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擴張 文 / 巨火

    新的一周了,巨火求收藏和推薦票,謝謝來!

    ******************

    五天後,乘坐「珠山號」福船出海逛一圈回來的糜竺非常興奮,再次痛快地簽下兩年內購買十艘福船、每艘一百八十金的巨額訂單。

    依依不捨的糜竺喝完劉存和劉曄置辦的送行酒,坐上劉存為他專門設計由十名匠師日夜趕製出來的豪華專車,帶著劉存委託他進獻國君的一百瓶「琅琊玉液」和兩套精美瓷器,率領多達一百七十多輛滿載馬車組成的龐大車隊,浩浩蕩蕩離開夏河城返回下邳。

    輕鬆下來的劉存帶著孜孜不倦的劉曄連續轉悠十天,突然接到妻子孫婉臨盆的急報,當下什麼也不顧,立刻打馬跑回珠山,到家發現一群穩婆堵住了臥室門口,滿身大汗的劉存立刻擠進去,握住正在承受分娩前頻頻陣痛的妻子的手連聲問候。

    可劉存沒能和妻子說上幾句安慰話,就被幾個穩婆合力推出來,只能回到前堂焦慮等候。

    傍晚時分,淅瀝瀝的小雨襲來,很快又在和風吹拂下停止,隨後金色晚霞佈滿西面半個天際。

    已知道消息的兩萬八千餘父老鄉親已經備好賀禮,正在焦急等待少主的誕生,看到天空旖旎的景象驚呼不已,紛紛議論這奇特的天象手否預示著什麼。

    不久,一聲歡呼從鳳凰崗下的劉府傳出來,在大山的回應下傳向四方:「少主降臨,主母平安!少主降臨,主母平安——」

    隨著喜訊的不斷傳遞,兩萬八千餘父老鄉親激動得歡欣雀躍奔走相告,無數老人匍匐在地,嘴裡唸唸有詞,為主上劉存和主母、少主向蒼天禱告祈福。

    在所有人心目中,少主的誕生,無疑意味著天縱奇材的仁慈主上有了繼承人,所有人的未來就有了長久的保證。

    劉府正堂裡,大管家呂安率家中僕從和劉存的二十八名武學徒弟匍匐一片,滿懷欣喜地向樂哈哈的劉存大聲賀喜。

    正前方矮榻上,看望過妻子和強壯兒子的劉存端坐正中,裂開大嘴一個勁傻笑,好久才記得大家還彎著腰,立刻站起向大家致謝。

    結義大哥王杞和義子劉振很快趕到,兩人快步上前向劉存賀喜。

    劉存敏銳地看到義子劉振笑臉上的一絲失落,伸出大手一把將他拉到榻上,摟住他的肩膀摸了摸他的腦袋,一臉愛憐地諄諄叮囑:

    「振兒,你有弟弟了,從今往後,你要做好弟弟的表率,為父事務繁多,不能天天在家,咱們這個家以後就靠你這個男子漢撐起來了,從此,你肩膀上又多了照顧母親、教育弟弟的職責啊!」

    劉振心中的深切擔憂逐漸消散,他離開劉存身邊,匍匐在矮榻之下,熱淚盈眶高聲承諾:「蒼天在上,孩兒絕不負父親厚望,定會孝敬母親,愛護弟弟,為我劉氏家族繁榮興旺傾盡全力!」

    劉存終於放心了,雙手扶起身高已近七尺的劉振,在數百雙神色複雜的目光中將他摟在懷裡,非常動情地大聲宣佈:

    「振兒,你今年十六歲了,待到弟弟滿月之日,父親將為你舉行隆重的冠禮,為你取字號,正式將我數萬父老鄉親的最高利益所在『珠山格物院』交予你來掌管,希望你不要辜負為父的滿懷期望,為數萬愛護你的父老鄉親、為我劉氏家族的繁榮昌盛做出卓越貢獻!」

    「父親,哇——」

    感動得無法抑制的劉振撲進劉存懷裡放聲大哭,緊緊抱著劉存的腰不願放手,看得滿堂父老頻頻擦淚。

    王杞心如明鏡似的,率先上前樂哈哈抱拳祝賀:「恭喜賢弟,恭喜大公子,雙喜臨門怎麼也要歡慶三天啊!」

    劉存哈哈大笑,拍拍劉振的肩膀,低聲吩咐洗臉去,向滿堂父老鄉親抱抱拳,喜不自勝地大聲宣佈:

    「自今晚起,全體放假三天,由呂安負責召集人手殺雞宰羊,鮑老三別訓練了,帶著弟兄們打漁去,再把鳳凰崗下地窖裡的五百罈酒全拿出來,不夠再到城北莊子運來,對了,通知城北莊子所有父老鄉親,同樣放假三天,大醉三天!」

    堂上頓時歡聲雷動,大院外很快傳來「謝過主上、賀喜主上」的歡呼聲。

    劉存哈哈一笑,叫來笑得滿臉皺紋的呂安吩咐幾句,拉著王杞一塊到後院喝酒,喝得興起還給王杞和二十餘名弟子表演了一套剛柔相濟威力逼人的拳術,看得弟子們心旌搖動,如癡如醉。

    劉存在充滿喜慶氣氛的珠山整整停留了十天,才告別愈發嬌媚的妻子和可愛孩子,帶著一群徒弟滿臉春風地返回夏河城,再次迎來眾同僚和鄉老們的衷心祝福。

    又是大醉兩天之後,自告奮勇擔負琅琊書院修造總監的劉曄把劉存拉到琅琊台下建設工地。

    進入剛剛竣工權當辦公室的**院落,劉曄指著桌面上的大幅主樓設計圖詢問劉存:「三十六根支撐圓柱已經澆築到圖紙要求的五丈高度,下去就是搭起模板,以不間斷施工方式,連續澆築十二根主梁和四十二根承重梁……只是,匠師們都沒幹過這麼大的工程,對於預制鋼筋龍骨如何整體銜接拿不定主意,都想聽聽你的意見。」

    劉存撓撓頭:「工匠們是什麼意見?」

    黑了一圈的劉曄介紹:「有兩種意見,一是請鐵器工坊製作一批鋼製連接件,形狀為井字形,與三十六根圓柱正房預留的鋼筋豎龍骨緊密連接,然後支撐模板模具,實施整體澆築;二是直接將各交接口的橫豎鋼筋龍骨用熟鐵絲緊緊捆紮,然後整體澆鑄,按照規定程序養護十晝夜,即可進行二層主體施工。」

    「賢弟的看法呢?」

    />

    劉存也沒造過如此大型的樓宇,依據記憶按最穩妥的估算拿出主體框架設計,再經過數十名經驗豐富的工匠集體討論修改,最後才確定下來的,但具體如何施工,劉存也不知道,只能交給非常有天賦的劉曄和工匠們了。

    劉曄考慮片刻,如實說出自己的選擇:「小弟前一段才算真正瞭解鋼筋混泥土的施工方法和效果,在經驗上無法與造過四座橋樑和數十棟高台的工匠們相比,為穩妥起見,小弟傾向於第一種方案,但該方案需要額外增加不低於十五金的支出。」

    劉存當即拍板:「多花些錢沒關係,這是百年大計!」

    劉曄欣慰地笑了:「能追隨兄長身邊學習,小弟無比幸運,彷彿已看到來自我大漢各地成百上千的名士學子,站在這棟天下獨一無二雄偉壯麗的重簷式高台面前,心潮澎湃,歡喜雀躍,哈哈!兄長,小弟已拿定主意,這棟高台建成之後,立即返回淮南壽縣老家,將妻子和孩子接來,今後就定居琅琊了,在書院當個教授度過餘生也是極為幸福的,不知兄長是否願意賜予小弟一座小院?」

    劉存非常高興:「小院沒有,大院倒可以為你建一座,就在碧湖北面的臥虎石下。」

    劉曄大喜:「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劉存忽然想起來:「你和弟妹侄子侄女搬來了,令尊大人怎麼辦?要不一起把老人家請來安居?」

    劉曄遺憾地解釋:「家父不會離開老家的,再者小弟長兄如今境況不錯,去年剛升任壽縣縣令,而且百年來都是父隨嫡子,隨他吧。」

    劉存沉思片刻:「還是為你建一座大點的院子才好,淮南是魚米之鄉,大漢的糧倉,將來要是發生戰亂,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屆時你少不得要把伯父接來相對偏僻安穩的琅琊避禍,哪怕不來,你也要考慮兩個兒女會長大的,還有,房子大點也方便朋友和學生們登門啊!」

    「謝謝兄長!」劉曄眼珠發紅了。

    劉存輕拍他的手臂:「走,一起到工地看看,和工匠們再商量一下,兼聽則明嘛。」

    「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