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雅騷

卷二 如今卻憶江南樂 第三百五十五章 皇帝憋屈(求月票) 文 / 賊道三癡

    ~-~用罷早餐。張原搭乘內兄商周祚的馬車去六部衙門。六部衙門在宮城南面的承天門外。從東西牌樓這邊到承天門將近十里路。都察院還要遠一些。在宮城西苑的西南端。好在大道平坦寬敞。馬車迅捷。兩刻時就到了東長安街的玉河北橋。商周祚在馬車上叮囑了張原一些規矩。張原下車後。商周祚便自去都察院辦公。

    辰末時分。天氣晴好。張原立在玉河橋頭向西望。冬陽從他身後照過來。頗為溫暖。在他右邊。是規模宏大的皇城。皇城周長十餘里。城牆巍峨。正南面的承天門有七丈高、十三丈寬。黃瓦飛簷。氣勢恢宏。承天門是宮城南面的正門。禁衛森嚴。有紅盔白甲的帶刀親衛把守、巡邏。進出官員和太監都要出示令牌。在皇城內當值辦公的是內閣和六科給事中。六部衙門則在皇城外。也就是張原現在所處位置的左邊。即承天門與大明間之間的千步廊東側。欽天監、鴻臚寺、翰林院都在這一側。而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則在千步廊的西側——

    這裡是大明朝兩京十三省的權力中樞。政令由此發出。各地文書向這裡聚集。張原轉頭往右看著那高高的皇城城牆。心想:「肥胖慵懶、貪財使氣的萬曆皇帝離我不遠啊。已經做了四十三年的皇帝老兒這時在幹什麼。還在為不能立福王為太子而耿耿於懷嗎?」想想萬曆帝也憋屈。想在自己兒子當中挑選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都不能如願。皇權至高無上很有疑問啊。所以萬曆帝覺得大明朝的天下不全是他的天下。他的意志往往被扭曲。有祖制束縛他的手腳。有群臣聒噪不休。所以他就怠政。當然。他的怠政可不是放權。批紅權他是牢牢抓在手裡的。只是內閣呈遞進來的票擬和奏章他往往留中不發。也就是說萬曆皇帝不想管事。可更不想讓別人掌權管事。俗謂佔著茅坑不拉屎。大明朝這輛龐大的破車就這樣死樣活氣、憑著慣性往前行駛著。隨時都會散了架。而前方更是沼澤和深淵——

    張原走下玉河北橋。正要進東公生門。覺得有點不對勁。猛然回頭。只見橋的那一頭。一個頎長健美的身影正在一株槭樹下立著。正是穆真真。便招了招手。穆真真很快跑過來。鼻翼微汗。還有些喘氣。叫聲:「少爺——」

    「你跟來做什麼。不是叫你不用跟來嗎!」不用問也知道這少女是跟在馬車後面跑來的。張原有些心疼。面上卻是很嚴肅。不聽話怎麼行。

    穆真真有些慌張。扯出大旗辯//最快文字更新——無廣告//解道:「是太太和少奶奶吩咐了的。要婢子跟著少爺。說京城——」

    「好了好了。」張原擺擺手:「你隔著大老遠跟著我有什麼用。若邊上有個人突然拔刀捅我。你能飛過來一腳踹開嗎?」

    穆真真面紅耳赤。張口結舌。幽幽藍眸看著張原——

    張原笑了笑。轉身邁步。說道:「隨我來吧。這裡是皇城禁地。看到那些高大雄壯的衛兵沒有。誰敢在這裡行兇!」聽得穆真真輕快的腳步跟在他身後。自嘲地想:「我來六部衙門公幹也帶個美婢。這很紈褲吧。不知道以後言官們會不會彈劾我好色。嘿——」

    入東公生門。左首第一個衙門就是兵部。祁彪佳正在兵部衙門邊的小門前等著張原。祁彪佳的父親祁承爜是兵部郎中。因為未攜家眷入京。就住在兵部衙門廨捨。兵部下面就是會同館。舉人們已經在館門前聚集。不僅有翰社同仁。也有其他省份的舉子。有三百人之多。說要聯名伏闕上書請求賑災。這都是翰社的人昨晚發動起來的。張原一看不妙。雖說上書賑災是為國為民。但皇帝和內閣都不喜歡大批人聚集議論政事。尤其是在這皇城外。更易引起非議。別人也就罷了。他張原可是眾矢之的。他是翰社首領嘛。

    張原把文震孟、黃尊素幾人請到一邊商量了片刻。然後分頭勸解眾舉子。聯名上疏可以。但不要一齊擁到戶部衙門去。春闈前夕。行事要謹慎一些。於是議定由張原、文震孟、黃尊素和陳其猷四人前往戶部衙門呈遞賑災奏疏。其餘人留在會同館等待消息。張原還特意叮囑範文若、王炳麟等人。請他們留心一下會同館舉人的動向。莫讓別有用心者煽動。浙江鄉試針對翰社的謠言案至今沒有定論。一切都要小心才是——

    戶部衙門在街右。靠近大明門。與欽天監和鴻臚寺相對。張原四人來到戶部衙門。文震孟不愧為第八次參加會試的場屋老將。到處都有熟人。在這戶部衙門有位戶部員外郎就是文震孟的同年友人。有熟人就好辦事。當即把《饑民圖》和《請賑山東六郡疏》呈給戶部左侍郎李汝華。萬曆四十年後。六部缺官皇帝都不補。往往是一人兼數職。前年戶部尚書趙世卿因病離職後。戶部就由左侍郎李汝華掌部事。戶部難管理啊。全國各地災情不斷。大明財政運轉維艱——

    李汝華把張原四人請到後堂。詢問山東災情。張原、文震孟和黃尊素是道聽途說。陳其猷卻是親歷。說一次哭一次。李汝華道:「山東巡撫錢士完和巡按山東的趙士亨自七月起有數道奏疏言山東災害和饑民作亂。但奏疏送進宮內。如石沉大海。戶部只有讓山東諸郡自行賑災。蠲免賦稅卻是要皇帝下旨才能施行的。」

    張原懇切道:「李侍郎。山東災情非僅災民受苦。還有阻斷漕運的危險啊。我等此番進京。在濟寧、聊城耽擱了五日。就是因為饑民為盜。襲擊臨清鈔關。致使運河不通。雖然官兵很快驅走了饑民。但運河南北交通阻斷了五日。損失已然不小。現在還不是漕運繁忙期。若災情得不到控制、災民得不到撫恤。盜賊橫行。明年開春漕運必受影響。南北客商亦裹足不前。京幾物價勢必騰漲。損失何止數郡的賦稅錢糧。」

    李汝華思忖片刻。親自攜了陳其猷的奏疏和《饑民圖》入承天門。到午門外的六科直房見當值的六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熊明遇和禮科給事中丌詩教就是山東人。對家鄉受災還是很著急的。當即擬好奏疏連同《饑民圖》一起先送至內閣。然後再由內閣大學士票擬。再讓內侍送至宮城司禮監。等待批復。現在內閣輔臣只有方從哲一人。忙得是不可開交。而且是瞎忙。票擬好送上去的奏章往往沒回復——

    李汝華回到戶部衙門。見戶部員外郎陪著張原四人還在後堂。就說:「今日已經是臘月二十五。宮中正準備宴除夕、迎新年。年前是批復不下來了。只有先行文讓六郡州縣自行救災。」想了想。又道:「暫支臨清的水次倉糧六萬石賑災。這是本部職權內的。其餘還要等皇帝旨意。」

    張原四人辭出戶部衙門。回到會同館向諸舉子說明情況。諸舉子雖然不滿。但皇帝不批紅他們又能奈何。慷慨議論一番。回館烤火去了。只有翰社諸人還在。知道張社首肯定還有話說。已經抵京的翰社舉子已有三十五人。翰社社員基本上來自浙江和南直隸。這次浙江鄉試翰社有二十八人上龍虎榜。應天府鄉試也有翰社十八人中式。連同文震孟、範文若、焦潤生、羅玄文這四個前科舉人。翰社總共有五十名舉人。雖然在應試的七、八千名舉人當中不算什麼。但對一個社盟而言。這樣的實力已經是首屈一指了——

    現在距離明年二月初九的春闈首場還有四十來天。不能荒廢。張原提議在京翰社同仁每隔三日相聚講學一次。或請翰林院的名儒開講。或由翰社裡的飽學士之士開講。經史八股、經濟軍事都可以講——

    眾人轟然響應。人生地不熟。閒著也無聊。尋找合適的講學場所自然是社首的事。張原請大家在會同館等待消息。臘月二十八將舉行第一次開講。講學地點他會在前一日通知眾人。

    翰社諸人散後。張原和大兄張岱隨祁彪佳去兵部衙門拜見祁承爜。張原有一篇關於遼東局勢的奏疏。要請祁承爜代為呈交上去。張原現在已不僅僅是根據他後世的認識來泛論遼東形勢。他這一路來京。只要遇到北地來的客商他就打聽遼東消息。各種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他都要聽。哪些消息是實。哪些消息是虛。他還是能分辨得出的。前幾日又與師兄徐光啟長談。對努爾哈赤的動向有了大致瞭解。與他的後世認知相印證。前日在船上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論建州老奴將立國疏》——

    祁承爜昨天聽兒子對張原是不吝讚美。簡直有點崇拜。祁承爜卻是不怎麼相信。認為張原縱然才情橫溢。但畢竟年少。除了四書五經又能有多少經世之學呢。這時看了這篇《論建州老奴建立國疏》是大吃一驚。張原開篇就寫道:「建州酋奴爾哈赤窺伺我開原久矣。所忌南、北二關款酋為我開原藩籬。未敢遽逞。比年席捲南關。蠶食卜酋。而又厚結蒙古煖、宰二酋。陰謀大舉。群驅耕牧。罄耕猛酋故地。震驚我開原邊田。此其志又豈在一北關哉!開原與北關(即女真葉赫部。與大明親善)相倚。無北關則無開原。無開原則北關不能獨存。開原、北關有失。則無遼。無遼而山海一關誰與為守……」

    張原這篇疏文從努爾哈赤十多年前建牛錄製。到今秋以來八旗制建成。並築赫圖阿拉城來分析。斷定努爾哈赤建國在即。將成大明最大邊患。必須重兵駐防開原。再於慶雲堡、靖安堡、柴河堡各增兵千人固守。聯結北關。以防奴酋內襲。而撫順、清河一帶將是奴酋首先用兵之地。應有精兵良將鎮守。現任撫順所游擊李永芳不足恃——

    祁承爜是兵部郎中。對於邊情當然比較瞭解。對張原的精闢分析十分驚詫。張原一個江南舉子。如何能對七千里外的遼東局勢如此洞若觀火?

    張原就說這是他向北地商人和邸報裡得到的消息分析寫成的。大明邊患之急。莫急於遼東。遼東之急。莫過於開原和撫順。祁承爜深以為然。總督薊遼兵部右侍郎和遼東巡按御史熊廷弼都以奴酋為憂。與張原此疏所見略同。祁承爜答應把張原這篇奏疏交給兵科給事中覆奏。張原目前能做的只有這些了。主要心思還得放在春闈上。這份奏疏只是埋個伏筆。並不能改變朝廷對遼東的政策。因為絕大多數大明官員還不相信建州老奴對明朝能有多大威脅——

    祁承爜要留張岱、張原在兵部廨捨用午飯。張岱婉辭道:「家叔已在泡子河畔宅第準備好了午餐——」問祁彪佳:「虎子你也隨我二人一起去吧?」

    祁彪佳搖頭說不去。

    張岱、張原出了兵部衙門。穆真真還站在小門邊等著。張原過去摸了一下她的手。說道:「冰冷。這裡可比山陰冷得多。」

    穆真真道:「不要緊。走動起來就暖和了。」

    張岱笑道:「真真真是愚忠。走到哪跟到哪。」覺得自己這話說得有點彆扭。真真真——

    穆真真看了張原一眼。怕少爺責怪她老是跟著。好在少爺沒有不悅的表示。

    出了東公生門。馮虎和一個車伕坐在一輛馬車車轅上縮手縮腳等著。張岱、張原上了車。張原讓大兄坐過去一些。叫穆真真也上車。穆真真搖頭不肯。說:「少爺。婢子就喜歡跑路。」

    張原道:「你說你一女子跟著馬車後面狂跑。這算怎麼一回事。趕緊上來。不得推諉。」

    穆真真乖乖上車。貼著車廂壁坐著。只佔了一點點位置。張原懷疑她會縮骨功。

    馬車駛過東長安街。折而向北。朝崇文門東城角的泡子河飛快馳去。

    ——————————————————————

    介子初到京城。各色人物、各種關係要展開。需要一些鋪墊。精彩也即將呈現。請書友們鼓勵小道。支持雅騷。新的一月又到了。懇求保底月票。謝謝書友們。(未完待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