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寒門閨秀

第一卷 第177章 擠兌父皇,遇故人 文 / 李箏

    一行人隨著人流緩緩往前走著,看到喜歡的花燈就買下來,看到好吃的小吃食也買來嘗嘗。

    他們路過一家賣葫蘆頭的,遠遠地就聞到一股子香味兒。

    「葫蘆頭!」安然歡喜地叫了一聲,繼而又小聲對楊彥道,「這可是正宗的西安葫蘆頭哦!不知道味道有沒有後世的好?」

    「走,我們嘗嘗去!」楊彥拉著安然就往那邊擠。

    皇帝、惠妃和芳嬪聞到味道香,也跟著走進去坐下來,正要點的時候,芳嬪好奇地問了一句:「葫蘆頭,好奇怪的名字,這難道是用葫蘆作的嗎?我還沒有吃過呢!」

    惠妃也道:「我也沒吃過。聞著好像是用肉做的吧?」

    皇帝沒吃過這個,不知道,看向華恩。

    華恩總管苦笑了一下,暗自擦了一下頭上的汗水,小聲道:「主子,這個葫蘆頭,據說,據說是用豬肥腸做的……」

    「啊?」

    「呀!」

    惠妃和芳嬪趕緊摀住嘴,不住地搖頭道:「老爺,妾身不要吃這個。」

    知道了原料,皇帝自然也吃不下去了。

    但楊彥卻不肯走,叫了一碗上來,和安然你一口,我一口地分著吃了。

    惠妃看他們兩人吃得那麼香的樣子,不由蹙眉道:「你這孩子,怎麼什麼都吃?有這麼好吃麼?」

    楊彥用力點頭道:「娘,真的很好吃,您要不要嘗嘗?」

    惠妃搖頭,說什麼也不肯吃這麼噁心的東西。

    楊彥又補充道:「兒子在戰場上的時候,有時候追擊突厥,帶的乾糧不夠,能捉到老鼠啊,蛇啊什麼的就是美味了,不然就只能吃草根樹皮了。相比之下,這個葫蘆頭真的是很美味了。」

    皇帝和惠妃聽了,都是心疼不已。連芳嬪都暗自感歎,太子殿下有今天,可真不容易啊!

    連店家和那些便衣侍衛都因為他這番話,暗自對他敬佩不已。果真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皇帝想起兒子吃過的苦,當時不覺得,現在卻開始心疼了。他心裡不舒服,就想轉移話題,於是問安然道:「老三媳婦兒,知道這個是什麼做的,你怎麼也能吃得下?你可沒上過戰場。」

    安然不以為然地回道:「爹爹,這洗乾淨了不都是肉嘛!有什麼關係?兒媳小時候家裡窮,沒肉吃,饞得不行,都是我哥捉蟲子燒來我吃。那個時候想吃這個還吃不上呢!」

    吃蟲子?

    皇帝、惠妃和芳嬪神色都是一變,暗自感歎不已。這個孩子,小時候吃了那麼多苦啊!饞得都吃蟲子了……

    這夫妻兩個都是吃過苦的人啊!以後定然也會愛民如子吧!

    皇帝繼而想到,百姓的生活還是很苦啊!連吃這種東西都是奢侈,而貴族卻嫌這些東西噁心。兒子能與普通百姓一般吃苦,難怪能得到百姓的擁戴。

    吃了葫蘆頭,一行人又繼續往前走。楊彥看到一個非常可愛的童子蓮花燈,那童子胖乎乎粉嘟嘟的坐在蓮台上,可愛極了。

    他立即買下來遞給安然道:「我們也生一個這麼可愛的孩子吧!」

    皇帝和惠妃暗自點頭,看樣子兒子也想當爹了。

    他們以為安然會害羞,卻不想安然接過那童子蓮花燈來,笑道:「好呀!等回去了把這燈掛在臥房裡,每天入睡前都看一眼,咱們以後也生一個這樣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楊彥腳步忽然一滯,呆呆地看著安然道:「安然,今天是十五!」安然的小日子上個月好像是初七還是初八來的?可今天都十五了,小日子還沒來!

    安然白了他一眼:「我當然知道今天是十五,正月十五看花燈啊!」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算了,沒什麼。」楊彥忽然想了想,又記起安然小日子向來不怎麼准,這才遲了七八天,未必作準,還是再等幾天看看吧。

    但心裡有了這麼個念頭,他對安然也就看得更緊了。他一手牽著她的手,一手攬著她的腰,生怕她給人衝撞了。其實,他們前後左右都有人,哪裡有外人能過來?

    又走了一會兒,前面有一個十字路口,主街道兩邊是花燈,而那次街道兩邊雖然也有花燈,卻不是很多,看起來似乎是一條專門賣吃食的街道。遠遠看去,挑起的簾子上畫著元宵、餛飩、湯麵、羊羹等等,其中有一家是賣羊肉泡饃的,整個一條街都飄蕩著食物的香味兒。

    「有羊肉泡饃!」安然的鼻子小狗一樣一抽一抽的嗅著香味兒。

    皇帝含笑瞥了他們一眼道:「你們還吃得下?」語畢,他得意地引著惠妃和芳嬪過去吃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皇帝是知道的,御廚有時候也做這個。他想,先前兒子非要吃那個噁心的葫蘆頭,現在遇到好吃的該吃不下了吧?

    楊彥趕緊攔著他道:「爹,您慢點!先讓人過去看看吧!」先前他們進小吃店,可都是派了人過去做了準備的。那店裡的東西是有人試吃過的,而且座位的前後左右到處都是他們的便衣侍衛。

    皇帝不耐煩地說道:「沒事沒事,誰知道我們要往這兒來?就是要聽聽百姓的聲音才好。先前那麼吃都沒什麼意思。」

    楊彥一想也是。若是他自己,肯定是要跟百姓坐在一起吃的。不過,還是得先派人過去在附近守著以防萬一。

    進了店,差點沒有位置。好在有一桌客人吃飽了離開,店家很快收拾了桌子,他們才過去坐下來。後來又有人離開,楊彥才招呼獨孤凱、凌雲、沈怡、劍蘭他們進來坐下一起吃。

    皇帝很大方地對華恩總管道:「一人一碗!」

    楊彥忙道:「我們只要一碗就夠了。」

    皇帝想起先前兩人一起吃葫蘆頭,不屑道:「又不是沒銀子,何必兩人吃一碗?沒得丟人現眼。」

    楊彥挑挑眉道:「爹啊,這您就又不懂了吧?吃這些東西就是要嘗個味道,要不等會兒再看到好吃的怎麼吃得下?我們兩個人吃一碗正好呢。再說了,兒子不過跟自己媳婦兒親熱一點,兩人同食,怎麼就丟人現眼了?」

    說到這裡,楊彥很壞心的等著看他們三位等會兒吃不下的樣子。

    皇帝說不過他,乾脆就不說了。倒是原本在店裡吃羊肉泡饃的百姓聽了這父子倆的話,好奇地看了他們幾眼。能這麼跟父親說話的兒子,也實在是不多。

    百姓們一邊吃一邊說話,總的聽來,都是歡喜的。皇帝、惠妃、芳嬪都聽得津津有味。楊彥安然他們就是聽多了的,覺得沒什麼意思。

    很快,香噴噴的羊肉泡饃就端上來了。

    羊肉湯熬得很濃,肉煮得很爛,八角茴香的香味兒只聞著就讓人流口水,蔥薑花椒去了羊肉的腥膻味,喝一口湯便從胃裡暖到全身,味道真是很不錯。

    楊彥和安然兩人合吃一碗,自然是最先吃完。

    而後華恩總管也吃完了。不過皇帝、惠妃和芳嬪都吃了大半,似乎有些吃不下了。也怪這老闆實在太厚道了,那麼大的碗,裝得滿滿的,份量很足。

    長期在外擺攤的老闆也是有眼色的,他見這一行人非富即貴,知道自己得罪不起,還特別多舀了兩塊肉在碗裡,湯頭也比其他人的多一點。

    皇帝放下碗,見惠妃和芳嬪那一臉為難的樣子,開口道:「吃不下就算了。」

    楊彥含笑挑眉,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樣子,實在有些欠揍。

    皇帝沒好氣地瞪他,輕輕哼了一聲道:「你爹我有銀子,不用在這上頭節約。」

    楊彥忽然壞笑了一下,朗聲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爹啊,浪費糧食是可恥的,浪費這麼好的肉食就更可恥了。要知道,好多百姓想吃還吃不上呢!」

    皇帝怔了。

    不但皇帝怔住了,店裡的人幾乎全都將目光投向了楊彥,眼中好生敬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好詩啊好詩!」

    「這位公子真是大才!」

    「最難得這位公子身處富貴卻有一顆憫農之心,深知百姓疾苦。」

    「要是這位公子當了官,一定是個好官!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

    皇帝黑著臉看著楊彥。這個兒子隨口吟出一首詩來,又讓他長臉了。可是,這個不孝子卻以此逼著他將碗裡的食物全都吃完。

    「你這個不孝子……」皇帝低聲罵了一句,只能端起自己面前的碗,繼續吃。

    皇帝說話聲音不大,但還是讓去旁邊一桌送吃食的店家聽到了。

    店家見皇帝臉色不大好看,便勸道:「有這樣的兒子,這位老先生真是好福氣啊!要知道,愚孝不是真正的孝,能勇敢指出父親的不是,不讓父親犯錯,這才是真正的孝順吶!」

    好嘛,竟然還被個小吃食店的老闆給教訓了。皇帝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惠妃和芳嬪聽了楊彥的話,心中都有些羞愧,只好跟著端起碗來,強迫自己吃。

    安然悄悄用手指戳了楊彥的腰眼,示意他幫母妃吃了算了。

    楊彥略遲疑了一下,便開口道:「娘,您要是實在吃不下,就讓兒子幫您吃了吧!」現在楊彥也後悔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沒事去擠兌父皇做什麼?

    惠妃遲疑道:「娘吃過的,這怎麼好?」

    楊彥一副大孝子的樣子,不以為意道:「娘您生養了兒子,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兒子豈能嫌棄您吃過的吃食?」

    說著,楊彥就將惠妃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給吃了。

    皇帝又瞪了兒子一眼,繼而看著坐在兒子身邊笑咪咪的兒媳婦,黑著臉道:「你怎麼不讓你媳婦兒幫你娘吃?」這樣你不是就可以幫父皇吃了?就知道孝順你母妃,不知道孝順你父皇!

    楊彥哪裡不知道父皇的意思,他笑著回道:「爹,我媳婦兒也吃不下了。自己媳婦兒是要自己疼的,兒子可捨不得她難受。我說爹啊,娘親的兒子就幫著吃了,姨娘的您也不幫著吃點?」

    居然想擠兌我媳婦兒,看我再小小的報復一下。哼哼!

    皇帝看向芳嬪,只見芳嬪正滿眼期待地望著他。

    皇帝心裡的男子漢氣概立即膨脹起來,端過芳嬪吃不下的小半碗羊肉泡饃就幫她吃了。

    等父子倆吃完離開,店裡面的人又議論開來。

    「這一對父子可真是有趣……」

    「是啊,從未見過如此相處的父子。你們說這對父子的感情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

    「我看這對父子感情特別好。要不然那兒子能這樣隨意地跟老爹說話?」

    「我看也對,這樣子說話其實才是真的親切啊!兒子調侃老爹,老爹假裝生氣,其實心裡是很得意的吧?」

    「那是!我要是有一個能出口成詩的兒子,我也得意。」

    ……

    皇帝一行吃了羊肉泡饃出來,因為吃得太飽,也不肯坐馬車,就跟著人流往狀元樓的方向走去。皇帝肚子不舒服,不時瞪一眼罪魁禍首的楊彥。但看兒子也時不時地摸肚子,他心裡又舒服起來。不孝子,害人害己了吧?

    狀元樓一帶是東市文化氣息最濃郁的一條街道,周圍多書肆、文房用品店、書畫齋等店舖。

    與天香樓比起來,狀元樓其實就是一座二流的酒樓。

    狀元樓前面是酒樓,後面是住宅,分高中低三檔,其中中低等客房居多,因為幾十年來出了五個狀元而名聲大噪。

    各地學子進京趕考大都會選擇住在狀元樓,一來這狀元樓的名字意頭好;二來趕考的舉子集中,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學子召集舉辦的文會。趕考的舉子們可以相互學習討論,又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算不是大比之年,也有很多書生學子喜歡住在狀元樓,三五不時地邀約幾個同窗好友在狀元樓的頂樓雅廳舉辦文會

    為了讓名聲更響亮,每年的元宵節,狀元樓都會購買雅致罕見的花燈,出很多燈謎,再邀請前來猜謎的文人學子舉辦盛大的元宵文會,以詩詞歌賦論品,其中傑出者有豐厚獎勵。

    據說,去年給頭名的獎勵是三百兩銀子外加一方極品端硯,並一盒上好的徽墨、一套湖筆。

    這些東西對有錢人家的公子可能不算什麼,但對寒門舉子來說就意義重大了。而住在狀元樓的,多半是家裡不是很富裕的寒門舉子。世族出身的公子哥兒,誰肯住客棧啊?

    這時,只見狀元樓前面搭建的高台上已經坐了二十多位文人學子並幾位裁判,高台下面還剩下兩盞燈籠。

    原來,每一年狀元樓的元宵文會都會準備三十盞燈籠,三十道燈謎,有人猜中一個就可以取了燈籠上台去參加文會。如今,台下只剩下兩個燈籠了,估計是最不好猜的燈謎了。

    皇帝慫恿楊彥道:「去看看,贏個頭名給我長長臉。」

    楊彥點點頭,立即帶著安然過去看燈謎。

    剩下的最後兩個燈謎,竟然都是猜人物的。

    第一個謎面:「唯有相知才結交。」打一歷史人物名。

    第二個謎面:「落花滿地不驚心。」同樣是打一歷史人物名。

    安然和楊彥細細一思索,心裡就有了謎底。這謎面似乎不難嘛,怎麼沒有人猜對呢?兩人正要對一對答案,就聽後面有人擠進來道:「讓一讓,讓一讓,不會猜謎的都讓一讓。我家公子是來猜燈謎的!」

    這聲音,似乎有些狂妄了。

    楊彥趕緊將安然護在懷中,轉頭看去,只見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公子帶著兩名戴著帷帽的女子緩緩走來,卻是不認識。

    安然從楊彥肩膀上看過去,臉色卻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那個緩緩走過來的人,她貌似認識呢!

    前面開路的小廝還在叫著:「讓一讓,讓一讓了啊,我家公子來猜迷了!」

    安然忽然想使壞,對楊彥道:「不如我們將這兩條燈謎都解了?看他那自大的樣子就討厭!」

    楊彥笑著搖搖頭道:「小氣鬼,那些才子有點脾氣很正常。咱們大度一點,讓他們先選吧!啊?」

    安然嘟著小嘴不高興地看了楊彥一眼,到底給他面子,沒有反駁,讓他帶著站到一邊去。

    ------題外話------

    繼續求票!後面幾名都跟得好緊啊!這幾天一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碼字,腰都坐疼了,親們可憐可憐俺吧!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