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神級備胎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情愫流轉 文 / 獨孤紅蝦

    各部門都到位了,而且也都是準備就緒了。

    所以廣告也正式的開始了拍攝。

    關於飄風的系列廣告,蘇晨準備一共拍六個。

    六個廣告,既不能說太多,不會引起人們的視覺疲勞,而且也不會說是太少,而引起人們的生疏。

    而在廣告中,蘇晨和舒流兩人自然而然,就是扮演著男女主角。

    第一場廣告,地點是在一個公交站台,公車到站停留中的間隙,這時候,男主蘇晨正好從車上下來,而舒流則是剛好下車。

    就在這個時候,蘇晨下車,手不經意的波撩過了舒流的頭髮,而舒流的絲滑發線,也是從蘇晨的指尖滑過。

    而等那輛公車再次,發動,離開的時候,蘇晨才意識到,原來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了一個女生頭髮上的飾物。

    於是,蘇晨便一路奔跑,追上了公車,並且把髮飾,還給了舒流。

    這個時候,兩人對視一笑,滿是含情脈脈,從這個時候,兩人已經是有情愫流轉,也為兩人的戀情做了一個鋪墊。

    於是,一系列,關於兩人的愛情故事,便是拉開了序幕。

    但是,在他們愛情當中,很關鍵的一環,卻是飄風洗髮露。

    因為是飄風洗髮露洗過頭髮後的,無與倫比的柔順感覺,讓兩個人越走越近,最後走到二來一起。

    第二場廣告……

    大家知道,三國是一個風雲際會、人才輩出的時代,三國的主要領導人也都會用人,孫權也不例外,而且在我看來呢,孫權之會用人。可能僅次於曹操。那麼孫權怎麼個會用人呢?他是連別國的人才都瞭如指掌,連別國的人才,他都想為自己所用。比方說。我們曾經跟大家說過,孫權就料定諸葛亮去世以後。楊儀和魏延兩個會打起來,那麼孫權這個話是對誰說的呢?對費禕說的。我們知道諸葛亮執政以後,就恢復了吳蜀兩國的盟好,雙方也要互派使節。那麼第一次費禕出使吳國的時候,就有一場很好玩的事。當時孫權照例大擺宴席,招待來使,接風嘛,這也是中國人的習慣。人來了要接風,人走了要餞行,是吧。宴席擺好了,孫權就跟大家說,待會兒費禕進來的時候,不要理他,吃你們的東西,大家說好,那麼費禕進來以後呢,所有人都在吃東西。誰都不給他打招呼,只有孫權站起來,跟費禕打招呼。「先生辛苦了,先生好」,費禕一看,馬上賦詩一首,「鳳凰來翔,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就是說鳳凰來了以後,麒麟馬上就不吃東西了。出來迎接,驢子啊、馬啊、騾子啊。它不懂事,照樣在那兒吃草。這樣子弄得孫權反而沒面子了是吧。這時候諸葛恪就站起來,也賦詩一首,這個意思大概就是說,我們栽了一棵梧桐樹,是迎接鳳凰的,不知道哪兒飛來一隻麻雀,它自稱是什麼來翔,拿一個彈弓一射,把它射走算了,這算是扯平。這個也是當時吳蜀兩國外交史上經常發生的事,就是吳蜀兩國恢復盟好了以後,它要經常互派使節,但是你仗不打了,武鬥不搞了,文鬥還是要搞一搞的。比方說有一次,蜀國有一個使節到吳國來,也是態度非常的,哪個什麼吧,吳國有一個叫薛綜的人,就去敬酒,敬到蜀國的來使跟前就說,知道你們蜀國的這個「蜀」字怎麼講嗎?告訴你吧,有犬為獨,加一個反犬旁,就是讀繁體的「獨」字;無犬為「蜀」,沒有狗就叫蜀;橫目苟身,目光的「目」橫過來了,下面是個一苟(字)的身體;蟲入其中,就是蟲蟲進去了,這就是你們蜀啊。他們經常要鬧一點這種小花絮,這個只能做逸聞趣事來聽,不是談判的正式內容。我相信兩家談判的時候,還有很多精彩的對話,所以孫權對費禕非常欣賞,費禕走的時候,孫權跟他說,說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備,是個難得的人才,一定能夠股肱蜀朝,你一定能夠成為蜀國的頂樑柱,這一次先生回去,怕是很難再見面了。因為他知道,費禕是個很重要的人,戀戀不捨,取出自己隨身佩戴的一把寶刀,送給費禕,這個事情是很重的情分,你知道,軍人之間互贈武器,是很重很重的情分。我們有時候看一場戰爭,兩軍交戰打得非常英勇,打了一個平手,要停戰了,要和談了,雙方的將領很可能是一身的塵土,一身的硝煙,一身的血污,甚至一身的傷痕,走上前去,對對方的將領說,兄弟,是條漢子,然後把劍和刀解下來,下回我們戰場上再見,非常重的一種情分。

    我剛才說了,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三國的主要領導人也都是會用人的,我說的主要領導人是四位,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為什麼要算上諸葛亮呢?因為諸葛亮雖然不是國君,但他是蜀漢政權後期實際上的領導核心。那麼這四個人的用人,如果我們來比較一下,有什麼特點呢?我有12個字的總結,操以智、權以情、備以義、亮以法,就是曹操用人主要靠智慧,孫權用人靠情感,劉備用人靠義氣,諸葛亮用人靠法治。諸葛亮的特點是依法治國,就是如果我們要做排行榜,法治諸葛亮第一,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亮的時代,他的政府裡面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僉忘其身。什麼意思呢?就是政府裡面沒有貪官污吏,每個人都非常勤奮的工作,每個人都很忘我的工作,為什麼?就因為諸葛亮依法治蜀,而且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諸葛亮的政府最象政府。相比較而言,曹操、劉備、孫權的那個政府呢,在他們的前期,就不怎麼像政府,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他們的前期是將軍幕府,後期才變成帝王朝廷。那麼將軍幕府呢。它在法制上面,不可能像後來的正規政府。那麼的完善、完備,他帶有早期創業的那個特點,再加上他們個人的特徵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曹操的將軍幕府有點像沙龍,操以智,曹操是靠智慧來用人的,他周圍也都是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曹操那個地方的聰明人簡直是多得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坐而論道,談天論地,像個沙龍。劉備他講義氣,動不動就是食則同器,寢則同床,講哥們兒義氣,所以劉備的幕府有點像幫會,像江湖上的幫派,而且我看有點像丐幫。

    事實上。孫權和他的臣下也是親如兄弟、親如骨肉,有證據嗎?有,三個證據。第一。周瑜。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總指揮是周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回去以後就發現,周瑜是個難得的人才,就琢磨著把周瑜給挖過來,為自己用。那麼就要派說客了,派了誰呢?蔣干。時間在什麼時候呢?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後一年。這個時候蔣干到了周營。所以蔣幹不可能盜書的,他赤壁之戰以後才去嘛。那麼曹操為什麼選中蔣干的呢?因為蔣干是九江郡人。周瑜是廬江郡人,廬江和九江同屬揚州。不是咱們現在江蘇省的揚州市啊,是大揚州的概念。所以蔣干和周瑜算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再加上蔣幹這個人,第一是帥哥,長的非常漂亮,周瑜也是帥哥,帥哥去說服帥哥比較對口。第二個,蔣干口才極好,辯才無礙,獨步江淮之間,那個地方,沒有人能說得過他的,相當於咱們央視的名嘴了。派蔣干去,蔣干到了周瑜這個地方,周瑜站在營門口哈哈大笑,哎呀,子儀兄啊,遠涉江湖而來,怕是給曹孟德當說客吧,見面就給戳穿了。蔣干一楞,這個這個,公瑾兄,這是什麼話嗎,這不就是老鄉來看老鄉嗎,你怎麼要詐我呢?周瑜說不是做說客嗎,好吧,晾他三天。周瑜說我公務繁忙,你在這兒先住三天,三天以後,周瑜回來見蔣干,大開營門,大開庫房,檢閱部隊,都看完了,大擺宴席,然後對蔣干說了這樣的話,周瑜說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得意的最讓他高興的事兒,是什麼呢?是遇到一位好的君主,好到什麼程度呢?周瑜說「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

    第二個是周泰。周泰是我們上次講過的,就是淮泗將領當中的一員,但是周泰出身寒門,地位比較低,建安十八年的時候,孫權任命周泰做濡須口的前線總指揮,或者是衛戍司令,坐鎮濡須口,讓朱然和徐盛兩個人當他的副手。這朱然和徐盛是不服氣的,孫權也知道他們兩個會不服氣,於是孫權就借巡視的名義,親自到了濡須口,然後大擺宴席,款待他的將領。孫權自己起身拿起酒樽來,依次斟酒,斟酒到周泰跟前,孫權說,周將軍,請把衣服脫了。周泰不知道怎麼回事,遵命把衣服脫下來,結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因為周泰身上傷痕纍纍,體無完膚。孫權說,周將軍,這塊傷疤是怎麼回事啊?周泰說這是末將在什麼什麼戰鬥中負傷的。哦,那這一塊傷疤呢?這是末將在什麼什麼戰鬥中負傷的。那這一塊呢?這是末將的另一次什麼什麼戰鬥。而這一塊,這是末將的另一次什麼什麼戰鬥。次次戰鬥留下的傷疤,有多少塊傷疤,就參加了多少次戰鬥。這個時候孫權哭了,他拉著周泰的手臂,叫著周泰的字說,幼平啊幼平,你為孤兄弟出生入死,是把命都搭上了啊,我孫權怎麼能夠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啊。我怎麼能夠不把你當做我的親兄弟骨肉呢?我怎麼能夠不委任你兵馬輜重啊?不要因為你是出身寒門,你就自慚形穢,告訴你,孤與你同榮辱、共休戚,我孫權是你大後台。所有人都感動,所有人都服了,這是第二個例子。

    第三個例子,諸葛瑾。夷陵之戰的時候,有人告諸葛瑾的刁狀,因為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有人就說了,這個諸葛瑾裡通外國啊。和諸葛亮有來往。這個風聲造得很大,弄得最後前線總指揮陸遜都坐不住了,陸遜就給孫權寫信說。主公啊這個事情,你一定要出來澄清一下。我是相信諸葛瑾的,但是這個議論太多了以後,這是個問題啊。孫權寫一封信給陸遜,說你放心,我和子瑜(就是諸葛瑾),我和子瑜恩如骨肉,而且我和子瑜來往多年,我完全瞭解這個人。這個人的特點是非道不行,非義不言,不是這個符合道義的事情,他是不會說也不會做的。我告訴你,當年孔明先生出使吳國的時候,孤是想把孔明先生給挖過來的(又是個挖牆腳的),孤就去對子瑜說,這個弟弟跟著哥哥是天經地義的啊,既然哥哥在江東,弟弟也應該到江東來。只要孔明先生願意,我寫封信給劉玄德,解釋解釋。你說子瑜怎麼說。子瑜說,舍弟已經跟了劉玄德,那是不會改變的,就像我諸葛瑾不會投奔劉玄德一樣,你看看,他是這樣的人,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所以孫權是以情感人。當然我不排除這裡面孫權有做秀的成份,比方說他跟周泰。那就是一場表演,這個也可以這麼說。是做給大家看的,但是也不排除他裡面有真實的內容。他是把真實的情感表演出來,作為一種政治手段,那這應該說是很高明的。實際上有很多人,就是為孫權的真情所感動,來投奔孫權的,比方說潘濬,潘濬原來是劉備手下的人,但是好像不太被劉備所重用,做的是個小官,和關羽一起守荊州。

    孫權到晚年、到後期不要說跟他的群臣不再有什麼骨肉之恩,就是他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已經沒有情感可言。我們來看看孫權的幾個兒子吧,孫權一共七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叫做孫登,他是孫權的第一任太子,三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個算是善終,但是他這個太子是當得很不愉快的,現在沒有時間去講他。第二個兒子呢,叫孫慮,二十歲的時候也去世了,這個也算是善終了。第三個兒子叫孫和,第四個兒子叫孫霸,孫和是孫權的第二任太子,孫登去世了以後,二兒子孫慮不是也去世了嗎,那就三兒子孫和來當太子,這個孫和當了太子以後呢,和這個四兒子孫霸兩個人鬧。為什麼呢?因為孫權既喜歡孫和,他也喜歡孫霸,他冊封孫和為太子,同時又冊封孫霸為魯王,而兩個人的禮儀待遇沒有任何區別,這下子就鬧起來了,鬧起來的結果是孫和被廢,孫霸被殺、被賜死。為什麼要廢孫和呢?道理很簡單,朕還在,你不能鬧。為什麼要殺孫霸呢?道理也很簡單,朕不給,你不能搶。第五個兒子叫孫奮,孫奮後來也被殺了,不過不是孫權殺的,是他是侄子孫皓殺的,這個以後再說。那麼第六個兒子叫孫休,第七個兒子叫孫亮,孫亮是孫和以後的第三任太子,也是孫權以後的第二任皇帝,但是他比較倒霉,他十歲登極,十六歲就被人廢了,被下面的權臣給廢了,廢了以後還被他的哥哥,就是老六孫休給殺了。因為孫休接著他當了皇帝,當了第三任皇帝,那就要把前任皇帝要殺掉,孫休還不錯,孫休也算是壽終正寢自己死的。但是孫休死了以後,他的皇后和他的兩個兒子,又被孫皓殺了,孫皓是誰呢?孫皓就是那個孫和的兒子……

    那麼朝廷呢?如果說家庭是骨肉相殘,朝廷就是特務統治。孫權晚年設了一個官,叫做校事官,這個校事官有好多名稱,幹什麼呢?就是刺探臣民們都幹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誰跟誰來往,然後匯報到孫權那兒,說白了就是特務嘛。這個特務非常的囂張,孫權又聽他們的,不相信他的文武大臣,甚至搞逼供信。比方說,這個校事官其中最猖狂的一個人叫呂壹,這個呂壹就跟孫權說,有一個叫刁嘉的人誹謗朝廷,孫權馬上就相信了,就抓起來關進去,然後拷問,然後還要問跟這個刁嘉有來往的這些人,你們都聽見他誹謗朝廷了嗎?所有的人都因為害怕這個特務,都說他聽見了聽見了,他確實是誹謗朝廷,一個個查查查,最後查到是儀這個人,這個人的名字有點怪,他姓是不是的「是」,禮儀的「儀」,查到是儀,是儀說我沒聽到,孫權說怎麼可能呢,所有的交往的人都聽說他誹謗朝廷,怎麼你沒聽到呢?!再問,再問是儀說我還是沒聽到,再問,再問我還是沒聽到。最後逼問,是儀說:哎呀,刀都架在我脖子上了,我幹嗎要護著那個人啊,拿自己腦袋開玩笑,我沒聽到就是沒聽到嘛,實事求是嘛!這才知道是冤案。那如果不是是儀頂住了,那不一個冤案就造起來了嗎?

    實際上孫權這個人,到了晚年叫做神經過敏、疑神疑鬼、喜怒無常,所以嚴冷先生的《三國史話》隨筆就說,孫權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症,嚴先生這個話當然是個玩笑話。所以陳壽說孫權這個人有勾踐之奇,這是一語雙關啊,就是他前期創業的時候,那個忍辱負重,那個先裝孫子後當霸王,先識時務後成俊傑,跟勾踐一樣,到了晚年殺功臣,懷疑自己的人也跟勾踐一樣。而且陳壽還對孫權有這樣一個評價: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什麼意思?就是孫權這個人本來就是個疑心很重的人,本來就是個敢殺人的人,到了晚年他就更嚴重了,越到晚年越他疑心,有人就會問前面那麼多情,那麼以情感人,怎麼到了晚年成這個樣子呢?這也不奇怪,多情必多疑啊,你說重情的人,他是不是疑心就比較重,他老懷疑他自己愛的人會不會背叛自己,所以情天往往同時也是恨海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