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33章 投名狀 文 / 九天楓

    趙匡胤父子帶著萬餘名禁軍浩浩蕩蕩的向秦州進發,雖然人數不少,可是行軍速度確實不慢。

    趙旭不由的感慨,大周的禁軍不愧是哪個時候實力最強悍的軍隊,縱然有個別的少爺兵,但是那畢竟是少數。

    在全軍的對前方,趙匡胤等人騎馬在前,神情輕鬆:

    「懷亮兄弟,在這個臭小子手下,怎麼樣,他有沒有難為你呀?」高懷亮也和他們在一起。

    「趙將軍,副都……」

    「叫什麼將軍,叫大哥,憑我們之間的關係,難道我還不能應你你一聲大哥,再說又沒有外人。」

    一聽高懷亮叫他將軍,趙匡胤就不樂意了,生性豁達的他最喜歡和別人稱兄道弟了,不然也不會和當年落魄的柴榮結拜。

    也不會有了後面的義社十兄弟,更加不會對他日後登基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就連旁邊的趙旭也是探過頭來:

    「高叔叔,現在我們是在途中沒有必要那麼拘謹的,隨意就好,不然父親可要對我一頓板子了,哈哈哈。」

    一時間大家都被趙旭給逗樂了。

    本來嘛,這是去打仗,看你們一個個哭喪著臉,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去奔喪呢?

    高興點心情愉快點,這勝算也大點不是。不是說哀兵必勝?哀兵必勝那說的是,打了敗仗的兵,我們這是才去好不好。

    高懷亮也是放下了那份拘謹,和趙匡胤他們愉快的聊了起來,整個將領圈子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周圍的士兵聽到了,也是對這次馳援秦州充滿了信心,長官們都是這麼輕鬆,說明這仗很容易取勝。

    這時候他們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西南行營都招討使王景,率軍出擊威武城。

    經過奮戰成功的攻破了威武城,後蜀軍棄城逃跑,俘後蜀軍校姜暉以下300餘人。

    丟下的死屍更是無數,全軍更是振奮,於是大家都是自發的加快了速度。

    大軍很快就進入到了秦州境內,一場周蜀之間的大戰很快就要拉開了。

    在秦州鳳縣東北的一個小山村,此處人煙稀少,但是地處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

    雖然這裡時不時的有山賊強盜出沒,但是並沒有因此阻礙有人在這裡投資做個小生意。

    不遠處正有一個小小的酒店,店外還有一口水井,在這裡能有口水井真的是稀罕。

    裡面這有一個人,年約三十,面顯黝黑,一雙充滿智慧的眼睛。

    手中還拿著一把羽扇,這又不是大夏天,這傢伙拿著東西幹啥,如果趙旭在這裡一定會說他是個騷包。

    這也難怪,任誰看到都會說他裝,但是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年四季羽扇都不離身的。

    大家都知道叫他老苗,名字是什麼就不知道了,他本來住在南陽一帶,不知道最近為什麼跑到這裡來了。

    更加奇怪的是他出大價錢,把這家酒店給買了下來,這是這方圓十里唯一的酒店。

    但是他花費的價值卻遠比這要高的多,即使這樣的十家店也能買過來了。

    店裡面他沒有留下哪怕是一個夥計,只有他自己,老闆是他,夥計也是他。

    能花費多於此店數倍的價錢將這個小店給買下來,卻不捨的用那少的可憐的薪水去請一個夥計。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他確實是有一定目的的,他想起了祖先的一句話。

    他的先祖死於幾百年前的一個甲寅年,他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最後一次出征之前,他把自己兒子叫到面前,留下了自己的囑托。

    當然這些囑托最後成了遺囑了,長子最後按照父親的吩咐,帶領一部分族人,隱退了。

    歷史上卻記載著他的長子和長孫都為了國家守城戰死了。倒塌這一代已經是七百多年了。

    他清楚的記著那份遺囑,大概的意思就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亂世很快就要再次一統,但是不久後必然會再次分裂。

    雖然王朝有強橫一時的,但是最終都是曇花一現,我輔佐主公一輩子,可最終他還不是一個明主。

    七百載後西北之地,龍駕走過,九日騰空,華夏復興。

    我的後人應該輔佐這樣的人,為我華夏開疆復土,繁盛萬事,我算出我的後人必有一人會來到他的身邊。

    這裡是我的畢生所學,現在傳給你了,如果這次我有什麼意外,你不要問,帶著族人會南陽老家,隱姓埋名。

    將我的所學傳承下去,切記不到時候不能恢復我們的族姓,以後就暫且姓苗吧。

    果然他這次出征,真的再也沒有回來,他本人也是青史留名。他的長子遵從父親的遺囑回到了老家。

    從此隱姓埋名,傳承家族,並將他父親的衣缽給傳承了下來,就這樣苗家在當地也成為了有名的大家族了。

    這個小酒店裡面的人換做苗訓,也是苗家的一份子,自幼聰明伶俐,身手家族長輩的喜愛,家族的傳承自己全部在弱冠之年學成,此後一直遊歷四方。

    好多年沒有回過故鄉,看到這個戰亂四起的時代,也是於心不忍,立誓要學習先祖,輔佐明君,一統天下。

    就在前幾天,他夜觀天象,發現有紫微星有漸漸西移之相,可是最近也沒有哪國的皇帝去西北之地。

    自己占卜一下沒有任何的收穫,只是隱約的知道有貴人降臨,所以他就起身來到這裡。

    縱觀五代各國,北漢偏居一方,地狹人少,後蜀龜縮在漢中,南唐依江據守沒有進去之心。

    其他的江南的小國更是不堪,整日征伐不斷,沒有絲毫的統一意識。

    看來看去唯有後周,國力強盛,君主賢明,麾下猛將更是數不勝數,高平之戰就是契丹也會死避其鋒芒。

    聽說最近後周的軍隊正在籌劃收復秦、鳳四州,但是皇帝並沒有親征,難道這個人是後周的某個大將?

    苗訓沒有想明白,但是他已經決定要去後周看看了,去看看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先祖的願望。

    不然他也不會在這裡盤下這個小店了

    正在他在沉思的時候,外邊的馬蹄聲音打破了寧靜,苗訓起身看向店外。

    外邊是個騎著馬的士兵,看他的盔甲應該是後蜀的士兵,馬上面還有一個專門盛裝公文的袋子。

    這應該是後蜀的探子或者是信使,苗訓似乎下了什麼決心似的。

    蜀兵吧馬栓在店外,挎著刀,拿著弓箭,進來了,臨進來的時候還不忘將馬背上的信袋給拿了進來。

    這裡面應該是很重要的東西,不然他也不會攜帶。

    他一進店門就大聲嘟囔著:

    「媽的,渴死老子了,給老子來壺熱水,快點,再來碗麵,快,這天讓老子去送什麼情報……」

    這傢伙一看就是個愣頭青,送情報哪有這麼大聲嚷嚷的,好像讓全天下人都知道:

    「老子這裡是情報。」

    苗訓,眼裡精光一閃,隨後恢復正常將羽扇放了起來,走到,那個士兵的面前:

    「這位軍爺,實在對不住,小店實在沒有熱水了,只剩下酒了,您看,你要不要……」

    這個神經大條的士兵,聽到這裡那還記得隊長安排他不准在路上喝酒的警告。

    也不管那麼多了,就吩咐苗訓拿些酒肉來,苗訓切了一些熟牛肉,給他斟了一碗酒。

    蜀兵一飲而盡,感覺還是不過癮,再來一碗。

    苗訓故作為難:「軍爺你這有軍務,我看您還是……」

    那意思就是你還有事情就不要再喝了,再喝就黨務事了,我是為你好。

    蜀軍並不領情:

    「叫你拿就拿,那有那麼多的廢話,害怕軍爺不給你錢咋地,快拿過來。」

    說完雙眼圓睜,配著他那黑臉,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李逵在世。

    「既然你找死我也不攔你了,你就是我的投名狀了。」苗訓在心裡想道。

    他轉身走了進去,隨後報了一壇汾酒出來了,泥封打開酒香四溢,蜀兵也是識酒之人。

    聞到香味就流口水了,二話不說,立刻就從苗訓的懷裡將酒罈搶了過來。

    也不用碗了,那樣不過癮,大口喝著才過癮,仰起頭。舉起酒罈就喝了起來。

    一時間整個小店內,是香氣四溢,苗訓卻是在旁邊默默的注視著這個蜀兵抱壇而飲。

    其實這個蜀兵也是,你丫的還有任務呢,怎麼能在這裡喝酒呢?很快半罈酒,就被他喝光了。

    打了個酒嗝,大叫一聲痛快呀,說完還哈哈哈哈大笑。

    突然他就發現了了不對勁,自己的酒量自己知道,半罈酒自己是不在話下。今天怎麼有點頭暈。

    很快他的意識就模糊了,一頭倒在了桌子上。苗訓走了過來:

    活該你倒霉,借你一樣東西,作為我的投名狀,實現我的理想和先祖的意願吧。」

    說著就把蜀兵的那個信袋拿了過來,打開一看裡面都是關於周軍的情報的,還有兵力部署,這也他詳細了吧。

    苗訓也沒有細看,拿起信袋騎上外邊的軍民,就直奔周軍的方向去了,誰知這一去正好碰到了趙旭一行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