致歉:「君上,微臣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微臣此刻慚愧莫名啊!等會兒微臣會在接風宴上,向子鑒大人賠罪。」

    「不不!沒這個必要,愛卿也是針對目前危局做出可能之推斷,何罪之有?何況子鑒仁厚豁達,寡人認識他到現在,從未見他對誰不恭,哪怕一些朝臣和本地門閥咒罵他出身卑賤渾身銅臭,子鑒也從未惡語相向,更沒有對任何人施加報復,反而兢兢業業,謹言慎行,由此可知,他是個真心實意為國為民的仁者啊!」劉璽欣喜之下說話語速非常快。

    國君另一邊的蒼慈突然低呼起來:「君上快看,子鑒打馬跑來了!」

    軍隊前鋒徐徐開進王府前方空曠之地列隊,兩千五百騎兵仍然在兩個街口以外,劉存等人已經越過前鋒隊伍,來到王府高階前五十步的地方齊齊下馬,略整軍容大闊步走向高階上的國君。

    劉存搶在國君劉璽走下台階之前,率領麾下軍官齊齊跪下,匍匐在地高聲奏報:「君上,劉存護駕來遲,請君上責罰!」

    進城後一直強忍心中痛楚的劉存幾乎是用哽咽的聲音喊出來,震得國君劉璽的熱淚奪眶而出,國君身後的數十武終於見識了劉存的忠耿和對國君的深厚感情。

    「愛卿起來、愛卿起來……」

    感動得滿臉是淚的劉璽想抱起身穿冰冷鎧甲的劉存,卻哪裡動得了分毫,劉存連磕三個響頭,爬起來時已熱淚盈眶,惹得台階上下頓時哽咽一片。

    君臣之間唏噓良久,才算平靜下來,劉璽擦去淚痕,臉上露出了儒親切的笑容:「子鑒,快給寡人介紹你身後的大將。」

    劉存扶著劉璽的一隻手,恭敬地將他扶下台階,來到仍單腿跪地的麾下軍官前方,逐一地向劉璽介紹:「郡都尉王杞王壽山,君上去年在夏河城見過。」

    劉璽親切地扶起王杞:「王愛卿,辛苦了!」

    王杞連忙致謝,側身移到劉存側後,年輕的顏慎抱拳致意:「城陽郡都尉麾下右尉顏慎,向君上問安!」

    「愛卿就是兩度以弱勝強、大破賊寇的顏慎顏仲謙將軍?」看到傳言已久的驍將,劉璽連忙扶起,激動得有點語無倫次了。

    顏慎連忙解釋:「君上,顏慎只是郡軍右尉,當不起將軍稱謂。」

    劉璽反應過來,笑了笑連聲說道:「當得、當得!以卿之才,拜將封侯是早晚的事。」

    看到國君過來,軍候秦義、徐盛、太史慈、傅闓、魯佩、程驥等人不等劉存介紹,逐一報上姓名職務。

    劉璽和武官員看到一個個威武雄壯的青年俊傑,頓時驚呼連連議論紛紛,不知劉存麾下何時有了這麼多年輕俊傑。

    精通周易擅長相學的蒼慈更是驚詫,劉存已經讓他時常感歎為人中龍虎了,如今又冒出這麼多難得一見的年輕楚翹,一時間竟讓他眼花繚亂了。

    鬧哄哄一陣過去,劉璽遙望前方整齊肅立的七千多官兵頻頻點頭,慷慨賜下十頭牛三百隻羊犒賞將士,然後拉著劉存的手登上台階。

    得到劉存吩咐的王杞等人恭送完畢,率領官兵直接開到西門外紮營,消息傳出再次引發震天歡呼,城中民眾和商家成群結隊簞食壺漿,形成長長的隊伍趕往西門外,犒勞為他們帶來安定和希望的琅琊軍。

    王府內的氣氛歡欣和諧,徹底放下心來的國君和群臣爭相舉杯,彷彿黃巾軍已經被劉存擊潰了似的。

    劉存心裡感歎,臉上始終掛著謙遜的微笑,不管誰邀杯,他都禮貌回應,讓每個人都感到很舒服。

    酒至半酣,劉存悄悄移到邊上的程秉身旁,敬完杯酒低聲詢問:「國君身邊好像少了不少人啊!!」

    程秉苦笑道:「你要是再不來,估計消失的人更多。」

    劉存明白過來,搖搖頭低聲歎道:「儒家明哲保身的思想害人啊,估計如今的儒家名士最喜歡這四個字了。」

    程秉笑道:「你這傢伙嘴太損了,不過想想也是啊!就拿咱們的新任國相來說吧,當朝太傅袁隗當初想把女人嫁給他,被他拒絕後一直心懷幽怨,此次咱們琅琊老國相致仕,袁太傅終於逮住機會,向聖上鄭重推薦躲在家裡的張公儀出任琅琊國相,還大方地對說張公儀乃前大司空之子,學富五車,德才兼備,正為無人願做琅琊國相發愁的皇上立刻下旨,張公儀躲不過去,才硬著頭皮前來上任,私下裡他多次抱怨說:非皇命難違,打死也不來當這個搖搖欲墜的琅琊國相。」

    「我琅琊國何時變成搖搖欲墜了?這不好好的嗎?」劉存很不解。

    程秉低聲說道:「君上不想當這個琅琊王了,想到琅琊書院做學問,去年底也不知誰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君上就把愚兄和蒼慈、許慈幾個召去詢問,說是如果把郡國連同周邊五縣食邑交給朝廷,換一個夏河城和琅琊台,不知聖上和朝廷同不同意?」

    劉存驚得張大了嘴巴,情不自禁望向主位上與國相張范張公儀談笑風生的國君劉璽,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