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201章 恩仇〔下〕 文 / 九天楓

    老人雖然覺得朱溫很有能力,但是身為丐幫的繼任幫主,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自從後梁建立之後,丐幫就一直在給後梁製造麻煩,還一直想要找機會刺殺朱溫。

    無奈朱溫身邊人的功夫不錯的人真的不少,也一直沒有機會,所以遲遲沒有動手,知道後來他自己被殺。

    「嗯,師兄你既然朱溫這麼受黃巢的信任,那麼後面又怎麼會和我們丐幫結仇呢,我師父不也是黃巢的部下嗎?」

    現在趙旭也是很快的進入到了角色,交齊師傅來沒有絲毫的拗口,反而是越叫越順了。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可是向朱溫這樣的人是只會為自己的的利益而活的,至於其他的他從來不會多考慮,什麼對他有利,他就會沒有絲毫的猶豫的去做,所以只要義軍有一點不順,他就會背叛。」

    老人的意思是,像朱溫這樣什麼都是先考慮自己的人,黃巢的部隊一番風順的話,還好。

    但是只要有一點挫折,他可能就會立刻的改變風向,轉頭去對付黃巢的政權。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用在朱溫的身上更加的貼切了後來……」

    老人又開始緩緩的講了起來。

    隨著三十而立的朱溫不斷的南征北戰,建立了無數的功勳,他也成為大齊不可多得的一個將才,一顆耀眼的明星似乎正在興起。

    但是當時朱溫當初參加黃巢的部隊起義,並非為了什麼勞苦大眾的幸福,他也沒有這樣的覺悟。

    更加更沒有什麼替天行道的思想,他還有自知之明,替天行道他還沒有那麼的高尚。

    他無非是為了自己的出路,自己做山賊做膩了,又不能回家,看到黃巢勢如破竹,自己也起了心思、

    於是自己也覺得去碰碰運氣吧,這樣或許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說他是出於一種圖富貴、出人頭地的私心,才參加的義軍。

    因為他分析了一下,如果黃巢成功了他還能當個功臣呢,再不濟的話,他投降也能混個一官半職的。

    在參加黃巢軍之前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了,也就是說如果他在黃巢哪裡無法混下去時,為了生存為了富貴前途,他就會另謀出路。

    果然這樣的「機會」很快就降臨到了朱溫的身上,朱溫也因此有了更大的空間。

    朱溫任同州防禦使的時候,和他隔河對峙的唐朝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這個王重榮是唐朝的一個大將了,也有過不光彩的一面,他投降過起義軍。

    當黃巢的勢力最大的時候,也就是攻進長安的時候,他居然跟著河中節度使李都一塊投降了。

    不過後來他在唐僖宗逃到蜀地後號召各地將領圍攻起義軍時又重新叛歸唐朝。

    所以說這個傢伙也真的是一個見風使舵的傢伙,不過現在他當上了節度使。

    手中有精銳數萬,多次打敗黃巢的部將,他就是憋著一口氣要幹掉黃巢,為自己的投降雪恥。

    當然了此人的指揮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因為自從和他交手以來,朱溫沒有一次是取勝的。

    這樣越來順風順水的朱溫很是鬱悶,原來的常勝將軍,現在居然屢戰屢敗了。

    這戰敗的事情也不能怪朱溫,因為他手中可用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這是硬傷,人手不夠,任你朱溫是軍神在世也沒有辦法,況且你還不是軍神。

    無奈之下朱溫只好寫信向黃巢求救,請求這個大老闆對派些兵過來,再不過來真的是撐不住了。

    朱溫就在哪裡一百年苦苦的撐著,一邊等待著黃巢派援軍過來,日子過得很辛苦。

    可是左等右等根本就不見黃巢的援軍的影子,自己現在也是灰頭灰臉的了。()

    朱溫在這裡就開始埋怨起來黃巢了,我為你打江山,你倒好,不顧老子的死活了。

    這一點朱溫確實怪罪黃巢了黃巢根本就不知道朱溫的求援,也沒有見到什麼求援信。

    求援的書信總是被負責軍務的孟楷攔阻扣壓,孟楷和朱溫有點私仇,這個時候正好來個公報私仇。

    所以他把求援信給私下的燒掉了,坐等著看朱溫能夠撐到幾時,死了最好。

    說實話現在朱溫的日子過得十分不好了,幾乎都快撐不住了,他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其實他是怨氣太重了,認為自己為黃巢賣命,黃巢卻見死不救,這讓很是惱火。

    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他開始有有了其他的心思,你讓他為黃巢盡忠,根本就不可能。

    這時候朱溫的狗頭軍師,文雅點叫做謀士謝瞳看到這裡趁機進言獻策道:

    「黃巢起家於草莽之中,是個鹽販子,只是趁唐朝衰亂之時才得以佔領長安,並不是憑借功業才德建立的王業,不值得您和他長期共事。

    現在唐朝天子在蜀中,各路兵馬又逐漸逼近長安,收復長安就在朝夕之間。

    這說明唐朝氣數未盡,上天還眷戀著李唐的江山。這不是人力所能違背的。

    再說了將軍您在外苦戰立功,可是人家去不管你的死活,將軍良禽擇木而棲呀。」

    朱溫看謝瞳說的句句在理,正合自己的心意,之間也不能在一顆樹上吊死。

    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前途,便殺掉監軍使嚴實,率部投降了對面的王重榮。

    王重榮當然高興了,朱溫在叛賊中可是有著赫赫的威名,現在居然投降了自己他能不高興嗎。

    於是王重榮立刻用八百里加急的文書,將這個消息給唐僖宗報了上去。

    這個指揮鬥雞的唐僖宗在得到朱溫歸降的消息後,不禁大喜,興奮地說:「這真是天賜朕的良將呀!」

    朱溫大名他真的是如雷貫耳,前一階段經常接到,賊將朱溫逼近這裡,。賊將朱溫佔領并州等這樣的消息。

    當時他還氣憤已,為何我唐軍中沒有這樣的勇將呀,現在好了朱溫投降了,自己祖宗的基業可以保住了。

    唐僖宗大喜過望之後,立即下詔任命朱溫為左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為了表示自己對朱溫的重視,還有嘉獎他的棄暗投明,還賜給朱溫一個名字:全忠。

    從此朱溫從一個起義軍一躍成為有編製的正規軍了,成了朝廷的人了,還是炙手可熱的哪一種……

    朱溫投降唐朝廷後,唐朝廷任命朱溫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但要等收復京城長安後才能去赴任。

    朱溫便與各路唐軍合圍長安,和昔日並肩作戰的兄弟軍隊兵戎相見。

    此時的朱溫是更加的賣力,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要在唐朝廷站穩腳必須要有功勞。

    黃巢無法抵擋,只得退出長安,突圍後向南轉移,然後又奔向河南。這時候黃巢還沒有覺得自己的處境有多麼困難。

    退到河南的黃巢在攻打蔡州時,唐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投降,唐朝廷再一次震怒。

    於是派出朱溫追擊黃巢軍,老朱也是不負眾望,一直打到汴州,也就是從此刻起他也當起了汴州刺史。

    黃巢又一次的失利了,率領這部下猛攻陳州,聽說黃巢到了陳州,這朱溫有跑了過去。

    和黃巢大大小小的仗,干了四十多個,黃巢狼狽的逃竄了,接著朱溫又與唐河東節度使的精銳騎兵合擊黃巢軍於郾城,再敗黃巢軍於中牟北面的王滿渡,黃巢大將葛從周等歸降朱溫。

    一時間朱溫在唐僖宗的眼裡就是有個大大忠臣了,對他是另眼相看。

    因為追剿黃巢有功,朱溫被加封為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使相。

    所謂使相是一種合稱,使指的是節度使,相指的是宰相,而唐朝沒有宰相這一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職權就相當於宰相,所以朱溫此時稱為使相

    這還不算不就他又被封沛郡侯,後又進封吳興郡王,地位顯赫,他也覺得現在黃巢哪裡強的太多了。

    「就這樣朱溫在唐朝內部站穩了腳,這個時候黃巢可是急壞了,因為現在他是窮途末路了。」

    老人一口氣講了這麼多,也累了,於是喝了一口趙旭遞過來的茶之後有繼續說道。

    「為了應對眼前的困境,黃王就派師伯聯繫那些武林人士,對抗朝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丐幫才正是的成立了。」

    「丐幫成立之後,師伯率領丐幫的弟子不斷的去刺殺唐朝的將領,當然也包括朱溫。」

    「雖然師伯以前和朱溫的私人關係還不錯,不過現在卻沒有任何的留情,派出的全部是精銳的高手刺殺朱溫。」

    「但是現在朱溫的身份不一樣了,身邊的保護的人也是不少了,一直沒有得手,一次還將朱溫打成了重傷,可是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老人說道這裡趙旭明顯的感覺到老人流露出來的那種可惜,估計是為莊義方沒有能殺掉朱溫而可惜吧。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朱溫和我們丐幫結下了恩仇,朱溫開始大肆的追殺我們丐幫的弟子,我們丐幫也是不甘示弱,處處的給朱溫作對。」

    「從此雙方的仇恨不斷的加劇,知道師伯離開人世,但是我們丐幫始終沒有忘記我們和朱溫的恩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