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十八章 毀譽參半 文 / 巨火

    看完王杞選兵過程中的測量身高、檢查身軀四肢、舉石鎖、背負裝有一石沙土的麻袋進行兩百步折返跑,得知這就是大漢普遍的選兵方法之後,劉存心裡有底了。

    由於王杞搶在孟煥等官前面,指派麾下眾弟子敲著銅鑼四處宣告,前來應徵的人非常多,一個時辰後,北校場寬闊的泥地上竟然聚集上萬青壯流民,王杞不得不調來所有沒事幹的獄卒衙役幫忙,直至下午時分才告一段落。

    入選的兩千青壯衣衫襤褸打著赤腳,但個個眉開眼笑慶幸不已,滿臉得色地望向外圈同樣衣衫襤褸久久不願離去的五千多落選者。

    看到神色沮喪但仍不願放棄的五千多落選者怎麼轟都不願離開軍營,劉存歎了口氣,在王杞耳邊低語幾句。

    王杞聽完眼都大了,看到劉存微微點頭,他二話不說大步走到三千落選的青壯面前,扯開嗓門大聲吼起來:

    「若有人認為自己不比場中入選者差,本官給你們個機會,誰有勇氣,有資格天天吃乾飯,每月獲得數百錢軍餉,就按本官的規矩來,聽好了:每次走出一百人,每人可以向從場中任意一個入選者挑戰,只要你打倒對手,本官就收下你,而且本官可以將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送到城北的劉家莊子去種地,不用再餐風露宿忍饑挨餓,本官說到做到,而且比試之後立刻兌現!」

    「嗡」的一聲,整個校場沸騰了,五千多落選者如同溺水之人看到飄來的浮木,興奮得大呼小叫摩拳擦掌,他們已經到了餓死的邊沿,要不是官府和幾大家族每日輪流施粥,恐怕早已成了被埋在城西亂墳崗的孤魂野鬼。

    如今他們絕望之後再獲機會,如同無盡黑夜中忽然看到前方的一點若隱若現的光亮,他們要不顧一切地去瘋狂抓住,哪怕性格懦弱者,此刻為了家人為了子女為了活下去,也絕對不缺拚搏的勇氣,許多人甚至已經最好了赴死的準備。

    其結果是,落選者向入選者挑戰的過程極為火爆,校場上吼聲不絕慘叫連連,僅是兩批四百人爭鬥之後,倒地昏闕或斷手斷腳者多達五十餘人,勝利者大多滿身傷痕血流不止,他們中的許多人獲勝之後禁不住仰天怒吼,有的跪地禱告,有的癱倒在地淚流滿面,這一幕幕或是狂暴或是淒慘的景致,讓許多協助選兵的衙役獄卒汗毛倒豎,心驚膽戰。

    唯有站在高台上的王杞和劉存臉色如常,得到劉存吩咐的六名徒弟大步跑出去,將所有打贏之後興奮得哇哇直叫大聲罵娘的彪悍傢伙集中一起,詢問他們有無家人親友需要安排照顧?被詢問者一個個欣喜若狂,紛紛轉向高台,對王杞和劉存深深致禮。

    太陽緩緩偏西,北風更為凜冽,校場上空的團團塵煙很快被吹散。

    所有搏鬥均已結束,王杞目無表情地望一眼校場邊沿的兩百餘具屍體,吩咐冷汗淋漓的獄卒們盡快運走掩埋,然後命令最終獲勝東歪西倒躺在地上的兩千七百名青壯站起來。

    王杞的十幾個親衛隨即跑上去,揮起刀鞘一陣敲打,很快就分出一個個百人隊。

    劉存悄悄歎了口氣,指著台下仍然挺胸站立的八十五名彪悍青壯,對王杞低聲說道:「這些人只需好好管教,飲食上再加量補充調養,每日灌輸忠誠義氣的古訓和道義,半年後定能成為大哥麾下最好用的各級軍官,還有左邊排頭那名身高八尺的漢子,以及他身後那名體態勻稱從容不迫的傢伙,功底都很扎實,剛才打鬥中兩人下手迅猛狠辣,一看就是心堅如鐵之人,估計兩人調養好之後不同凡響,大哥不妨對這兩人多加教導,說不定能成為大哥的左膀右臂。」

    王杞頻頻點頭,望著下方八十餘人咧嘴直笑:「不瞞賢弟,除了那兩個傢伙,其餘這八十五人都不錯,不比我當年在雁門戍守時的那些軍官們差,搏擊經驗豐富,不少人一看就是當過兵見過血的,還頗知禮節,我非常滿意。」

    劉存拍拍王杞的背告辭離開,吩咐兩個徒弟前去告訴所有落選者,如果願意成為縣令大人的家僕,明天一早就帶著家人親友前往城北劉家莊子。

    如同劫後餘生的歡呼震天響起,劉存頗為傷感地歎了口氣,獨自騎馬趕到莊園,與義子劉振帶來的制陶工匠們一同吃餐飯,詢問大家的近況和疑難,並將每個人的建議記在心裡。

    此後兩個月,王杞天天泡在校場裡練兵,劉存每天上午帶領徒弟練拳上課,下午到縣衙公事房裡坐一個時辰,為主持諸多事務的縣丞孟煥、主簿郭棠、功曹陳璠等人出主意調錢糧,具體事物一概不管,然後回到擁有田地山林已達六千餘畝建設得非常完善的城北莊子,聽取新組建的「珠山商社」大總管呂平、鐵器工坊總管蔡佑、陶瓷工房總管厲璜的匯報,一同解決經營和技術上出現的問題。

    用過晚飯,劉存接著給弟子們上課,內容是算術和幾何基礎,背誦他「發明」的珠算加減法口訣,並進行簡單計算。

    身為縣令,應該說劉存很不稱職,上任兩個月來,他從沒有召集本地富紳賢達聚會,也沒有斷獄問案四處巡查的舉動,更不參加任何傳統的祭祀禱告儀式,他把所有一切都扔給手下分管官員,自己只擔當協調者和錢糧供應者,任何事物只看結果,不問過程,弄得官吏們又是埋怨又是歡喜,全縣上下絕大多數民眾只見官吏,沒見過在他們心目中年輕有為仁德廣播的縣令大人。

    也正因如此,孟煥、郭棠等官員有了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有了獨當一面臨機決斷的權力,也有了經驗的總結和施政的諸多感悟,進而煥發出旺盛的熱情和潛力。

    他們也經常抱怨事務繁重勞累不堪,抱怨劉存做甩手掌櫃,但每人心裡都甘之如飴,對大大咧咧的劉存越來越尊重,彼此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可以說,劉存治下的琅琊縣衙是整個大漢王朝最沒規矩的縣衙,大多數時間裡縣衙空空蕩蕩,

    縣丞孟煥每天都在琅琊古港和琅琊書院等四個重要建築工地之間來回跑;主簿郭棠幾個天天在南門外靠近海港的新修建糧庫裡,統計和調配進出糧食物資;功曹陳璠領著獄掾和新組建的衙役隊伍四處巡查,手握縣令大人劉存授予的就地處罰權,全力維護本縣秩序。

    唯有令史周翀率領六部主要吏員坐鎮縣衙,每日腳步匆匆進出縣衙的,大都是具體辦事上傳下達的吏員,以及各鄉薔夫、亭長等人,各部吏在兩個月裡無比繁忙,每日統計全縣戶籍,核查全縣田畝與契約、監察本地吏治民風、解決各鄉村水源地界矛盾、督促農墾推廣良種,還要按照劉存的要求,規劃十二個流民安置新村,畫出詳細精確的各村土地水源界線。

    全縣官吏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個協調的行政運轉機制,而且這個機制越來越高效,官吏們很累,但心裡很充實,沒一個敢懈怠,因為全縣官吏在縣令大人的重視和關懷下,均能按月領取超出大漢朝平均水平三倍的薪俸,而且縣令大人很好說話,沒架子沒脾氣,待人坦蕩,態度誠懇,任何官吏提出合理的施政方案和整改建議,只要在縣令大人主持的專門會議上獲得通過,立馬就是要權給權,要錢給錢,而且事後把建議者的功勞記得清清楚楚。

    但有一點很要命,縣令大人眼裡揉不得沙子,兩個月來,已有貪污受賄和仗勢欺人的七名吏員被他處罰,其中兩人當庭杖斃,其餘五人追贓革職,所犯罪行被縣令大人公告四方,犯罪者聲名狼藉,前途斷絕,還要遭受萬民唾罵,整個家族都會跟著蒙羞。

    整座夏河城在繁忙而又充滿生機的暖春中,迎來了貴客——糜家家主糜竺先生。

    一百五十輛各式馬車在三百馬上護衛的伴隨下,到達夏河城東新落成的五里亭,一聲洪亮的吆喝響起,車隊隨之緩緩停下。

    車隊中部的豪華馬車裡,走出兩位衣衫華貴器宇不凡的人,邊上一群侍從看到主人的目光投向處,立刻跑向寬闊大道旁的涼亭,要將裡面歇息的一群農人趕出去,立刻被一聲低沉的呵斥止住。

    高冠錦帶神色隨和的糜竺微微一笑,對身邊青年士拱手致歉,隨後一同走進亭子,向一群早已站起彎腰施禮的農人賠禮道歉。

    年輕體態略微單薄臉色白皙儒的士很快低下頭,細細打量這座高五丈的六角亭圓柱下部連在一起的石條座椅,再仰頭觀望頂上做工不算精緻卻非常結實巧妙的結構,不由自主嘖嘖稱歎起來:

    「沒見過如此簡潔實用的亭子,看似普通,卻處處透著構思者的精緻細膩,這一圈如同相連胡椅般的石凳,方便旅人安坐歇息的同時,又起到固定柱樑加固整體重心的作用,非常巧妙。」

    糜竺細細看了一會:「愚兄數月前離開夏河之時,並沒有看到這個亭子,從做工新舊來看,顯然落成不久。」

    年輕士點點頭,想了想走到已經步出亭外的老農面前,唱了個喏謙遜詢問:「有勞老丈,學生有一事相求,監造這個亭子的是哪位能工巧匠?」

    老農連忙回禮:「亭子是本縣孟大人領著青兗流民中的工匠建造的,距離縣城東南西北五里的官道旁都有一座,亭子邊上還有口深井,請看那邊的轆轤……井口用石條砌成,方便過往行人取水解渴。」

    糜竺大為驚訝,他知道縣丞孟煥是個滿腹錦繡頗為正直的老官僚,要說詩書典律或者施政能力,絕對是百里無一的佼佼者,但要說修造經營農田水利,他絕對不屑一顧,因此糜竺判斷,這個亭子不是孟煥設計的,所以他特意詢問老農:「請問老丈,貴縣新任父母官劉大人官聲如何?」

    周邊農夫齊齊望向老農,老農微微後退,警惕地望著糜竺:「不管貴人是何身份,老漢都實話實說,劉大人是老漢這輩子見到的唯一好官,貴人若是不信,盡可自出走走問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對不住了,家裡農活多,老漢失陪了!」

    望著匆匆離開的一群農夫,糜竺和年輕士非常驚訝,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導致這群農夫掉頭就走。

    糜竺想了想笑道:「子揚,夏河城已遙遙在望,說不定今晚咱們就能見到聲名遠播天授奇才的劉子鑒,到時問他吧。」

    年輕士還是覺得遺憾,他望向前方寬達四丈兩旁用石頭修築了排水溝的平坦路面,說出心中的疑惑:

    「在開陽王城停留期間,不時聽到關於琅琊縣令劉子鑒的議論,涇渭分明毀譽參半,小弟對此非常好奇,一個以高絕的制陶技藝為天下人所知的破落寒門子弟,當上縣令僅兩月有餘,就招來如多的議論,子仲兄不覺得奇怪嗎?」

    糜竺微微點頭:「子揚或許不知,劉子鑒上任後,為安置雲集夏河高達三萬的流民,祭出以工代賑的手段,毫不客氣地追繳全縣各大家族積年所欠稅賦,以彌補以工代賑支出,因而得罪了本縣大半富紳家族,所以諸多非議和詆毀才傳得那麼快。」

    說道糜竺搖搖頭:「之前,琅琊縣三大家族共赴開陽城,向國君狀告劉子鑒諸多罪行,但國君慧眼如炬,胸襟寬宏,他對滿堂武和告狀者說:如果在座誰能每月將十萬斤潔白如雪的海鹽運到王城府庫,如果誰能在上任一月之內妥善安置兩萬餘流民,還不讓一個孩子餓死,如果誰能在兩個月內修葺四里城牆、開墾五萬畝荒地,本王親自駕車登門,請他擔任我琅琊國相,治理百萬國民!自此,再沒人敢到國君面前狀告劉子鑒了。」

    年輕士驚愕之後雙眼炯炯,一把拉住糜竺的手大步走向馬車,引來糜竺哈哈大笑。

    **********

    ps:謝謝新老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收藏和推薦!元旦快到了,巨火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