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小人物的英傑傳

第七卷 龍爭虎鬥匯洛陽 99.激奏Ⅵ 文 / 服部正成

    雨水,冰冷;內心,炙熱。

    作為主攻一方的西涼軍很快便發現,他們眼前的對手似乎從表面上看並不比己方差,至少從勇氣上來說,他們曾經認為的「怯懦」的關東人似乎並沒有發生一觸即潰的情景,甚至依靠他們身上比起西涼軍沒有白虎加持前更為堅固的甲冑勇敢的與西涼軍正面對抗。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初一接戰局面並沒有像胡軫和楊定所想的那樣出現一邊倒的局面,聯軍的反抗顯然出乎了他們的意料,董卓軍的進攻勢頭也因此而稍稍受挫。

    直到此時董卓軍的兵將們才想到對方的頭頂上同樣擁有著一頭高深莫測的聖獸,董卓軍能夠獲得的福利雖然對面的聯軍不一定會獲得,但是卻難保他們身上沒有什麼奇怪的buff。

    顯然西涼軍忘記了同樣身處邊境,同樣需要時時面對凶殘敵人的幽州同樣擁有強悍的士兵,甚至東漢的建國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來自幽州的突騎。

    雖然這樣的天氣和地形阻礙了幽州突騎的發揮,但是即使是作為遠程炮台搭弓射箭,面對目標明顯的西涼軍,幽州突騎手中的騎弓依然能夠帶來大量的殺傷——要知道幽州突騎的騎弓製作工藝完全來源於善於騎射的烏丸人而射出的箭矢卻遠非烏丸人能夠比擬。

    不過,面對如同怒濤一般的董卓軍,作為中軍先鋒的公孫瓚和劉備也十分不好受。

    實際上如何可以的話那麼這兩位更希望自己不是作為先鋒去抵擋敵人如同潮水般的進攻,而是被佈置在側翼進行騷擾和穿插的任務,只不過一來這是盟主的命令,二來這樣的天氣下他們並不能完全發揮出自己部隊的特點和實力,反而因為天氣的原因陷入到不利的局面,而這也是兩人聽了袁紹的命令後最終沒有反對的根本原因。

    他們的對手不但擁有強大的個人實力,而且經過白虎加持的防具和武器也超出了聯軍方面的想像,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眼前的對手的戰陣沒有一絲的縫隙,即使公孫瓚和劉備打算打一個局部反擊以緩解防守壓力都做不到,這樣的結果著實讓兩個人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

    直到此時,劉備開始有點懷念自己的二弟潘宮了。

    劉備和張飛的主職業都是輕騎兵,雖然張飛擁有輕步兵的副職業,可以保證其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張飛的一身武藝大多都投入到了馬上的戰鬥之中,對於兩腳沾地的戰鬥他雖然平日裡一對一的時候可以憑力氣取勝,但是在這樣的場面下,那種對體力消耗極大的戰鬥方式即使是張飛自己也是心有餘悸的。

    但是潘宮就不一樣了,他擁有著防腐的步戰經驗,即使受限於自身實力在與張飛的單打獨鬥中每每被虐的欲仙欲死,但是在戰場上尤其是這樣的局面下,顯然潘宮的技巧更加適合。

    當然,最讓劉備懷念的實際上是潘宮所訓練的那些擅長步戰的輕步兵和武術家部隊。如果這些部隊沒有交給潘宮前往河北的話,劉備對於繼續支持下去還能多些信心。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劉備自己不能動,而張飛的脾氣則讓他很容易便成為田豐、沮授這樣智謀之士的棋子,自己中了人家的激將法或許還不自知呢,雖然老張其實挺聰明。

    所以,看到那些螢光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劉備微不可查的歎了口氣。

    盟主啊,不是我劉備不盡力,怎奈何敵人太凶殘啊!

    與并州軍和幽州軍的作戰方式略有些不同的是,西涼軍的作戰方式更加「古樸」一些,因為傳承自老秦人的傳統便是喜歡駕車出行。如今再加上戰馬的普及以及與羌人雜居使得各種戰術發生了雜糅和精煉,結果誕生了西涼騎兵這種集騎兵、戰車以及步兵於一身的獨特兵種——你就可以稱之為車載步兵,也可以稱之為戰車兵,更是優秀的騎兵。

    與遠古時期完全依靠戰車的衝擊力來進行戰鬥的戰車兵有些不同的是,西涼騎兵的戰馬因為馬鞍、馬鐙馬蹄鐵(注1)的應用,使得西涼騎兵可以迅速轉化為輕騎兵和步兵兩種兵種,甚至某些副職業為弓兵或者弓騎兵的西涼騎兵還能夠在戰車上對同伴進行遠距離支援。

    更別說這些西涼騎兵還通曉羌鬥,不論是騎戰還是步戰都非常的強悍。

    所以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的戰車部隊也讓原本屬於他們的戰術得到了發揚光大。

    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這魚鱗陣。

    之前說過,魚鱗陣的前身是魚麗之陣(注2),最早採用這一陣型的是記載於《左傳·桓公五年》篇中的鄭國以「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儒葛。」

    三國末期西晉初期的名將杜預是個酷愛《左傳》的儒帥,就好像關羽一樣,沒事就拿著書翻來覆去的看。而且杜預的家世要比關羽這個逃犯好很多,所以他不但有時間看和琢磨,而且還有能力為《左傳》做注,也就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對《左傳》裡的文章進行解釋。

    而其中他對於上面那段記於《左傳》內的文章是這樣解釋的:《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陣法。

    也就是說,最原始的魚麗陣是以二十五輛戰車和每輛戰車後配備五名步兵也就是總共125名步兵作為一個戰鬥單位,而後無數個戰鬥單位集中在中路,左右兩翼作為保護,對敵人進行持續不斷的波次打擊以達到中路突破的一種進攻型陣型。

    這其中不但強調了利用戰車的衝擊力從而達到衝擊敵陣的效果,同時利用步兵跟隨戰車一方面填補戰車與戰車之間的縫隙,一方面也可以保護戰車不會受到漏網敵人的攻擊。

    嗯,說到這裡或許有些人已經反應過來了,尼瑪,這不就是遠古版的步坦協同麼!

    戰車在衝陣的時候因為馬匹的不同,戰車重量的差異從而導致戰車不可能以同一個速度行動,雖然短距離可能無法看出來,但是距離一長衝鋒的戰車就不會再處於同一個平面。

    這就好像戰馬衝鋒一樣,所謂的錐形陣最初並非是一種刻意的陣型,而是戰馬因為自身素質和身上負載的差異產生的步調不一致的情況,後來隨著戰事的增加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將武藝高強的人故意佈置在最外端,從而將之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陣型。

    魚麗之陣的弧形戰車小組也就是魚麗之陣得名的由來只怕與此也是有著一定的關係。

    於是,在一群又一群西涼騎兵連續不斷的持續波次進攻下,即使是強如三爺也產生了一種疲憊的感覺。當然,僅僅只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畢竟青龍對於身體的滋潤可是時時刻刻都存在著,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體力時時刻刻可以保持在最佳狀態。

    不過,讓劉備軍和公孫瓚軍感到有些絕望的是,他們的對手雖然沒能擁有體力無限這樣聽上去就好厲害好厲害的buff,但是西涼軍身上的buff更加bt,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那些西涼軍便要集體經受一次白虎的「愛的鞭笞」,然後在一陣已經足以讓他們麻木的疼痛中hp完全恢復。這意味著只要不會被秒殺,即使受到了重創hp見底也可以暫時扯到前線靠後的位置恢復體力的同時等待白虎治療,然後再一次衝上第一線。

    好吧,整個西涼軍的攻擊就好像一個微操出色的war3電競選手在操控一樣,不斷對聯軍中軍進行著持續性的進攻,而自身的損失卻相當有限。所以雖然局面一時之間陷入到了拉鋸,讓董卓軍的魚鱗大陣暫時陷入到了短暫的停頓,但是勝利天平依然是明顯向著董卓軍傾斜。

    無奈之下,公孫瓚和劉備同時向身後的袁紹發出了球員的要求,畢竟如果再這樣支撐下去的話兩個人的部隊只怕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即使沒有未來爭霸天下的**,但是如果失掉自己依仗的部隊的話,那麼想必未來幾年面對凶殘的草原部落只怕會很辛苦呢。

    「這麼快麼!」

    說起來袁紹對於這樣的情況可以說還是有些缺乏準備,雖然他已經預見到了作為中軍先鋒的兩支諸侯的部隊很難抵擋得住董卓軍的攻勢,但是卻沒有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已經堅持不住了。當然,袁紹也知道這種所謂的「堅持不住」中含有多大的水分。

    曹操統帥的右翼進行包抄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董卓採用了魚鱗陣讓曹操的包抄或許比想像中耗費更少的時間,但是畢竟是數萬大軍,作為從沒有指揮過這樣規模大軍的菜鳥指揮官,曹操就算是再天賦異稟,想要做到熟練指揮也是需要時間的。

    「卡嚓!」

    不過,總算是天空上的某條腹黑的天青色巨龍或許不希望戰事會那麼快結束,十分給力的為正在前線拚殺的聯軍士兵們提供了相當給力的支援。

    戰局,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微妙的平衡上了呢。

    注1:馬蹄鐵至少公元前就已經在羅馬出現,隨著羅馬的征戰傳到中亞和西域應該沒什麼問題,更不要說傳說中還曾經有一支隊伍到達過西北一帶。至於馬鞍和馬鐙草原民族最先應用和普及。所以可以認為即使沒有穿越者的參與到了東漢末年這三樣至少也應該在西北地區得到了普及,隨著戰爭的進行其他地區也應該逐步推廣,沒有鐵掌青銅也是可以應付的。

    注2:度娘關於魚麗陣的解釋有兩種,但是細觀之,主要的例子其實都來自對鄭國的這次作戰的描述。而且對其的解釋也都來自杜預的註解,可是結果卻出現三種解釋,嗚呼哀哉,佩服佩服,真真是好大的嚼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