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軍閥

第一卷 第九百八十八章 治理香港 文 / 西方蜘蛛

    第九百八十八章治理香港

    如何治理香港,除了解決這裡盤根錯節的各方勢力之外,一個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就是香港的殖民化問題!

    1940年8月18日,在誰也沒有預想到的情況下,中華民國大總統王恆岳突然出現在了香港。

    這是一次公開的,並沒有任何形式隱瞞的到來。

    王恆岳似乎是要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態度。既然我們能夠收復香港,我們也同樣能夠治理香港。

    而大總統的到來,同樣也是表達了中國政府對於香港的重視。

    在前香港總督府,現香港市政廳裡,王恆岳召見了以香港市長陳立夫為首的香港行政軍事官員。

    沒有多多的開場白,王恆岳開門見山的對自己的部下說道:

    「去殖民化的問題不好辦,但還是得辦,英國人是聰明的,而且是太聰明了,這點,我們必須都得承認。在香港的統治上,這些英國人就把自己的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我不是在幫英國人說好話,而是確實情況如此,這讓任何一個接手香港的人都將倍感困難!

    1842年《南京條約》將香港變成『日不落帝國』諸多殖民地中的一塊,但英國人卻在這裡推行了完全不同於其它殖民地的統治方式,這也造成了香港特殊的身份危機。英國政府不僅沒有像日本在東北、台灣,法國在越南那樣在殖民地推行同化政策,甚至沒有推行『去中國化』的措施。1841年,英國人登島之後便宣佈華人社會仍按《大清律例》管理,這看上去甚至讓人懷疑英國人是否準備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

    但是諸位,有一點你們必須得記得,英國人的做法並非是出於仁慈,而是精明的計算。

    與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不同,香港沒有豐沛的自然資源,英國人當時所需要的,只是香港優良的深水港。從統治成本的角度考量,英國人顯然沒有必要在香港建立嚴格的自上而下的殖民體制進行整體控制。正像當初英國人沒有選擇同是良港的舟山,就是因為嫌舟山『太過繁華,不便管理』。

    香港人是否認同自己是英國人,對英國來說並不重要。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方式可以稱為『非直接式統治』。在這樣的思路下,早期英國殖民統治層與香港的普羅社會基本上處於分離狀態。即便到了後來,英國人仍然沒有接納香港人作為自己的子民。

    英國甚至不願意接納香港人去英國,香港社會一旦發生動盪,比如像現在我們成功收復香港。我們收復香港之後,只要一小部分香港『英籍華人』湧入英國,就會對英國造成巨大的負擔。正是基於這樣的本國利益,所以英國人始終都更傾向於尋求一種能夠使大多數香港人願意繼續留在香港的措施。

    另一方面,英國人也意識到,一個擁有強烈『中國意識』的香港對於殖民統治來說是危險的,所以英國人在香港盡力淡化身份認同,有公民而無國民教育。香港也因此成為幾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長英國人統治香港的時間裡沒有進行過國民身份教育的現代文明地區。」

    說到這,王恆岳拿出了一本課本放到了面前:「我這裡有一本書,是香港中學裡的課本,在這本中學歷史課本中,中國歷史停留在鴉片戰爭,而且這場戰爭的性質被描述為『因為商業利益而爆發的戰』不得不承認啊,英國人在香港推行的這種特殊殖民統治方式是有效的。在香港的殖民史中,這個華裔人口高達96%的社會對殖民統治幾乎沒有爆發過持續性的反抗,甚至沒有持續性的敵對情緒。

    這也就造成了香港不僅缺少那種一般殖民地所特有的悲情意識,反倒生成對殖民統治的認可

    但是,香港人的『中華根』仍然被英國人完好地保留著,這便形成了香港人獨特的矛盾心態,我看大可以稱之為『雙重效忠』。」

    說到這,王恆岳忽然想到了自己那個時代的一本小說:

    《鹿鼎記》!

    王恆岳還記得金庸在小說結尾處為滿族皇帝康熙設計了一段獨白:

    「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現下三藩已平,台灣已取,羅剎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天地會的反賊定要歸復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好些嗎?」

    《鹿鼎記》成書於1970年代初,此時的香港在經歷了1966年「反英抗暴」運動之後,港英政府整頓吏治,成立廉政公署,為商人階層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對草根階層推出一系列福利措施,香港經濟也進入黃金期,使港人對殖民統治的認同感大大增強。

    康熙的這段獨白不能不說是當時香港人對歷史的借喻,也是彼時香港人一段委婉的心路表白

    想到這,王恆岳忍不住說道:

    「不是香港人麻木,而是英國人的統治太有效了,有效到我們現在即便成功收復了香港,但要使他對中國重新產生歸屬感,就不得不讓我們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那。」

    大總統的話一直盤旋在所有官員的耳邊。

    從大總統的話裡,能夠感受到一種急迫感。

    香港的確已經收回了,但這不過是一種形式上的收回而已。香港人的心在哪裡?在英國人那裡還是在中國人這裡?

    如果讓香港人有歸屬感?

    「兩個字。」王恆岳忽然說道:「對香港的治理無非就是兩個字,一個是『狠』,一個是『穩』。狠,要下得了狠手,不要怕人罵。對於香港在英國統治後的影響,最大的是來自歷任香港總督。之前的維多利亞女王對香港的影響是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通過港督施加的,不過也沒有什麼大的具體的要求和政策出自女王。維多利亞時代,這位女王對香港的直接影響就是一些香港地名用她的名字命名,比如維多利亞海灣,作為一個符號留在香港。

    這樣帶有強烈殖民化名字的地名,堅決的去除。改成你陳立夫灣也好,改成楊森灣也罷,或者你們不好意思,這樣厚著臉皮的事情我來做,該成王恆岳灣,總之一句話,必須要把這些帶有強烈英國殖民風格的名字給改了!」

    官員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座的都是大總統的嫡系,是最核心的集團,也正因為如此王恆岳在他們面前說話的時候沒有什麼好顧忌的。

    王恆岳接著說道:「還有一個是文化的問題。中國的歷史到英國人在課本上寫到鴉片戰位為止,後來中國發生了什麼?是如何統一的?我這個大總統是怎麼上台的?我們對外進行了哪些規模的戰爭?課本上一概沒有寫。英國人不寫,我們來寫,按照我們的意思去寫!我倒還得感謝英國人,好好的感謝他們」

    官員們不太理解大總統的意思,只聽王恆岳繼續說道:

    「寫好的東西再擦去困難,可一塊空白的地方,你想寫什麼都可以。既然英國人留給了我們那麼大的一個難題,那我們也就不必再顧慮什麼了。要告訴香港的那些孩子們,香港永遠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人都是中華民國的國民,和英國沒有任何關係!這些事情要從速去做,一點都不能拖延,陳立夫你親自監督!」

    「是。」陳立夫趕緊應道。

    「再有一個就是穩。」王恆岳緩緩地道:「又得感謝英國人了,我今天幾次感謝英國人了。他們給香港留下了大量設施完好的建設,運行良好的經濟那。楊森,我之前命令你們不許用重武器對香港進行攻擊,為的就是這個目的,要把一個完成的香港歸還到我們的手裡。聽說你的部下有很多意見,有沒有這回事那?」

    「有。」楊森爽快的承認道:「但我現在明白恆帥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能夠明白就好!」

    王恆岳微笑著道:「一個完整的香港,能讓我們未來的治理變得輕鬆不少。你別把香港給我炸爛了,讓我們什麼都得從頭再來。老話說的好那,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話一點沒錯。現在我們就要在英國人栽好的樹下乘涼!目前已有的經濟秩序不要去動它,它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我說的僅僅是經濟秩序。」

    王恆岳朝陳立夫看了眼說道:「要大動的地方無妨小動,能夠不動的地方盡量別動,別讓香港人造成種錯覺,我們才得到香港,就要大動干戈了,就要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之前的一切燒得乾乾淨淨,寸草不生,什麼都要推倒重來,這樣只會造成人心惶惶。人心一旦亂了這地方就不好管理了,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再願意聽你的話了。」

    陳立夫仔細品位著大總統的話,過了會,點了點頭說道:

    「大總統,我明白該怎麼做,按照什麼方向去做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