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75章 夢 文 / 九天楓

    柴榮的死,讓整個大周蒙上了一層陰影,全國縞素萬民痛哭,這是真心實意的,百姓是發自內心的對柴榮愛戴。

    趙旭和苗訓走在街上看到接到兩邊的百姓都是自發的在自己門前焚香祭拜,趙旭也是深深的震撼。

    柴榮你如果想到你要是知道你死後能得到百姓的如此的愛戴,你也應該感到欣慰吧。

    「公子,看來世宗皇帝很手百姓的愛戴呀。」苗訓也是看到了街道兩旁的景象。

    上一次,趙旭說不讓苗訓在外邊喊他主公,這樣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有什麼圖謀不軌,還是喊公子吧,苗訓也是答應了。

    「世宗如此的受人愛戴,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個明君其實我倒是很佩服的。」趙旭和苗訓一邊走一邊說道。

    佩服柴榮是應該的,這個英年早逝的君主,也是在後世不多為人所稱讚的皇帝。

    他在位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於休養生息增強了後周的實力。

    在文化上,實行考試制度,選拔有能力的文化人,提高了文人的位。

    更為重要的柴榮雖然是行伍出身,但是對一些典籍卻是十分的珍惜。

    一次他見到國家的館藏庫裡的典籍十分的稀少,於是就下令,凡有向官府自願貢獻孤本典籍的,給予重賞。

    對於獻上來的書,他召集眾多的翰林學士進行校對,然後抄錄副本,將原本珍藏,開創了國家館藏的先河。

    世宗辦事謹慎,虛心求諫,從未因言論而殺一人。趙旭想大宋宋太祖是不是受到了這影響。

    在位期間,曾多次鼓勵大臣上書言事,暢所欲言,於是才有了名傳後世的《平邊策》。

    趙旭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但是苗訓卻聽得十分認真,還不時的點頭。

    「公子說的《平邊策》是不是王樸大人寫的那份,周國的統一策略就是按這個來的?」苗訓是知道這個王樸的。

    「對,正是他,很有能力和遠見的一個大臣,可是早早的過世了,國家的一大損失呀!」趙旭對王樸此人是極其佩服的,一個富有遠略的大臣。

    可是竟然也是在顯德六年去世了,這樣的人是是一個少一個,還真是國家的損失。

    趙旭站在城牆上,看著汴京的情景,此時他的腦海裡浮現的是柴榮。

    他在位短短的5年間,他清吏治,選人才,使國家的吏治為之一清。

    同時他還丈量田畝,制定合理的賦稅,讓百姓的負擔極大的減輕了,能不瘦百姓的愛戴嗎!

    整頓禁軍,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曆法,還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佚書,雕刻古籍,大興文教……

    這些無一不說明他是一個偉大的明君,如果你不會是英年早逝,我一定輔助你統一天下,可是,唉……

    正在趙旭在遠處感慨柴榮的早逝的時候,皇宮內氣氛是十分的壓抑,因為皇帝新死,大家都很悲傷,但是更為重要的還是要冊立新的皇帝。

    話說國不可一日無主,既然世宗駕崩,一定要選出新的皇位繼承人,其實生前柴榮已經定好了。

    按理說,皇帝駕崩之後都是應該新皇帝即位之後,才宣佈皇帝駕崩,才給大行皇帝謚號廟號。

    這都是歷史上的慣例,可是後周卻和以往不同,早早的就宣佈皇帝駕崩了。也不知道是誰敢做這樣的決定。

    好多人都是捏了一把冷汗,擔心這樣做會引起恐慌,沒有想到並沒有出現像預想中的恐慌。

    在崇元殿,六歲的孩童正在接受百官的朝拜,這是柴榮生前定好的接班人,柴宗訓。

    柴榮也是沒有辦法,柴宗訓是他的第四個兒子,他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死在了郭威的那場政變中,柴宗訓是他目前的長子,是他和符皇后所生。

    柴宗訓即位成為大周的第三位皇帝,剛剛被被封為皇后的符氏也升了一級,成為皇太后。

    這個皇太后才二十多歲,很是年輕,她是已經故去的符皇后的胞妹,現在有她主政。

    不過一個二十來歲的女流之輩又有什麼政治頭腦呢,所以的政事都交予范質、王浦和魏仁浦三位宰相擔任。

    新皇登基朝右大臣,也有一番陞遷,用來表示新皇的皇恩浩蕩。其中宋州節度使兼檢校太尉韓通,調任鄆州節度使,仍充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

    改許州節度使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仍充殿前都點檢,兼檢校太傅。封晉國長公主張氏,即張永德妻。為大長公主,令駙馬都尉兼檢校太尉張永德,為許州節度使,進封開國公。

    一番封賞大家均是滿意,國喪期間一切如常,柴榮留下遺照,他在死後,不必遵循古禮,一切以統一天下為第一要務。

    雖然柴榮這樣說,但是大家還是不敢這樣做,特別是幾位宰相,極力反對國喪期間動兵。

    因為駐守霸州的韓令坤剛剛擊敗契丹也就是遼國的入侵之敵,想請朝廷盡快派兵可是范質等人卻派出使者去遼國議和。

    同時帶上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去賄賂遼國的高官,想讓遼國在大周的國喪期間不要起刀兵。

    一番武將請命卻都被一一的給駁回了,同時還痛斥了一番趙匡胤和樞密使魏仁浦,說他們不尊重皇帝,老是想著出征,這讓武將們很是氣憤。

    「爹怎麼了,看你一臉怒氣,輸了什麼事情?」趙旭現在是沒有資格去上朝,所以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不是范質那些頑固的老夫子,說什麼先帝屍骨未寒,不宜動兵,可是先帝在臨終的時候明明留下遺詔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可是他們呢?」

    趙匡胤真是氣得不輕,一張臉黑的嚇人。趙匡胤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道:

    「他們還說統一天下還早,當今陛下年幼,等他長大了在商議統一天下也不晚,今上才七歲,等到他長大形勢不一定會變成什麼樣的,我們這群將領也老了。」

    趙匡胤說的十分的不錯,等到柴宗訓長大了,形勢還不知道變成什麼樣的了。

    天下大亂百姓不知道又要受什麼樣的苦了,趙匡胤無奈的搖了搖頭,卻又無可奈何。

    趙旭還沒有來得及勸勸趙匡胤,就進來一人,原來是劉紅慶來了,劉紅慶現在負責搜集信息,他遞給趙旭一個蠟丸,就退下了。

    趙旭看完之後,沒有說一句話,向趙匡胤告個罪就離開了,趙匡胤還沒有來得及問他去幹什麼,趙旭就消失在了後院。他也搖搖頭,老子現在已經管不了自己的兒子了。

    何況現在已經是夜裡了,趙旭現在去幹什麼,想不通就索性不想了,這階段事情太多了,新皇登基自己的兒子卻沒有得到一絲的陞遷,陞遷不說了,原來的官職也沒有恢復。

    就連趙匡胤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在先帝柴榮在位的時候,就很重視趙旭,可是現在是個怎麼回事?雖然他身封開國侯,但是那是一個虛職,一個吃空餉的爵位,管什麼用?

    只不過他總覺得自己的兒子自從先帝駕崩之後越來越神秘了,整日不知道在幹些什麼,還經常拜訪自己的那幾個兄弟,雖然他現在不是以前的那個都虞侯了,但是他是以晚輩的身份去拜訪長輩。

    誰也不能說什麼,自己也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趙旭每日還是去他那個禁軍軍校去訓練那些新進來的禁軍,而且是十分的賣力,大家都是以為他要做出成績給新皇帝看看,好官復原職。

    趙匡胤等了半夜,還沒有見兒子回來,瞌睡難耐的他,只好去休息了,不過正是這次休息,讓趙匡胤生平第一次有了當皇帝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源自於這晚上他做的一個夢,一個奇怪的夢……

    在一做金碧輝煌的宮殿內,裡面沒有燈光,將整個宮殿內照亮的是,星光明亮的星光。

    偌大的宮殿內沒有一個人,只有一個龍椅放在上面,在大殿裡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叫趙匡胤,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來到這裡,又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既來之則來之,趙匡胤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恐懼,就一個人四周看了起來,正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皇弟,你來了。」

    緊接著空蕩蕩的龍椅上面出現了一個人,一個趙匡胤十分熟悉的人,就是駕崩不久的柴榮,周世宗。趙匡胤不知道柴榮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但是還是乖乖的行禮:

    「臣趙匡胤拜見陛下,臣惶恐,臣實在當不得皇弟的稱呼,還請陛下收回。」皇帝的弟弟;皇族中對皇帝的弟輩的通稱。當然有王爵在身的人可以被皇帝如此稱呼。

    皇弟的稱呼實在是太大了,趙匡胤又不是柴榮的親弟弟,也不是柴榮的親族,更加沒有王爵在身,還真當不得這樣的稱呼。

    誰料柴榮這個時候竟然哈哈大笑起來,這更加讓那個柴榮感到莫名其妙,還沒有等他緩過神來,柴榮就開口說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