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威悉河演習」
對希特勒而言,波蘭戰役是一次賭博,而最終他贏得了這場豪賭。百
索快速進入本站
廣
德軍大部分部隊都投入到了波蘭行動中,在西線,面對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法國陸軍的70個師和小部分英國遠征軍,僅象徵性地部署了少量掩護部隊。
儘管這種危險顯而易見,但希特勒準確地預測到了如果他入侵波蘭,盟國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一旦在10月初攻下波蘭,希特勒就可騰出手來將注意力轉向西線的戰役。
然而,東歐的戰鬥遠沒有結束,雖然德國沒有直接捲入,但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也是德軍入侵波蘭勝利而導致的直接後果。
在當時的英國正在滋長著這樣一種危險的思想,即這場戰爭也許能夠以較為和平的方式得到解決,避免諸如實際交火這些不愉快的事件發生。的確,雙方在海上都各有損失。9月份,英國「勇敢」號航空母艦遭德軍魚雷襲擊而沉沒;10月份,「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在斯卡帕灣遭到德軍潛艇偷襲沉沒。然而,德國海軍「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也遭到了英艦攻擊,最後被迫自沉,這在某種程度上使雙方扯平。在英國,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有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自從雙方宣戰後數小時內「雅典娜」號客輪遭魚雷襲擊沉沒以來,整個海上衝突是一場令人悲哀的誤會。
張伯倫認為,一旦德國人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他們自然會脫離他們的元首,也許到那時,德國其他政治家,比如戈林元帥,就會跑到英國來求和。因此,張伯倫不願意接受任何對希特勒採取行動的建議。
與此同時,英國打印了1800萬張傳單,由英國皇家空軍散發到德國,向德國人民指明希特勒的罪惡行徑。英國空軍在執行任務時,被嚴格要求不論發生何種情況,即使是在遭到襲擾的情況下,都不得對德國民眾私有財產造成任何損害。毫無疑問,皇家空軍為了保持這種騎士般的自製風度,經常遭受損失。
冬天來臨時,英國遠征軍,大約40多萬人,越過了英吉利海峽,順利進入法國-比利時邊界阿拉斯和裡爾附近的陣地,在那裡,他們修建了彈藥庫,挖掘了戰壕。
請牢記12月份,當蒙哥馬利少將視察其所屬師部隊時,張伯倫問道,「我認為德國沒有任何攻擊我們的意圖,你覺得呢?」將軍的回答沒有被記錄下來,但是,英國首相的這種想法反映了英國民眾的普遍思想。這種思想在法國也很流行,特別是在法國決策層。
在法國,將軍們確信他們處於戰爭的有利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耗資數十億法郎修建了一條邊境防線,即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從瑞士邊境一直延伸到比利時邊境,防線上有許多構造完善的堅固堡壘。按照設計,常規的攻擊行動是無法攻破馬其諾防線的。馬其諾防線由40多萬部隊鎮守,並可從法國得到大量人力補充。然而,由於政治上的原因,該防線沒有延伸到比利時邊界。這條防線上的各個堡壘大部分是不相連的,許多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修建的。
英國和法國仍然相信與希特勒的全面戰爭是可以避免的。為此,在波蘭遭受德**事攻擊時,英法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去減輕波蘭的壓力。這令許多德軍高級軍官即驚奇又感到安慰,戰後他們透露,戰爭第一個月英法如對薩爾地區進行強行進攻幾乎不會遭到任何抵抗,且極有可能促成人們早日起來反對納粹黨及其元首希特勒。
然而一切都沒有發生。波蘭被擊敗後,經過戰場檢驗和戰爭洗禮的德軍迅速從東部轉移到了西部防線,即西牆。德軍在西線駐紮後並沒有採取行動,對陣雙方每天怒目相向,通過揚聲器互相謾罵。
但是除此之外,雙方都未採取實質上的動作。然而,在希特勒的信條中,防禦是根本沒有地位的,在防線後方,德軍正在大規模增加兵力,積極籌備下一場更加殘酷的戰鬥。
盟國預計德國將按照其標準計劃入侵法國。所謂的標準計劃就是由德國將軍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在20世紀初首次提出的「施利芬計劃」,其構想是將法國野戰軍主力吸引到阿爾薩斯的戰鬥中去,隨後德軍主力從低地國家快速突進,攻擊法**隊的側翼和後方,迫使其向巴黎撤退!
為了對抗這一計劃,盟國計劃將部隊推進到比利時和荷蘭,建立迪爾防線,利用該地區水路眾多這一天然障礙阻止德國的推進。
但是,比利時和荷蘭堅持保持嚴格中立,也就是說兩國的軍事領導人不敢就防禦計劃協調事宜與法國和英**方接觸。
因此,英法軍隊也無法在他們預計的作戰陣位建立堡壘。就在盟軍保守地修建防禦陣地時,德國卻正在「齊格菲防線」後方大舉集結侵略部隊。從荷蘭北部到瑞士的綿長邊境線上,德軍集結了200多萬人,包括104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和10個裝甲師。
德軍上一次大舉入侵法國是在1914年,當時德軍一鼓作氣攻到了巴黎城下,但最終還是被擊退,被迫與法國進行了長達4年的血腥塹壕戰。而這一次,閃電戰將確保產生不同的結局。
這一次,德軍將在一周之內突破敵人防線的主陣地。兩星期之後,英國將會撤兵,法國將任由希特勒擺佈。1918年德國所受的恥辱將得以報復——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報復,這是希特勒,而不是德國總參謀部,所確立的主要戰略目標。但是,在希特勒的國防軍戰勝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敵人之前,德軍必須首先確保其側翼的安全,控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和低地國家。
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入侵波蘭時,德軍在西線僅留下了少量掩護部隊,來對付法軍擁有3
000輛坦克支援的70個師。此外,法軍還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只要法國空軍受令參戰。希特勒有一種感覺,法國不會採取行動,他的這種直覺得到了回報。在英國一支小型遠征軍渡海抵達法國北部時,龐大的法**隊一直在靜坐觀望。
這種「虛假戰爭」一直從1939年冬天持續到次年春天,直至德軍搶在盟軍北歐登陸行動實施之前入侵丹麥和挪威。5月10日,即戰爭爆發8個月後,希特勒才開始在西線用兵。
雖然德國從1940年初就已開始制定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計劃,但希特勒一直將這一計劃視為一種預防萬一的必要準備手段,沒有打算付諸實施。1940年4月,實施這一計劃的必要性凸顯出來。
4月8日,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宣佈英國皇家海軍將要在挪威水域佈雷,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切斷從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納爾維克到德國的鐵礦石運輸線。這種對挪威中立地位的公然破壞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理由之上的,那就是德國可能會採取更為過分的行動來破壞挪威的中立。由於挪威一直保持明顯的友好中立,這一舉動給許多英國人留下了古怪的印象。然而,更加古怪的卻是第二天的早間新聞。
希特勒第一次關注挪威是在蘇芬冬季戰爭時,當時,英國和法國的援軍及救援物品可能經過納爾維克到瑞典東北部港口城市呂勒奧一線,這樣就會中斷德國的鐵礦石供給。在此之前,希特勒在西線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低地國家上,但是,他看到盟國可能會利用挪威控制德國的危險,以及佔領挪威港口、控制挪威海岸將為德國海軍帶來的好處後,便下令制定了代號為「威悉河演習」的入侵北歐計劃。
2月16日「阿爾特馬克」號事件之後,希特勒下令加快「威悉河演習」計劃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兩天後,希特勒授權馮.法爾肯霍斯特將軍及其參謀部指揮這次行動。也許是命運的一次捉弄,希特勒在3月底決定的發起攻擊的時間,即4月9日黎明,正好是丘吉爾宣佈佈雷令後的第二天。
結果,在外界看來,德國針對英國皇家海軍在挪威水域佈雷的反應,不管是否公然破壞了挪威的中立,是不可思議的迅猛。隨著入侵丹麥和挪威行動的開始,德軍最高統帥部向新聞界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為了粉碎英國破壞丹麥和挪威中立的企圖,德國國防軍正在接管兩國的軍事防禦。」
德國入侵的第一步是佔領丹麥,並以此作為進軍挪威的跳板。1940年4月戰爭開始時,丹麥軍隊僅有14
000多人,其中8
000人是在2月和3月份臨時征招入伍的!
丹麥士兵訓練水平低下,裝甲部隊很少甚至沒有。
4月9日清晨5時,德軍傘兵部隊先後在無人駐守的馬德尼索堡壘及阿勒堡機場成功空降。
6時,隱藏在哥本哈根港口一艘商船內的一個德軍步兵營從暗中衝出,企圖抓捕丹麥國王及其政府成員。
德國第21步兵軍的兩個師也越過邊界進入了日德蘭半島。
由於實力過於懸殊,丹麥軍隊除了在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為保護哥本哈根皇宮與德軍有過短暫交火之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