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醫路榮華

正文 第33章 捷報 文 / 上官慕容

    傅卿和與傅卿璃連忙上前一步,盈盈給皇后行禮。

    皇后娘娘見了傅卿和,臉上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行動如嬌花照水,身姿若玉樹春風,唇紅齒白,人比花嬌。

    怪不得淮王求到了自己面前,說看上了一個顧家的女孩,這般容貌品格,但凡是個男子都不免心動的。

    「你們叫什麼名字,哪個是姐姐,哪個是妹妹?」

    傅卿和抬起頭來看了皇后一眼,見她臉色有些發黃,雙目卻灼灼有神,便迅速低下頭去道:「回娘娘,臣女名叫傅卿和,在姐妹中行三。」

    這下皇后更為詫異,竟然不是她!

    她不由朝傅卿璃看去,在皇后的注視下,傅卿璃有些緊張,她死死捏著帕子道:「臣女名叫傅卿璃,在姐妹們中行四。」

    皇后娘娘聽了,輕輕「哦」了一聲,然後道:「原來你就是四小姐。」

    不過短短幾個字,就令傅卿璃激動的幾乎要顫抖起來,淮王沒有騙她,淮王真的對皇后娘娘說了,她真的要做王妃了!

    怪不得皇后娘娘會單獨叫她們姐妹上前,原來皇后娘娘早就知道她了,接下來皇后娘娘肯定還會問她問題的。

    她都想好了,只要皇后娘娘問,她一定會回答的十全十美,保證讓皇后娘娘滿意,不、不單單是滿意,而是喜歡她!

    她有這個信心,皇后娘娘一定會對她另眼相看的。

    沒想到皇后娘娘根本沒有問她,而是柔聲對傅卿和說道:「你送上來的風油精很好,是你自己做的?」

    「多謝皇后娘娘誇獎,是臣女自己做的。」傅卿和抬頭來,看了皇后一眼。

    皇后果然跟武定侯太夫人說的一樣,非常的寬和。

    這一會的功夫,傅卿和看了皇后好幾眼,她可以肯定了,皇后的身體,的確有病,而且還不是最近病的,而是病了很久了。

    「很好,那風油精很好用,我照著你寫的,睏倦頭暈的時候用,的確好了很多,本宮待會有謝禮給你。」

    聽了皇后娘娘這句話,其他的閨秀都不由抬起頭來,或驚艷或羨慕或嫉妒地盯著傅卿和。

    傅卿和聽了,微微屈身,對著皇后展顏一笑:「多謝娘娘。」

    她笑起來的如嬌花初綻,似白雲流霞,有一種令人移不開的眼睛的美麗。

    皇后娘娘先是一愣,接著就笑了。

    一般人聽了這話,恐怕早就趴在地上額頭謝恩,這個女孩子卻這樣大大方方一點都不害怕自己,真是有意思。

    這一笑,皇后就覺得有幾分累。

    「好了,你們且回去坐吧。」

    皇后娘娘沒有跟自己說話,令傅卿璃有些吃驚,而傅卿和卻立馬反應了過來,拉著傅卿璃屈膝退回到座位上。

    皇后娘娘一一召見,幾乎跟每個小姐都會說上幾句話,或誇獎或讚賞,總之,這一場見面令眾人都非常滿意。

    幾位小姐原本吊著心,一番召見下來,都覺得皇后隨和好相處,不由得放鬆很多。

    原本緊繃著的氣氛也變得融洽起來。

    皇后見了,臉上就露出滿意的微笑。

    突然外面傳來太監的尖亮的聲音:「皇上駕到,楚王駕到、湘王駕到、寧王駕到、淮王駕到、谷王駕到……」

    傅卿和心中一驚,沒有想到皇帝這個時候回來,更沒有想到幾位適齡的皇子都到了。

    太監長長的稟報聲剛落,傅卿和就看到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皇帝走了進來。

    傅卿和還沒有看到人長什麼樣子,就看到身邊的人呼啦啦都跪下去,山呼萬歲,她也連忙跪下。

    傅卿和只看到一雙明黃色繡著五爪金龍的靴子從自己面前走了過去。

    皇帝越過他們,趕緊去扶皇后起來:「你身子不好,何必要起來?朕不是已經說了不要多禮了嗎?」

    皇后娘娘柔聲一笑,聲音裡面儘是溫情:「多謝皇上體貼臣妾,只是禮不可廢啊。快讓諸位小姐起來吧。」

    皇上沒有跟皇后分辨,而是說到:「都平身吧。」

    傅卿和跟著幾位小姐站了起來,然後又看見幾位皇子給皇后請安。

    「皇上怎麼這個時候來了?」皇后問道。

    「朕要送皇后一個禮物。」皇帝哈哈一笑,顯得十分開懷。

    「什麼禮物?」皇后娘娘十分配合地問道。

    皇帝的聲音裡面帶著幾分志得意滿的暢快:「皇后,安南大捷!戴明高打了勝仗,已經班師回朝,不日就要抵達京城,安南國俯首投降,以後要稱臣納貢,這回派了太子與宰相做使者簽署投降條約,你說這禮物好不好?」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皇后大讚一聲,臉上也帶了幾分喜色。

    為了攻打安南,朝廷耗費不少兵力、錢糧,一打就是好幾年,更是換了好幾個大將,去年年中,襄誠伯戴明高主動請纓,沒想到他真的打了勝仗。

    襄誠伯戴明高是大皇子楚王的岳父,皇后無子,大皇子生母早逝,他一直養在皇后名下充當嫡長子,卻因為太后的干涉,遲遲沒有被立為太子。

    &n

    bsp;這一回,襄誠伯打了勝仗,楚王恐怕就要被立為太子了,還有誰能比皇后更開心?

    幾位皇子之前已經說過恭喜了,這會子還是齊齊上前,跟著大殿內外的小姐、宮女、太監一起拜下去,高聲唱道:「恭喜皇上,吾皇聖明。」

    皇帝哈哈一笑:「都起來吧。」

    幾位皇子臉上都戴著笑,可是除了楚王是真心高興,其他人心裡恐怕都不是滋味。

    特別是湘王、寧王兩位在朝中也有支持者的兩位皇子,心中更是難受。

    這樣一個好消息,按說跟傅卿和關係不大的,可是傅卿和的心卻不斷朝下沉去。

    她的四叔,武定侯府的四老爺傅恩沐三年前去了安南戰場,之前雖然時有捷報,但大多是敗仗多,勝仗少,這一次大捷,恐怕他的位置又要升一升了。

    對於趙氏來說,四老爺傅恩沐打了勝仗自然是壞事,對於依附著趙氏的傅卿和,這事情好壞自然不言而喻。

    他跟趙氏針鋒相對,有著不可彌合的矛盾,之前他功敗垂成,去了安南,這次回來,傅家恐怕要掀起狂風暴雨了。

    怪不得一向低調的四夫人會突然囂張起來,原來,這就是她的憑仗!

    心裡揣了事情,傅卿和思量了好一會,才將注意力轉回到大殿中來。

    突然,她感覺到一道犀利的眼光在打量自己,這目光並非一掃而過,而是一直落在她的身上。

    一想到對面就是幾位皇子,一想到自己現在的容貌,她的脊背不由有些發涼。

    就在這時,皇后娘娘突然說她們可以回去了,那道目光這才從她身上收回。

    傅卿和如蒙大赦,跟著眾人一起給皇后磕頭,抬頭的瞬間,她用眼角的餘光去看那道眼神來的方向。

    她不由一愣。

    那個地方坐著的,顯然是淮王,他正漫不經心地坐在那裡,偶爾看一下自己這個方向。

    傅卿和不由心頭一鬆!

    他看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左手邊的傅卿璃,因為自己跟傅卿璃靠得太近,所以讓自己產生了錯覺。

    她鬆了口氣,暗暗嘲笑自己草木皆兵。

    張姑姑帶著一眾小姐出了正殿,正殿門口站著一個身材高大身穿錦衣衛鎮扶服的男子。

    諸位小姐沒有想到這裡會有外男,都吃了一驚。

    張姑姑沖那男子點點頭,然後安撫眾位小姐:「是錦衣衛鎮扶衛大人。」

    眾人聽了,臉上都露出瞭然的表情,這位衛大人,可是皇帝眼前的紅人。小姐們紛紛低了頭,從衛昭面前魚貫而過。

    傅卿和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上,不由就犯了職業病,自己給他開的藥,不知道他有沒有按時服用,要是定時定量吃藥的話,那幾瓶藥估計該吃完了,後來自己跟半夏又制了幾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機會給交給他。

    現在不是時機,否則自己就可以問問他了,還可以跟他討要診費……

    上次在街上,他一定是認出自己了,否則也不會那麼輕易就讓自己過關。頭一次自己治好了萬公公的病,第二次自己又幫他抓了人,他怎麼說都欠了自己人情了,這人情什麼時候能收回來?

    傅卿和心中嘀咕著,經過他面前的時候,就轉頭看了他一眼。

    沒想到衛昭面無表情,根本沒有認出她。

    傅卿和自嘲地低下頭去,心裡對衛昭就有了幾分埋怨,我可是你的大夫啊,給你治過病的,還治了萬公公的病,幫了你一個大忙,你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了呢,真是……

    一眾鶯鶯燕燕從身邊走過,衛昭一直面不改色,旁邊的隋太監心裡暗暗佩服他好定力。

    「隋公公,這些小姐都是來給皇后賀壽的?」

    隋太監咧嘴一笑:「是的,還要給幾個皇子選妃,走在前面的那位武定侯傅家的小姐,馬上要做貴人了,是淮王親自到皇后面前要的人,連陛下都驚動了。」

    「是嗎?」衛昭輕輕吐出這兩個字,聽不出喜怒來。

    他的手卻不由放到自己懷中,輕輕摩挲著懷中的那細膩光滑的藥瓶,心裡頭覺得有些悶悶的。

    這藥他吃著很管用,最重要的是攜帶方便,可以保證按時服用。上次她幫了自己一個大忙,自己還沒有來得及道謝呢,本想著過一段時間再去那莊子上找她拿點藥,再親自跟她道謝,沒想到不過短短半個月,她就要做貴人了。

    衛昭歎了一口氣,有一股說不上來的失落。

    幾位小姐在偏殿裡面用了點心,由宮女帶著入了廁,淨了手,張姑姑方道:「各位小姐現在就可以回去了,這是皇后娘娘賞給各位小姐的。」

    張姑姑身後的站著八個宮女,手中都捧著一色的紅漆描金海棠花托盤,托盤上的放著或圓、或方、或長的匣子,一看就知道裡面裝的八成是首飾。

    張姑姑面帶微笑,一一將匣子發到眾人手上。

    本來以為只有傅卿和會有,那幾位閨秀是有些羨慕嫉妒恨的,沒想到現在人人都有,這倒是意外的驚喜。

    一時間人人臉上都帶著高興的笑。

    最高興的莫過於傅卿璃了,本來以為皇后娘娘天威難測,定然高高在上,令人難以觸及,沒想到皇后

    娘娘這麼和藹可親,比尋常人家的夫人還要好相處,一想到有這樣的婆婆,她心裡對於進宮又多了幾分熱烈的期待。

    兩人沿著來時的路,出了宮門,遙遙見到傅家的馬車在宮門外等著,不由相視一笑,齊齊鬆了一口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