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神級備胎

正文 第三百六十章 戰隊冠軍 文 / 獨孤紅蝦

    在淘汰賽的舞台上。

    和張琳對戰的時候,是有驚無險的贏得了比賽。

    但是在這之後,蘇晨更是使出了自己的所有實力,終於在晉級賽中,又過關斬將、一路披荊斬棘。終於是眾望所歸的,贏得了楊昆戰隊的冠軍。

    這也預示著,他將要代表楊昆戰隊,來進行最後決賽的爭奪。

    而在這期間的比賽過程中,也是讓人看得非常的過癮。

    好聽的歌曲,用心的演唱。

    也都是成了好聲音的舞台上,一道道靚麗華美的歌唱盛宴。

    而在經歷了為時近一個半月的淘汰賽制,終於是在九月份的中旬,迎來了最後的決賽。

    回望當初,從三十二位歌手,到現在的寥寥四位歌手,更是經歷了一輪輪嚴酷而又近乎於苛刻的選拔、淘汰。

    當然在那些淘汰的歌手,依依不捨的離開舞台的同時,也是將整個賽事推向了新一輪的巔峰。

    而關於《華國好聲音》的賽事,也是引發人們很多的關注,在網絡上各大話題排行榜上,也都是居高不下。

    大家都是非常關注這場音樂的盛大賽事!

    ……

    而在眼下,要說還有什麼綜藝節目,能夠和《華國好聲音》相媲美的話。

    那麼就要算的上是,在湘西電視台熱播的《百家講壇》了。

    《易中添品三國》這檔講壇類的介於學識和綜藝娛樂之間,兼具文化科普以及偏娛樂的表現形勢,也是在收視上一火再火。

    而且更是有著不俗的口碑,漸漸地成為了人們茶前飯後的一大重要談資,人們也是對易中添品三國,十足的津津樂道。

    三國這一主流的歷史文化。又是在這個時刻,強勢的回歸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易中天:

    今天這一集我們講曹操的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內容。陳壽的《三國誌》為曹操做傳。最後有一段總結,這段總結陳壽表達了這麼一個意思:第一點。戰勝袁紹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點,曹操為什麼能夠戰勝袁紹呢?兩個原因,第一是曹操精於謀略,第二是曹操善於用人。這是《三國誌》的作者陳壽給曹操一生做的一個總結,可見用人之道對於曹操來說是多麼地重要。其實所謂用人之道,無非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用什麼人,第二個問題是怎麼用。我們今天就講用什麼人。下一集我們講怎麼用。我們還是要來比較一下袁紹和曹操,在這兩個問題上袁紹和曹操都是不一樣的。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實歸更重實際

    第一種關係就是「名與實」。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個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聲,他可能默默無聞。那麼你在招攬人才的時候就有一個選項,你是要名人呢,你還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麼呢?名至實歸。更重實際。這個話怎麼講?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很多很多的人來幫助他。而且相比較而言。曹操的條件是比較差的,政治資本是不如他的對手的,比如袁紹,他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作為支持,比方說孫權,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現成的基業,比方說劉備,當然也沒有什麼本錢,但是他自己弄出一個來。劉皇叔,他至少有一張可以騙人的名片。曹操有什麼呢?一說起來,太監的孫子。我們知道在東漢這個時代它是很重名的。因為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漢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們讀孔子的書知道,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說,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麼事?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希望爭取當時的豪門世族、社會賢達、社會名流這樣一些人能夠來支持他。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備唯才是舉

    曹操要處理的第二個關係,德才關係,「德與才」的關係。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歷史上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一個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備的時候,哪個是熊掌、哪個是魚?我們應該選哪個?傳統的說法呢,首先我們要德才兼備,這個話沒錯,但是不能兼備呢?傳統的做法是先德後才,但是曹操這個時候相反,他三次下達求賢令,公開提出一個口號,叫做「唯才是舉」。「唯才是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德和才一旦發生衝突和矛盾的時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那麼這個說法是很容易引起誤解的,所以我們要略加說明,曹操為什麼要提出「唯才是舉」這樣一個口號,而不沿用傳統的德才兼備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是非常時期,而曹操又是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就不能按常規的這種取才的辦法來做。所以曹操有一個說法,他叫做「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這什麼意思呢?天下太平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道德標準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但是現在是一個有事的時候,是一個天下不安定的時候,是一個急需人才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獎賞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勞,能就是能力。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貪

    那麼由此又有了第三個問題,就是「廉與貪」的關係。曹操的做法是什麼呢?重用清官、不避小貪。曹操雖然提出「唯才是舉」的這樣一個主張,但並非不要道德,曹操其實也是一個重視道德的人,他也希望德才兼備。比方說有兩個人,一個崔琰,一個毛玠,這兩個人就是德才兼備,崔琰和毛玠道德品質之高尚是連曹操本人都非常敬重甚至敬畏的,曹操對毛玠是敬重,對崔琰是敬畏,每次見到崔琰曹操都要肅然起敬啊,那麼曹操委託他們去做什麼呢?去做選拔官員的工作,重用。但是有些人愛佔小便宜,比方說曹操有個老鄉叫丁裴,這個人是愛佔小便宜的,他當官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工作是管一群牛,結果他幹什麼事呢?他把家裡的瘦牛牽出來,到公家的牛群裡面挑頭肥牛,他把它換了,他幹這個事,結果被罷了官,被人檢舉了以後罷了官。有一天曹操在路上就碰見他了,碰見丁裴了,曹操就叫著他的字說,文侯啊,你的官印上哪兒去了?丁裴說,哎呦,我的官印我拿去換大餅了。然後曹操回過頭來對身邊的人說,毛玠多次要我重罰丁裴,我說算了吧,丁裴這個人就像會抓老鼠又愛偷東西吃的貓,留著他還是有用的。我想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貓論了,只是他要解釋為,不管它偷不偷東西吃,逮住老鼠就是好貓,曹操就是這樣一個態度,所以他的做法叫做重用清官、不避小貪。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納叛盡釋前嫌

    曹操的用人方法是靈活多變的,因為他明白非常之時需要非常之人,所以在曹操手下,各類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說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可是如果這種人才可以用,那種人才也可以用,那曹操不就成了好好先生了嗎?面對著形形色色的人才,曹操是如何把握用人這個度的呢?曹操用人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呢?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節

    第五個關係,是「大與小」的關係,所謂大小是指什麼呢?大德和小節。那麼曹操的做法是什麼呢?抓大放小、不拘小節。

    曹操的這樣的一種胸襟和這樣的一種作風使他廣納了人才,有人統計,到曹操去世前,他的核心謀士、重要謀士、一般謀士一共有102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前期五位,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五大謀士。如果來檢索以下,我們就會發現這五大謀士基本上都是自己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個人是從敵營當中投奔曹操的,賈詡來投奔的時候還捎帶了一個張繡。這些人來到曹操身邊的時候是有原因的,郭嘉離開袁紹的時候對袁紹身邊的謀士說了一番話,說出了他為什麼要離開袁紹投奔曹操的原因,而這句話十分重要,那麼郭嘉究竟向袁紹的謀士們說了什麼?他這番話裡面又隱含著什麼樣的玄機呢?請看下集——天下歸心。

    ……

    易中添非常可觀而又直率的,給觀眾們講述了曹操的五種用人的政策。

    其實,在他看來,放在現如今,很多的用人學問也是可以觸類旁通的。要是在現如今的企業管理方面,也可以靈活的運用這樣的政策和方法的話,也是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好處和效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