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119章 南唐的反應 文 / 九天楓

    張崇詁感覺到自己開始受到了重用,終於自己不再是個無名的小卒了,哼,翟守珣現在還不是被我給踩在了腳下。

    「既然大人聽陳思誨說的,應該是真的,這朝廷可能已經對您不滿了,況且您是前朝的宗親,大宋估計早就視您為眼中釘肉中刺了,即使您投降也是免不了一死的下場。」

    李重進一聽這也是有道理的,現在忠於周朝的大臣都紛紛投向老者趙匡胤的懷抱,唯一的忠臣李筠是被屠戮。

    自己和前朝的關係比李筠還要近,而且已經傳出風聲朝廷要對自己動手了,他還收到消息朝廷已經準備讓那個大軍做好戰前準備了。

    不要說這個消息也是「醉酒」中的陳思誨說的,還是不小心說漏了嘴。

    李重進稍微思索了一會就說到: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們該怎辦?」

    張崇詁故作衣服深沉的樣子:「城牆。」

    兩個字讓李重進很是奇怪,或者說是疑惑不解,城牆?這個時候提城牆幹什麼?

    「對,我說的就是城牆,首先揚州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不能丟掉,必須牢牢的守住,再次我們也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後方,這是最重要的。」

    揚州的城牆就是揚州的薄弱地方,揚州里來都是十分容易被攻破的地方,要不然當年柴榮親征淮南的時候也不至於輕而易舉就拿下了揚州。

    現在輪到李重進頭疼了,面對高大並不堅固的城牆他也是很犯愁,萬一由朝廷的大軍來攻打的話,還真的是不堪一擊。

    所以修築城牆還真是十分必要的,這一建議立刻得到了李重進的重視,所以他也十分贊同修城牆,但是問題又來了,自己修城牆沒有錢呀。

    既然有消息說朝廷大軍已經准好了準備那就是說他們也注意點了自己的,所以要盡快的行動,錢,錢。

    這時候張崇詁這個狗頭軍師又說不就是錢嗎咱有的是,咱揚州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

    揚州現在已經慢慢的變成貿易的集散地了,每天有好多的商人在這裡停歇中轉,揚州的碼頭每天都是車水馬龍,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商人不缺的就是錢,按照張崇詁的意思就是在這裡人的身上動手腳,可以向他們「借」錢呀。至於修築城牆可以讓城中的百姓修築呀!

    本來李重進還要在考慮一下,不過這時候有從京城一位皇上身邊的紅人哪裡傳來消息說是陛下在不小心的情況下說出了對李重進不滿的話,這就是李重進不得不加快步伐。

    他還想指望這契丹,不過這麼久過去了契丹哪裡還是沒有一點的消息,現在指望契丹是指望不上了,自己還是靠自己吧。

    但是自己的就這麼一點的兵力,還真的沒有能力和大宋抗衡,且不說大宋的精兵了,還有一大批跟隨著趙匡胤南征北討的悍將。自己是獨木難支呀。

    謀士是幹什麼的,謀士就是出謀劃策的,老張現在是充分做到了一個謀士應該做的事情,又給李重進出了一條妙計,那就是和南唐合作。

    他的理由很簡單,南唐當初被迫將江北十四州割讓給了大周,心有不甘,如果現在聯合南唐,一起反對大宋,勝算一定大。

    並且如果真的能夠勝了大宋的話,答應將江北十四州送還給唐國這樣一來不就沒有什麼事情了嗎?

    於是李重進很高興的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速的送交南唐國主李璟,大概意思就是這樣的。

    尊敬的南唐皇帝:

    我李重進是大周的皇親,怎奈我皇帝年幼,又有狼子野心的趙匡胤,是他奪走了我大周的江山社稷,身為皇親我是夜不能寐。

    時刻想著恢復我大周的神器,現在我李重進立志反宋,恢復我大周的天下,希望能夠得到南唐的幫助,事成之後我答應一定將江北十州歸還給唐國。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希望您能慎重的考慮,我就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了。

    反正這信的大體意思就是,我李重進乃是周室至親,世受先帝厚恩,不忍心看到皇權社稷落入他人之手,朝所以準備出兵開封,征討趙匡胤。

    還希望南唐國主李煜派出正義之師,與我一起出兵,李重進還向李璟承諾,等到事成之後,把江北十四州還給他。

    下面的落款是大周馬步軍都指揮使、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傅李重進。這些官職都是李重進在周朝的任職,現在他這樣稱呼自己為的就是要和大宋劃清界限。

    南唐的國主接到這封信的時候,也是很猶豫,現在李璟已經很老了,其實他的年紀也不是很大,但是卻顯的和遲暮老人一般,他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剛即位時候的衝勁。

    在他平時批閱奏章的地方,在拿著這封信久久不語,江北十四州的丟失是他心中永遠的痛,為此他失去了大片的故土和黎民。

    更加令人氣憤的是他還被迫承認大周為正朔,後來周朝被被取代了,大宋建立了,有增無減,自己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真的很窩囊。

    現在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寫信希望自己能夠和他聯合一起進攻大宋,李璟還真有點心動。

    但是這也是一見大事不是他說同意就同意的,還需要和大臣們一起商議一下才行,李璟還是挺民主的,其實倒不如說他有點無能。

    他早已經吩咐人去請吳王和朝中的一些重臣前來商議一下這件事怎麼辦、

    沒有過多久李從嘉就率先走了進來,向自己的父皇行了一禮,接著馮延巳馮延魯兩兄弟、李德明韓下載、陳喬等大臣也進來,這些人已經是朝廷的支柱了。

    「參見皇上,拜見吳王。」

    自從李璟的長子李弘冀死後,李從嘉就是事實上的長子了,現在被封了吳王,也就是東宮太子,沒說的唐國的天下以後就是他的了。

    李璟也沒有什麼廢話直接就說讓他們來的目的,還把手中李重進寄來的信給每個人瀏覽了一邊,李璟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先說,這時候韓熙載站了出來:

    「皇上,微臣倒是認為這個機會。」

    「哦,韓熙載你說這是個機會,說說你的理由。」李璟似乎有點迫不及待了。

    「微臣是這樣想的,現在的宋朝也代周朝而建立的,根基尚淺,內部十分的不穩定,周世宗柴榮身手國人的愛戴,人們到現在還在家中擺著他的牌位。」

    「也就是說思念周朝的人不少,前有李筠現在又有李重進,後面一定還有不少的人觀望,只要我們答應和李重進聯合到時候宋朝一定大亂,我們可以趁機收復我們的江北十四州,如果有可能還可以佔領一些宋朝的土地。」

    他的話剛落下,就有陳喬立刻符合,他們都是以前不贊成向周朝求和的,也就是說是主戰派。

    陳喬跳出來支持就有人反對,這人就是馮延巳現在的已經是主和派的老大了:

    「韓大人說的也不錯,但是韓大人可知道李筠起兵抗宋,堅持了不到一月就被趙匡胤平定了,李筠的兵卒不知道要比李重進多多少,也強悍不少,這李重進能有多少勝算。」

    馮延巳說的這個問題大家真的是忽略了,是呀李筠常年駐守邊關,不可謂不是百戰老將,現在也是死在了趙匡胤的額手上,這個李重進和他比差遠了。

    看到大家沉思的樣子老馮又接著說了起來:

    「我還聽說這李重進現在是缺兵少糧的,就憑那揚州城的城牆還想有一番作為無異於癡人說夢,我看他這樣做是為了拉我們下水,別到時候沒有吃到羊肉,卻惹上了一身膻。」

    「馮大人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所謂富貴險中求,我們不試一番又如何知道呢,況且現在我們被宋朝逼迫的還少嗎?」

    韓熙載說這話的時候是含著怒氣說出來的,上一次趙匡胤登基的時候派使者來南唐的時候,他回錯了意趙匡胤要他擺出一副上邦大國的風範。

    這個使者以為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就百無禁忌了,在南唐的時候還真的是盛氣凌人,就連李璟當時稱自己為朕,都被他說是僭越了,其他的人更不用說了。

    「所以臣韓熙載懇請皇上出兵江北。」說著韓熙載就跪在了大殿上。

    馮延巳也是跪了下來:『「皇上臣……」

    還沒有說完,就被李璟給打斷了:「好了,你們都平身吧,從嘉說說你的想法。」李璟看到一旁老神的李從嘉以為他有什麼想法,出言詢問到。

    「是的父皇,父皇剛才兩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兒臣還是以為我們不要動干戈的好,這樣到頭來受苦的還是百姓,再說了我們的實力和宋朝相差甚遠,現在和他們起衝突是不明智的選擇。」

    看到李璟並沒有什麼不快,他又繼續說道:「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休養生息,集聚力量等以後有機會的時候一定恢復我國故土,而不是現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