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四卷 封神量劫 第一百一十三章 黃飛虎巧過臨潼 吳傳道關中施法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一百一十三章黃飛虎巧過臨潼吳傳道關中施法

    卻說黃飛虎領著二弟,帶著四兄弟,護著三子在一千家將的護衛下,渡過孟津直往西邊而去。不幾日便遠遠的可以看見朝歌的西邊屏障澠池縣了,黃飛彪等人本欲進城買些日常物品,卻被黃飛虎攔住,只因黃飛虎身為大商武成王,掌大商兵馬調動,知曉這澠池縣守將張奎夫婦的厲害,也正是因為看中他們夫婦的能力,方才將這重要的地方交與他們鎮守卻不知道今日反而挖了一個自己的坑。

    黃飛虎搖了搖頭,領著軍馬繞開澠池縣,直接趕往臨潼關而去。澠池縣內城牆之上,守將張奎看著遠去的黃飛虎大軍長歎一聲,接著便走下城牆。身後眾將見此皆是滿心疑惑,奈何張奎官職在自己之上,也不好尋問於他,只得繼續留守城牆,防止黃飛虎軍馬耍回馬槍。

    張奎行至路上,身後高蘭英跟了上來問道:「相公,如何不領軍前去擒拿黃飛虎,將他們送去朝歌問罪啊?!」

    「夫人有所不知,」張奎聞言回頭歎道,「我們夫婦二人先前不過是一諸侯帳下小兵,被武成王賞識方才調來澠池縣擔任守將,黃飛虎與我們有知遇之恩!況且此番也是大王的過錯,黃飛虎也是被逼造反的啊,我這次讓他過去只是為了還昔日情分,日後若是以敵軍身份相見,我必然親手擒殺於他!」

    「說來也是!」高蘭英聞言點頭說道,「此舉大王確實做得有些對不住黃飛虎,武成王此舉也真是……」高蘭英說道這裡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長歎一聲。

    「我現在卻在為黃飛虎擔心!」張奎忽的笑道,「恐怕黃飛虎這一行人馬能不能逃出去都成問題!」

    「這話怎的講?!」高蘭英聞言奇怪地問道。

    「以黃飛虎的性格,此舉定然是要去投奔西岐,可是須知要往西岐,只有兩條路走,一路從北邊走,那一路途中倒沒有多少險阻,可是最後還需闖過佳夢關,以黃飛虎的身份應該知道佳夢關魔家四將的厲害,那可是連我也不敢挑釁的,再加上後面聞太師領騎兵追擊,如此一來黃飛虎定然不是走那條路!」張奎回答道。

    「那就是說黃飛虎一行人馬要闖五關?!」高蘭英聞言驚道,「這麼說來的話,恐怕逃出去的機會想當少!」

    「若是按照原來的佈置想必黃飛虎一行還是能夠逃得出去,可是現在嘛,恐怕在第三關便會落馬!」張奎笑道。

    「第三關守將不是黃滾老將軍嗎?」高蘭英奇道,「黃老將軍雖然不至於一同逃跑,但是老將軍畢竟年老體衰,恐怕不是黃飛虎的對手啊!」

    「可是你忘記了那個傳授我道術的人了?!」張奎說道。

    「宋邦仁?!」高蘭英聞言大驚,「此人不僅武藝驚人,領軍才能也甚為可怕,聽說東夷就是被他滅的!如此一來,這黃飛虎一行人馬恐怕真個要留在第三關了!」

    「此人不是你看的那麼簡單!」張奎搖頭說道,「他傳授與我的地遁術比之別人的地遁術都要強,我曾特意請教過一些修道之人,他們的地遁術頂多只能行至三百里,最多的也只有五百里,可是我的卻能夠潛行一千五百里!」

    「由此說來此人也是身懷異術?!」高蘭英聞言說道。

    「算了,也不是我們該管的事了,我想聞太師此時恐怕已經飛調各關守將前去圍捕黃飛虎,也沒有我們的事了!」張奎笑著說道,接著便徑直轉身離去。

    此時的黃飛虎正在營內愁眉苦臉,,只因斥候來報,西北方魔家四將中來了兩位領著大軍追捕自己這一行而來,西邊青龍關張桂芳也領著大軍往此處趕來,甚至最近的臨潼關守將張鳳此時也領著大軍圍捕自己,背後聞太師領著五萬精銳騎兵兼程追趕,可以說現在自己一行已經走投無路了。

    黃飛虎歎息一聲,看著帳內熟睡的三個兒子,本來最大的兒子黃天化三歲時消失了,現在的長子黃天祿才十四歲,此子天爵十二歲,幼子天祥剛滿七歲,想著這三個孩子如今卻要隨自己過上逃亡的生活,心中苦悶更甚。只覺帳內呼吸苦悶,遂出帳走走,出得大帳,黃飛虎拿著一根大槍便在周邊轉轉。

    行得半響,忽聽後方有陣陣馬蹄聲,黃飛虎見之大驚,隨即右手虛張便見北海金眼神鶯出現在手上,黃飛虎往空中一拋,接著便立刻轉身回到軍營內喊起眾將和軍士。

    後邊聞太師正領著軍馬追趕,忽見空中有一隻金眼神鶯盤旋,微歎一聲,接著便發出一聲尖嘯,便見空中金眼神鶯撲閃著翅膀落在聞太師肩上,聞太師嘀咕片刻便將金眼神鶯放起,回頭一招手,騎著墨麒麟便領著大軍繼續追趕。

    黃飛虎這邊營內聽得訊息,一時間人荒馬亂,在眾將領的帶領下終於井然有序起來,便開始商量行軍路線。正在這時,黃飛虎放出的金眼神鶯飛了回來,黃飛虎側耳聽了片刻,皺了皺眉。

    「大哥怎麼啦?!」黃飛豹見此問道。

    「我這北海金眼神鶯說我們被圍住了!」黃飛虎歎了一聲,「北邊魔家四將中的魔禮紅,魔禮青二人領著一萬人馬守住北方,西邊張桂芳大軍也圍住了去路,南方臨潼關守將張鳳繞道埋伏,後面則是聞太師領著五萬精銳騎兵離我們只有數里路程了!」

    「這……」眾將聞言大驚,「這可如何是好!」

    「唉……」黃飛虎也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想到我黃氏一門忠良,落得個如此下場,卻苦了你們!」

    「兄長這是什麼話!」周紀等人聞言說道,「我們與兄長同患難,本來就是兄弟該有的!」

    不提黃飛虎等人此時速手無策,卻說空中飛過一人,此人卻是玉虛門下十二金仙之一: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只因此時第四場封神量劫來臨,元始天尊關了說道法門,眾人無事皆是遊玩四處。這一日道德真君路過此處,忽被底下湧出的紅氣衝撞了雲頭。當下撥開彩雲一看,卻見底下黃飛虎眾人此時陷入困難之境,心中想到:「這黃飛虎終究是大商兵馬大元帥,詳知大商兵馬之事,此行一看便知欲投往西岐,子牙師弟日後將助周伐商,得黃飛虎幫助,果真是如虎添翼,此時不幫他豈不可惜?!」想及此立刻拿出混元幡往底下一拋。

    黃飛虎正在無奈之際,忽見周邊黃沙滾滾將自己一行人馬裹在中間,接著便見自己等人似乎沒黃沙捲了起來,多時便從迎面而來的張桂芳大軍面前飄過,甚至黃飛虎都能清楚的看到張桂芳那連夜趕路而顯得憔悴的臉。待一個時辰之後,黃飛虎等人終於靜靜的落在地上,周邊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似的,可是待眾人看時,眼前竟然是臨潼關的城牆。

    此時臨潼關上一白袍守將正詫異地看著眼前的一幕,關前一陣大風掛過,接著黃飛虎一行人馬竟然憑空出現在關前。關內眾甲士見此皆是引弓搭箭,警惕的注視著底下黃飛虎一行軍馬。此時的黃飛虎也是額上冷汗之下,這一行人馬盡皆露在敵軍的箭矢射程之內,稍有異動恐怕就會萬箭射來。

    正在雙方各自有所顧忌之時,關中城上那個白袍守將對著身邊軍士大喊一聲:「都將弓箭收起來!這是武成王一行人!你們怎敢如此行事?!」

    「可是將軍,武成王反了!」有兵士說道。

    「你懂什麼?!」那守將喝道,「難道本將的命令你們不聽嗎?!」

    在守將的喝令下,關上眾甲士皆收起了手中弓箭,接著守將走下牆來,大開城門挺身縱馬而出,來到黃飛虎面前。黃飛虎上下打量來人,卻見此人生得俊秀,穿著白亮銀環鎧,坐下白龍馬,手中長戟,頭戴亮銀盔。

    「元帥,末將蕭銀!」守將拱手在馬上說道,「昔日乃是元帥門下,被元帥點來臨潼關!」

    「原來是你!」黃飛虎聞言大喜,催動五彩神牛上前,「我那時也是看你武勇不凡,才將你調來臨潼關的,不錯,不錯!」說罷看著蕭銀點頭大笑。

    「元帥,此時不是敘舊之時,請快隨末將離開此關吧!」蕭銀說道,「大帥來此,想必前方軍馬不久便會收到訊報,很快便會趕來的!」

    「也是!」黃飛虎聞言說道,「有勞你了!」

    「請!」蕭銀催動馬匹轉身便往關內奔去,黃飛虎見此催動五彩神牛緊緊跟上,身後軍馬見此亦是開動往臨潼關中過,不多時便順利過關。

    「將軍!」黃飛虎攔住蕭銀說道,「你私自放了我們,回去定然是死罪,不若隨我們同行如何?!」

    「也好!」蕭銀想了片刻說道,「我也是孤身一人,便隨大帥同去!」說罷便加入黃飛虎大軍。

    卻說聞太師領軍馬趕了很長時間,忽然前面斥候回報:「前面青龍關總兵官張桂芳聽令。」

    聞太師聞言皺了皺眉說道;「喊他過來。」

    不多時張桂芳催馬行至軍前,馬上欠身躬候:「末將張桂芳前來聽命!」

    聞太師問道:「你從前面趕來可曾遇到黃飛虎一行人馬?!」

    張桂芳聞言搖頭說道:「末將一直領軍從東路趕來不曾見到黃飛虎一行人馬,莫非是走北邊去了?!」

    聞太師聞言說道:「你且速回謹防關隘,西邊恐有人馬前來接應!你速速回去日夜防範,不得遲誤。」

    張桂芳聞言拱手行禮,接著立刻引著大軍往回趕往青龍關。

    張桂芳大軍去過不多時,又有人回報:「北邊佳夢關魔家二將前來聽令。」

    聞太師聞言亦是皺了皺眉吩咐道:「令他二人前來來。」

    不多時魔禮紅,魔禮青二人催馬行至軍前,拱手口稱:「太師恕罪,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聞太師擺擺手問道:「你們可曾見過黃飛虎往北方而去?!」

    二將聞言相視一眼,接著搖頭回道:「末將不曾見過。」

    聞太師臉色開始凝重起來,立刻傳令道:「你二人速領軍回佳夢關守禦,協同捉賊。」

    二人聞言立刻轉身就走。不多時又有人報:「臨潼關首將張鳳聽令。」

    聞太師額上第三隻眼睛白光射出一丈之遠,接著冷哼一聲:「令他前來。」

    張鳳催動馬匹走到聞太師面前拱手施禮:「太師,末將張鳳前來聽令!」

    聞太師問道:「老將軍,叛賊黃飛虎可曾去過南路?!」

    張鳳聞言欠身回道:「末將一路行來不曾見得黃飛虎眾人。」

    聞太師聞言閉上眼睛,頭微抬對著天空,接著便見聞仲額上第三隻眼睛睜開,耀出白光數丈,多時之後,聞太師額上第三隻眼睛閉了起來,睜開雙眼後聞太師怒目睜視西崑崙處,大聲罵道:「清虛道德匹夫,壞我大事,老夫今日記下了這個仇!日後再來與你計較!」

    「太師,怎麼啦?!」張鳳見此立刻問道。

    「你不知道,黃飛虎竟然被這匹夫道人救了去,已經突破了你的臨潼關!」聞太師說道,「你且速速前去追趕!我此時也只得駐軍此處,防止那匹夫再來壞我大事!」

    「末將領命!」張鳳聞言大驚,立刻催動馬匹便往臨潼關飛奔而去。

    「就算你這匹夫出手相助又如何?!」聞太師心中冷哼一聲,「黃飛虎是終究過不了第三關的!老夫便在此等候黃飛虎歸來!沒想到你們闡教竟然真的出山相助西岐,看來日後免不了要大戰一場了!」想罷便命令大軍就地紮營,只等黃飛虎一行人馬歸來。

    且說界牌關內,吳傳道此時正坐與堂屋之內,忽的掐指一算,良久笑道:「我說最近怎麼兵馬調動,原來卻是你反了,可惜可惜啊,你這人雖然昔日能夠順利過關,可是卻碰到了我,也罷也罷,我便為帝辛逆轉一次天數!」說罷,吳傳道對外面喊道:「來人!」

    「將軍!」有侍從走了進來拱手問道,「有何吩咐!」

    「你且去打四碗清水來!」吳傳道吩咐道。

    「遵命!」侍從做了下去。不多時便端著一個盤子走了進來,盤子上有四碗清水。

    「黃老將軍在做什麼?!」吳傳道問道。

    「老將軍現在正在勘察營地,防止出現意外!」侍從回道。

    「好了,你下去吧,將門關上不准任何人進來!」吳傳道揮揮手說道。

    侍從見此躬身行禮,禮畢便退出堂屋將大門關上。

    吳傳道將四碗清水放到桌上,左手拿起一碗清水,口中歎道:「滾滾紅塵無涯海,心魔難耐曰奈何,劫孽皆因由此起,可惜枉送又一生!」

    歎罷吳傳道伸出右手虛空扶起,口中念道:「混沌我手,兩儀自現!」說罷便見太極之象出現在吳傳道手中,接著吳傳道右手虛托,便見兩儀越升越大,待飛到吳傳道頭上之時已經變作圓桌大小了。

    吳傳道盤坐在地上,將清水放到面前,雙手衡平放在清水之上,口中說道:「天機之象,接亂我手!清水亂象,暫借天數!」說罷便見面前碗中清水徑直化作一條水龍躍起,直直的從頂上兩億太極之象中穿過消失不見。一時間,天機一片朦朧,玉虛宮元始天尊,八景宮老子教主,碧游宮通天道人,西方教接引,准提二人,媧皇宮女媧娘娘一眾聖人盡皆感知天數朦朧,運轉法力集六聖的能力查探天機,卻見天機之中竟然有一汪大洋,清水湧現,將眾聖的面向映在水中。

    「水中月?鏡中花?!」混沌紫霄宮鴻鈞聖人微微奇怪地說道,「沒想到道祖法力竟然厲害至斯!連天道也不知道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竟然能夠將天道這種級別的元神映在天機之中……」

    吳傳道拿過第二碗水,放在面前,一手點在水中,一手虛空拖著,「借我封神榜,清你殺劫難!」說罷便見封神榜的元靈出現在吳傳道手中,吳傳道將插在水中的手拿了起來,點向封神榜元靈,口中念道:「清者自清,濁者自留!」接著便見封神榜上一股清水之氣躍起,注入太極之象中,忽的從太極之象中又射出一道血濁之氣,注入封神榜中,封神榜上血濁之氣赫然寫著黃飛虎的大名。

    吳傳道拿過第三碗水,將封神榜元靈放在水上,口中唸唸有詞,「太極兩儀,陰陽顛倒,濁氣轉清,清氣化魂!」接著便見封神榜元靈上本來血濁之氣書寫的黃飛虎忽的化作清氣名字,血濁之氣轉到碗中,接著便被空中的太極之象吸了去。

    吳傳道見此微微一笑,拿過第四碗水,右手一揮,將太極之象,封神榜元靈盡皆返還回去,然後將水灑在虛空,「鏡中花本來心中所念,水中月定是縹緲之象!」接著便見清風吹過,水汽消失不見。吳傳道做完之後,揮了揮衣袖,轉身走出屋外,抬頭看向空中星辰。

    良久低頭看著東方,吳傳道嘴角微翹,「這樣才好玩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