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9章 戰前偷襲 文 / 九天楓

    周顯德元年的三月十八日,經過急速行軍周主柴榮到達高平幾里外的一個小地方,命令部隊原地休息。()

    同時命令士兵迅速的築起一座高台,祭拜上天,並且遙寄此時北漢入侵中犧牲的士兵,一時間士氣大盛。

    與此同時吃榮還準備隨時進攻北漢和契丹的聯軍,可以遭到了眾人的反對,因為柴榮命令前鋒軍急行軍,被後續的部隊給甩在了後面。

    本來後續的部隊很快就能趕上來的,可是他的行軍速度太快了,河陽節度使劉詞率領的後軍被落在後面,到現在還是沒有一絲蹤影。

    想到這裡柴榮很是擔心,於是派人緊急前往劉詞處聯繫,這次是不能有一點的疏忽的。

    其實這也是怪柴榮,當日柴榮御駕親征的時候,就已經讓河陽節度使劉詞集結周軍的後備軍,作為後軍。

    劉詞呢,也是積極的貫徹柴榮的命令,將大軍已經集合起來了,正準備和柴榮匯合。

    這邊柴榮聽到李筠又敗了,大怒,命令部隊加快速度,同時讓人給劉詞送去命令。上面只有幾句話:

    「命令你部直接到高平和朕匯合,中途不必停留。」柴榮的意思很簡單,部隊直接到高平決戰。

    劉崇現在可是躊躇滿志,和歷史上的高平之戰不同,這次北漢是佔領了晉州,佔據了優勢,現在的劉崇正準備南下開封。

    唯一不變的是,劉崇還是沒有料到柴榮會親自來,他更不會想到,這一次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和柴榮在戰場上交戰了。

    柴榮聽從了一眾將領的勸說沒有貿然出兵,他也擔心敵眾我寡的情況,當然要慎重考慮。

    但是他實在是看不慣漢軍的囂張氣焰,再看周軍連敗幾陣,士氣低迷,一定要想辦法去扭轉。

    這時候趙旭給柴榮出了個注意可以用小股的部隊去偷襲,現在漢軍,剛剛大勝我軍,一定會放鬆警惕的,我們可以出其不意,予以重擊。

    柴榮也是覺得可行,按照柴榮的意思這個主意是趙旭出的,那麼這個任務自然也是趙旭去執行。

    於是柴榮當機命令趙旭率領三千士兵率先北上,作為大軍的先鋒去偷襲漢軍,他們的目的不是非要大勝。

    而是重點要給漢軍一定的打擊,使其煩不勝煩。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趙旭收到命令後,並沒有率領部隊立刻出發,而是立即召集全軍騎兵百餘餘人,。

    讓這百十號人組成一個斥候隊,去前鋒的前頭探路,同時任命高懷亮為隊長,讓他們去刺探前方的情況。

    這些人都是軍中的精銳,不僅騎術精湛,個人的身手也是十分的不凡,比一般的士兵強的太多了。

    這也是趙旭為什麼挑選他們的原因,此時他們已經走在了了茫茫的太行山裡了。

    別看山路崎嶇難走,但是在這些精銳看來,如履平地一般,總算知道什麼是精銳了。

    趙旭率領剩下的部隊在慢騰騰的行走著,他不敢冒進,只有等到高懷亮的情報到了在做打算。

    此時的高懷亮他們已經翻過了大山,走在了密林之中。眾人見高懷亮對這裡十分的熟悉,不由得十分好奇:

    「隊長,你怎麼對這裡這麼熟悉呢?」高懷亮身旁的一個叫二狗子士兵問道。

    高懷亮微微一笑:「當年我爹死後,我們一家子人也被官府抓捕過,我們當時就躲進了了這山裡。」

    「我記得當時大哥就帶著我在這裡打些野味和挖藥材,來維持生計,對這裡當然熟了,對了你告訴弟兄們這次任務至關重要。」

    「要多和當年的人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有用的情報,這對我們的人物很有幫助,到時候我們完任務也就方便多了。」

    二狗子連連點頭稱是,將高懷亮的命令傳達給了沒有個人,並且嚴令不准和當地的人起什麼衝突。

    高懷亮也是充分施展了自己拿三寸不爛之舌,和周圍的獵戶藥農是打得火熱。

    再加上他自己曾經也是在這一代混過,和這裡的人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一路上讓那個士兵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高懷亮。

    他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很多的當地人都願意幫助他們,特別聽說他們是大周的軍隊。

    這裡的人對大周有一種天然的歸屬感,對他們也是熱情的不得了。

    這些獵戶別的本事沒有,可是對這裡的一草一木很是熟悉,高懷亮剛剛下令原地休息,一個剛想瞇著眼睡覺的獵戶卻突然跳起來了。

    隨後將自己的耳貼在了地上並且大聲說道:

    「將軍,有大股人馬正在向我方衝來,從馬蹄聲音判斷人數還不少!」

    高懷亮也是感覺到了地面的震動,看來敵軍就在不遠的地方,他立即下令:

    「全體都有,輕裝簡從,上馬刺探軍情。」

    聽到他的命令,士兵們將乾糧等一些笨重的東西拋下,身上只帶著鋼刀和一桿長槍,翻身上馬,隨後就跟著高懷亮向北衝去。

    走了不到一刻鐘,就發現北面出現了部隊行軍時引發的煙塵,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有旗幟的飄舞。

    眼見的二狗子,立刻看到那是北漢的旗幟

    「將軍那是北漢的軍隊。」

    高懷亮也是心中一沉,按理說北漢的軍隊不是子晉陽帶著嗎,正準備南下開封嗎,怎麼到這裡來了/

    隨後高懷亮就釋然了:「這肯定是北漢的軍隊用來封堵太行山的部隊!

    只要進入潞州,最近的路程就是穿過太行山,兵器而這個山口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扼守住咽喉,千軍萬馬也別想過來,真是讓他們給佔領了,我們就危險了。

    軍人世家出身的高懷亮瞬間就已經明白了北漢的的意圖,其實他猜得也是**不離十。

    這支部隊真是張元徽為了防止大周的軍隊從這裡突襲而準備的,按他的話說有備無患。

    相同這些,高懷亮立即下令:

    「王二狗,你立即帶上幾人快速的返回軍中,提醒將軍加快行軍速度,完了就來不及了。

    至於剩下的人,我們就去會會這些北漢的前鋒,看看是她們的脖子硬還是我們大周的鋼刀硬

    不要看現在高懷亮手下只有不到百人,但是你要知道這些都是萬里挑一的勇士。

    他們的士氣很高,看著遠處以行軍隊列前進的北漢軍,高懷亮突然抽刀向前,高聲喊道:「騎兵隊,突襲,衝呀」

    聽到他的命令,士兵們紛紛催促胯下的戰馬衝了上去,那速度就像是射出的箭矢一般

    高懷亮更是身先士卒,沖在隊伍的最前面。

    北漢軍這幾仗都是大勝,可能也放鬆了防守。眼看著與北漢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北漢軍終於發現對面衝來的這幾十名騎兵。

    統帥張元徽大聲喊道:「敵襲,防守!」

    可是倉促準備的軍隊,哪裡能阻攔高懷亮所部的高速衝鋒,特別是一方是精銳的騎兵。

    自古騎兵和步兵對戰都是騎兵佔盡優勢,更別提是精銳中的精銳騎兵了。

    此時戰馬已經跑出了興致,越跑速度越快!高懷亮他們將身體貼近了戰馬,一手持韁、一手舉著長刀,不斷輕點戰馬的後腿讓它加速

    張元徽倒也不愧是一個名將,突遭敵軍偷襲他也沒有露出驚訝的樣子來,隨後就鎮定下來,有條不紊的指揮軍隊抵抗敵軍的進攻!

    反正此處的道路狹窄根本就不能讓大股的騎兵展開,你們的騎兵雖然英勇,但是畢竟人數少。

    此時高懷亮已經率領著他的騎兵小隊連續衝鋒了三輪了,橫七豎八的躺著漢軍的屍體。

    這時候張元徽才意識到這是大周軍隊的精銳騎兵,連忙指揮軍隊,固守陣地,等待援軍,一方面殊死的抵抗。

    此時的趙旭早在接到高懷亮的通知的時候,就命令部隊急行軍,很快就來到此處。

    遠遠的看到,高懷亮正在和本漢軍拚殺,他二話沒有說,立刻讓讓士兵們衝了上去。

    大周的軍隊像潮水一樣擁了過來,張元徽本來就沒有帶領多少軍隊這下子吃了悶虧。

    無論他是多麼的英勇也會沒有辦法,手下沒有兵,說什麼也是枉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無奈之下只得命令他的殘兵,撤退逃離,他也知道這對士氣影響很大,總比全軍覆沒要強吧。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本漢軍開始撤退,忙著逃跑的漢軍那場面是一個狼狽。

    趙旭有此良機,哪裡捨得放棄,於是率領大部隊加速的進攻撤退的漢軍。

    兵書上說;『窮寇莫追,說的是怕中計。』

    你看北漢軍這陣勢,還想故意的嗎,趙旭很是果斷的下達了命令追擊。

    令人想不到的是憑藉著為數不多的兵力,硬是將北漢的軍隊打得是落花流水。

    張元徽帶領著殘餘的部隊,急忙北逃,趙旭沒有下令子再去追擊,他的騎兵也會疲憊不堪。

    同時他帶領的人不多,萬一碰到北漢的主力,他們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他怕前方有埋。

    取得這場偷襲的勝利,扼守住了近高平的要塞,這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對低迷的大周士氣也是有所提高。

    再說張元徽,一路馬不停蹄的狂奔,此時哪裡還有一絲大將的風範,這也不能怪他誰不怕死呢,是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