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寧海濤早就看過戴燕空軍基地的總規效果圖,但是當從直升機從基地上空掠過,也被嚇了一跳。
亞文泰地處戴燕的腹地,有著大片大片的平原,現在這片幾萬公頃的平地全部變成了空軍基地的產業,兩組長達4.8公里的實驗跑道,橫穿平原,把整個亞文泰平原分割成巨大的三塊,兩組跑道中間的地塊已經建起了純鋼結構的巨型廠房群,寧海濤記得這個廠房群是戴燕飛機製造廠的廠房,佔地面積512公頃,據說做這份設計的自然科學院的專家稱,這種規模可以領先一百年。
直升機在戴燕飛機製造廠的停機坪上停下,寧海濤下了直升機才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這個停機坪據說可以容納三百架後世空客380超級客機。從停機坪的一頭到另一頭,走路需要花五六個小時。
在這個製造基地都採用了小型的電動汽車作為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可以直接進出廠房,即方便人員往來,又可以攜帶一定數量的貨物。作為現代化的飛機製造廠,必不可少。
這個飛機製造基地的核心班底是原譚門島軍事基地的戰機維修大隊,原來只有兩百人左右,現在硬生生擴充到了兩萬五千人的巨大的規模。這些人很多都沒有任何基礎,只是識字和懂點基礎數學,如果從工序上來說,唯一對點口的就是油漆車間的油漆工。
不過,說難也不是很難。真正的問題是在飛機製造廠的流水線設計,一些複雜的技術被合理的分割之後,即使一個普通的工人也能很方便的熟練應對。生產線上真正的技術活,就是一些質量管理、各種電路調試、各種模塊測試。這些活路需要一些計算機基礎的技術人員,幸好特區的中專院校已經有部分優秀的學生掌握了基礎的技能,被飛機製造基地直接調了過來,每個工程師帶十個,技術人員的規模就上升到了兩千多個。
學生在這裡邊學邊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寧海濤問飛機製造基地的負責人王動:「王工,你這裡是特區未來的依靠,無論如何要把特區的航空能力搞上去,多帶一些人才出來,沒有製造我們永遠成不了真正的強國,想追上美國永遠就是夢想。尤其是飛機製造工業,事關特區根本。我們有成熟的機型資料,甚至連風動實驗都不需要就能直接上,鋁合金、鋼和工程橡膠這些基礎工業特區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飛機製造的所有瓶頸都在你這裡了。」
王動都記不清楚自己有多久沒有打理自己了,鬍子拉雜的說:「寧總說的對,現在的瓶頸就是人,機型、材料、生產線都是按照後世標準直接上的,沒有一點問題。製造基地這段時間就是在抓落實生產線上的質量管理,成效還是不錯,每道工序現在都實現了操作守則中的要求。現在整個總裝過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技術人員,如何測試運來的渦輪增壓噴氣發動機,如何調製各種參數,還得我們自己來,學生們現在還上不了手,航電系統的安裝測試也很費勁,現在制約我們快速發展的問題就在這裡。」
寧海濤說道:「技術人員的事情急不得,也不能慢,留給我們的時間很有限,這批學生中有掌握技術的,馬上安排上線,並讓大學城安排更多的實習生過來,爭取在1937年,我們特區有合格的航空技術人員不少於2萬人。王工帶我去看看我們的寶貝。」
王動說起新生的寶貝,馬上眉開眼笑,說道:「寧總,有一架已經測試完畢,今天第三次試飛,我帶你去。」
聽說是試飛,寧海濤笑道:「看來我來對了。」
今天試飛的型號為「土星1號」,原型機是「空中霸王v運輸機」。特區目前急需的是大型運輸機,坦克、大炮、步兵車、空降兵都需要實現快速投放,才能快速干預周邊局勢。
按照特區的實戰要求,這種運輸機應該滿載航程達到6000公里,這樣就能夠對整個亞洲、澳大利亞、南極全部納入事態干預範圍。按特區的想法初期應該能夠有一次性空投一個標準空降師的能力。以特區一個師的規模,應該可以控制住局勢,最起碼可以實現自保,以待第二次空投。
要一次性空投一個空降師的能力,就需要六十架能夠一次運載三百人的運輸機來運輸空降兵及小型件,以每架裝載二輛虎式坦克計算,就需要六十架運輸,每架十台運輸步兵車需要八十架,運輸炮兵及彈藥需要一百架,再加上備用二十架。也就是說。特區應該具備320架大型運輸機的能力,才能夠達到戰略要求。
「土星1號」試飛機型,全身已經塗上了淺黃綠色,標示系統還沒有塗漆,其實也沒必要,這年頭在天上飛的有比它大的嗎?
巨大的翼展達到了50.29米,機身長度達到53.02米,高度16.79米,這種體積相當於好幾棟六層樓樓房合在一起的大小。人在在它的小面,誰都會才生敬畏感。
高達592立方的機艙容積,最大起飛載重達77.9噸,這種容量和載重完全可以一次性裝上十輛傘兵步戰車,或者一次性帶走一個連的兵力。這種高空巡航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890公里的飛機,連這個時代最快的戰鬥機都追不上。超低空巡航極限低速可以到達213公里每小時,以實現低空空投物資。滿載情況下,航程可以達到6200公里。空倉可以實現9000公里航程,即使沒有空中加油機的支持,土星1號也能實現5000公里滿載空投及空倉返航。
土星1號標配五名機組人員,兩門航炮以及雷達系統,以它的速度一樣可以甩掉大集群,如果遇到落單的戰鬥機或者偵察機,敵人連跑的機會都沒有。比敵人快兩倍,還有雷達鎖定,有火控系統,有強力航炮,這時代都屬於空中堡壘了。
其實「土星1號」甩掉了原裝機很多功能,比如紅外干擾系統和可編程誘餌之類的技術,這些功能都是針對紅外制導和雷達制導導彈的對抗手段。
這年頭唯一能夠對「土星1號」構成現實威脅的是那種射高超過10公里的變態高射炮,不過,以特區的空軍能力,估計戰區裡面不會允許有這種武器生存。
拋掉先進的防空手段,其實「土星1號」的高科技部分只有四發渦輪增壓航空發動機和航電系統,前者穩定高效地讓「土星1號」飛上天,完成任務,後者則是讓它準確到達目的地,並獲得空域其他飛機的實時情況。
機身設計、材料試驗、發動機、航電系統、輪胎系統這些東西都是特區科學院完成的,其他關鍵部分也都是其他企業生產,放在戴燕飛機製造基地的只有整機總裝和試飛。說起來,難度真的不是太大。
試飛的機組的是採用一名老飛行員帶四名新手配置的。老飛行員是原來飛行大力神機型的空軍,四名新手則是戴燕空軍學院選拔的出色的學員。
這個班組已經飛行過兩次,首次是空載起飛試驗,第二次是空載航程測試,這一次是滿載航程測試。
「土星1號」內裝了77.9噸物資,他們的任務是載著這些東西空投到攀枝花鋼鐵基地,為那裡的工程隊提供補給。而原來這個工作是航母艦隊的大型運輸機做的。
從戴燕空軍基地機場起飛到達攀枝花基地距離是兩千多公里,預計兩個半小時到達攀枝花,然後他們要空倉繞行上海並返回戴燕空軍基地,以測試最大航程的準確值。
當「土星1號」在四台發動機的帶動下穩健的騰空而起,寧海濤和王動都舒了口氣。這次測試成功之後,該機型就可以大批生產了。
寧海濤笑著對王動說:「王工,恭喜你們了。接下來你們有的忙了。」
王動答道:「都是大家的事業,我們有這麼好的機會,還不努力,真就對不起我們的列祖列宗了。」
寧海濤點頭道:「他們就是我們的列祖列宗,這個事業既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他們,為所有華人和我們的子孫打下能夠輝煌一千年的事業。」
王動怪笑道:「獸血沸騰啊!不跟你打屁了,我去工作了。」
寧海濤喊道:「叉,還沒請我吃飯呢!」
王動背著他揮揮手說道:「自己回家煮去。」
----
徐涵韻的肚子差不多有四個月那麼大了,慢慢顯了出來。寧海濤總是跑這跑那,吃飯都沒個定點。三位大姐乾脆搬到寧海濤家裡住,也好有個照應。
三房兩廳的房子住上五個大人三個小孩,多少有點擁擠,只能把陽台改裝了一個小房間,勉強夠住,不過,家裡確實熱鬧了很多。
賀大姐的孩子小鳳五個多月了,已經會衝著人呵呵的笑,小姑娘大大的眼睛特別可愛,尤其喜歡寧海濤逗她,衝她做個鬼臉,小姑娘就會高興好半天。
岸青和岸英已經在鳳凰城讀小學了,平時寄宿在學校,只有假期才回家住。從剛來的時候,略帶孤僻的性格,慢慢有了轉變,已經能很自然的喊賀大姐為:「媽媽」了。假期的時候,還喜歡帶著小鳳出去玩。
賀大姐是剛直不阿的性格,又愛恨分明。每當徐涵韻想起歷史對她的不公,總是希望寧海濤能夠想想辦法,不要讓事情繼續慣性下去。日子久了,賀大姐也從小徐眼中讀出了一些東西。
不過,她沒有問。三位大姐都有默契,關於以後的事情,只要寧海濤不說,她們堅決不問。
寧海濤一回來就喊:「大姐吃飯了沒,我肚子餓慘了。」
鄧大姐見寧海濤回來了,也放下手中的文件,說道:「小寧,都等著你呢,趕緊吃飯,我去把魚湯熱一下。」
寧海濤也不忌諱的親了徐涵韻一口,問道:「老婆,我們寶寶有沒有動靜?」
徐涵韻幸福的一笑:「才多大啊,手腳都沒長出來呢,急啥。」
寧海濤摸摸腦袋傻笑。抱在賀大姐手上的小鳳則是衝著寧海濤依依啊啊的喊著。
寧海濤趕緊從賀大姐手中抱過小鳳,用鼻尖輕輕碰了她一下,小鳳頓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鄧大姐端著魚湯出來說道:「連我看的都嫉妒,這小丫頭就親你。發脾氣的時候,她娘都不頂用。」
徐涵韻在邊上拍拍寧海濤的手臂,說道:「海濤,主席他們好像快到延安了吧?」
聽徐涵韻這麼問,三位大姐都豎起了耳朵。
寧海濤點點頭答道:「估計幾天後就能到陝北安定的瓦窯堡,到了那裡偉大的長征也算告一段落,紅軍又有根據地了。」
三位大姐聽說紅軍的最新情況都很開心。聽的出來,寧海濤對紅軍落足瓦窯堡比較看好。
寧海濤頓了一下,皺著眉頭說道:「主席他們現在還不太平,張(郭濤)同志在理番卓木碉另立了一個中央。」
鄧大姐神色一秉挑眉說道:「他這是把紅四方面軍當成自己的私人部隊了。」
賀大姐更是憤怒的叱責他張(郭濤)無法無天。
寧海濤想了想還是透了一點底:「大姐,他就是個秋後螞蚱蹦躂不了多久。」
見她們喜上眉梢,接著說道:「三位大姐想不想回去?」
鄧大姐說道:「既然中央已經有落腳地方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說實話三位大姐還是不捨得的,以前紅軍轉移途中不合適回去,現在中央穩定下來了,不回去不合適。
寧海濤點頭說道:「過幾天我安排人把大姐和其他女同志送回中央,傷勢恢復的同志如果願意回到中央工作,也可隨機回去。」
賀大姐問道:「小寧,你什麼時候來見我們?」
寧海濤說道:「中央委員會已經開過會,等這次跟印度支那的戰爭告一段落,中央將組成代表團訪問**中央。具體時間我們會電告中央。」
三位大姐一聽更是高興,這是寧海濤明確肯定的答覆,同時也是特區中央委員會的正式決定。
寧海濤說道:「大姐,中央工作組的機構還是保留著,特區會給你們安排一個空中小組給你們使用,你們回到中央之後可以隨時回來,不過,如果其他人來特區,請走正式渠道。」
這表明特區只承認中央工作組為駐特區正式機構,人員的變動同樣需要獲得特區的同意,特區不同意,其他人就進不了中央工作組。這也是寧海濤增加三位大姐話語權的一種表現。畢竟,回到中央,她們將面臨諸多複雜的鬥爭。
尤其對賀大姐來說,面對她的將是一次面對命運的鬥爭。
一百、北部灣風雲再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