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50章 渦口誘敵 文 / 九天楓

    趙旭震撼的原因是,他對誓言倒是不在乎,但是這個時代的人卻是對誓言卻是很看重。()

    能說出來天打五雷轟的誓言已經是很重的,古人是很相信鬼神的,這就是說,他們說的一定能做到。

    趙旭眼睛也是有點濕潤,他以前只是將這兩個當成一般的手下,沒有續想到,這兩個人卻是對自己這般。

    親自扶起這兩個人,以兄稱之,此後這兩人更加對趙旭衷心了。

    坐在帳篷的李重進還在生氣;

    「媽拉個巴子,上次怎麼就沒有將你殺死呢,你小子命還真大,火藥都炸不死你,以後還有機會。」

    李重進的眼睛裡充滿了狠辣,幸虧趙旭此時沒有在這裡,不然絕對會當場忍不住殺了李重進。

    趙旭並不知道是李重進要殺他,當時他還在琢磨為什麼只有在軍中才有的火藥,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回家的路上。

    柴榮已經到達了永寧鎮,也知道了正陽大勝的消息,但是他還是撤掉了李谷的職務。

    任命李重進為淮南千軍行營都部署,實際上上由他頂替了李谷的職務。

    李谷被柴榮委派為出來壽州的相關的事宜,實際上是個閒職,因為現在壽州還是南唐的城池。

    也就是說大周的行政版圖上根本就沒有壽州,這是變相的懲罰,李谷也是個聰明人,知道皇帝的意思,沒有任何的不滿。

    柴榮命令圍困壽州的士兵再次將壽州團團的包圍起來,自己也來到了壽州城下。

    柴榮在淝水南側安營。淝水又作肥水,也叫做淝河,它的源頭源出肥西、壽縣之間的將軍嶺。

    分為二支:向西北流者,經200里,出壽縣而入淮河;向東南流者,注入巢湖。

    柴榮之所以選擇在這裡紮營,是有原因的,柴榮看著不斷流動的淝河水,思緒飄向了遠方,突然他轉過:

    「你們知道這裡曾經有過一場戰爭嗎?你說朕和大周這次的結果怎麼樣?」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皇上說的是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三百八十三年,是東晉時期,在北方的統一的政權前秦發動的戰爭。

    統一了北方的前秦還不滿足已有的國土,為了統一天下他又想消滅東晉,進而一統天下。

    於是前秦皇帝苻堅強征自己統治區域的各族人民,號稱有八十萬出兵伐晉。

    雙方就在先下腳下的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在名相謝安的指揮下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是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小國。

    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東晉的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以說這一戰對東晉和前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皇帝這樣問那麼他是自比前秦的苻堅還是東晉的謝安呢?

    按照淝水之戰的雙方,我們大周為了統一大業而攻伐南唐,這也就是前秦,南唐就好比是東晉。

    但是戰爭的結果……這還沒有進行大的戰鬥,皇帝問大家這個問題,誰敢回答。

    回答不好一點,還不被皇上殺了祭旗,一時間沒有人敢說話,只有潺潺的水流聲音。

    趙匡胤看看沒有一個人說話,自己就向前走了一步,大家都心說這真是個愣頭青。

    雖然你是皇上的愛將和拜把子兄弟,但是這事情是不能亂說的,你就等著被陛下訓斥吧。

    在任何時候都有人想看別人的笑話,這是人性的通病,無論在哪裡都有。

    可是他們最後卻是落空了,皇帝不但沒有責怪她,反而嘉獎了他,他們沒有看到趙匡胤的笑話。

    「陛下不是苻堅,陛下是聖明的君主,五代有那個皇帝能比得上陛下,陛下愛民如子,眾人擁護,豈是那沒眼光的前秦苻堅可比的。」

    趙匡胤看到柴榮沒有任何的異色才繼續說道:

    「再說南唐也不是東晉,南唐也沒有謝安之才,所以陛下在淝水定能夠大勝南唐,為陛下一統天下鋪平道路。」

    什麼馬屁明知道它是馬屁被拍的人卻依然很受用,就是趙匡胤的說的這種。

    身為一個皇帝最重要的是天下,你看人家老趙說話,雖然是恭維的話,但是皇帝很受用的。

    柴榮聽完哈哈大笑,拍著趙匡胤的肩膀,和他一塊回了軍中的大帳。

    此時下面的人報告說,南唐有數萬的人在淮河上游弋,並且他們就駐紮在了塗山腳下。

    你駐紮在塗山腳下就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呀,等我攻打壽州的時候你來偷襲我怎麼辦?

    再說塗山和滁州和壽州形成掎角之勢,一旦同時對大周進行攻擊,大周可真是被包了餃子。

    柴榮受不了啦,一定要拔掉這顆釘子,派誰去呢?沒有人願意親自出兵。

    為什麼呢,因為此時可以調動的兵馬,並不多。誰也不敢輕易的去領兵,打不贏還另說,但是不勝卻損害自己的威名。

    在這個時候趙匡胤有事挺身而出,他能用的只有兩千的禁軍,也就是說他要用兩千的人馬去迎戰數萬名的南唐軍。

    大家都是不看好趙匡胤的,只有趙匡胤在心裡想著一定要取得勝利,這也是證明自己的一個方法。

    趙匡胤率領部隊出發了,還在壽州城外的趙旭聽說了老爹只帶領兩千人馬,就去迎戰塗山的幾萬人馬。

    他並沒有擔心,他知道歷史海華絲按照它原來的軌跡發展,趙匡胤一定能夠勝利。

    劉紅慶和董玄燁也是勸趙旭:

    「大人,趙大人帶領這麼少的兵馬去塗山,能行嗎,況且還是長途奔襲,要不我們也趕去吧,皇上不會怪罪我們的?」

    「沒事的,我爹這次一定能夠大勝的,我們禁軍是皇帝的親軍,沒有皇帝的命令不得妄動。」

    趙旭帶著笑意說道。

    「就在剛才我接到陛下的詔令,命令我們感到淝水待命,所以我們要裂開動身了。」

    說完就帶著他們兩個去通知部隊,開拔了。

    這邊趙匡胤從壽州的方向出發,直奔東北的塗山,兩千大周禁軍鬥志昂揚的向塗山進發。

    可是兩千人馬對付數萬的人馬,一個禁軍擊殺十個也不夠,再說禁軍的士兵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以一當十吧。

    趙匡胤也是知道這個事情,他雖然沒有多多少書,但是對兵法卻是熟知。

    這些不是他在兵書上學的,而是他自己在實戰中學到的,他絕對不會做出硬碰硬的事情。

    打仗拼的不僅是人數,更重要的是要有智謀,趙匡胤經過幾年的磨練已經成為一個優秀的將領了。他決定以奇制勝。

    塗山,亦名當塗山,俗稱東山,為古塗山國所在地,據說原來是一座山,大禹治水把山一劈為二,讓淮河水改道,變成由南往北流。

    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會諸侯的地方。其山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淮河東岸,與荊山隔河相峙。

    也可以說是易守難攻的地方,趙匡胤決定在塗山西南的一個叫渦口的地方設伏。

    他經過一番的勘察,發現這個地方是一個絕佳的設伏地方,於是趙匡胤決定在這裡打一仗。

    於是他只派了一百餘名的禁軍前去塗山南唐的軍前去挑戰,這有點雞蛋碰石頭的味道。

    南唐軍一看有百人的大周軍立刻也是派出百人來迎戰,但是卻被周軍打的是落花流水。

    沒有辦法又派出更多的士兵來圍困周軍,可是周軍一看來的人這麼多,立馬就跑。

    他們一邊跑,一邊還回頭看唐軍的動向,如果唐軍不在追了,他們就立刻折身而回,繼續騷擾唐軍。

    就這樣經過一晝夜的騷擾,唐軍也是被騷擾煩了,在塗山的都監是何延錫,他坐不住了。

    走出營門披上戰甲跨上戰馬,一定要殺光這些周軍,害的他一夜都沒有睡覺。

    何延錫真的是氣了,也不管什麼有陰謀沒有陰謀了,可能他是剛睡醒的緣故,沒有任何的猶豫,就追了出來。

    後面還跟著一萬多的人馬,聲勢浩大的唐軍,瞬間就能將這些人周軍給淹沒。

    但是周軍一看這,立刻就撒丫子跑了,這次南唐是窮追不捨,沒有一絲的放鬆。

    並且周軍一百年跑還一邊驚恐的喊道:

    「我們前面有埋伏,你敢來嗎,就知道你們不敢哈哈哈。」一個周軍還回頭大喊,還做著鬼臉。

    何延錫要是在平常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現在卻是氣的大腦都蒙了。

    沒有在意周軍自認為是的提醒,帶領著一萬多的唐兵拍馬追趕,而且還斬殺了幾個周軍。

    可是前面的周軍還在拚命的奔跑,何延錫決心一定要捉住這幾個傢伙,碎屍萬段。

    此時周軍也是被追趕的氣喘吁吁了,但是他們卻露出了勝利的微笑,前面就是渦口了,於是他們狠狠的踢了幾下馬肚。

    胯下的戰馬,一聲似鳴,就飛快的向前跑去,前方就進入了渦口的埋伏圈,哪裡有大周為南唐準備的精心大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