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三十章 征途(下) 文 / 巨火

    ps:新的一周了,巨火求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啦!

    **************

    看完諭令的程秉聽了劉存的解釋,感到非常意外:「鑒,你不是把主攻方向定在南面的東安城嗎?」

    劉存點了點頭:「這麼決定是因為小弟擔心,一旦直接馳援被兩萬餘黃巾團團圍困的東莞城,只會面臨兩個結果,第一、圍城黃巾立即退走,遁入西面群山之中,中尉蕭大人困守的東莞隨之解圍,但佔據東安城的一萬餘黃巾恐怕也要溜之大吉,等我軍離開之後,他們將會再次呼嘯而來;第二、就算小弟率部疾進,猛攻圍困東莞的黃巾主力,二位兄長說說,率領近萬人馬困守東莞的中尉蕭大人,敢衝出來和小弟數千人馬聯手對敵嗎?一旦中尉蕭大人不敢出來,或遲疑猶豫,小弟區區六千人馬豈不危險?哪怕拚死一搏僥倖打贏,最後也是慘勝,可要是拚殺之時,南面十五里外的東安之敵趕來夾擊,小弟腹背受敵之下,恐怕立刻就一敗塗地,雖然麾下官兵裝備精良,但都沒打過仗啊!」

    程秉和糜竺相視一眼,沒想到戰場上如此凶險,劉存的算計得如此細緻。

    劉存見狀乾脆把話說透:「小弟之所以打東安城,佔據東安城池的一萬黃巾軍看到小弟率部殺來,肯定會關閉城門堅守,因為他們沒有打贏小弟六千官兵的把握,必將寄望於圍困東莞的兩萬餘黃巾主力前來支援,來個裡應外合,以優勢兵力擊敗小弟的六千官兵。」

    看到程秉和糜竺迅速領悟,劉存繼續說道:「實際上,面對東安黃巾的求援,圍困東莞的兩萬餘黃巾恐怕難以捨棄圍攻近一個月的東莞城,我估計賊寇的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寄望於攻破東莞城,同時他們也擔心一旦全軍南下馳援東安,會被城裡一萬官兵追出來威脅側背,因此,哪怕東安城被小弟率部攻打,北面的兩萬餘黃巾最多只派少數援兵南下支援,如此一來就好辦了,若來援的賊寇少於五千,小弟有把握半個時辰消滅他們,若是來一萬,小弟也會在東安城裡的一萬黃巾沒反應過來之前,迎頭而上奮力一擊,只要打殘敵軍一部,我軍將士必然會信心倍,士氣如虹,下去就好打了,萬多黃巾要是逃得快,估計還能逃走一半,要是稍微猶豫錯過時間,等小弟調整過來,說不定能取得一場大捷。」

    程秉和糜竺徹底折服了,對劉存頓時充滿信心,哪裡知道實際上劉存打仗的水平遠遠高於施政能力,打仗才是劉存的老本行。

    「只要打贏這仗,城陽守就十拿九穩的了!」

    糜竺信心倍地握握拳,只要劉存打贏,治武功都有了,加上國君支持,他再暗中派人拿出巨資和精美器物去趟洛陽上下打點,誰還有本事與劉存爭奪這個城陽守?

    糜竺甚至已經有了打算,一旦劉存當上城陽守,他就在夏河城東與琅琊書院之間,購買地皮修建一座大宅院,一旦天下大亂,立即把自己的親人和家業,迅速從四戰之地徐州搬過來。

    休息一夜,龐大的隊伍繼續趕,於下午未時刻順利進入莒縣。

    城門守卒看到車隊前後左右全是裝備精良黑甲黑盔的彪悍騎兵,再看到第一輛馬車上飄揚的國君旗幟,立刻恭恭敬敬肅立致禮,過往民眾紛紛退到兩旁彎腰恭迎,兩個精明的官兵早已飛奔入城,向縣令和縣尉緊急通報。

    糜竺和程秉坐在豪華的專用馬車上,劉存身穿與普通騎兵外表一樣的甲冑,唯獨頂上精雕細琢的銀盔顯示出他的與眾不同。

    劉存身邊策馬跟隨的兩名騎士,一個是他的新任親衛隊長秦義,另一位是他的二弟、年僅十八歲就已身高八尺沉著冷靜的程驥。

    車隊穿過城門,進入五丈寬的城北大街,在十字街口轉而向東,立刻看到率領數十官吏快步迎上的縣令。

    程秉和糜竺與莒縣官員非常熟悉,略微寒暄就把劉存介紹給他們,頓時引發一陣轟動,無論是劉存的賢德之名,還是此刻的戎裝形象,都讓莒縣官吏為之喝彩,彼此間見面的禮節因而變得更為隆重,劉存直到這時才驚覺,自己也算個名人了。

    由於縣衙無法容納大量車輛和騎兵,程秉和糜竺跟隨縣令先入衙門歇息,由十五歲的縣尉曾勉,將負責護送車隊的劉存領到東門內的軍營休整。

    進軍營大門,劉存就被校場上的千餘青壯所吸引,性格豪爽的曾勉還沒有接到劉存即將率部攻打黃巾的消息,以為劉存只是護送車隊南下王城,所以非常熱情地介紹起來:「奉國君之命,本縣將出兵千救援東莞,由於軍械來得晚,已經延誤了五天,今天挑選的是最後一批士卒,明天完成編整下發武器,後日一早整隊出征。」

    劉存勒住馬,凝望場上正在比試射箭的近青壯:「曾老哥,士卒的訓練來得及嗎?」

    曾勉聽到名傳四方的劉存稱呼自己為老哥,心裡頓感格外舒服:「來不及也沒辦法,本縣上個月已被中尉大人抽走兩千人馬,誰知戰事進展如此糟糕,為保住莒縣安寧,也為報效國君,只能繼續徵召士卒,好在本縣自古就有尚武之風,多少能彌補訓練不足的缺陷,只要上了戰場,活下來的不用訓都很好用了。」

    對這種觀點劉存實在不敢苟同,但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只是笑了笑打馬向前。

    就在這時,比試射箭的余青壯突然打起來,二十餘個衣衫講究的年輕人,圍著位衣著樸實的年輕漢拳打腳踢,很快就將其中兩個打倒,剩下一位健壯青年面對十數人的圍攻,竟然越戰越勇,雖然挨了不少拳腳,但是被他打倒的人已經超過六七個。

    劉存騎在馬上感興趣地欣賞,曾勉感覺大失面,翻身下馬衝上前高喊一聲,周邊看熱鬧的官兵立刻上去把人分開,鬥毆的雙方還在拚命掙扎憤怒地大罵。

    曾勉氣得不行,兩邊看看大聲呵斥,最後指著

    被圍攻的人中唯一剩下的年輕漢怒吼起來:「又是你徐盛,要不是看你舅父面,我立刻就把你趕出去!」

    叫做徐盛的二十歲漢非常不服氣,但最後還是緩緩放下緊握的拳頭,推開攔在他左右的兩名官兵,顧不上整理被撕爛的衣衫,走向兩名躺在地上的同伴,查探片刻一個一個扶起來。

    局面平復下來,曾勉看一眼那二十幾個若無其事的圍毆者,無可奈何地歎口氣轉身就走,忽然發現劉存已經站在自己前面。

    劉存指向側前方默默為同伴擦拭臉上血漬的年輕人:「曾老哥,那位叫徐盛的年輕人是何來歷?」

    曾勉心中驚訝,但還是介紹道:「那小原來家境不錯,從小跟隨其父練武,後來進過幾年縣,四年前他父親病逝,家道逐漸衰落,他母親和兩個弟妹全靠擔任門下賊曹的舅舅接濟,此次他舅舅覺得他已經長大成人,便托我關照一二,看能不能憑借他的本事,一刀一槍殺出個前程,誰知他還是與以前一樣執拗頑劣,讓大人笑話了。」

    劉存笑了笑:「曾老哥,小弟倒是喜歡徐盛的倔強,老哥能不能把他讓給小弟?」

    曾勉不可置信地看著劉存,劉存再次笑道:「曾老哥,如果能把徐盛讓給小弟,小弟願意送給老哥四匹戰馬。」

    曾勉睜大了眼睛,心兒怦怦直跳,他喜歡劉存麾下騎兵乘坐的高大戰馬了,只是想到徐盛那強小不一定願意,徐盛的舅舅那裡也不好說話,所以只能忍痛說道:「只要那小願意跟大人走,我沒有任何意見。」

    劉存點點頭:「謝謝老哥,有老哥這話就行,不管徐盛願不願意,小弟都會送給老哥四匹馬。」

    曾勉大喜,當下就要轉身去把徐盛拉來。

    劉存連忙制止,告訴曾勉他親自過去,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步走向渾然不覺的徐盛。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