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小人物的英傑傳

第七卷 龍爭虎鬥匯洛陽 113.狂飆Ⅲ 文 / 服部正成

    西涼飛熊軍、并州狼騎軍、幽州白馬義從、荊州赤幘軍。

    這是當世傳誦的四支鎮守大漢邊疆保護大漢邊疆乃至於中原腹地安全的部隊的名稱。

    檀石槐死後,上層政治結構發生巨變的鮮卑人基本停息了往日對邊疆地區的大規模進攻,可這不代表邊境地區就會迎來和諧和安寧,因為鮮卑人化整為零的侵擾更加讓人頭疼,同時其他草原部落也不是沒有什麼想法,漢王朝的富足總是會讓人產生鋌而走險的想法。

    但這些寇邊行為最終幾乎都遭到了慘痛的失敗。

    除了并州軍對鮮卑人和羯人的大捷外,幽州和涼州之地的戰功甚至更為卓著。最近幾年來,除了張純和張舉的叛亂導致烏丸人乘虛而入之外,強悍的烏丸人、夫餘人、貊人甚至包括那些辰韓人和馬韓人幾乎沒有對幽州邊疆的騷擾行為,其主要歸功於公孫瓚麾下那支鼎鼎大名的白馬義從。出於對強者的尊重,時有恭恭敬敬的烏丸牧民將精心馴養的白色駿馬送到公孫瓚軍中,在他們的眼中,唯有他們才配得上這些雲彩般的良驥。

    無獨有偶,面對膘悍的羌人、氐人、休屠盧水胡、堅昆乃至於更加遙遠的烏孫人和車師人,漢人同樣取得了近乎壓倒性的優勢。飛熊軍的巡騎展開大旗的時候,那些遊牧民甚至會讓出那些稀少的水源供他們先行享用。要取得強者的認同,唯有在血火中證明自己比他們更強,這點飛熊軍已經做到了。有趣的是,飛熊軍中全是深色調的軍馬,黑馬或者褐色的馬。

    與北方的幾支強軍比起來,荊州的赤幘軍看上去戰績似乎並不如其他人那般輝煌,那是去不要忽視了雙方所處位置的不同——雖然并州、幽州和涼州都並不缺乏山地和叢林,但是和南方山林的複雜程度比起來那絕對算得上是小巫見大巫。不但戰場全部都是在山林之間,而且還需要忍受北方所沒有的酷熱和瘴氣。哪怕寒冬沒有北方那般寒冷,但是潮濕的空氣以及並不太充裕的取暖和保暖方式讓南方的冬天並不比北方好過多少。

    在這種作戰宛若捉迷藏一般的戰鬥中,雖然缺乏大兵團作戰的戰例,但是作戰的手段卻更加豐富也更加的殘酷,可以說只要注意力稍有放鬆,很有可能便會在下一刻遭到滅頂之災。

    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赤幘軍在小範圍的配合上更甚於北方的三支部隊,但是如果將戰場放在廣袤的大平原上的話,對於赤幘軍來說將會是相當大的考驗。

    不過同理,將軍隊開進山林之中,除非是曹性、蘇凡那樣出自山民的將領或者攜帶了羅荷牌雷達,否則結局只怕也會相當的淒慘。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雖然沒有明確說出來,但是這幾支部隊的主將心裡都憋著一股子氣,想要證明己方在江湖上的地位。而在這之中,尤以白馬義從的主將公孫瓚和赤幘軍的主將孫堅最為急迫。只可惜到了今日兩個人一個因為自己的疏忽將大部分部隊和戰馬餓死在了遼西的土地上,而另外一個則因為他人陷害而不得不壯烈的採取壯士斷腕的方式同樣傷到了根基,這樣的結果導致他們兩個基本上喪失了爭奪皇冠上那顆明珠的機會。

    至於李書實,董卓從內心之中倒是非常想要與之一戰,可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才驅使他做出了盡量與李書實維持友好關係的決定。董卓並不是打算與天下人為敵,對於李書實這個有很大可能獲得的盟友沒必要將之推到聯軍那邊不是麼,尤其是董卓還承認其是一個強勁對手的情況下。於是如今看來飛熊軍的「天下第一」似乎唾手可得。

    只是董卓的內心真的會心安理得的將這頂王冠戴到自己的頭上麼?

    不,董卓內心很清楚因為自己在黃巾之亂中以及跟隨張溫、皇甫嵩討伐羌人的戰鬥中的表現讓世人對自己以及飛熊軍的評價下降了很多,雖然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遠非戰場爭鋒那麼簡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結果對於董卓而言是個不小的心結。

    所以,借這個機會讓關東的那些諸侯們看一看西涼子弟的威勢,哪怕現在的赤幘軍和白馬義從都屬於半殘狀態,但是就如同剛才所講的那樣,勝了就是勝了。

    董卓並不奢望如孫堅、公孫瓚之輩會因此而對自己徹頭徹尾的服氣,但是正如他對李儒所說的那樣,只要能夠讓大部分諸侯聽到西涼飛熊軍的名號便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足矣。

    更不要說如果在這樣的天氣和地形下飛熊軍依然可以爆發超強的戰鬥力,那麼天下第一騎兵之名哪怕就是公孫瓚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歎息一聲,暗自垂淚。

    李儒滿臉狂熱的看著正在以戰鼓聲指引整個董卓軍行動的董卓,雖然和那面巨大的戰鼓比起來哪怕是身高九尺的董卓依然如此的渺小,但是其身上的氣勢卻又是如此的雄壯而巍峨。

    這才是他李儒所崇拜的人!這才是他李儒所崇拜的力量!這才是他李儒認定能夠平定一切不平創造出一片新天地的力量!

    他李儒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無怨無悔的跟隨著董卓為其鞍前馬後出謀劃策,甚至不惜成為殺死廢帝廢後的兇手,為的不就是能夠成為名垂青史的從龍之臣麼?

    至於現在的「些許」惡名,想一想歷朝歷代的那些故事,還不都是勝利者所編寫的麼。

    就算碰上一個耿直的史官,也並非完全沒有應對的方法,更別說從現在的情況看,這部勝利者的史書基本上要交給名儒蔡邕,以董卓和其的關係,怎麼也會好好的曲筆一番。

    不過,正當李儒陶醉於眼前景象的時候,他的耳邊忽然傳來了一陣略帶陰冷的聲音。

    「讓前軍將敵人設下的路障清理乾淨後就把前進的道路讓開吧。」

    李儒將投向董卓的目光收回,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樊稠已經站到了自己的身邊。

    或許是和西涼軍中的莽漢相處的久了的關係,對於這樣略帶命令的口氣李儒並不會發火,因為他很清楚那些性情莽撞的漢子除了對心悅誠服的董卓外對其他人都是不太尊敬的。如果是平日裡或許還會給他這位董卓女婿一個面子,可是如今著急起來自然是顧不上禮儀的問題。

    剛開始的時候或許李儒還會腹誹兩句,不過到現在他多少也被這些漢字所感染,至少和這些人在一起不但能夠享受到智商上的優越感,而且交往起來也沒那麼辛苦不是。

    不過,雖然並不介意樊稠的語氣,但是作為董卓軍的軍師,有些話還是要問明白的。

    「恩相正在憑戰鼓指揮全軍,只怕是無法指揮中軍進行衝鋒吧。而且恩相布下這魚麗之陣不正是希望集中力量擠壓敵人麼,更何況有前軍的參與還能讓飛熊軍少損失一些士兵不是。」

    「『對領軍者來說,每個士兵都是最寶貴的。但是對一支部隊來說,精氣神才是最重要的,士兵死了可以再練,榮譽沒了就再難回頭了……』主公之前曾經對我們這樣說過,而且主公之所以一定要打這場仗不就是因為這一仗是屬於飛熊軍的麼。主公志向遠大我們這些人是萬萬無法與之相比的,對於我們而言,不遠千里而來就是為了這一仗。其實我相信主公也有著同樣的心思,只不過他的志向不允許他說出來,可我們又怎麼可以辜負他的期望呢?」

    面對樊稠的話語,李儒有些沉默,雖然他很想告訴樊稠董卓可沒有那個閒工夫,但正因為太熟悉董卓的脾性,李儒才知道對於董卓而言,改造這個腐朽的國家與找到一個可以痛痛快快一戰的對手對於董卓而言是同等的重要。可正如樊稠說的那樣,身為丞相的董卓顯然不再適合沙場征戰,需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董卓的身份決定了他必須忍痛割愛。

    所以,西涼諸將才想用這次戰鬥的勝利為董卓送上一份只有他才能明白的大禮。

    想到這裡,李儒不由得微微動容,看向樊稠的目光也多了幾分複雜,顯然他沒有料到樊稠這樣一位在他看來腦袋裡肌肉多餘腦漿的武夫竟然能夠有這樣一番見識,這到底是因為受到了董卓在平日裡的潛移默化,還是誰這位西涼軍宿將在平日裡藏拙了呢?

    雖然這的的確確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不過李儒也清楚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

    最後看了一眼彷彿沉浸於鼓聲之中的董卓,李儒緊握了一下雙手,隨後抬起頭,冰冷的雙眼中射出炙熱的光芒,對著樊稠重重的點了點頭,抬手招來了董卓的傳令。董卓走上戰鼓基座前曾經吩咐過,李儒有著全權的決策權力,傳令自然會將他的命令傳遞給戰場上的每一名董卓軍士兵。

    而面對再也沒有看自己一眼的李儒,樊稠滿臉凝重的深深一鞠躬,隨後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轉身離去。

    夏日的草木啊深又深,英勇的戰士啊留夢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