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主公啊,雖然您如此信任在下,將西河大小政務都交予在下統領,但是現在西河人才匱乏,您好歹也關心一下政務,否則過了這個冬天您就要給我和美風送行了。老夫孑然一身倒也不怕什麼,可是武小姐那裡會不會出什麼狀況在下可就不好揣測了啊。」
看到李書實將他的提案交給自己便打算腳底抹油,程昱在忍無可忍之下終於爆發了。可憐我們的李書實童鞋想要逃出升天的話前有黃敘圍追堵截,後有程昱步步緊逼,尤其是看著手中毛筆已經開始冒出黑色氣體卻渾然不覺臉上卻是如同金剛怒目一樣的程昱,李書實很是懷疑自己一旦真的開溜的話,那麼自己的屁股很有可能將遭到羊肉串等級的對待。
「仲德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是應該為你們程家的未來著想了。而且看你這樣子明顯是肝火太旺,缺乏陰氣調和,俗話說得好嘛,『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啊。對了,仲德你叫我有什麼事想要和我說的麼?」
看到程昱已經變得有些醬紫的臉,李書實明智的將話題轉移到了正經事上。
「經過這些日子的整理,我和美風大體上明白了整個西河的情況。不得不承認的是,情況並不太好,或者說比我們當初預想的要遭很多。」
聽到李書實問起自己,雖然明顯有轉移話題的嫌疑,但是程昱依然表情嚴肅認真的回答道。而聽到程昱的答話,李書實原本有些嬉鬧的表情也同樣嚴肅了起來,這倒是讓原本纏著他打算問問題的黃敘知趣的悄悄離開了這裡。對於性格直率卻有些衝動的黃忠竟然有這樣一個知書達理而且性格沉穩的兒子,不論是李書實還是程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糟糕到了什麼程度呢?對於我們的計劃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影響到了什麼程度?」
拋開對於黃敘的遐想,畢竟黃敘雖然潛力很棒,就李書實看來雖然武藝上沒能繼承他老爹那出眾的天賦,但是智力潛力卻超過80,雖然距離超一流謀士還有著不小的距離,不過想一想呂蒙、劉曄和法正這樣可以名垂漢史的傢伙也沒能夠到90的門檻所以對於其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他的身體還處在調養階段,知識的積累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應該怎麼說呢?這裡作為保證使匈奴中郎將所轄士兵的後勤補給的最前沿地區在軍用物資的儲存上還是足夠的,如果我們困守這裡的話,那麼兩年之內我們不需要為全城軍民的吃飯問題發愁了。在這一點上,就過我的仔細核算是絕對只會有盈餘而不會不足的。」
程昱的話本來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可是程昱的表情卻依然嚴肅無比,而且李書實覺得面前這位大叔顯然在「軍民」二字上加了重音,按照文士們說話習慣性的拐彎抹角來看,這顯然才是程昱強調的重點,也應該是程昱所說的糟糕情況的原因。
李書實只不過稍稍想了想便理解了程昱話中的意思——西河郡缺人。要知道使匈奴中郎將手下光漢族士兵如果滿編的話就有三萬人,這些士兵的口糧都需要由西河進行轉運。再算上聚攏在手下的異族士兵也有一萬到兩萬的規模,這些人因為大部分時間不在使匈奴中郎將的麾下,而是生活在各自的部落之中,只有到需要他們的時候才會予以徵召,但是為了保證這些人的忠誠,除了作戰時期之外在平日裡也需要為他們解決一部分口糧問題。這樣加起來計算口糧的話基本上可以算作一年至少需要四萬人份。
離石城內當然不僅僅只有李書實帶來的人馬,還有不少當地人。只不過百姓如果沒有發生什麼特殊事件的話基本上消耗的都不會是儲備糧庫中的糧食,所以除非特殊情況,糧庫是不需要計算他們的糧食消耗的,但是程昱說的顯然是極端情況。
因為地處邊塞的原因,所以收取的賦稅都直接轉為軍需儲藏起來,也就是說在離石城內軍隊的糧倉和太守府的糧倉是共用的。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李書實連著軍隊和著俘虜統共也就將近五萬人,也就是如果封城的話李書實的部隊不過是置換了使匈奴中郎將麾下的士兵。即使是這樣,離石城依然可以支撐兩年還尚有盈餘,由此可見離石城內的人口確實是讓人唏噓啊。
「西河與河東還有太原兩郡之間的道路都不算通暢,西邊的上郡更是胡人橫行,所以一旦有變我們的糧草就必須靠自己來解決了。可是現在我們所能掌控的人口即使是支撐我們自己的軍隊都有些困難更不要說還要兼顧宗老中郎將那裡。可是這裡情況又實在是太複雜了,我們根本不可能考慮裁軍的問題,所以這已經成為我們未來的發展的最大難題。」
「仲德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嗎?」
「都是一些無法解渴的遠水啊。西河郡之所以人口流失的如此迅速的根本原因還是胡人的侵擾,要知道對於災民們來說,胡人的恐怖程度恐怕比苛政還要可怕上三分吧。」
程昱表示自己很無奈,畢竟如果西河沒有這麼多肆虐的草原民族估計也輪不到李書實過來坐太守了,畢竟雖然道路不通但是這裡的土地並不算太貧瘠,而且可以用於灌溉的河流裡也可以提供足夠充沛的水量。即使冬季的氣候有些嚴苛但更加偏北的幽州的人口也遠勝這裡。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一向有些吝嗇的劉宏對於李書實也是許下了免稅的承諾,因為這裡能夠收取的稅賦實在是少的可憐而且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從其西園的價格便可以看出,便宜的甚至還不如中原地區的縣令值錢。
當然,也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李書實能夠穩定這裡的局勢,那麼憑藉著優厚的政策想要讓西河繁榮起來在這個到處都是天災**的時代應該並不困難。只不過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卻讓李書實所有的計劃幾乎進入了一個死胡同。即使李書實有能力穩定西河的局勢,可是需要花費的時間恐怕也足以將這個優惠政策的時間都搭上也不知道夠不夠用,即使夠用恐怕剩下的時間也沒有多少了。所以說劉宏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啊。
不過在李書實看來,劉宏的好政策雖說只有五年,但是就像之前所說,西河的賦稅基本都就地轉化為軍需物資,所以即使免稅期過去也不過是讓李書實將原本放在自己右口袋的財富轉移到左口袋而已。宗員要是再出點什麼問題,恐怕到時候為了局面的穩定同時自己不出什麼大錯的話,劉宏會徹底讓自己軍政一把抓,那麼自己就更加自由了不是麼。
「那麼,如果現有的人口真的無法負擔我們軍隊的消耗的話,那麼就讓我們的軍隊屯田吧。」
對於程昱的擔憂,身為穿越者的李書實幾乎是沒有做什麼思考便脫口而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屯田麼?似乎是個辦法。說起來當年孝武皇帝為了保證邊地軍隊的給養不受匈奴人的侵襲就曾用過此法,效果還相當不錯。我們今日的情況與大漢昔日和匈奴對峙恆等相似,主公的這個主意應該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而且那些黃巾軍中本來就有不少人是出身農戶,通曉農事,雖然不能與胡人正面對抗但是用來防禦敵人進攻倒也足夠。」
對於李書實那不加思索的答案程昱原本以為他的主公又打算活躍氣氛,正準備譴責其的不正經行為,可是怎麼說也是智力潛力90+的頂尖存在,大腦稍加回味便察覺到李書實的主意似乎並不是在開玩笑,雖然他說話的口氣那叫一個風輕雲淡外加不假思索。
正如程昱自言自語的那樣,屯田這玩意其實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不過歸根到底不過是一種逆向思維罷了。當然,能夠逆向思維的人基本上智商都不錯。
屯田,最開始出現是因為漢武帝奪下了原本掌控在匈奴手中的河朔地區,但是因為匈奴騎兵那來去無蹤的特點,致使武帝不得不面對一個很麻煩的情況,那就是他漢武帝可以花費巨資拿下這些地區,但是匈奴人卻能夠利用騷擾偷襲等手段讓他即使花費巨資也守不住這些地方,最後不但部隊缺乏給養而且還讓遭受重創的匈奴人恢復了不少元氣。
所以,讓當地駐軍在肥沃的河套平原上開荒種地自給自足同時修建軍事堡壘加以鞏固就成了武帝瞑思苦想後唯一的實踐起來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以上,就是屯田的開端。
之所以稱之為逆向思維,其來源就在於兵源的問題。
戰國時代一直到漢代其實基本上是沒多少職業兵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平日務農戰時集結,沒有兵餉,除非長期相持作戰,否則軍糧也需要自己籌集,這就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總體戰。
而屯田制度就是總體戰思想的一種繼承。同樣是平日務農並且接受軍事訓練,戰鬥的時候集中,只不過將原本分散於各地的士兵集中起來形成在一個地區內的優勢兵力,從而保證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對敵方的進攻進行防守或者快速徵集之後進行進攻作戰。
同時因為軍隊所擁有的壯年勞力顯然遠遠大於土地的需要量,那麼就可以讓士兵輪番進行耕作和軍事訓練,可以最大限度的維持軍隊的戰鬥力不會因為務農而生疏。
當然,最關鍵的是因為沒有糧食轉運所帶來的損耗(要知道遠距離調糧之中路上被吃掉的就是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漕運在古代如此重要的原因)和不確定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部隊戰鬥的續航能力。
以上就是漢武帝實行屯田後所帶來的益處,後來經過不斷完善便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軍屯制度。將總體戰藏兵於民變成了屯田的藏民於兵,雖然會讓一部分部隊的戰鬥技能變得生疏,但是卻可以為戰鬥提供更多的兵力投入,所以總體而言利遠大於弊。
當然,現在這項制度還僅僅不過是個雛形,直到後來才會被某個黑矮子發揚光大且形成一套固定的制度體系。不過現在有了李書實這個穿越者,孟德公啊,一不小心又讓你頭上的光環黯淡了不少。
p.s.過年吃的太好了麼,結果因為消化不良而拉肚子了,杯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