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執掌盛唐

第二卷 大唐太子 第四十七章 智斗武妃 文 / 黑火藥之木炭

    第四十七章智斗武妃

    李瑛看到了楊洄眼中也閃懊悔的神情,不過轉瞬即逝,反而眼中帶著一絲求助的色彩轉向武惠妃。

    哼!李瑛心中暗哼一聲,這個女人自私自利,如果楊洄沒犯什麼大錯,或許還會在皇上面前為他求求情,如果知道楊洄闖大禍了,以她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引火燒身的,能夠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不過,李瑛轉念想到,現在的武惠妃可能還不知道楊洄到底在這闖了多大的事兒下來,說不定以她的驕橫也會插一槓子的,等她先得意一會兒,然後再讓皇上看看她的恃寵而驕,或許還能籍此打擊打擊她囂張的氣焰。

    對,就這樣,用這招後發制人,一樣可以取得好的效果的。李瑛想到這裡,不禁面露微笑,看得旁邊的楊洄一身的冷汗。

    李瑛拿定了主意,決定不主動開口說楊洄的這件事情,不過為了逼楊洄惡人先告狀,用眼神繼續壓迫他還是要的。

    終於,在李瑛凌厲的眼神壓迫之下,楊洄終於挺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皇上說道:「皇上,娘娘,因為些許小事,太子殿下他要處置微臣,還望皇上和娘娘能開恩哪!」

    楊洄此舉一出,在場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他這裡了,無數雙眼睛注視著楊洄和李瑛,至於皇上和娘娘嘛,眾人可沒有那個膽子公然注視,縱然想看也只能偷偷的用餘光來打量,況且這還是仗著人多,不容易被人發現,要不然,這可是大不敬的大罪,要是真的計較起來,可是要滅族的。

    皇上顯然也被楊洄的這句話給整瞢了,這唱的是哪一出呀,怎麼楊洄這個自己的大外甥跑到科舉的考場幹什麼呀?莫非他嫌自己的出身還不夠好,想在科舉裡混個出身?不對呀,以他母親的關係,讓朕這裡來說一說項,也能為他謀一個好的出路呀。

    於是皇上笑著問楊洄道:「楊洄,你怎麼會出現在這裡?還有,你剛才說的什麼太子要懲治你,是怎麼回事呀?」

    「這個?」楊洄抬頭看了李瑛一眼,遲疑的說道:「這個具體的情況,皇上還是問太子殿下吧。」本來這推諉之詞,是不應該在皇上面前來說的,可楊洄好歹也是皇家後裔,從小在宮中混大的,與皇帝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外戚能比擬的,再加上與咸宜公主的關係,與皇上說話自然要輕鬆一些。

    「太子?」皇上看了一眼恭敬站立在一旁的太子問道:「瑛兒,到底是怎麼回事?說來聽聽!」

    「是!父皇!」於是李瑛就將剛才發生在考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李隆基一邊聽,一邊皺眉。直到李瑛說完了,皇帝還沉浸在對此事的思考當中,沒有反應過來。

    「陛下!」武惠妃說話了,她因為久隨聖駕,對皇帝的脾氣也是略微知道一些的,剛才李瑛說的那一切,皇帝如此反應,說明皇帝他是生氣的,但是因為與長慶公主姊弟情深,所以一時還沒想好到底怎麼來處置楊洄。

    不過這樣一來,武惠妃就知道楊洄並沒有觸碰到皇帝的底線,所以現在出來為他說項還是可以的,若是皇帝勃然大怒,她武氏可就沒有這麼大的膽子了,畢竟,能在三宮六院三千佳麗中脫穎而出,光有美麗的外表是不行的,能夠長期的得到榮寵而不衰,最起碼的是要會看人的眼色,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幹什麼,什麼不能幹。

    「楊洄他年紀還小,也是屬於少不更事,再說了,他堂堂駙馬都尉之子,若是想要出身,直接向皇上您謀取一個不就行了,可見他還是有一定抱負的。只不過因為年少無知吧,所以冒犯了考場的紀律,不過臣妾在想,以他的家教,應該是無心的吧!」武惠妃言辭果然厲害,一番話連消帶打,瞬間將李瑛剛才所說的楊洄的過失輕描淡寫的給抹了。

    而原本就依附在她之下的那些大臣現在也紛紛進言,為楊洄求情,眾說紛紜,連皇帝也不覺得那麼生氣了,用溫和的語氣問李瑛道:「瑛兒,楊洄的事情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吧,依朕看,這事情是不是就這麼算了,畢竟長慶長公主待你也不錯,你與楊涸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嗯?」

    李瑛聽皇上這麼一說,就知道今天皇上想給楊洄開脫了,其實他也知道皇帝的脾氣,多少還是有點護短,畢竟從小就在皇宮的爾虞我詐中長大,只有自己幾個至親才是他可依靠的人,而長慶公主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岐王李范也能算上一個。

    不過,自己也是皇帝信任之人,就算是長慶公主、岐王李范也不能與自己比與皇上的親信度,畢竟他們只是兄弟姐妹,而自己可是皇帝的後代,這之間誰輕誰重相應皇上應該分得出來,總不至於為了楊洄的事情而怪罪自己吧。

    於是李瑛上前一步說道:「父皇,您也曾是帶兵之人,當然知道兵家大忌,言必行,行必果,法令一出,盡皆遵守!」

    「不錯,如果號令不一,何來戰鬥力可言,不過,這和科舉考試以及楊洄有什麼關係?」皇帝開始是讚許,那是說李瑛的帶兵系統,而後來疑惑的,卻是與楊洄的關聯。

    「父皇,此事一而二,二而一,這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眾位仕子們,將來可能有不少會是我大唐的基石棟樑之才,本來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他們都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但是」李瑛話風一轉:「因為楊洄,他不遵號令,而且又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不禁讓人懷疑這科舉的威嚴和公平性,進而影響他們以後的生活,讓他們對公信力產生懷疑,從而影響整個社稷。先聖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取材應該去掉哪些,全在廚師一念之間,選材精細,做工考究,方能做出精深菜品,這治國也一樣,選撥什麼樣的人才,摒棄什麼樣的,都得有相應的手段。」

    「嗯!言之有理,看來朕還是疏忽了,沒有想到這麼多,瑛兒,你能看到這麼多,不錯,實在是讓朕很欣喜呀。好了,就依你的意見吧,想怎麼處置一切就看你的意思吧。」說罷,皇帝站起身來,轉過頭對武惠妃說道:「愛妃,咱們擺駕回宮吧。」

    在眾人的恭送聲中,皇帝與貴妃的鸞駕駛出了國子監,緩緩向大明宮駛去。

    國子監內,楊洄臉無一絲血色,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李瑛,目光遲疑不定,顯然,他並不知道李瑛想要怎樣對付他,不過,從他看李瑛的反應和剛才的那一番話來看,這懲罰,應該小不到哪裡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