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四卷 封神量劫 第二百四十章如來現四大法相 吳傳道出手相助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二百四十章如來現四**相吳傳道出手相助

    西方如來佛祖便是東方道門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被老子在函谷關化胡時轉生到西方世界,被准提教主引進西方教,合二教為佛法大教,順應天道大勢,天降大功德於釋迦牟尼佛,修為突破准聖初期直往准聖中期,又借通天教主所賜誅仙四劍斬出四大分屍分別化作西方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四尊,法力直逼聖人境界。

    此番西方如來佛祖親自前來,卻是因為文殊菩薩在翠雲山被牛魔王逼退,回到靈山後復旨時言稱被牛魔王相阻,如來佛祖雖有**力知曉這紫那羅並非佛教此時能夠除掉的,但是畢竟天道之下俱有一線生機,所以如來佛祖便想奪得一線生機為佛教將這魔頭斬除,奈何西方教內燃燈古佛投奔西方已經和東方劃清界限,不得前來,觀音大士則是因為去渡化取經之人也無法顧及此事,更何況牛魔王身為通天教主的坐騎,法力和肉身的修煉皆是可怕至極,與那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彷彿,除卻如來自己,只怕別人都難以降服,所以如來不得不來。

    見得牛魔王駕著祥雲載著修羅教的阿羞與佛教叛徒紫那羅,釋迦牟尼佛也不能再顧及與東方的爭端,當下便施展出自己領悟的大手印,直直的往牛魔王身上壓來,牛魔王雖然此時修為已經踏入大羅巔峰,但是在身為準聖巔峰甚至已經觸摸到聖人境界的釋迦牟尼佛面前依舊如同螻蟻一般渺小,這大手印蘊含著無窮的佛法,壓得牛魔王身上的妖氣根本無法運轉,只得眼睜睜的看著巨大的佛掌直直的往自己身上拍來。

    就在佛掌從雲端拍下,快要壓到兩人身上時,卻見阿羞身上驟然現出一道火紅的光焰來,接著光焰越燒越大,直將整個東海之濱染成一片鮮紅,細看去卻見火紅的焰光在空中慢慢轉化成一座蓮台,有十二品,赫然就是冥河老祖坐下的業火紅蓮。

    業火紅蓮乃是功德之器,承受天降大功德,凡人坐之便可將身上的無窮業力消去,如今化作萬丈大小將阿羞與牛魔王護在下面,頂上的大手印如何壓得下,片刻過後只見業火紅蓮熊熊烈火焚燒,直將天空閃爍萬丈金光的大手印燃燒殆盡,便又復歸巴掌大小落在阿羞手中。

    「業火紅蓮?!」釋迦牟尼佛看著阿羞手中的蓮台臉色微微一變,接著便皺著眉頭說道,「這冥河老祖是不是太過膽大妄為了,如此寶物豈能輕易拿出,更何況也未免太過小看貧僧了,就算你冥河老祖親自前來,貧僧今日也不得不大開殺戒!」說罷便見釋迦牟尼佛身上有劍光閃爍,化作四道芒光在釋迦牟尼佛週身打轉。

    牛魔王看著護在釋迦牟尼佛週身的四把劍芒臉色巨變,「這是主人的誅仙四劍?!不好,看此劍芒已經被釋迦牟尼佛祭煉完全,看來誅仙劍陣應該能夠輕易擺出,我等在此只怕是自尋死路!」想及此牛魔王不得不強撐著將自己的妖力聚齊,舞起大刀臉色凝重的看著空中的四把劍芒。

    「牛魔王,貧僧念你與我西方佛教有緣,只要你閃開一旁不要阻攔貧僧降妖除魔,貧僧自然不會為難與你!」釋迦牟尼佛雖然已經遁入空門,但是牛魔王的身份畢竟壓在那,不單單因為截教的強勢,讓滿天神佛都有些畏懼,更因為牛魔王乃是通天教主化形之後與元始天尊,老子教主在洪荒上求道時所得到的坐騎,對於通天教主來說,這牛魔王就像是見證了通天教主證道路途的旁觀者,便是這般地位便使得截教門內眾人見得牛魔王也得恭恭敬敬地喊一聲師弟,更何況前世還是截教大弟子的釋迦牟尼佛。

    要知道一旦釋迦牟尼佛此刻不顧情面出手斬殺了牛魔王,到時候通天教主震怒之下,只怕佛教畢竟遭受恐怖的打擊,畢竟聖人之威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就算自己有誅仙四劍,但是這四把劍畢竟還是通天教主賜予自己的,以通天教主的法力,自己擺出來的誅仙四劍根本不值一提,到那個時候便是佛教前世的兩位教主接引教主和准提教主只怕也很難抵得住通天教主,畢竟三清三清,三個才是一家人。

    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得不出言相勸牛魔王不要牽扯進來,但是牛魔王畢竟是念舊情的,這阿羞不是旁人,乃是修羅教阿須羅一派的第二個教眾,與自己的夫人羅剎公主甚是親密,主人在被鴻鈞聖人封印在混沌時親自為自己前去修羅教接得姻緣,自己豈能任由佛教欺負修羅教人,更何況牛魔王性格本來就是剛毅不屈的,就算空中的釋迦牟尼佛修為比自己高上不止一座山峰的距離,牛魔王也必須咬著牙拼著性命保護阿羞,要不然讓他大力牛魔王日後如何在東方道門和截教門內行走。

    「如來佛祖,此乃是東方境界,佛祖身為西方佛教教主,這般小覷東方道門恐怕有些不妥,更何況東海不是旁處,乃是蓬萊仙島逍遙前輩與我截教的修養之地,你在此大開殺戒,視我截教門人為何物,又將蓬萊逍遙前輩當作何物?!」牛魔王雖然性格莽撞,但是也頗為機靈,這一番話語說出來,只將四方洞察此間狀態的高人說得點頭稱讚。

    「牛魔王,貧僧念你是通天教主的坐騎,截教的門人不與你一般見識,你不要太過放肆!」釋迦牟尼佛依舊一副冷淡的臉色看著牛魔王,話語一如往常那般平靜,只不過這周邊的空氣在釋迦牟尼佛這般話語說出來後一下子顯得十分冰冷,只感覺有一股巨大的氣勢直直的逼迫著牛魔王與阿羞二人。

    「要戰便戰,我牛魔王何曾懼怕過別人?!」牛魔王手中大刀一揮遙指空中的釋迦牟尼佛,臉色凝重的說道,渾身也因為牛魔王心中默念通天教主傳授的清心道法開始升騰出團團黑氣來。

    「不知天高地厚!」釋迦牟尼佛見此臉色一變,接著雙手結印直直的往牛魔王身上拍來,只見黑隆隆的天空一道雷電閃過,接著便有一道耀眼金光化作一個巨大的掌印直直的往牛魔王身上壓來。

    「老牛我便要看看佛教的厲害!」牛魔王見此鼻子裡噴出兩道冷氣,接著雙眼閃爍黑光,便見牛魔王身形驟然脹大,化作一個巨大的魁梧壯漢,手中的大刀也是散騰著黑氣被數丈大小的牛魔王揮舞起直往天空中壓下來的巨大光印斬去。

    黑氣與金光在眨眼之間便已碰撞在一起,接著便在空中爆炸開來,只聽見「轟隆」一聲,便見金光與黑氣如同兩道帷幕一般彼此相貼,橫著便在空中瀰散開來,這震動引來的風波直將大海海面捲動,拉扯起海浪奔騰。

    「看來你自此通天教主居住混沌之後倒也長進不少!」釋迦牟尼佛開口說道,「看你手段似乎也修得九轉玄功,不過也只能到這般地步了,貧僧不會再手下留情了!」說罷便見釋迦牟尼佛身邊的四道芒光驟然發出耀眼光芒,接著芒光慢慢脹大,化作一團大小,再接著便又凝結起來。

    「不動明王現!」釋迦牟尼佛一聲話語說出,只見面前的一把劍芒中現出一座佛陀巨像,其形象週身呈現青藍色,右手持智慧劍,左手拿金剛索,右眼仰視,左眼俯視,週身火焰,脖子上掛著一條巨蛇,腰繫虎皮裙,顯得威風凜凜,氣勢逼人。

    「降三世明王現!」再接著釋迦牟尼又一聲說道,接著便見左邊一道劍芒閃爍,現出一座佛陀巨像來,細看去這佛陀四面八臂,面色忿怒而鐵青,背後有火焰光輪,腳踏大自在天與烏摩妃,八隻手臂把持著三股鈴,劍,弓弩與箭矢,三股戟,縛妖索,明王印,冷冷地看著牛魔王。

    「軍荼利明王現!」釋迦牟尼佛繼續開口說道,話語剛落便見釋迦牟尼佛身後的一道劍芒驟然脹大,接著芒光閃爍現出一尊巨像來,身後與降三世明王一般有火焰升騰。其像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攪發為髻,其頭髮色為黑赤交錯;張眼大瞋,上齒皆露,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二頭相交,垂在胸前,仰頭向上,其二蛇尾,垂下至肩,其二蛇色,如黃領蛇,赤黑相間;有八臂手,右最上手,把跋折羅,屈臂向上,下第二手,把長戟,屈臂向上,其戟上下,各有三叉,皆有鋒刃,一頭向上,一頭拄地,下第三臂,壓左第三臂,兩臂相交在胸前,右手中,把兩個赤蛇,其蛇相交,向各像面,左手亦把一個赤蛇,兩手各作跋折羅印,兩手以大指,各捻小指甲,余指皆伸,即以左手壓右腕前,以次右手,壓左腋前,即是心印也。下第四臂,仰垂向下,勿著右跨,伸五指,為施無畏手。左上手中,把金輪形,屈臂向上,輪有八角,成具轂網。下第一手,中指以下三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節側,食指直豎,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左。下第四手,橫覆左跨,指頭向右,八手腕中,皆著金釧,以紫色地散華錦之天衣,縛絡及背頂,其天衣頭,分左右,各向下垂,將以綠表,肉紅裡帶,系其腰,其兩胯挽虎皮與錦。其兩腳脛,各有赤蛇絞其腳脛。其兩蛇色,赤黑相間,仍使其像,立於七寶雙蓮華上。

    「金剛夜叉明王現!」釋迦牟尼佛出聲說道,磅礡大氣的話語在空間流蕩,只見右邊那把劍芒驟然凝聚,接著現出一尊巨像來,看去此巨像有三面六臂,五目怒張,眾寶遍嚴飾,遍身火焰燃如劫火,第一手右持五股杵、左持金剛鈴;第二手左弓右箭;第三手左輪右劍。右腳舒踏蓮華,左腳屈舉而下有蓮華,五智三十七尊圍遶,智德圓滿。本尊曼荼羅乃於蓮花上吽字,成十二輻大羯磨輪放金色光焰,臍輪中有五股杵,五股上各有大月輪。

    「此乃是貧僧用四劍所斬分屍,今日定要在此將此妖魔斬除!」釋迦牟尼佛喚出四大分身明王,將牛魔王與阿羞圍在中央淡淡地說道,「牛魔王,貧僧勸你還是早日皈依我佛,免得墮入魔道後悔晚矣!」

    「釋迦牟尼,我牛魔王乃是截教中人,豈能背叛教派,投你空門?!」牛魔王冷哼一聲,手中的大刀一揮,斬出一道黑氣往釋迦牟尼佛身上打去,卻被不動明王右手擋住。

    「不動明王印!」不動明王右手打出一道掌印往牛魔王身上打來,牛魔王揮舞大刀將之擋開,接著周邊的三大明王也紛紛動手,刀光劍影閃爍不止。

    不幾時牛魔王便被四大明王擊傷,渾身是血咬著牙握住大刀支撐著,不動明王見此依舊面如冰霜,右手打出大手印往牛魔王身上打去,情況顯得十分危急,釋迦牟尼佛坐在空中依舊冷眼旁觀,也不插手打鬥,至於阿羞被牛魔王護在身後,巨大的身形將四大明王擋在四周。

    「釋迦牟尼,你為西方佛教教主,來我東海胡亂動手,未免也太過小覷了貧道吧!」就在掌印要擊在牛魔王頭頂上只聽見一聲巨大聲響傳來,接著就見掌印竟然被聲響震散,黑隆隆的天空也在一瞬間透出陽光來,顯得格外耀眼,海面上翻騰的浪花早已經平定下來。

    「逍遙散人?!」釋迦牟尼佛臉色一變,眼神看向東海的某一處甚是凝重,接著合掌稽首施禮說道,「貧僧前來東方乃是為降妖除魔,不想妖魔奎牛阻攔貧道替天行道,所以貧道方才出手廝殺,多有打擾前輩清修,還望前輩恕罪!」說罷便收起了四大明王。

    「你要降妖除魔,何來我東海境界,貧道在此不曾見得妖魔鬼怪,釋迦牟尼還是早些回去西方靈山,免得貧道動手失了和氣!」那散漫的語音震盪天地,往釋迦牟尼佛身上傳來。

    「難道前輩真個要袒護這魔障,逆天行事?!」釋迦牟尼佛聞言臉色微變,接著語氣依舊冷淡,但是比之先前卻又顯得有些急促不安。

    「逆天行事?!」聲音似乎有些古怪,接著便哈哈大笑,「貧道修道於混沌之中,何曾逆過天道?今日此子何不該死,你釋迦牟尼不遠千里從西方雷音寺追殺到東海,這豈是你佛門所為?!置好生之德於何處?!」再接著便是一聲怒喝「還不退去,免得打擾貧道休息!」只聽見憑空一聲轟然巨響,接著釋迦牟尼佛便覺得頭重腳輕,全身開始顫抖起來,當下便知道是蓬萊逍遙散人已經開始放出氣勢來了。

    「既然前輩出手袒護,貧僧也不好忤逆前輩之意,這便退去!」釋迦牟尼佛聽聞話語,只得搖頭苦笑,接著合掌施禮便化作流光往西方雷音寺飄去。

    「奎牛多謝前輩大恩!」牛魔王見性命得保終於緩了一口氣,精神一鬆下來便右膝跪倒在雲端,左手支撐著大刀喘著粗氣喊道。

    「你這牛頭倒有膽識,也罷也罷,這女子背上之人與貧道大有緣法,便助你們一助!」話語傳來,接著便見一道巨大的吸力將牛魔王與阿羞二人吸往東海一處,不幾時二人落在山峰之上,面前一座巍峨大殿,上書問道殿三個大字,卻不是蓬萊仙島上逍遙散人悟道之所?!

    「此便是問道殿,乃是蓬萊逍遙前輩的講道之所,不可失了禮數!」牛魔王對身旁的阿羞說道,接著整理了身上混亂不堪的衣裝,方才領著阿羞走進問道殿內,便見逍遙散人穩坐蓮台之上,面前蒲團之上坐著一位道人,一身華麗著裝,氣勢逼人。

    「奎牛拜請前輩萬安,拜見東方五華大帝!」牛魔王見得兩位道人慌忙跪拜在地施禮稱道。

    「修羅教阿羞拜見逍遙前輩,拜見東方五華大帝!」阿羞聽得牛魔王話語也慌忙跪拜在地叩首施禮。

    「且平身說話吧!」吳傳道一揮衣袖,牛魔王與阿羞坐下便現出蒲團,接著阿羞背上的紫那羅便憑空飛了起來落在前邊的蒲團上,後面牛魔王見得紫那羅所落的位置,眼中閃過一道光,便低下頭來不再言語。

    「孔宣,你且先治理紫那羅的傷勢一番,切記不要太過醫治,畢竟他的緣法不在此處!」吳傳道淡淡地說道,底下五華大帝孔宣稽首施禮接著便帶著紫那羅往殿外飛去。

    「這」阿羞見此便欲開口說話,卻被一旁跪拜著的牛魔王暗暗拉住,方才低頭等候面前逍遙散人的話語。

    「紫那羅與貧道有緣,所以貧道先前方才助你們,只不過要想將他復活,雖然對於貧道來將輕而易舉,但是於天道不合,貧道若是強行出手,於洪荒大地有大劫難發生,所以貧道也只是許孔宣將他魂靈鎮住,傷勢復原,卻不好將他喚醒!」吳傳道出聲說道,見底下阿羞臉色慘白,吳傳道微微搖頭繼續說道,「他的緣法不在貧道蓬萊,乃是應在極西之地,阿羞須得被縛此子前去極西之地求得緣法,待得孔宣施法完畢,貧道親自送你們一程,不過要知道,天道大勢之下該有他的劫難,貧道也不好出手阻攔!」

    「多謝前輩大恩!」阿羞聞言臉色終於歡喜起來,叩首施禮謝道。

    「你這牛頭有些膽識,不愧是通天道友的坐騎,只不過個性張揚,日後該有劫難,貧道念你性格剛毅,賜你法寶一件,你日後有得大劫,便將此寶祭出,可以救你一命!」說罷吳傳道右手一點,現出一件寶物往牛魔王手中落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