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實我在信中所寫的內容很簡單,就只有一條,那就是要糧食!要知道我率領這三萬騎兵,突襲到汴梁城下,雖然如願的抓住了趙佶,但一路走來,開始時為了隱蔽所走的都是些罕有人煙的地方。後來見形跡暴露,於是索性就放開了狂。直到現在軍中所用的糧食都是隨身攜帶的乾糧,經過連續的消耗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再不補充糧草,三萬大軍就要在汴梁城下餓肚子了。如果實在不行,恐怕也只能派出軍士,到四鄉八村去打白條,收購糧食了。可一招雖然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說出去到底是不好聽,在汴梁附近梁山的影響本就沒有多少,這種不得民心的事情,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想使用!
但現在趙佶這個太上皇在我手裡,那我自然就不用如此頭疼了,直接寫下一封書信,命人射入城內,向宋室索要糧草,守著汴梁這個大宋的都城還怕他供應不了我這三萬人的軍糧嗎?為了增加信中的說服力,我還特意讓人把趙佶給綁到了城下,要了這張王牌在我手裡,我還怕趙哲這個小子翻出天去!要知道中國歷代,無不以孝為先,如今你老子在我手裡,從你那裡要點糧食,這不過分吧!要知道綁票勒索,可是我的老本行哦!
書信送達趙哲處,直把趙哲給氣得夠戧!「綁票綁到朕的頭上了,這可是千古奇聞啊,這人算是丟到家了!有心立刻出兵去攻,但一來城中兵力本就不夠,就是去了也不是人家的對手!二來,自己的老爹還在人家手裡,這時去攻打,不是把自己老爹往死裡逼嗎?別說是日後的史書了。就是當時之人的吐沫自己也承受不了啊!在發洩了一通之後,趙哲最終還是只能向群臣問話了!
出人意料的是,趙挺之在面對這個難題的時候,並沒有一絲地猶豫,而是堅決要求趙哲不去理會我所開出的條件,一意堅守汴梁都城,等候各路的援軍。「等將王倫擊敗之後,太上皇自然便可解救出來!」
「好傢伙。這那裡是要解救太上皇啊,分明是要將太上皇往死裡逼啊!王倫兵敗之後,還能讓太上皇活著嗎?趙挺之的膽子也太大了吧!」其實趙挺之的辦法看上上去萬分危險,但實際上卻對趙佶並沒有太大的傷害。畢竟只有活著的趙佶才是最有威力的,而死了地趙佶除了換來群臣的激憤之外,便再無半點用處!所以即便是我真的兵敗而逃,無論如何都會帶上趙佶的,那可是個超級保命符。我怎麼會隨便放棄呢?相反,不論是否兵敗,沒有被滿足要求的王倫如果想要出氣的話,跟著趙佶一起被抓的蔡京便是最後的人選,說不定在援軍還位到達之前。蔡京恐怕就已經是死人一個了!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趙挺之便大膽向趙哲提出了不去理會王倫地要求,只一心守城,等待援軍的建議。目的就是要借我的手。去除掉自己政治上最大的敵人蔡京!
可他地這點心思,又怎麼能瞞住所有的人?很快,蔡京的黨羽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妙」,急忙紛紛出班,奏請皇帝,要趙哲以仁孝字為念,且不可因一時不忿。而壞了仁孝大道。並抓住個孝字大做文章,一力規勸趙哲且不可行此,禽獸之舉!並有幾個御史台地官員,於當場彈劾趙挺之,要求趙哲將其拿辦!
就當包括趙哲在內的眾人以為趙挺之要大力反擊彈劾他的眾臣的時候,趙挺之卻突然收力,先是向趙哲承認了自己考慮不周,險些將太上皇置於險地的過錯。並在自請其罪的同時。想趙哲奏道:「先前臣做之議,未能顧及太上皇之安危。是臣之罪責,還請皇上責罰!如今既然朝中眾臣都同意向王倫提供糧草,臣細細想來還是眾為同僚眼光長遠,臣不及也。臣附議!」
趙挺之的突然轉變態度,讓現場所有的人都傻了眼。按照慣例,既然趙挺之提出地建議被蔡京一黨的人否定之後,接下來的就應該是一場持久的辯論。但現在趙挺之未做絲毫抵抗便舉起了白旗,實在是讓人費解!就連習慣了兩派人反覆爭吵的趙哲也大感奇怪!但轉眼之間就有人明白了趙挺之的用心,細一想來,不禁在心中對其大罵不止!
原來趙挺之先前所出的主意,如果沒人站出來反對,並用以施行的話,趙挺之就在不聲不息之間,行借刀殺人之計,除掉了自己最大地政敵蔡京。而如果朝中一旦有人反對地話,便馬上順風轉向,同意起反對派的意見來!如此等將來修史之時,這種資敵地行為怎麼也算不到他頭上,而他卻落了個不畏強敵,能言趕諫的名聲。「真是一條老狐狸!」
不管朝中其他人怎麼看,趙哲的心裡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在他看來,在如今這樣一個危急的時刻,趙挺之能夠放下自己的面子,和朝中眾臣取得一個統一的意見確實是難能可貴了!畢竟在此之前,這兩派人為了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吵上大半天甚至幾天的情景,當時還是身為皇子的他可沒少碰見!現在趙挺之的主動退,雖然其結果讓人不那麼痛快,但總算是有個統一的意見,總比他們為此再吵上十天半個月的要強得多,這在雙方交手的記錄中也不是沒有過的事情!畢竟自己的老爹還在人家手裡握著呢,萬一有個好歹,別說是天下悠悠之口,就是自己的良心上也過不去啊!
既然朝中的眾臣有了一個統一的意見,那麼剩下事情就簡單了。雖然大宋朝在徽宗手裡沒少揮霍,加上為了應付南方的戰事也沒少調撥錢糧!搞得汴梁城中的儲備大大減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汴梁城中的存糧,來應付城外的三萬大軍十數天的糧草那還是沒有問題的。於是就在當天下午,上百輛大車,滿載著糧草從新酸棗門離開,送進了我立在城外五里處的大營之中!
由於我所率領的都是騎兵的關係,所以城中的諸位大臣都並不的擔心我會提兵攻城,但如果我在汴梁四周大肆的搶掠,也足夠讓他們擔心的了。一來這天子腳下,除了當年遼人曾經在黃河北岸停留以外,這還是大宋立國後的第一次兵臨城下,被人搶掠一頓,傳出去實在很是沒有面子!二來是因為朝中大臣中,不乏在汴京附近擁有產業的權貴,如果我真的在京城四周搶上一通就走的話,他們拿我也毫無辦法,這個損失只能由自己來承擔!所以在看到我得到糧食後,並沒有四處搶掠,而是在營中安靜的待著的時候,心中不禁都長出了一口氣,「看來自己在城外的那些產業是保住了!」現在汴梁城中的勳貴以及眾大臣,都望眼欲穿的等待著援軍!在他們看來,我之所以能夠打到汴梁城下,一方面是沿途各地的禁軍無能,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朝廷將大量的精力都投向了南方,所以被我趁虛而入!只要朝廷認真起來,大軍到時,便是我倉皇逃竄的時候!但對於朝中的這種思潮,盧敬卻只能暗中搖頭,「真不知道這些文人的自信都是從那裡來的,你們以為在這平原之上要對付三萬騎兵真的就那麼同意嗎?」
而就在城中的那些大臣們日夜期盼援軍,並不斷的加固城牆的時候,我在城外的大營中遙望汴梁城,心中也是充滿了疑問和無奈:「傳說中這北宋的最後兩個皇帝不是都挺窩囊的嗎?當初金人兵臨城下之時,被嚇得什麼都答應人家!怎麼換成了我就不行了呢?」
思靠了半天之後,我發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怪現象!每當北方的遊牧民族進入到中原地區的時候,往往各地的官員會望風而逃。其速度之快,恐怕就連最擅長奔襲的這些遊牧民族也難以企及。倒是城中的百姓往往會自發的組織起來,和這些侵略者拚死一戰。其中在沒有任何官員的指揮下,全城拼光的例子屢見不鮮!而反過來,如果是起義軍攻打朝廷的話,那地方上的百姓對此倒無所謂,甚至有主動開城相迎的。倒是那些懦弱不堪的官員往往會組織人手,調撥官軍進行殊死抵抗!
就像現在的汴梁城一樣,雖然我所率領的這點人並不能進行圍城,但每五十人一組的游騎四散游動,倒是控制了汴梁周圍幾條主要的通道。從這兩天截獲的十八面配有金牌的書信!來看,趙哲顯然是想通了現在自己與趙佶的關係,想要和我決一死戰了!想想也是,抓住了趙佶雖然風光,但到底也只是個太上皇而已,又在我的手中!「恐怕是個皇帝都不喜歡自己的上面還有個能制約自己的太上皇吧!那怕他是自己的父親恐怕也不行!」
「現在汴梁城內的士氣倒也還算是不錯!看來這些養尊處優貫了的大爺們還是沒有搞清楚現在的狀況啊!看來我得想辦法再對他們敲打敲打了!不管怎麼說,等林衝他們到了的時候,城裡的士氣越低,對我來說總是越好的事情!可該怎麼辦呢?」
正當我為了如何殺雞儆猴而頭疼的時候,帳外穿來一聲高亢的「報」聲!
「報∼∼∼∼∼!啟秉王爺,有一支打著西京旗號的隊伍正全速向汴梁開來,人數大概在五千上下,入夜後,將抵達汴梁城下。望王爺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