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三卷 人皇治世 第四十七章 伏羲應天道轉世 道祖為徒出東海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四十七章伏羲應天道轉世道祖為徒出東海

    上回說到天數運轉之下巫妖劫難來臨,巫妖兩族展開最後的決戰,妖族與巫族死傷慘重,大多高手都或是被斬殺,或是自爆身亡,最後共工祖巫因為眾兄弟的身亡,覺得天道之下眾生不過是天道的棋子,一時心灰意冷之下頭撞不周山,使天地崩塌,洪荒眾生陷入開天後第一次大劫難。不過很快女媧,三清,西方兩教主等六個聖人出手定住乾坤,女媧施展法力煉石補天又往北海取了玄龜的四肢煉做擎天柱撐住天力。

    女媧補完蒼天之後便駕起雲頭趕上正帶著殘餘妖族前往北方的計蒙,得知兄長此前曾與巫族玄冥祖巫交手,所以便吩咐計蒙一番後便駕雲往玄冥處,不過從玄冥口中得到兄長靈魂往東海飛去後,便又調轉雲頭往東海飛去。

    北海龍宮裡,北海龍王敖順這日坐在殿內倚座小睡之中。自從北海龍王繼任前曾在東海蓬萊島上得到吳傳道的指點後便一直在派出人手尋找吳傳道所暗指的北海大機緣之人,可是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找到那個人。

    就在敖順還在小憩之時,忽有蝦兵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拜在地口稱:「大王千歲,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何事如此慌張?!」敖順被蝦兵打擾了休息,看他如此模樣壓住怒火問道。

    「大王,北海最近有可怕的嚎叫聲不斷傳來,已經影響了北海的安定,龜丞相已經帶了蟹將軍前往查探,小的得到消息特來稟告大王!」蝦兵跪在地上說道。

    「哦?!」敖順聽道這裡消了心中怒火,顯得很是好奇,「這嚎叫聲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三日前,也就是共工祖巫撞毀不周山,女媧娘娘煉石補天之後開始的!」蝦兵說道,「此嚎叫聲甚為奇怪,似是從某先天靈物口中傳出!」

    「如此甚好!」敖順聞言一驚,卻是想起吳傳道所言的大機緣之人,立刻起身大手一揮,「速速帶我前去查看!」

    「大王,這……」蝦兵有些遲疑。

    「怎麼啦?!」傲順奇怪的問道,「難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大王,現在巫妖大戰剛剛結束不久,北海之內鯤鵬道人又回歸洞府,大王這般離開龍宮,小的怕會出現事故!」蝦兵顫抖地說到。

    「無需擔心!」敖順聞言大笑道,「不要這般擔驚受怕,我敖順做北海龍王可是東海蓬萊島逍遙前輩欽點的,我們龍族現在雖然已經沒落,但是逍遙前輩已經答應庇佑我們兩個量劫,現在才剛過一個量劫,我們無需擔心那些宵小之輩。而且,前輩在我來北海之前曾經言過北海有一個大機緣之人,現在想來這嚎叫聲怕是與那大機緣之人有關!」說罷便往宮外走。

    蝦兵聞言立刻起身不再阻止敖順出去,加快步伐將敖順往一處引去。

    過了一會之後,蝦兵將敖順引到一個洞外,龜丞相和蟹將軍領了一眾北海人馬駐守在洞外,見得敖順親來,立刻上前躬身施禮。

    「嚎叫聲是從裡面傳出的?!」敖順問道。

    「稟大王,我等在此駐守多時,影響我北海的嚎叫聲就是從這個洞裡傳出來的!」蟹將軍躬身答道。

    「如此我便親往洞內一觀究竟!」敖順聞言說道,接著便往洞裡走。

    「大王,」龜丞相和蟹將軍出聲制止道。

    「不用多說,」敖順一揮手阻止了兩人,接著走進洞內。洞裡有流水聲傳來,清心透涼之感傳來,敖順微微一愣,接著便繼續深入,果見越深那嚎叫聲越大。待得進入洞內深處一空曠之處時,敖順忽見面前現出一個不知其名的神秘之物,此物似龜非龜,似蛇非蛇,卻是蛇龜相合之物,嚎叫聲正是此物傳出。

    「北海敖順不知道友此番哀嚎為何,特來探尋一番!」敖順見得面前這個不知跟腳的生靈躬身說道。

    「原來是北海龍王來了,請恕貧道身體不便不能遠迎!」這生靈聽得敖順之言停止哀嚎,將頭探過來說道。

    「無妨無妨,」敖順笑著擺擺手,「敖順在龍宮之內聽得下屬言道友哀嚎數日,所以敖順特來查看一番,道友有何痛心之事說與敖順聽之,敖順也許能夠幫得上忙!」

    「唉,」那生靈歎了一聲,「我乃是天地初開北方之水化身之物,修煉至今不知多少年,從未出過北海,亦未與洪荒上哪個有過過節,平日便在洞府內靜心悟道。哪知前三天女媧娘娘突的飛來小道洞府,施展法力擒了小道,斬去四肢卻未有誅殺小道,現在小道四肢不全,行走多有不便,且斬四肢之痛至今尚未過去,小道傷心之餘又覺疼痛異常,卻是不能忍受所以哀嚎,打擾了北海安寧,小道在此道歉!」那生靈歎聲說道。

    「道友這般痛楚確實難當,為何不去尋找得到高人相救一番?!」敖順聞言說道。

    「非是小道不願,實是不知求哪位高人相救,女媧娘娘乃是聖人,既然以聖人之尊前來打傷小道,洪荒之上還有何人敢於聖人相爭呢?!」那生靈聞言歎道。

    「何不去東海蓬萊島尋求逍遙前輩一救?!」敖順聞言問道。

    「我倒是忘了東海有這麼一個高人?!」那生靈聞言眼睛一亮,接著又黯淡下去,「我聞東海蓬萊島非是有緣人不能入內,而且小道不曾與那逍遙散人有過交情,怕是人家不肯出手相救……」

    「哈哈哈……」敖順聞言大笑道,「這有何難?敖順此來北海時曾有緣見得逍遙前輩一面,不如就有敖順親自相送道友前往東海求逍遙前輩施救如何?!」

    「如此,多謝了!」那生靈聞言大喜,接著就見生靈體下現出雲彩,卻是北海之水化作的雲頭,敖順見之微微點了點頭也是腳下現出雲朵,接著兩人便飛出洞府,在蝦兵蟹將一眾人的驚訝目光中往東海飛去。

    東海蓬萊島上,吳傳道坐在殿內一揮手,便見右手中現出一張琴來,接著那張琴上現出一道靈光,卻是伏羲道人的元神。

    「徒兒此間事了,老師不久便要安排你投生轉世了!」吳傳道看著那道元靈說道。

    「但憑老師安排!」那道元靈說道。

    「不過卻須你那女媧妹子相助一番,你的道果方才證得!」吳傳道笑了笑,然後將頭轉向身邊閉目養神的楊眉,「楊眉,且去外面相迎女媧吧!」

    「弟子遵命!」楊眉躬身答道,接著便飛起身來往殿外而去。

    女媧自從玄冥處得知兄長伏羲死後元神未滅,想來必是東海蓬萊島的逍遙散人施展法力保住元神,駕著雲頭便往東海趕來,遠遠便見蓬萊島,立刻加快速度,要趕在兄長轉世前相別一番。

    剛到蓬萊島外,忽見島內飛出一白髮老道,卻是先前迎接過自己和通天教主的楊眉大仙,女媧自鴻鈞老師處得知楊眉大仙法力比鴻鈞還高,自然此時表現的很尊敬,立刻止住雲頭躬身說道:「女媧多謝楊眉大仙前來迎接!」

    「道友無須多禮,老師卻是算準道友要來,特命貧道出來相迎,伏羲道友轉世在即,道友且隨貧道入島!」楊眉笑著說完便轉身往島內飛去,女媧見此亦是催動雲頭跟了上去。

    入得問道殿內,女媧見得伏羲元神頓時大驚:「兄長?!」接著便面露苦色,甚為難過。

    「妹子何必做如此模樣?!」伏羲卻是笑著說道,「兄長此去便要轉世,並不是與妹子從此兩別!」

    「唉,」女媧聞言歎了一聲,「巫妖劫難卻是兩敗俱傷,還害的兄長你也身隕轉世。」

    「此乃天數,兄長的道還得來世方能證得道果,妹妹無需太過悲傷!」伏羲安慰道。

    「此番兄長轉世卻要勞累前輩,晚輩在此多謝了!」女媧拜伏在地說道。

    「伏羲乃是我之弟子,我合該如此,不過伏羲來世要證得道果,卻要你相助一番!」吳傳道說道。

    「前輩有何吩咐,儘管說來,晚輩自然聽從!」女媧聞言躬身說道。

    「無他,伏羲乃是天數運轉之下,何當人族第一人共主,卻是天皇之位,只是這人族皇位要與人教教主老子商量,卻須你親自前往!」吳傳道說道。

    「如此,晚輩立刻前去,正好與老子師兄化去他立教時的因果!」女媧聞言說道,接著便起身走出殿外,駕雲往大赤天飛去。

    「我也要出島了!」吳傳道笑了笑,「自從與羅睺道人交手之後還未有出過蓬萊呢,此番卻是要送弟子往地府一趟!」說罷一揮手將伏羲元神收回袖中,接著便憑空消失不見。

    地府裡,正在閉目養神的平心娘娘忽的睜開眼睛對身邊玄冥說道:「速速整理一番,蓬萊逍遙前輩駕臨!」玄冥聞言一驚,頓時整理好儀容,接著便覺空中忽的現出一陣異香,有無上道言念誦,吳傳道的身影便現在洞府內。

    「平心(玄冥)拜見逍遙前輩!」平心娘娘和玄冥祖巫拜伏在地說道。

    「無須多禮,起來吧!」吳傳道說道,「我此來卻是須請平心道友相助一番!」

    「前輩有何吩咐請說!平心自當相助一臂之力!」平心娘娘聞言躬身答道。

    「我有弟子伏羲,乃是天數運轉之下人族第一任共主,於巫妖劫難身亡,此來卻須平心道友運轉六道輪迴,將之投身成人,以便來世伏羲能夠證得道果!」吳傳道說完一揮手,將伏羲的元神現了出來。

    「有勞平心娘娘了!」伏羲元神出來後便躬身答道。

    「無妨,道友乃是天定的人皇,貧道只是順天行事而已!」平心娘娘說完便一揮手,六道輪迴呈現出來,接著天道之門華光大閃將伏羲元神吸入裡面,接著便見天道中一道光芒射入天際,消失不見……

    話說女媧駕雲往大赤天八景宮趕去,路上忽見南方有光芒從地府射入天際,頓時便知那時兄長的元神投胎轉世,兩眼落淚歎了一聲:「兄長走好!」接著便繼續趕向八景宮。

    八景宮內,老子正在閉目養神,身邊帶著兩個弟子卻是玄都**師和度厄真人。良久,老子忽的開口說道:「玄都,且去外面迎接女媧師叔!」

    底下玄都聞言躬身答道:「遵旨!」說罷便起身往宮外走去。

    老子看向度厄真人:「你且回自己洞府,切記好生修煉,不要出去亂惹因果!你日後有得兩個弟子,皆是上應天數,務必好生教之,日後非有大事莫要前來相擾!」說罷便閉上了眼睛。

    「弟子遵旨!」度厄真人聞言躬身答道,接著便駕雲離開八景宮回到自己在西崑崙的道場閉關清修不提。

    且說玄都飛出八景宮遠遠便見女媧聖人駕雲而來,立刻騰雲相迎:「女媧師叔,老師知曉師叔前來,特命玄都前來相迎!」

    「如此多禮了!」女媧聞言說道。

    「師叔且隨玄都前來!」玄都躬身說罷便調轉雲頭引女媧進入八景宮。

    「女媧師妹此來八景宮有何要事?!」老子見得女媧便睜開眼睛問道。

    「無他,此來卻是師妹與師兄化解一番因果!」女媧說道。

    「哦?!」老子聞言奇怪地看向女媧,「不知這因果何解?!」

    「師兄成聖,借師妹所創人族,立人教行教化之事。此來便與師妹我接了因果,女媧兄長在巫妖劫難時身死,但是其魂魄被逍遙前輩所救,逍遙前輩言兄長乃是天道定下的人族共主,所以此時已經投胎轉世成人,只是這人族共主之事,卻是要與身為人教教主的大師兄商量一番!」女媧說道。

    「哦?!」老子聞言伸出右手掐算一番,良久點頭說道,「不錯,天數運轉合該人族大興,這伏羲道友卻是天道注定的第一任共主!師妹放心,我這便相助一番!」說罷老子右手一揮,拋出太極圖,接著右手在太極圖上指劃片刻過後,收回太極圖。

    「如此,師妹與師兄便因果已了!」女媧躬身施禮道。

    「無妨,只是師妹須知,伏羲道友轉世成人,法力盡失,若是沒有大能相庇佑,洪荒之上卻危機重重!」老子笑著說道。

    「這個無需師兄擔心,兄長已經拜入蓬萊門下,想必逍遙前輩自然不會不管兄長的!」女媧亦是笑道。

    「如此,第一任人皇我便不去管教了!」老子聞言說道。

    「如此甚好!」女媧說道,接著便施禮道,「此間事了,師妹便先行告退!」

    「師妹且請自便!」老子點了點頭。女媧見此便駕起雲頭飛出八景宮,直回混沌媧皇宮。

    「玄都好生照管道場,我要往崑崙一去!」老子見女媧走後便出聲說道。

    「是,老師!」玄都聞言躬身答道。

    老子點了點頭,接著便見老子的身軀慢慢變淡,轉而憑空消失不見……

    且說人族自巫妖劫難後雖遭受天地崩塌之災,卻得聖人庇佑所以能夠安然度過,人族生來有大氣運,是故繁殖演化發展很快,幾百個元會下來人族已經遍佈洪荒。

    卻說洪荒人族現處於母系社會當中,有一部族名風兗,族中部落多有女子擔任,因其族長名為風兗而得稱。風兗生有一女,因出生在華胥山之渚,被稱為華胥氏。風兗部落有一雷澤,相傳雷澤中常有野獸出沒,部落中人均不敢入,一日,華胥氏外出,無意中想去看看雷澤中的風景,便趁沒人看管的之際跑進了雷澤,見雷澤中鳥語花香,風景秀麗,華胥氏玩得痛快異常。忽然,華胥氏發現雷澤旁邊有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之下,華胥便用她的雙足丈量這個巨大的腳印。回來之後,當晚華胥做了一個夢。夢中有無數蓮花從天而降,仙樂陣陣,無數七彩光華包圍著一個小小的人影,從天而降,逕直鑽進華胥的腹中。等到幾天之後,華胥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受孕了。

    華胥大驚,就跑去問母親風兗。風兗不但年齡最大,見識也最廣。風兗聽了華胥的敘述,沉吟掐算片刻,道:「此事以來,分明就是有天降福緣之人托胎在你腹中。非但不是壞事,還將有大利於我族。你且安心,將來自有分曉。」華胥聽母親如此說了,便也安下心來。

    只是華胥這次懷胎,卻甚是古怪。人族自出現一來,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算有例外,也不過是前後幾天的事,但是華胥這一懷胎,一懷十年愣是沒有動靜。

    發生此事後,族人都漸漸有些害怕了,皆以為華胥氏所懷乃是妖怪,紛紛要求華胥把孩子打掉,華胥不忍眼見孩子未到世上便要離世,死活不肯。好在華胥的母親是部落首領,由風兗出面解釋,尚且能夠留住了孩子。只因風兗德高望重,這才打消了族人的疑慮。

    華胥頂著壓力懷著孩子,又過了一年竟還未產下,族人終於不再聽從風兗的話,依舊華胥又死活不肯,最後風兗無奈將華胥安排部落以外的小河邊上,搭了一茅屋,族人便不再管華胥。

    華胥自己孤身一人生活,且身懷六甲,挺著個大肚子,族中人又不准她在部落周圍採食,一時間變的孤苦伶仃,回憶往事時常痛聲哭泣。

    這日晚上華胥一個人在草屋中垂淚,漸漸地睡著了。夢境之中,華胥忽見茅屋外華光大閃,蓮花綻放,仙鶴齊鳴,百獸奔走,頓時覺得奇怪走出茅屋外,便見東方飛來一個年輕道人,腳踏大鵬金翅鳥,手裡橫著一個奇怪的管子,吹著音樂往茅屋處飛來,落得茅屋前方,忽的伸出一指指向華胥肚子,口裡說道:「徒兒勿憂,不久便有瑞獸前來相助!」說罷便又踏上大鵬鳥,飛往東方,起飛時忽然回頭對華胥說道:「你切莫擔憂,你肚內乃是大德之人,現在處於困厄之災,乃是償還肚內孩子前世之因果,好生修養,吾特遣靈獸相庇佑與你!」說罷便駕著大鵬飛走……

    華胥一驚之下便從夢中醒來,見是做夢又暗自垂淚。突然發現發現茅屋外傳來果子的香味,頓時大奇,走出茅屋華胥便發現,地上有數籃果實擺在地上,大喜之下便知真個有神人相助,雙手合十往東方躬身一拜。

    蓬萊島上,吳傳道微微一笑,「墨明,好生看護你的師弟,切莫輕易出手!」說罷便閉目養神去了。

    第二日清晨,華胥便聽見茅屋外有走動聲,起身一看果然有一隻瑞獸麒麟口銜果籃馱負食物從山中走出。此時正欲來茅屋勸說華胥墮掉肚內孩子的一眾族人見之大懼向四方奔逃。卻見那麒麟來到華胥房前將果籃和食物放下,對著茅屋內吼叫數聲。華胥聞聲便知是神人告訴他送食物的異獸來了,忙從屋中走出,只見屋前伏著一麋身,牛尾,狼蹄,魚鱗皮,頭上有一黃色肉角的異獸,那異獸身前有數籃果子,見華胥走出後便繼續吼叫幾聲,調轉身頭,踏雲往山裡飛去,華胥見此向著麒麟鞠了一躬。如此反覆數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