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30章 朝堂爭論 文 / 九天楓

    王景等人的聯名奏章中還提到希望皇帝柴榮在派大軍前來,同時又命令部隊進攻周圍的城鎮。

    雙方各有輸贏,一時間戰爭似乎進入了膠著狀態,後周朝廷正在討論著此次西征。

    文武將相分開兩邊站立,齊齊的向皇帝柴榮行禮,一道繁瑣的禮儀之後,已經過去了老長時間。

    接著柴榮說起了這次朝儀的內容,就是王景等人的西征。趙旭站在最後一排,內心即位不平靜。

    他記得歷史上這個胡立只是被後蜀俘虜了,後來雙方互換俘虜的時候,他還被放了回來。

    怎麼這次他就死了呢,難道是自己的來到這裡,影響了一些事情的。

    管他呢,就連自己都能重生穿越還有什麼不能發生的,看情況吧。難道自己還有搞不定的。還是靜靜看看吧!

    宰相李谷本來就反對西徵收復秦、鳳等州,當初他就極力的反對出兵。

    可是礙於當時柴榮的嚴旨,不得不贊同,現在王景兵敗,而且雙方都進入了膠著的狀態,他又有理由反對了。

    於是這個被稱為後周柴榮時代最為衷心的以為大忠臣又開始了他的反對大計。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李谷離開他所站的地方,走到朝堂的中間,向柴榮行了一禮。

    柴榮低頭看了一眼,原來是老李谷呀,心裡一陣不舒服,這個李谷是忠心耿耿,但是就是不懂得統一的大勢。

    不過在朝堂上他也不能不給這個宰相個面子,不然李谷以後還怎麼統領百官呢?

    「原來是范相,范相有什麼高見請講。」柴榮溫和的說道。

    李谷雖然是站著,但是身子還是微微的弓著,這是禮節,儒學出身的李谷很是在意著一點。

    「老臣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從西北撤軍,不應該再用兵了。」李谷看了看柴榮沒有任何的異樣,才繼續說道:

    「老臣有一定的理由,首先自從王景等人出兵以來,只有在最初的時候,取勝過,其他的時候都是損兵折將,那可都是我大周的士卒呀。」

    說著這個李谷居然硬生生的擠掉幾滴淚水,這是的頂級演員呀!

    趙旭看到這一幕想起了一句前世的名言「你是個演員,那你怎麼當好總統呢?」

    「先生身為總統不懂得演戲,怎麼能大好總統呢!」

    這一問一答在當時很流行,說明一個政,治人物一定要懂得「裝」,也就是要有演員的潛質。

    現在趙旭看著這個李谷就是一個絕佳的演員。

    李谷掉了幾滴老淚,就繼續說道:

    「可以說王景等人是徒勞無功,此外最最要的是,這次出征已經耗費的錢糧無數。」

    李谷越說越順:「況且這次後勤的糧草運送也是比較困難的,要翻山越嶺,比平常的要慢上三倍。再說國庫裡面也沒有多少錢財了。所以老臣懇請停止西征。」

    李谷說完就退回自己在朝堂上的位置。他剛一說完,下面的原本幾個反對出兵的人都是蹦出來贊成李谷的提議。

    柴榮也是很煩躁,他可以乾綱獨斷,但是卻不能一意孤行,必須要兼顧朝廷的團結。

    這次是自己想要統一的第一步,難道就這樣鎩羽而歸了,那麼以後自己的策略還能實施嗎!

    連中原王朝的故地秦、鳳、成、階四州都收不回來,還怎麼統一天下。

    難道這次自己真的不能順利的收回秦鳳四州,第一步都受挫,以後怎麼辦?

    不,絕對不能急這麼灰溜溜的撤軍,撤軍不就是說明自己的決策失誤,自己也因此可能失去軍心。

    柴榮坐龍椅上,心內煩躁的想道。

    突然趙匡胤出班站了出來,趙匡胤的內心也是極其的震驚,想起昨晚他和趙旭父子兩個人的談話。

    「爹,明天上朝的時候,陛下可能會讓我們討論到底要不要繼續西征秦鳳的問題。」

    但是趙旭就是這樣的說的。

    「我才到時候絕對有人說說王景等人久老無功,糧草日久困乏,要停止西征。」

    現在趙旭說的這些都出現了,於是趙匡胤就出班來奏:

    「陛下,臣趙匡胤有事要奏。」趙匡胤內心已經有所準備,正按著自己昨晚和兒子的談話,說一遍給柴榮聽。

    柴榮一看是自己的把兄弟,更是自己的愛將,點點頭讓他說下去。

    「皇上,臣認為我們現在在這裡說什麼都是徒勞的,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前線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再說王將軍的奏折到達汴京的時候,已經花費了這麼長時間,說不定前線的情況早就變化了,我覺得應該派一個人去前線實地考察一下,沒有考察就沒有發言權。」

    趙匡胤在哪裡滔滔不絕的說著,這邊趙旭正在偷偷的笑著,這是他昨晚和老爹談話的內容。

    沒有想到這個可愛的老爹居然一字不差的給又背了一遍,還好當時他沒有跟趙匡胤說什麼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不然老趙還真能說出來。

    這個時代的人如何能夠理解我中華積累千百年智慧總結出來的一句話。

    其實趙匡胤給柴榮說這麼多,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

    「立刻派人去前線,再次驗證一下這次西征的可行性。」

    柴榮本來就不想撤軍,現在有這麼一個好的借口他能不願意嗎,立刻拍手稱好。

    就連一些武將也會死極力的支持,誰說我們武將不通文墨,看我們趙匡胤大人還不是說的頭頭是道,並不比你們那些老夫子差。

    柴榮還沒有來得及讓大臣們推薦人,趙匡胤就自動請纓了,自己要去秦州前線。

    柴榮本來就準備派個自己信得過,而且能力出眾的人出,其實他心裡也會死有心讓趙匡胤去的。

    見趙匡胤自己主動要求,便大袖一揮,命令趙匡胤便宜行事,前往前線,視察真實的情況。

    原本趙旭想自己去的,結果想想還是讓那個老爹去吧,自己太年輕了,立了大功短期內,自己也不可能再陞遷。

    況且歷史上老爹在這次伐後蜀秦鳳四州的過程中大出風頭,更加為柴榮所倚重。

    所以他最晚就極力的說服老爹,一定要自己主動請纓去秦州視察,理由是為了陛下的統一天下。

    這時候的趙匡胤總是想著輔佐柴榮再次橫掃**,統一天下,讓民眾面受戰火的荼毒。

    「如果其他人去,可能會陰奉陽違,破壞朝廷的統一大業,隨意父親您一定要爭取去秦州前線去視察,把最真實的情況發應給陛下,讓陛下安心的伐後蜀。」

    這是昨晚趙旭對他說的,趙匡胤當時覺得兒子說的很對,為了統一,他今天全部做了。

    趙匡胤,並沒有回家,立刻就動身去了秦州的前線,他不像後蜀的趙季札那樣巡邊。

    趙匡胤深入到普通士兵中,去瞭解他們的士氣,又問他們對此次戰爭的信心。

    同時又和前線幾位將領討論,戰略戰術,看看將們的態度,最後趙匡胤總結出來兩字:

    可戰!

    後周顯德二年七月趙匡胤,返回汴京聲稱秦州、鳳州可以攻取。並且陳述了自己的觀點,還帶來了前線將士的請戰書。

    柴榮接納了趙匡胤的意見,繼續伐後蜀秦鳳四州,他的意思是軍心不可違。

    李谷等反對派也是無語了,像鬥敗的公雞,其實他們也沒有什麼壞的心眼,就是質疑這場戰爭的勝利而已。

    說到底都是為了國家!

    柴榮當即下令,王景開始兼任西南行營都招討使,向訓兼任行營兵馬都監。繼續伐後蜀的大業。

    同時加派一萬的禁軍趕赴秦州前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