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後衛生部部長梁靜,給」總參防疫一大隊」調撥了足夠的抗菌素。除了盤尼西林(青黴素)之外,又開發生產了治療鼠疫、傷寒、炭疽等感染的特效抗菌素,如鏈黴素、氯黴素、慶大黴素等等,當然所用的名字有所不同而已。這些新產品一部分高價出口賺銀子,另一部分都給了」總參防疫一大隊」,用於不慎感染後的自救,以及撲滅可能出現的疫情。
這個大隊的常規武器裝備,同兩狼團一樣具有後世八十年代的水平,微型衝鋒鎗、夜視鏡、防彈衣、生化防護服、單兵對講機,還配備了火焰噴射器、機動噴霧器、保險密封車、生化武器發射裝置等專業設備,是集打、防、消於一體的特殊技術部隊。本身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可以作為攻擊力量投入戰場,用常規武器殺傷敵人。如果敵人敢於使用生化武器,這個大隊可以進行生化反擊的同時,執行封鎖疫區、消毒、治療等任務。
在接到情報部關於日軍將拒絕交出東二省的情報後,總參謀部便啟動」擒魔一號」作戰計劃,為」擒魔一號」行動發出一系列命令。首先致電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指示彭zh、陳g等人,掌控的所有抗聯各路部隊,統一聽從東北軍區司令員周遠的指揮。命令特工部所屬的潛伏特工人員,在我軍完全控制日軍731部隊的建築後,接到特工總部的命令,立即就近自由襲擊既定的目標。命令空軍的新式轟炸機和強擊機也立即出動,對於各路增援之敵予以空中打擊,並配合東北的抗聯部隊,以731建築區為中心,殲滅所有在二十公里半徑內的日軍。
東北軍區將抽調三個武裝直升機大隊,作為輔助力量確保」總參防疫一大隊」的安全,將所有細菌武器的研究資料、設施運抵安全地帶,731的建築經徹底殺蟲消毒後完整保留,作為戰後日軍侵略我國的罪證。
周遠司令員任命38軍副軍長,來自未來的戰士王鵬少將,作為這隻虎狼之師的總指揮。在原八路軍的115師、120師、129師統編為第38軍後,原西北集團軍第8師師長王鵬,作為過渡而首任38軍軍長,lbc任副軍長。後來lbc從太原高級軍事學院培訓畢業後,兩個人的職務進行了互換,lbc少將任第38軍軍長。
每一位來自未來的戰士,都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對於這個時空中的名和利毫不在意,退居副職毫無怨言。倒是lbc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多次致電軍委建議修改任命,這件事在軍內影響很大,從此無人再敢爭名奪利。
王鵬的內心對這位後世的」軍神」十分敬佩,把自己的學識和理論毫無保留地傳給lbc,兩個人在一起合作得十分愉快,短時間內就把第38軍打造成了一支勁旅,在同蘇聯的邊境爭端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由於」擒魔一號」計劃是絕密,只有來自未來的戰士和中央高層的少數人知道。當東北軍區調任王鵬為行動總指揮的命令下達時,lbc對於深入日軍腹地的行動感到十分震驚,對王鵬的人身安危十分擔心,執意要給東北軍區回電說明自己的反對意見。
待王鵬詳細地向他介紹了」擒魔一號」的前後,lbc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他拍了拍王鵬的肩膀深情地說道:」你不光是我的副手,更是我的好兄弟,我還以為又讓你去赴湯蹈火呢,有在蒙古的那一次還不夠嗎!這下我放心了,說實在的,我真想搶你的角色,這可比戰場上更趕勁啊!」
王鵬也笑道:」軍長有所不知,我的這個差事是塊香餑餑,盯著的人可不少呢!據說鍾國興、張文革、薛飛和苑永賢這幾個小子,都偷偷給劉總參謀長打過電話。對了,還有徐進!你說劉軍長,要不是趟美差,這幫猴精能這麼感興趣嗎?」王鵬一臉得意,作為來自未來的人,哪個不對731細菌部隊恨之入骨,恨不得對這些野獸食肉寢皮!如今這件歷史性的重任落在自己肩上,怎能不感到興奮和刺激呢!
lbc軍長兩手扶著王鵬的雙肩叮囑道:「王副軍長,好兄弟!無論如何,這是在關東軍的老巢作戰,你一定小加倍小心,38軍全體指戰員等著你凱旋歸來。」
「放心吧軍長,有你率領38軍的弟兄們做後盾,老子還有個球顧慮,咱們吉黑戰場上再會吧!」王鵬副軍長說道。
1941年11月28日晚,在臨近偽滿洲國黑龍江省邊境的野戰機場,由」野狼團」、」血狼團」、」總參防疫一大隊」組成的虎狼之師,三千餘人全部集中在這裡。()整個機場燈火通明,五十餘架米-8型直升運輸機,三個武裝直升機大隊的飛機,排滿了整個機場。這些直升運輸機將分兩批,將所有部隊運送到指定位置。總指揮王鵬同戰士們一樣,頭戴鋼盔,身穿黑色作戰服,手提一支微型衝鋒鎗,胸前掛著紅外望遠鏡,威風凜凜地站在臨時搭起的檯子上,望著台下殺氣騰騰的戰士們,心情感到格外地激動。
自從塔木查格布拉克血戰以後,再也沒有指揮過大規模的戰役,本來就很年輕又是特種兵出身,十分渴望在第一線親手殺敵,這個難得的機會終於來了!王鵬十分同情劉劍鋒總參謀長,幾乎已經成了不成文的慣例,只要是哪個來自未來的戰士將要出征,他都會來電話酸溜溜地挖苦別人一番:」行啊小子,又有機會展示身手了,高興了吧?得意了吧?給我弄把戰刀來,佐官的不要,要將官的!」發洩和刁難完了才談正事。唉!大家都十分理解,這是被沒仗打憋的,挖苦就老老實實聽著,想當年(應該是想將來)劉總長也是一員猛將啊。
王鵬威嚴地掃視著部隊,開始作出征前的動員:」同志們!」只聽台下」刷」地一聲全體立正。」請稍息!」王鵬舉手敬了一個軍禮。」我們今天晚上的目標,是倭國帝國主義設在中國的一個魔窟,倭國野獸們在那裡殘害中國同胞,用中國的軍民作細菌試驗,妄圖將來用細菌武器征服中國,滅我種族!從華北和南方軍區來的部隊,也許沒有聽說過倭國的731部隊,這是一個滅絕人性的野獸部隊,野獸的領頭名叫石井四郎。731部隊組建時的編制大約是300人,1940年擴大到3000人,在侵華戰爭期間用於細菌、毒氣實驗而殺害的中國人、朝鮮人、蘇聯人和蒙古人等,至少達到了8400人。可以說,731部隊是倭**國主義在中國建立的,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生物武器試驗基地,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支細菌戰部隊。這群野獸把用來試驗的活人稱作木頭,所謂的木頭就是被倭國憲兵、特務機構專為731部隊擄獲的中國人,他們是抗日戰士、國民黨和八路軍軍人;也有不少俄羅斯人、朝鮮人、蒙古人,甚至荷蘭人。這群野獸的罪行罄竹難書,它們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單純的軍事行動和目的,所作所為不屬於人類,甚至連禽獸都不如。我命令你們,將這個魔窟徹底搗毀,對於裡面的野獸毫不留情地將其殺死,為被它們殘害的同胞和人類復仇!打倒倭國帝國主義!以血還血!」憤怒的吼聲響徹夜空。
「登機出發!」王鵬總指揮下達登機命令。片刻,一架又一架的飛機,滿載全副武裝的士兵和武器彈藥,消失在夜空中。
與此同時,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也接到總參謀部的命令,派抗日聯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率領抗聯中的精銳第一、二軍運動到了哈爾濱附近,相機配合我軍的」擒魔一號」行動。
在原來的歷史進程中,東北抗日聯軍的處境十分艱難,抗聯活動的地區是中國東北的森林。這裡的森林不同於熱帶的森林,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高手甚至只用一把小刀就能生存。而東北的森林緯度高,溫度低。尤其在冬天的夜裡,說是滴水成冰一點也不誇張,甚至謠傳在外面撒尿要拿一根棍子,一邊撒一邊用棍子敲下來。為了避開日軍,抗聯選擇在深山密林中建立基地,而比較少在群眾中開展工作,沒有像日後華北抗日根據地那樣,如此大規模建立放手發動群眾,進行村村聯防的那種根據地,更不用說開展減租減息,和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權了。
而面對日偽著手建立」集團部落」時,由於缺乏足夠牢固的群眾根據地,抗聯對此一籌莫展,而阻撓的行動似乎也比較消極(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抗聯本身實力就很小,不足以有效阻止日偽大規模的」歸屯並村」行動)。等到」集團部落」建立起來,農村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被關進這些」人圈」裡面,與抗聯的聯繫被切斷以後,抗聯真正的噩夢才開始。大家皆以抗聯戰士在天寒地凍之時」火烤胸前暖,風吹來背後寒」為苦。殊不知這對抗聯來說已是天堂也!在」集團部落」普遍建立後,躲藏在密林中的抗聯戰士,甚至在三九天滴水成冰的夜晚也不能生火!因為一生火,附近的日軍討伐隊就會發現,有人在」集團部落」之外活動,除了抗聯的部隊還能有誰,便乘著黑夜就能摸上來,天一放亮就展開攻擊,使抗聯的部隊往往來不及轉移。1939年1月至1940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苦鬥時期。1941年至1945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開展小型游擊戰和轉入蘇聯整訓時期。
未來的力量改變了歷史進程,本來是東北抗聯最困難的時期,日寇卻忙於在華北同八路軍鏖戰,沒有更多的精力顧及後方。在日寇被趕出關內,隨即中央軍委派陳g率領特遣隊進入東北三省,使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流動作戰的各路抗聯有了主心骨,同時也帶來了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裝備精良的特遣隊,首先同中國勞動黨掌握的抗聯第一、二、三、六、七軍聯繫。帶去了中央軍委給抗日聯軍中的黨員,楊靖宇、魏拯民、周保中等人的信,要求立即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在中國勞動黨滿洲省委的領導下,堅持東北地區的抗戰。
為了加強滿洲省委的力量,來自未來的李愛國政委建議mzd,派彭zh為滿洲省委書記兼任抗聯政委,並隨同特遣隊派去一大批中國勞動黨黨員幹部,使抗日領導力量薄弱的滿洲得到了加強。
在我軍東北軍區的直接援助下,中國勞動黨掌握的抗聯部隊首先被裝備起來,除了抗日-1型系列武器和小型火炮、彈藥外,尤其是冬季作戰急需的帳篷、棉裝、食品等物資,先進的狙擊步槍更是山地作戰的絕佳武器,使東北抗日聯軍的戰鬥力倍增。日寇的討伐隊的兵力少了頻頻被殲滅,大兵團規模地進剿卻又拖不起,一個又一個的」集團部落」被搗毀。並且把倭國開拓團也作為攻擊目標,將開拓團的倭國移民全部殺死,所有物資和工具被搶的一乾二淨,對待倭國人出現了在華北遇到的割頭現象,使倭國人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
經過一番較量後,敵我雙方力量總體趨於平衡,誰也奈何不了誰。日軍以及開拓團的倭國人,龜縮到城市附近日軍實力較強的地區,讓出了大片的曾經被佔領的土地,因此東北抗日聯軍才有建立根據地的可能。
東北軍區和西北軍區的部隊,也在吉、黑兩省邊界頻繁調動,蓄意製造的擦槍走火事件層出不窮。關東軍主力的神經被繃得緊緊的,目的是將日寇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為」擒魔一號」行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