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三卷 人皇治世 第五十七章 洪荒有賢名風後 軒轅蚩尤初交手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五十七章洪荒有賢名風後軒轅蚩尤初交手

    上回說到老子告誡廣成子軒轅繼位人族征戰將起,到時候元始天尊必定會派遣同門玉虛門下前來相助,只不過在戰事之間卻不能過於爭鬥免得沾了殺戒。之後老子便來到玉虛宮跟元始天尊談論了一番人皇之變,接著便有算計起天庭,卻是因為昊天童子野心甚大,自當上天帝以來便一直想將天庭的威嚴加於洪荒之上,讓洪荒眾生都對天庭充滿敬畏,卻不知這聖人與天庭之間天生便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要想化解這個矛盾,只有將聖人或者天庭遂的一方退出洪荒舞台。昊天想插手人皇之爭為天庭謀取功德,卻不料已被老子和元始知曉,正好藉著這個機會算計一番。此時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軒轅自接手人族以來,便在老師廣成子的建議下開始同一各個部落,將人族的大小無數個部落漸漸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人族部落稱為華夏部落。不過在這個時候,人族各部落,乃至各個人的心裡對這種部落的統一還是存在很多意見的,畢竟即便是在伏羲和神農治世之時也是各部落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類似於聯邦的機制,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領。軒轅的這個舉措在人族就像瘟疫一樣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眾多部落心存不滿,離開陳都附近,往洪荒各方而去,有些部落倒是因為軒轅乃是神農禪位的人皇,也就默認了軒轅的舉措,加入到統一之中。就這樣,洪荒上的人族各個部落來來往往,散散聚聚的好不熱鬧。

    這個時候的九黎部落,卻是因為蚩尤的強勢以及巫族的大力支持,對周邊部落的統一做得比軒轅還好,但是此時卻不是與軒轅相爭之時,正好就這個時候蚩尤整頓九黎部落,併吞並那些因不滿軒轅治理之道遷往此處的人族部落,將之納入九黎部落。由此軒轅的華夏部落與蚩尤的九黎部落尚未在此時產生衝突。兩大洪荒人族都克制這自己,所以這個時候人皇之爭還未展開。

    卻說軒轅的統一人族部落一直採用的是溫和的手段,只是用人皇之尊位號令各人族部落加入而已,很多的部落因為軒轅的威望加入華夏部落,整個華夏部落人口越來越多,治理起來也越來越麻煩,軒轅從廣成子那裡學的是武治之道,這管理以前的有熊部落還可以,可是這人口眾多的華夏部落卻是很難的。也是天災降世,在這個時候忽的疾病爆發,華夏部落頓時危機重重,軒轅聞之訊息大驚,只道是天要亡華夏部落,幾經操勞之下,軒轅終於累倒在床,不過由於軒轅的威望,此時的華夏部落在眾多長老的治理之下還未爆發出什麼內亂危機。

    軒轅昏倒在床忽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在夢中忽見天空刮起一場很大的颶風,將地上的塵垢刮得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清白的世界。這個奇怪的夢將軒轅從夢中驚醒,軒轅睜開眼睛,正見老師廣成子手裡拿出一個瓶子從中倒出幾顆丹藥。廣成子見軒轅醒來頓時大喜,將丹藥遞給軒轅,拿著一碗水讓軒轅合著喝下。

    「軒轅,你這病倒一事也是為師之過!」廣成子說道,「為師只教授於你武治之道,卻未能讓你明曉文治之理,方才有今日之困。」

    「老師,這次乃是天厄之災,與老師無關的!」軒轅歎了一聲。

    「你也無需這般愁苦!」廣成子見軒轅如此便開口寬慰道,「但凡證道之機都隨有危難之厄,伏羲天皇降世受排擠之災,神農地皇嘗百草有斷腸之厄,你今統一人族自然便有疾病之難。」

    「可是這災難當如何解決?!」軒轅問道。

    「你難道忘了這疾病曾經困擾人族多時嗎?!」廣成子聽到軒轅這般說笑著答道,「你這部落的隱患不在這疾病之難,乃是你不善文治之法,雖你曾在有熊部落裡廣招賢才幫你治理人族,可是那些人治理有熊部落尚可,但是治理這個華夏部落卻是不行的!」

    「說到這事,弟子剛才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軒轅說道。

    「怎麼了?!」廣成子覺得有些奇怪。

    「弟子夢中夢見一個奇怪的景象,一場很罕見的大風將大地上的塵垢刮的一乾二淨。」軒轅說道。

    「哦,這又是意喻何事?!」廣成子聞言問道。

    「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後在邊。此意指風姓名後者,可是這洪荒之中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軒轅解釋道。

    「這個我倒知道一些!」廣成子聞言大笑道。

    「真的?!」軒轅聞言大喜道,「還請老師指點!」

    「我聞洪荒人族這『後』者乃是部落首領之稱呼,既然是稱呼,那麼前面的『風』便是部落之族名,這風族部落卻是伏羲天皇出世之部落,由此一來這風後者必是大賢之人!」廣成子說道。

    「既然真的有其人,那麼這位大賢,我又該去哪尋找呢?!」軒轅聞言激動地問道。

    「既然是大風出於你夢中,必然與這大風有關,這洪荒之上到底何處多大風?!」廣成子笑著問軒轅。

    「多大風之地?」軒轅陷入深思,良久忽然大笑道,「不錯,海隅之地多有大風,如此說來這位大賢必在海隅之地!」

    「既然你已經有天助大賢,那麼這個疾病之災便有為師幫你除之!」廣成子說道,「你可前去海隅之地尋找那位大賢,此乃是如今最為嚴重的一件事!」

    「多謝老師!」軒轅聞言大喜。

    「既如此,為師便前往火雲洞一番!」廣成子笑著離開軒轅的住所駕雲往火雲洞飛去不提。

    且說九黎部落裡,蚩尤坐於廳內,底下八十一個兄弟和巫族風伯與雨伯兩個大巫也是坐於身邊,此番卻是蚩尤商議想趁此機進攻華夏部落,徹底爭得人皇之位。

    「兄長所言甚是!如今那華夏部落的軒轅治世不當惹得天怒人怨,內有人族部落脫離,外有天災疾病,此必是天要我九黎代之之理也!」底下有一人笑著說道。

    「不錯,如今我九黎部落興盛強大,與那華夏部落相比雖然人數比之少了一半左右,可是我們族人勇猛無比,無不以一當十,即便是軒轅自己的有熊部落我們的族人也能夠以一敵二的,所以我也有意此次出兵與華夏部落相爭人皇之位!」蚩尤聞言大笑。

    「不可不可,此時還不是與華夏族相爭之時!」風伯聞言立刻出聲說道。

    「這是為何?」底下又有一人問道,「難道這華夏族現在惹得天怒人怨,我們還不能前去討伐嗎?!」

    「現在華夏族雖然陷入疾病之災,可是這不是我們進攻華夏族的時機,恐怕我們現在出手會得不到好處的,到時候反而產生禍端!」雨伯出聲解釋道。

    「現在如何不能進攻華夏族?」蚩尤有些不滿,「這個時候不去進攻華夏族,等到它日後強盛起來我們又如何能夠將它消滅?!」

    「這……」風伯還想繼續勸說,卻被雨伯扯了扯衣角,遂停止了勸說,歎息一聲,「唉……」

    「既然這樣的話,我們現在就準備進攻華夏族如何?!」蚩尤大聲說道。

    「好!」底下八十一個兄弟應聲喊道。

    「我們這個時候是不能出手的,還望見諒!」風伯與雨伯二人出聲說道。

    「沒事,我們這次進攻佔了天時人和,應該沒有什麼困難的,所以就不勞雨師和風師了!」蚩尤爽快的回答道,「弟兄們,前去整頓兵馬,我們且去消滅華夏族!」

    「遵旨!」八十一聲應道。

    果不久,九黎人馬從東夷攻向華夏族的所在地陳都附近,這次蚩尤見華夏族陷入疾病危機,也並未有帶多少人嗎,仗著九黎族人勇猛無比,又有自己仿造天神兵為族人打造的武器,認為這些準備已經足夠九黎族消滅華夏族。此時的華夏族,廣成子剛從神農處求得治病神藥,雖已緩解疾病之災,可是華夏族的戰鬥力還是很弱,儘管人數是來犯九黎的幾十倍之多,可是面對勇猛無比的九黎人馬,勝算相當之少。軒轅已從海隅尋得大賢風後,風後文武雙全,文能治邦,武能行軍聞得九黎人馬趁華夏族疾病之災前來侵犯,思了良久忽然想出一策。

    軒轅正為九黎人馬侵犯而感頭痛之時,忽聞風後有一策可擋九黎,頓時大喜召見風後詢問計策。風後指著神農與伏羲兩位人皇治世時所畫地形圖對軒轅說道:「九黎今趁我華夏族陷入病災之際來犯,必然是輕備急行,想來蚩尤勇猛無比,自然莽撞。今九黎欲攻我陳都則必先過這黃河,我們只需趁九黎人馬半渡之際用大水淹之,必定能夠消滅來犯之敵!」

    「不錯!」軒轅聞言看了看地圖,笑著答道,「這蚩尤心急欲滅我華夏,必然無備,此計可行!只是這黃河之水一直流淌順暢,難以利用,若是我們蓄水,恐怕以九黎族內能人觀之必為看破!」

    「我聞大王之師乃是得道高人,想來移山倒海之能必然輕而易舉,所以此番卻是要勞駕大王之師,求其施展法力到時便將黃河之水翻湧而下!」風後出聲說道。

    「老師恐怕不會答應的,這個畢竟會殺害人族性命!」軒轅遲疑道。

    「大王,此乃是天數如此!」風後急忙說道,「後略曉天數,此番九黎入侵違背天時,自然會遭劫的。況且只是讓大王之師為護華夏而施法,並不是用以淹沒九黎,大王說之必定成功!」

    「既然這樣,我便試一試!」軒轅聞言點了點頭,說罷便走出屋外,往廣成子所居之處走去……

    且說蚩猶帶著九黎族人,拿些武器裝備好族人,便急行軍往陳都趕去,一路上也不管其他脫離華夏族的人族部落,只將目標定在陳都,以蚩尤之能卻是知曉這世與他爭奪人皇者乃是軒轅,此時的軒轅正在陳都,只要自己領著九黎人馬攻陷陳都,擒了軒轅將之處死,則自己便是天定的第三任人皇。由此一來,蚩尤便沒有什麼心思去管那些個脫離華夏族的部落,領著手下兄弟,不停地趕往陳都。

    幾日過後,蚩尤領著人馬來到黃河岸邊,遠遠就能看見陳都就在黃河的對岸,那裡正是蚩尤此行的目標地,見陳都內部似乎沒有什麼準備,想來乃是這番疾病之災甚為嚴重,使得華夏族幾無戰力,大喜之下蚩尤便令族人速速準備過河,盡快攻破陳都,擒拿軒轅將之斬殺。

    「兄長,這黃河之險甚為可怕,我們這麼過去,怕那華夏族會讓我們渡之一半便放大水淹來,到時候我們可就危險了!」身邊一個兄弟說道。

    「不錯,兄長,這陳都在前方不遠可是華夏族至今尚未準備與我們相搏,期間恐怕有詐啊!」又有一人出聲說道,「還是小心為妙!」

    「哈哈,你們太過謹慎了,這華夏族目前陷入疾病之厄尚未復甦,哪來的與我們一戰之力?!況且這黃河之水乃是天地之能,人力如何能夠掌控?!」蚩尤笑著說道,「弟兄們,陳都就在前面不遠,我們只要攻破陳都擒殺軒轅,那麼我們九黎便是人族之首,巫族也會再次復興的!」

    「兄長,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又有人說道,「我們也不急於一時,謹慎一些還是必要的!」

    「好吧,且安排人馬前去看看黃河之水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回來告知與我。剩下的人且去伐些樹木以做船隻渡我們過河一用!」蚩尤見兄弟如此堅持想了一想覺得不錯,自己已經離陳都不遠,何必急於一時而將整個九黎族人陷於災難之中。

    很快便有前去探河之人回報道:「大王,我們去看了黃河,發現河水流淌正常,想來華夏族並未有在黃河之中動些手腳,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特意前去上游看了一番也沒有見華夏族的人馬,想來黃河是安全的!」

    「甚好!」蚩尤大喜,「弟兄們準備渡河吧!」

    「好!」九黎族人聞言大叫道。接著便見數萬人馬於黃河北岸坐上他們趕製的木筏,蜂擁一般往黃河南岸陳都之處劃來。

    「唉,貧道這次恐怕罪孽深重了!不過為了人皇治世,還請天道原諒!」廣成子駕雲停在空中看著黃河之中滑行的成百上千條木筏和上面坐著的九黎部落的人族歎聲說道。接著便一揮拂塵,掐了口訣唸唸有詞,良久道了一聲「玉虛道法,疾!」打出一道光射入黃河之中。頓時便見黃河上游河水掀起十丈高的浪花,洶湧澎湃的湧向黃河下游,廣成子看著這一情景,搖了搖頭。

    正坐在木筏之上的蚩尤忽然聽見上游傳來巨響,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只見黃河上游大水如同海龍一般向自己族人洶湧而來,不多時便將族人吞沒,眨眼間便湧向自己所乘坐的木筏,那些族人已經被河水吞沒不知生死,偶爾見得族人之軀體與翻騰的河水中隱現,眨眼過後便不知蹤跡。

    「喝!」危難之際蚩尤雙手向前,站立於木筏之上,頭髮直立,怒目直視湧來的大水,身體湧出一股力量抵住大水的來勢,「弟兄們速速逃回岸邊!」卻是蚩尤施展祖巫之力將河水擋住,奈何蚩尤轉世雖有祖巫之魂卻沒祖巫之身,要知道巫族乃是修身練道,所以蚩尤之能也僅僅是撐得一會功夫。不多時見那些個倖存的族人逃上北岸,蚩尤大叫一聲,雙腳發力「轟隆」一聲,蚩尤所乘木筏掙斷,其力道竟然將河水激起,蚩尤借此力逃回北岸摔倒在地。

    「兄長!」「大王!」倖存的族人皆跑了過來,蚩尤的弟兄扶起倒在地上的蚩尤。

    「我對不起族人啊!」蚩尤仰天痛哭,「沒想到我數萬族人竟然喪身在此處,我蚩尤愧對九黎族人,愧對你們啊……」

    「兄長,且先回去,我們還沒有失敗!」有弟兄說道,「回去整理人馬再來與軒轅報仇!」

    「是啊,兄長!」其餘族人皆是說道。

    「好!」蚩尤在弟兄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看著陳都咬牙切齒,「軒轅,此仇我蚩尤他日必定會來報的!竟然請修道之人施展法力,欺我九黎沒有高人嗎?!」

    「走吧!」蚩尤對著族人說道,「我們回去!」眾族人便在蚩尤的弟兄帶領下返回九黎。

    「唉,這樣一來恐怕巫族高手會出手的,天數如此啊……」廣成子看著遠去的九黎人馬歎息一聲……

    而九黎族內,默默觀察此間景象的風伯與雨伯二人相視一眼,接著搖了搖頭。

    「沒料到這次蚩尤真的會吃這麼大的虧!」雨伯說道。

    「不過這廣成子的手段忒為可惡!難道不知這番乃是犯了殺劫?罪惡如此,恐怕我們下次真的要兵戎相見了!」風伯歎聲說道。

    「此乃是天數,不過娘娘曾經告訴我等,此戰我們沒有性命之憂的!只是巫族族人為此也付出不少代價!」雨伯說道。

    「為了巫族復興,他們的犧牲也是值得的!」風伯慘然說道。

    「唉……」一聲長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