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修真在1986年後

龍騰世紀 第二十九章要練玉髓丹 文 / 紫泉靈液

    今天,小紫的書《修真在1986年後》在上傳五天後就簽約——了,它奮鬥之路=書迷愛心+點擊+收藏+投票推薦+談心+評議。

    第二部分就是給無仙靈根的人修練的,就像陳家現在的古武。練到極致渾身肌肉硬時堅若鋼鐵,能承受住阻擊手的攻擊。軟時柔若棉絮,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出手勁如風雷,身輕似燕,能靜立水面而不下沉……。

    看完後葉瑜歎道:「這金鐘罩世人都說是達摩禪師所創,原來他也只不過是一改編者。不過這達摩禪師是地球上把金鐘罩練到最高境界的人。聽說罩門完全消失,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根本無需動武,達摩禪師當年任由各門各派高手拳打腳踢,力劈劍斬,火燒水淹,不眠不食五百日,甚至吃下穿腸劇毒,仍安然無恙,精神燦燦,此舉轟動天下武林,其後他創立少林寺,威震五湖四海,永垂不朽,金鐘罩絕學居功至偉……。這達摩禪師修練的應該就金鐘罩第二部分功法,能把古武修練能到這種境界,也真是偉人也!」

    「按世人傳言所說,這達摩禪師應該是修練到了古武的黃級。」葉瑜不由得沉思道。

    這金鐘罩原來只是一種修練**的功法,只能作為輔助功法。但經過古武的幾千年不斷創新,在陳家中倒是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武學秘笈。葉瑜不由得大喜道:「這下陳勇有希望了,自家幾個哥妹也可以修練。」

    因為第二部古武部分並不要求有仙靈根,任何人都可以修練,也不像傳言所說的要求童子身才能修練。不過體質的好壞也決定了最終修練的成果。比如體質好的就可能突破先天,甚至走得更遠。有童身修練當然更好。

    葉瑜不知道的是這陳宗令裡的金鐘罩古武功法,可比現今陳家所擁有的金鐘罩功法完善得多。

    因為經過1000多年的動盪傳承,陳家的功法已經是殘破不全了。已經大大地制約了陳家的發展,使陳家人想要突破到先天特別困難。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缺失了突破到先天的關鍵心法,這捅破先天這層窗戶紙的臨門一腳,已成了陳家的軟肋。

    就有點像是華夏國的國家足球隊總是差那麼臨門一腳的功夫,盡踢些臭球;還美其名日:「咱不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至少從這件事上可以說這葉瑜還真是陳家的大福星。

    葉瑜暫時也沒想到那麼多。他現在又忙了起來。那就是帶領全家人修練古武金鐘罩心法。就連父親葉強都被他騙了回來。他的想法是如果能突破先天當然最好,那樣壽命就能增加到200多年;即使像爺爺、奶奶年齡太大的修練起來也沒什麼壞處,應該能延年益壽,強身健體。最主要的是自己有石髓靈乳這超級寶貝。

    更讓葉瑜欣喜的是這陳宗令中還有一配合金鐘罩修練的上古丹方--玉髓丹。這玉髓丹具有洗髓,調理肌體,延緩衰老的功效。因為是古武者所服用的,所以藥材並不難尋。比較難的幾味藥是萬年參王,萬年靈芝王,萬年何首烏。

    靈芝王自己有,萬年參王、何首烏就只能用幾十年的代替了,不過葉瑜有靈乳添加,效果應該不會差太多。

    即使只是30年的人參、首烏也花去葉瑜12萬。幸好有個孝順的小老闆徒弟胡嘯大力支助了10萬,再加上自己砸鍋賣鐵,就差賣破凡布短褲了,不過那也得有人要才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是湊足了藥材。

    古時候只要有藥材,就有專門的練丹師給你練丹,只要出雙份材料就行了;那也是一些無門派的修真者賺藥材修練的無奈之舉。

    可現代社會哪裡去找練丹師,即使有也都是騙子。要練丹首先得有修真者的真火,這真火只有修練到心動期也就是結丹期才能發出。

    而葉瑜才修練到築基後期,離心動期中間還差著整整一個大階段融合期;要修練到心動初期正常的話要一百多年,這對葉瑜來說也太遙遠了。

    先不要說能不能修練到,即使葉瑜能修練到心動期,到那時家人已去見閻王了,黃花菜了都涼了,這玉髓丹還練來幹啥?

    葉瑜冥思苦想了好久,終於一拍大腿道:「高手近在咫尺,自己卻視而不見。這老龜不是金丹期的超級高手嗎?金丹期的修真者發出的是丹火,這丹火可比真火高了一個大檔次,當然練出的丹藥應該更好?!找老龜去。」

    這時老龜在修練中竟然打了一個寒顫,不由得嘀咕:「難道練功岔氣了?我得好好查看一下經脈,紫府丹田。」

    老龜正探尋經脈,突然識海一震;他感受到了葉瑜的招喚。只好把葉瑜接入了洞穴。葉瑜給老龜講了練丹的事。

    綠髯玄龜聽後說道:「主人,丹火我可以發出,但火力大小不好掌握;這練丹可不簡單,比其它修練法門更難;比如練製法訣、收丹手訣等那也是一門高技術活。搞不好就會炸丹,並且出丹量也有好壞。而且練丹還要丹爐。你有丹爐嗎?」

    「丹爐,沒有。」葉瑜想了想又說道:「我回去想辦法,你先把這丹方細細看一下,再把體內的丹火控制練熟些,我找到練丹爐再來找你。」

    集中了李旭、胡嘯等人,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偉大領袖講的話很有道理嘛!『人多力量大』。

    終於李旭想出了個餿主意道:「我們紫車縣的東山頂不是有許多寺廟,聽說前年有個東南亞華僑捐了八十萬鑄了個合金銅鼎;據說這合金銅鼎特別堅硬,搬動時不小心被鋼釬重插了一下,竟然一點痕跡也沒留下。當時那東南亞華僑很驕傲地說『這可是高科技合金,特硬,至少能放幾千年。』那華僑鑄鼎時就是為了流芳百世,所以這鼎質量唄棒!我們把這鼎偷來用用?」

    「偷你個頭!」葉瑜邊敲李旭的頭邊笑罵道:「我們這練丹事業是多麼的崇高啊!怎麼能跟小偷掛勾?說借還是可以的。」

    看葉瑜在那搞笑,胡嘯突然問道:「師傅,那鼎可值八十萬哪!寺廟主持肯定把它當寶貝供著,怎麼肯借給我們?」

    三人又陷入了沉思中。這時李旭又道:「如果出錢租也許有希望,不過至少得給寺廟一萬五千元的香火錢,即便是這樣別人還怕你把銅鼎給騙走了。」

    葉瑜道:「我去找朱縣長,請他開個證明,並且去柳叔那兒轉借60萬作抵押。有朱縣長的證明,再加上我們捐助的香油錢一萬五千元,應該沒問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