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二卷 巫妖劫難 第二十二章 洪荒有靈寶出世 三清原本是一家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二十二章洪荒有靈寶出世三清原本是一家

    上回說到巫妖劫難初起,兩族之間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交手,不過由於雙方都沒有得到好處,於是兩族之間的衝突也漸漸減少了下來,一時間洪荒大地迎來了短暫的和平。不過誰都知道,在這個短暫的和平之後,兩族之間便會發生一場更加劇烈的戰爭。另一邊,洪荒諸位大能在混沌中觀看了女媧開闢道場,都是心有所悟,便各自回歸洞府閉關修煉不提……

    這邊,墨明自離開蓬萊島,便是一直駕雲遨遊,反而沒有使用他的大神通,一路上頓覺神清氣爽,心懷愉悅,便覺得自己如同融入了這片洪荒大地一般。就在墨明靜心體會所得之時,忽覺前方有一股沖天殺氣撲面逼來,墨明一驚抬頭看向那股煞氣的源頭,卻見遠處有一道巨大的紅色圓柱狀的煞氣連接天地。墨明見此,伸出右手掐算一番。良久墨明笑了笑,沒想到這個時候巫妖竟然已經第一次交上手了!看那陣勢,應該是十二祖巫運起了老師所賜的十二都天神煞旗,布起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陣了。果然是端的厲害無比啊,這麼遠都能感覺到那股煞氣咄咄逼人。

    忽然間,墨明發現離此處不遠有一人族部落,正被巫妖戰場影響著,受到了那神煞大陣的煞氣所迫,正苦苦掙扎中。墨明見此心有所感,卻不知為何,忽的想起自己的老師逍遙散人似乎對人族很是在意,於是便使出袖裡乾坤之術,將那一眾人族收入袖裡,幫他們渡過此難。

    良久,便見遠處大陣退去,天地間咄咄逼人的煞氣也瞬間消失。墨明微微一笑,一揮衣袖將袖內人族釋放出來,對著拜伏在地的人族說道:「現在你們的劫難已經過去了,你們且自離開吧!」

    「不知上仙法號?」這人族部落裡忽有一人出聲問道,這個人看上去像是這個部落的首領,只見他接著說道,「還請上仙留下法號,也好讓我等能夠永記上仙大恩!」

    「我乃是蓬萊島墨明道人!」墨明說道。忽然墨明感覺心血來潮,仔細一看卻發現此部落裡面竟然有三個人與自己有一番大機緣,墨明不知為何,只好用眼光不停的打量著這三個人。

    「蓬萊島?!」那首領一驚,接著便是恭敬的說道,「原來上仙是蓬萊仙島的修道之人。我們行走在洪荒大陸上,早已聽聞蓬萊仙島的神秘,如今我族內有一難事,小可想請上仙指點一番,不知上仙……」

    「噢?!」墨明有些奇怪,「你們有什麼難事且將說來。」要說墨明此刻道心明瞭,悟性極高,早就在老師的多番指點之下知曉老師準備安排自己前去鎮壓人族氣運,而且墨明幾番修道,聽道,悟道也都能夠略曉天機,早已知自己與這人族有一番大機緣所以對人族之事也是比較上心的。

    「我等人族行於洪荒之上不識四時晝夜,時有族人挨凍致死,時有族人受襲而亡,小可久思不知其解救之法。今遇上仙,想必是上天可憐我等,特讓上仙來此一行。還請上仙指點我等避難之法!」那首領說道。

    墨明聞言微微一笑,接著便思考片刻,出聲說道:「我聞崑崙山有一木名燧木,其屈盤萬頃,雲霧出於其間,有鳥若鶚,時常用咀去啄此木。你之解救之法便在此間!」

    「多謝上仙指點!」那首領聞言大喜,拜伏說道。

    「此三人與我有緣,」墨明忽的伸出右手指向他一直打量的三個人,「只是我卻不知這機緣何在,且欲將他們帶在身邊,不知你認為可否?」

    「大善!」那首領聞言說道,「這三個能入上仙法眼也算是他們的緣分。」

    「如此我便帶走他們了!」墨明聞言笑了笑,一揮衣袖將三人收入袖中,畢竟此番墨明是奉師命前來請后土的,總不能把三個人帶在身邊前去巫族吧?墨明見此番事了便駕雲繼續往巫族趕去,卻不知此處墨明留下一番善緣。要說這部落的首領本就是身負大機緣之人,自然心明神清,早已知墨明道人真身乃是一隻充滿福瑞氣息的麒麟,得其指點往那崑崙山卻是取燧木生火,使人族脫離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也是人族脫離了黑暗中妖獸襲擊的災難,更不要說讓人族懂得了取暖之法,得一番大造化留下了「燧人氏得祥瑞神獸指點,取木鑽火,自此人族大善焉!」的傳說。麒麟瑞獸之名自此便在人族之內盛傳……

    話分兩頭,十二祖巫見妖族那十二位逃脫了大陣,便也立刻停止了大陣的運行,看著被大陣吞噬的眾妖族慘象一陣寒噤,良久方才醒悟過來。后土祖巫卻是心地善良,沒有將那都天神煞旗煉化,也是妖族此行能夠逃脫的緣故。

    就在后土祖巫對十二都天神煞陣使用頗有顧慮,而好言勸說其他十一位祖巫休要被力量蒙蔽雙眼時,忽覺有股祥瑞之氣撲面而來,回身一看卻是蓬萊島墨明道友駕雲前來。后土立刻起身親迎,接著墨明施禮說道:「墨明道友此來有事否?」

    「墨明此番特奉老師之命,請后土道友隨貧道前往蓬萊一敘!」墨明與眾祖巫施禮一番說道。

    「如此,后土自當隨道友前去!」后土說道,於是和眾兄長道了聲別,駕雲隨墨明往東海飛去不提……

    卻說這日洪荒諸大能皆在各自洞府修煉時,忽見遠處不周山處有一玄黃之光直衝天際,眾修道者見之大驚,隨即便是大喜,皆是駕雲離開洞府直往不周山飛去。一時間洪荒之上又是一陣人來人往,不時便有流光滑過。只因眾修道者皆知此玄黃之光乃是一混沌靈寶出世時散發出來的,沒想到不周山竟然尚有如此靈寶,這靈寶可是傳說中的法寶,不論是哪個級別的修道者,得之其整個實力都要提升一大截。

    不多時,不周山處便是人山人海,這些修道者皆是期盼有緣能夠得此靈寶,也好讓自己以後能夠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上安全的生存下去。不過待得眾修道者看向裡面靈寶發光處的那幾個時,卻是知曉此番怕是要白來一趟了。那幾個卻是三清,西方兩位,鎮元子,冥河老祖,鯤鵬,帝俊與太一,這十位那個不是洪荒之上德高之輩,既然他們在此,其餘人等怕是沒有什麼希望了……

    接著便見一陣光柱之中,有一物從不周山地底慢慢升出。眾人定睛一看,卻見是一座若隱若現的寶塔,此塔細看之下,影高三十三丈,塔身金光閃閃,有玄黃之氣四垂,其上方光柱卻不知連向何方,只是見有玄黃之氣滾滾而下,環繞塔身……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眾人見之大驚道。此寶乃是開天後的第一功德聖器,由盤古開天的一些功德伴隨混沌玄黃之氣凝結而成,雖為混沌靈寶卻勝似至寶!此塔立於頭頂,玄黃之氣便四垂,萬法不侵,萬象不滅,可是使用者立於不敗之地,更為甚者,此寶乃是功德聖寶,卻是能夠用來鎮壓氣運!如何不讓一眾人等垂涎三尺?

    「此寶與我西方有緣,和該我們西方所得!」准提卻是按捺不住了,拿起手中七寶妙樹向玲瓏塔刷去。

    「道友乃是西方之人,這寶物在東方出世,如何與你有緣?!」太一將東皇鍾拋出,將七寶妙樹的法力打散,接著說道,「此寶在不周山出世,離我天庭甚近,何況我天庭亦是洪荒之主,此寶物和該我們天庭所有!」

    「兄弟此言大善!」帝俊出聲應道,說罷拿出河圖洛書將之拋出,準備將玲瓏寶塔裹將起來,可惜卻被通天道人用誅仙劍擋開。

    「哼!」原始說道,「此寶乃是盤古大神開天功德所化,和該我們盤古正宗三清所得!」卻是拿出盤古幡,不停地打量著其他七位。

    「兄長此言言之有理!此寶乃是合該我等所得!」通天見此卻是將誅仙劍陣擺出,「有哪個道友不服,且來與我比劃比劃!」

    「道友何須擺此大陣,」接引見通天擺出了誅仙劍陣卻是臉色清苦,出聲說道,「也罷,此寶確實與我西方無緣。我等不會插手,且讓你們三清道友自分吧!」臨了還不忘離間一下三清。

    「這……」太一卻是有些不捨。

    「此寶與我有緣,」旁邊老子出聲說道,「東皇切勿著相了,此番我與東皇結下因果,來日必將償還!東皇以為如何?!」

    「大善!」太一聞得老子為了此寶竟然願與自己結下因果,頓時大喜,老子可是天定的聖人,而且還是鴻鈞聖人的門下大師兄,如何不能趁此機會結交與他。

    「如此,便多謝道友!」老子略略施禮,接著便見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忽的飛到老子頭上,散發陣陣玄黃之氣,將老子的修為心境一下子提高不少,比之通天也是高了不少了。

    「恭喜師兄得此寶!」眾人見此也只好向老子祝賀道。

    「卻是多謝諸位了!」老子還禮說道,修煉無為之道而顯得波瀾不驚的臉上也少見的現出笑容。

    眾人見此番寶物已經落入老子之手,便覺有些灰心,皆是搖了搖頭歎了一聲。只怪人家出生太好,偏偏是盤古正宗。要說這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也是合該老子所有。老子,原始與通天乃是盤古元神所化,本身就有大功德在身,可是這元神三分,每人的氣運便要慢慢的消失,而老子身為三清之首,卻是有責任鎮壓三清身上的氣運的,所以這玲瓏寶塔被老子所得,原始與通天皆未有表露出不滿之意。

    何況這玲瓏寶塔乃是防禦至寶,老子身為洪鈞門下大師兄,如果法力不要比其他師弟們強些的話,那還得了?

    至於鎮元子與冥河,鯤鵬三人卻是如看戲一般,畢竟這寶貝雖好也不敢亂來啊,他們不像三清與西方兩位一般是天定聖人,也不像帝俊與太一一般是天庭之主,也只好當一個旁觀者了。外面眾人們都已離去,只剩下這十個人時,忽的眾人便覺又是一番心血來潮,都是掐指一算,沒想到這不周山除了玲瓏寶塔竟然還有另一件寶物。

    此番出世的卻是一朵混沌青蓮,不過只有十二品,此寶出世時一股清香飄出,有清光環繞,十一人見此物更是大驚失色,沒料到此物乃是孕育盤古大神的混沌青蓮被開天之威毀壞之後一顆蓮子落入不周山底有混沌氣息的地方生長出來的。此物一出,便是鯤鵬等人,也覺得需要與眾人做過一番了。此物雖不必玲瓏寶塔,可是其蘊含有生之法則,誰能得之便會在修道路上更進一層!

    「老子道友已得玲瓏寶塔,此物便留與我們天庭吧!」帝俊出聲問道。

    「此言之有理!」准提聞言立刻同意道,不過就在帝俊點頭示意時,又說道,「此寶與我西方有緣,合該我們西方所得!道友以為如何?」

    「准提休要如此無禮!」通天聞言罵道,「你乃是西方之人,如何能得我東方之寶?!難道准提想要與我做過一番?」

    「此番寶物卻是有緣者得之,你們三清不要太過欺人!」准提出聲道。說罷拿出七寶妙樹向青蓮刷去,卻被原始以盤古幡打下。

    「此青蓮曾孕育盤古大神,理應為盤古大神所有,我們三清乃是盤古正宗,如何不能得?」原始出聲說道。

    「我們天庭乃是天定洪荒之主,此寶理應我們天庭所得!」帝俊說完便拋出河圖欲將它裹來。忽的便見有一黑影閃過,卻是鯤鵬道人,他將青蓮拿到手中便欲施展法力逃跑,卻被接引以拂塵拿下。

    接引道人手中的拂塵,乃是一朵五色蓮花所化,與之混沌青蓮相近,正要將青蓮收入其中時,卻被太一拋出東皇鍾將之打了出來。冥河老祖見此拿出北方玄元控水旗欲將青蓮吸過來,要說這玄元控水旗乃是水之旗與青蓮相容,可惜卻被通天用誅仙劍打落下來。一時間眾人皆是拿出法寶相護搏鬥,至於鎮元子,此人卻是素喜清修,不願與人做惡,乃是洪荒上除了紅雲之外的老好人之一,所以早在見其他九人有爭鬥之心時,便已駕雲離開此地……

    九人大戰數日,一時間天昏地暗,其威勢有如毀天滅地一般。忽的天空中降下一隻大手將九人拿將起來,頓時九人便被制住法力,大戰方止。九人見這大手竟有如此之能,嚇了一跳,以為是之間的混戰惹怒了鴻鈞老師,鴻鈞老師使出**力要將九人抓去紫霄宮受罰,一時間心驚膽顫。通天此時卻是心有所感,仔細看時卻發覺此手竟然是蓬萊島逍遙散人之**力,一時反應過來,立刻對天空喊道:「通天已知過錯,還請老師放過通天。」其餘人等皆是如此,卻不知此番降下大神通的乃是吳傳道,皆稱為老師,要說通天聽過吳傳道講道,口稱吳傳道為老師也是可以的,至於其他人卻是這般叫法,一時間蓬萊島問道殿內吳傳道大笑不止。

    底下三霄見此奇怪的問道:「老師,不知是何事讓老師如此高興?」

    吳傳道笑著說:「這洪荒九位准聖怕是打過頭了,連老師都搞錯了,哈哈……」

    「……」三霄聞言接著老師的**力看去,卻見有九位道人正被老師抓在手裡,在那裡向天求饒,一時也是笑聲不斷。

    「老師,這通天前輩稱老師為老師也是可以,只是其他人為何也稱老師呢?怎麼鴻鈞聖人教出這樣的人啊?!」碧霄卻是有些失禮了。

    「碧霄!」雲霄聞言驚到。

    「碧霄,」吳傳道看著底下嚇了一跳的碧霄說道,「禍從口出,你性格直率,口無遮攔,以後怕是要受的一劫,你且要多加謹慎!」吳傳道此時卻是已經看到碧霄無心出口諷刺了鴻鈞,後面會被原始與老子責罰一頓,於是開口責道。

    「老師,」雲霄與瓊宵聞言大驚,立刻拜伏在地,「碧霄無心之過,請老師相助渡她一渡!」

    「無他,只是受點杖罰而已,卻無性命之憂。不過你們還是要多與行善,於人有禮!」吳傳道笑了笑,笑罷便將九人放了出去。

    「老師,為何他九人爭鬥,老師要出手?」雲霄奇怪的問道。

    「再不出手,不周山便要被他們毀了!」吳傳道說道,心想難怪後面共工怎麼會一下子就能撞毀不周山,原來卻是此時這九個傢伙提前傷了不周山的根基。

    紫霄宮內鴻鈞道人見此亦是微微一笑,心想逍遙散人乃是萬道之祖,被你們稱為老師也是應該的!碧霄之言鴻鈞亦是聽到了,只是礙於此子乃是道祖喜愛的弟子之一,也不好將之打殺,便一揮手將一些東西打進天數里,此時的鴻鈞已經快要合道了!

    老子等九人剛被大手放出,便聽鴻鈞說道:「三清速來紫霄宮!」說罷便見混沌青蓮飄向混沌。三清相視了一眼,只好駕雲往混沌飛去,其餘六人面面相覷,也只好各歸洞府,只是帝俊臨走時冷眼看了鯤鵬一眼……

    紫霄宮內,混沌青蓮漂浮在鴻鈞跟前,不多時三清便進了紫霄宮,向鴻鈞拜了一番,便坐在蒲團上,心裡忐忑不安。

    鴻鈞睜開眼睛,看了看三清,微微一笑,開口說道:「你等三人乃是盤古元神所化,此物乃是孕育盤古真身的混沌青蓮蓮子所育,和該你們所有。你們且說看到了什麼?」

    「老師,弟子看見了紅花!」老子出聲答道。

    「弟子看見白藕!」原始躬身答道。

    「弟子卻是看見青蓮葉!」通天也躬身答道。

    鴻鈞微微一笑,接著便見混沌青蓮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一枴杖,一玉如意,一青萍劍爾。接著便見鴻鈞一揮手,三件寶物各自飛到三清手中。老子得的是枴杖,原始得的是玉如意,通天得的是青萍劍。

    「今你們在不周山打鬥,惹得老師被人嘲笑了一番,老子,你身為大弟子,以後替為師將那道人打上三拐!」鴻鈞忽的出聲道。

    「何人敢辱罵老師,弟子將他打殺了!」原始怒道。

    「不可!」通天卻是知曉此人怕是蓬萊門下,立刻出聲道,見老子與原始奇怪的看著自己,通天又說,「殺人終究會沾因果,老師既然已經安排大兄打他三拐,也就算了!」

    「你們都離去吧!」鴻鈞微微一笑,吩咐三人離開紫霄宮。

    「弟子先行告退!」三清拜道接著便起身走出宮外。

    「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清原本是一家……」鴻鈞看著遠去的三人歎道,接著又劃作虛無,消失不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