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奉系江山

正文 第六百八十四章 衝擊權力 文 / 青史盡成灰

    在一戰之後,坦克這種新式武器,受到了各國的重視,美國的工程師也不例外,他們努力設計出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克裡斯蒂就是其中之一,他設計出了一款採用平衡懸掛裝置的坦克。

    眾所周知懸掛系統在車輛上面的價值,能夠極大的增加舒適性,穩定性,從而能保證更快更平穩的行駛、最初的坦克之中,是缺少這種裝置的,因此坦克兵苦不堪言。

    就拿奉軍來說,幾次長途奔襲,都出現了嚴重的非戰鬥減員,不只坦克零件會損壞,有些士兵也無法承受顛簸之苦。

    可以說想要大規模的使用坦克作戰,一次性投入幾百,上千輛坦克,沒有懸掛系統簡直就不可想像。克裡斯蒂的發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二戰之中,這種懸掛系統被蘇聯大量的採用,英國和德國也都是如此,可謂是大行其道。

    不過在最初發明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美國人的重視,奉軍早就安排了不少技術探子,一旦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就果斷出手。恰巧張廷樞到了美國的時候,奉軍的情報人員就提供了一些情報。

    最初張廷樞並沒有在意這種坦克,主要的原因是坦克設計存在嚴重的問題,這種坦克正面設計成了錐體結構,而且履帶設計也非常不合理,再加上兩個不能旋轉的炮塔,更讓張廷樞覺得十分雞肋。

    光是一看坦克的形狀,他就知道這是閉門造車的結果,肯定沒有接觸過真正的戰爭,張廷樞已經有心徹底拋棄這種坦克了,不過出於想要瞭解美國工業水平的目的,張廷樞還是親自看了一些這款坦克。

    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張廷樞發現了裡面的懸掛系統,他當時就被打動了,不管別的東西多麼垃圾,光是這個懸掛系統,就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因此張廷樞當即決定購買坦克,並且把人和設備全都打包帶走,一起送回奉天。

    就在張廷樞到了歐洲半個多月之後,克裡斯蒂帶著他的坦克,終於到了遙遠的東方。這款坦克送到了奉天。正巧奉軍此時要到了設計坦克的關鍵時刻,本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則,熊夢遠也帶著人仔細的觀察了這輛坦克。

    看完之後,熊夢遠頓時就是眼前一亮,他急急忙忙的就找到了張廷蘭。

    「大帥。我看了這輛坦克,我覺得至少有三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第一就是懸掛系統,我們要把坦克造的更大,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多,比如顛簸,比如零件磨損,比如舒適性的問題。有了懸掛系統,這些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當然他的這套懸掛系統也不是完美的,主要問題就是佔用空間太大,需要適當的改進。」

    「第二個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傾斜裝甲。雖然這款坦克前面設計有些怪怪的,但是讓裝甲傾斜起來,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思路。同樣厚度的鋼板,傾斜起來,就等於是讓裝甲變厚了,而且有了角度之後,還能增加反彈的效率,能極大的增強防護能力。以往我們設計坦克的時候,總想著要把裝甲變得更厚,這樣防禦能力才能更高,但是傾斜裝甲給了我們另外一種思路。」

    很多技術領域的東西,就是一層窗戶紙,只要點破了,就變得沒有什麼了不起了,否則就會顯得神秘莫測,顯然克裡斯蒂的坦克給了中國的設計師非常好的啟發。

    「至於第三點就是焊接問題,我們雖然引進了技術,也培養了人才,但是水平上比起西方強國,有著很大的差距,這直接關係到坦克的可靠性和防禦能力,我認為應該加大培養焊接工人的數量,最好選派一批,送到歐美進行專業培訓。」

    老牌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國家之間,差距往往就體現在一些最普通的細節上面,有很多東西,全靠著師傅一點點教,學員反覆的聯繫,磨礪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有所成就。

    張廷蘭也清楚其中的問題,因此當熊夢遠提出了焊接的問題之後,他立刻點頭說道:「沒問題,我會安排一些年輕工人專門學習,爭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培訓。」

    熊夢遠也笑道:「大帥,我準備把克裡斯蒂坦克的一些理念,融入新坦克之中,我估計半年時間之內,就能拿出樣車,兩年時間,保證能完成三個師的裝備。」

    張廷蘭也在心裡頭默默計算了一下,坦克師的消耗是普通師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按照奉軍目前的力量,養三個師也到了極限。

    另外如果一切都正常,再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是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小小島國,屁股下面又是地震斷裂帶,當一場空前的天災降臨之後,他們會如何選擇,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來,搞不好中日之間,還會爆發衝突,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才能牢牢把握先機。

    張廷蘭也十分贊同熊夢遠的計劃,新式坦克的各種關鍵點已經準備妥當了,就安心等著出成果了。另外新式的步槍也生產了十萬支,早在和日本開戰之前,奉軍就已經開始局部換裝了,但是由於開戰又被拖延下來。

    現在也正好到了加快速度的時候,新式步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大家反應普遍非常好。七毫米的口徑,既保證了彈道的穩定性又擁有相當大的破壞能力,而且後坐力又在中國人的承受範圍之內。

    奉軍已經進行了比較,新式步槍比起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槍,以及俄國的水連珠,都有相當的優勢,無論準確性,還是可靠性,都領先一籌。

    張廷蘭已經下令,從主力部隊開始,全面加速換裝。奉軍吸收以往的經驗,在大戰之後,並沒有立刻休息,而是針對問題,先展開高強度的訓練。然後再逐步降低。按照張廷蘭的規定,訓練表現好的部隊,優先獲得換裝的權利。

    換裝一直持續到了年末,主力部隊才終於調整差不多了。就在這個時候,王永江也來找張廷蘭了。

    「拙言,這是我按照你的意思,搞出來的一份五年計劃。」

    張廷蘭一聽,急忙接了過來,作為一個穿越者,恐怕沒有誰不知道五年計劃的威力。這可是主要後起國家,通向工業化的一條捷徑。

    由國家制定出詳細的發展規劃和目標,然後集中全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奉軍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具備了搞五年計劃的資本。在幾個月之前,張廷蘭就授意王永江擬定一份計劃。

    「拙言。這也是第一次弄這種東西。千頭萬緒,著實費了不少心思,也不知道制定的目標能不能實現。」

    張廷蘭笑著說道:「既然是目標,就要制定的高一點,要跳一跳腳,才能夠得到。要是太容易了,反而沒有緊迫感了。」

    張廷蘭翻看著計劃,其中詳細的開列著主要的工業品增長計劃,首先就是鋼鐵行業。現有鋼產量在五十萬噸以上,五年後計劃產量增加一倍,達到110萬噸,而且產業佈局也要發生變化,不能僅僅集中在東北,王永江計劃在包頭也加大投資力度,把包鋼發展起來,這裡深處內陸,受戰爭波及小。另外在外蒙也發現了一批鐵礦,也要適當建立一批工廠。

    「如果能按照預期完成計劃,在鋼鐵這個單項上面,我們就差不多追上了日本人的腳步。另外煤炭的產量要有巨大的提升,計劃達到一億噸,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適當出口,換取外匯。而且不光是要挖掘東三省的煤炭,我準備在山西建設一批礦場。」

    賣資源當然不算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但是在發展的初期,也不得不如此,至少中國的煤炭還相對豐富,多賣一點,也無所謂。

    「岷源先生,我當然是同意這個設想,不過閻錫山會同意麼?」

    王永江哈哈一笑:「他不同意不是還有軍隊麼,拙言難道不能逼著他同意麼?再說了閻老西兒這個傢伙,精明透頂,他已經申請加入新民黨了,也算是咱們自己人了。」

    「這個閻老西果然善於見風使舵,不過只要他聽話,就不妨分他一點利益,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除了鋼鐵和煤炭之外,在石油上面,王永江也有了規劃,把延長礦和玉門礦開發出來,使得石油年產量達到三十萬噸,基本滿足軍隊和農業的消耗。

    要知道現在奉軍還是要大量的進口石油,雖然主要進口的是廉價的柴油,但是由於數量太大,花錢依舊像流水一樣,讓張廷蘭也是肉痛,要是能夠自給,當然也是好事情。

    還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電力,按照計劃,要把發電量提升到12億度,保證基本電力基本覆蓋東三省。電力可是工業的動力,只要電力跟上了,企業的發展才能進入快車道。

    「岷源先生,我看發電的指標,可以再提高一點,到15億度,甚至是20億度。我們現在解決了發電設備的問題,又有充足的煤炭,多修建一些發電廠,絕對沒有問題。另外也要把眼光放在水電上,東北有不少的河流,另外西北還有黃河上游河段,都是水力資源豐富的地方,要多建造水電站。」

    王永江也點了點頭,張廷蘭又接著往下看,化肥產量達到二百萬噸,汽車達到十萬輛,年造船能力達到十五萬噸,飛機生產到兩千架……

    林林總總,各種數據,足足羅列了上百項之多,最後王永江說道:「拙言,為了完成上述的目標,政府至少需要累積投入五十億元,平均每年十億元,一想到這個數字,我也有點心虛啊,只怕達不到。」

    張廷蘭也知道這個數字的確有點大,不過後世中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中,就投入了五百多億,力度超過了民國三十幾年的總和,從而快速建立起工業體系,想起那些人物的魄力,自己的確是有些自愧弗如。

    「岷源先生,這些投入除了靠政府拿錢之外,還要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另外在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等方面,要學會把老百姓組織起來,一旦億萬百姓和我們站在了一起,共同勞動,想要完成這個投資額度,並沒有什麼難度。」

    王勇也笑道:「這話雖然有理,但是想要組織起老百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怕拙言還要再高昇一步,把地方政策,變成全國的大政,這才有希望。」

    「這到底算不算是勸進啊?」張廷蘭笑道。

    「水到渠成,順勢而為罷了。」王永江笑著說道:「曹錕剛剛彈劾了徐世昌,要重新請黎元洪就任總統。不過這個舉動,顯然不符合選舉法的程序,我們可以提出要求,迫使北洋重新改選議會,這樣憑著我們現在的威望和實力,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絕對沒有問題。然後在著手組閣,最好能實現權利平穩過度,如果不能,就果斷採取措施,把絆腳石踢開!」

    所謂的絆腳石,自然就是北洋政府,以及一大堆的草頭王,自從打敗了日本之後,張廷蘭也是信心膨脹,也的確到了該著手佈局的時候了。

    「先搶佔國會,控制了國會,就掌握了大義名分,我們辦什麼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沒錯,當年宋教仁也領導著民黨,成為了國會第一大黨,只可惜他只是一個書生,手中無兵無將,又被人給刺殺了,我們和他完全不同,成功的機會應該很大。」

    走到了今天,張廷蘭也不準備韜光養晦了,就算他暫時不坐上最高的位置,但是也要對這個國家有著直接的影響力,這樣才能統和全國的力量,加快發展。

    因此張廷蘭也果斷的下達命令,各路人馬全都聞風而動,首先開炮的人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沉寂許久的段祺瑞。

    面對曹錕和吳佩孚聯手逼迫徐世昌的行徑,老段指出彈劾大總統,必須經過議會多數同意,而一旦彈劾總統,議會也應該解散,重新選舉。

    段祺瑞突然的表態,顯然是在偏幫剛剛重組,風頭正勁的民黨,按理說奉軍和老段之間,是有仇口的。段祺瑞的舉動有些耐人尋味,不過其他人也顧不得了,立刻緊跟,潮水一般的壓力,向著曹錕施加了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