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被日本人折騰的五內俱焚的南京政府,又遭遇了雪上加霜的災難。長江從漢口起一直到安慶段全流域大水,更加惡劣的情況是,黃河也同時暴漲,多個地方發生潰堤,各主要支流氾濫。江西和安徽大部遭遇百年不遇大災。
兩省大片房屋毀在洪水之下,無家可歸的人數多達上千萬。大水過後,人們發現即將處於關鍵階段的水稻也面臨滅頂之災,成片成片的稻田長時間侵泡在水中,顆粒無收已經成了定局。
恐慌像瘟疫一般在災民中蔓延,沒有房子可以再建,沒有口糧也能刨點野菜充飢。但是即將成熟的水稻都完了,這意味著什麼,沒有人比農民更清楚。
那個年代不想現在,政府最基本的保障能力還是有的,民眾在這方面對政府的信任還是有的。相信,只要度過初期艱難地時刻,總會等來政府的救援。
而這個時代不行。不是政府不願,客觀上是沒有強大的組織調度能力,沒有這麼多資源可以募集,也不可能對上千萬災民進行長時間的救助。
逃荒!一路往南京、上海跑。
這是所有災區人民能想到的唯一自救措施。
七月中旬,南京城的老百姓發現城門外和街道上睡滿了逃荒的人。雖然已經有政府的人員和夫子廟、同泰寺、教會的人員都在擺場子佈施,但是畢竟僧多粥少,排隊的人群已經從城內排到了城牆外。
第一天還好,第二天、第三天,南京城扛不住了,不得不阻攔更多的逃難的人進入南京城。
得不到幫助的難民,如洪流一般往上海席捲而去。
-------
「達令,天氣這麼熱,我擔心難民會帶來疫病,這個事情拖不得。我想讓婦女救濟會的會員參與防疫,消毒的藥水我已經自己出錢找美國的洋行買了。」宋美l眉頭緊鎖,對現在的災情憂心匆匆。
七月份,蒼蠅蚊子多,疫情一旦傳播開來,整個南京都要遭災。
「這事,你辦的好。現在各地的救災物資都缺,政府的資金又有限。雖然學生也有募集,我也安排軍隊到各個企業募集,但是這些物資只能救急,要安置救助這麼多災民,政府力有不逮,只能靠借款。」老蔣摸了摸頭頂,這是他煩躁心情下的習慣動作。
「達令,向美英德法借款的事情不順利?」
「嗯。娘希匹,洋人銀行家都是一幫落井下石之徒。四國的救災聯合貸款提出的條件簡直喪權辱國,無恥。」
「達令,此次救災所費起碼不下六千萬元,國家羸弱,日本又虎視眈眈。難民的事情解決不好,會動搖江南的根本之地。」
老蔣那有不清楚其中的厲害,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日本的威脅已經變得迫在眉睫,國家財政大幅度的向軍事採購傾斜,確實無錢救助災民。
「如今,也只能看《倉儲法》的效果,政府已經批准開倉賑濟,期能使大多數民眾能夠度過這場災難。部分難民的情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宋美l無奈的點點頭,拿起今日的報紙翻看。
《中華特別行政區成立聲明》
「茲我南洋華人抗擊荷蘭洋人成功,建立華人政權,現向世界公佈我特區成立……」
宋美l對於南洋華人抗擊荷蘭的事情也是聽說過的,當時也沒當回事,誰成想,他們竟然成功了。
不過,引起她興趣的不是這則消息本身,而是注意到了聲明配發的一張並不清晰地黑白照片。
「達令。你看這張照片,裡面好像是二姐。」
老蔣聽說牽涉到宋夫人,臉色一驚,快步拿起宋美l手中的照片細看。
「還有廖仲愷的夫人!如此重大的事情,戴笠在搞什麼?來人,把戴雨農找來。」
侍從聽到吩咐,馬上照辦。
「這中華特別行政區到底是什麼來頭,連二姐都請的動?」
老蔣用手杖敲敲地面,沉聲說道:「他們派了三個代表來南京求見,我原來擔心洋人發表抗議,暫時拖著不予接見。不過這段時間我看報紙,除了荷蘭、日本發表了措辭強烈的抗議,奇怪的是,東南亞的最大殖民者英國竟然選擇了沉默,而且德國也令人不解的保持沉默。神通廣大的很啊,這幫人還神不知鬼不覺地請動了二姐,看來需要見見他們。」
「畢竟都是華人,能交個朋友,對政府來說也是好事。」
老蔣點點頭,給陳誠去了個電話,讓他把特區代表團請到他的官邸。
丁揚這幾天被南京政府涼的心中光火,不過任務沒有完成,也不能一走了之,這點性子還是忍的住的。
作為特區的特派代表,他此行的核心任務是向南京政府推銷特區制定的一攬子救災措施,並順帶與南京政府建立商務關係。
尤其是救災的事情,等不得。唐劍行在上海做好了萬全準備,自己在南京要是沒把戲唱好,特區的虧就吃大了。
正在焦急等待的時候,陳誠親自上門來請丁揚他們去憩廬官邸。
憩廬官邸,宋美l在打電話:「你是二姐嗎?大哥說他有段時間找不到你,大家都著急。聽大哥說你昨天回的上海,所以打電話過來問問你,要不要緊……恩,我也在報紙上看到了你的照片了。南洋的朋友正在來憩廬的路上……二姐既然說他們是朋友,我會跟階石說的。好,過幾天我去上海看你。再見。」
放下電話,宋美l跟老蔣說:「二姐說你要好好接待特區的客人,你找洋人辦的事情,他們也能辦。」
「這是什麼意思?」
「二姐沒明說,你不妨向他們提提水災的事情。說不准他們願意出點錢。」
老蔣摸摸腦袋,恩了一聲。
這時,侍從官報告說,陳誠帶著特區的代表丁揚先生到訪。
憩廬是老蔣的政治官邸,在南京的很多會見都是在這裡。
老蔣和夫人在廳門等待正在拾階而上的來客。
「歡迎丁先生來南京,政府正處多事之秋,各部門忙於奔走賑濟,有怠慢的地方各位敬請原諒。」
老蔣並不是以政府禮節接待的丁揚一行,性質算是私下會晤。所以,丁揚也沒有按正式禮節招呼。
「階石公誤會了,救災是目前第一要務,丁某豈敢有一絲不滿。丁某此次奉特區的命令,也正是向南京政府表示慰問,並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協助南京政府讓受災群眾盡快回復正常秩序和生活。」
老蔣一聽,嘴角上翹,笑臉露了出來。
語氣開心的說道:「好,好,天下華人一體同胞,我們會記住特區華人作出的貢獻的。」
「這是應該的,不知階石公可有詳細計劃,我們可依政府需要提供援助。」
計劃?這個問題比較尷尬,確切的說小打小鬧的計劃不少,但是整體根本的計劃至今拿不出來。
「目前,主要解決臨時問題,讓留在災區的難民能夠吃的上飯,各地已經在開倉放糧,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問題。那些逃荒的人現在也得到了臨時救濟。丁先生,不滿各位,如何幫助這些人回到家園,並重新開始生活,政府確實力有不足。我們正在向各國籌借資金,相信總是有辦法的。」
丁揚清楚老蔣不缺錢,但是他的錢主要是購買軍火,救災那是政府的事情,政府的錢從來沒有充裕過。
丁揚:「不知向各國貸款的資金多少?」
老蔣:「我們提出的是五千萬。估計能貸到三千萬,就能解決此次救災。」
才五千萬,這個數字遠比特區授權給他的數額小的多。
丁揚:「階石公,五千萬中國元的貸款我們的銀行願意按照市場利息貸款給gm政府,並且我們願意提供價值一千萬元的糧食和藥品無償援助。」
老蔣和夫人聽了,眼珠子差點沒掉下來。這個禮確實大了。這不僅解決了災民的生計,而且也為老蔣贏得巨大的聲望。
上帝保佑!老蔣默默在心中祈禱了一番。雙手再次握緊丁揚,眼睛炯炯有神的說道:「太感謝你們了,需要我們政府怎麼做,丁先生儘管說,即使公開聲明支持特區,我也要說服國民會議同意。」
丁揚這一刻感受到了老蔣內心中的真誠,感受到了他同樣關心災民的疾苦。
丁揚:「階石公不用放在心上,特區不會為難政府,也沒有必要現在發佈公開聲明支持特區成立,我們只是希望能在南京建立一個特區官方的貿易代辦處,處理特區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往來。」
這個要求已經底的不能再低,老蔣直接做主應承了下來,在他認為貿易往來對現在的中國來說,多多益善。
丁揚見老蔣有那種感覺虧欠的神情,笑著說道:「階石公,這次大水讓很多災民失去了房子,而且很多難民本身沒有自有土地,而特區有多餘的土地可以耕種,特區寧主席托我問下蔣公,能不能把這些失地農民遷移到特區一部分,即減輕政府壓力,有能讓特區的人口充實。」
老蔣沒想到特區提出這樣的問題,思考一會後,說道:「如果能夠改善他們的境遇,政府沒有意見。」
丁揚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和擔心,說道:「特區願意為遷移的農民提供自有土地,標準是每人一畝,年齡大小不限。而且我們願意收養大水中成為孤兒的兒童,我們將為他們提供住所、教育和生活保障,他們的親戚和友愛人士也可到特區來看望他們。」
特區的面積和土地,老蔣還是知道的,解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土地也是夠的。更多的華人進入特區這符合大陸的利益,增加大陸在特區的影響力,也能切實減輕大陸的壓力。尤其是孤兒,如能獲得妥善解決,特區和他本人都會獲得崇高讚譽,確實是一舉兩得。
老蔣:「不知特區能安排多少人口?」
丁揚:「原則上我們盡可能接受,但是考慮到可能對當地造成太大的影響,特區初步的計劃是接受一百萬戶內陸失地難民成為特區的公民。」
老蔣耳中感覺嗡嗡作響,這特區的胃口太大了,一百萬戶就是起碼在六七百萬人口。但是,這樣的誘惑對他來說也是赤果果的好處。徽、贛一帶土地兼併由來已久,地少人多,很多人在歷史上就形成了靠種地主的地過日子,沒有足夠的機遇,要擺脫這樣的依附,可以說世世代代都不可能,而地主是最喜歡這種關係的,廉價的勞力,天然的優勢,這也是造成這兩處gm不斷的根本原因。
一百萬戶,對兩省的人口來說不多,而且客觀的說,這一百萬戶遷出,能有效緩解當地的矛盾。某種程度說,老蔣希望特區能從其他省份也遷出部分人口。這樣他這個主席也可專心應對日本。
但是,內心深處也有點莫名其妙的擔心,能夠輕鬆接受一百萬戶,這特區的籌劃很深呢,不知道這樣的決定是不是正確。
丁揚見老蔣有猶豫,加了一點籌碼。
丁揚:「蔣公,為了彌補大陸的損失,我們願意與南京政府簽訂一個長期的協議。每年為大陸免費提供兩千人的中華理工大學理工專業留學名額。並提供為期兩年的免費培訓三百名空軍飛行員,等這三百名飛行員畢業,特區願意贈送三百架先進戰鬥機給蔣公。」
蔣夫人是名義上航空委員會的主席,負責中國的空軍,要知道現在空軍家底加起來也不到三百架,而特區不僅願意培訓三百名飛行員,而且願意贈送三百架先進戰鬥機,這筆生意還有什麼好說。
蔣夫人輕輕撞了一下老蔣,老蔣拿捏著說道:「特區費心了,我代南京政府同意一百萬戶失地災民遷移到特區。」
為老蔣培訓三百名飛行員及贈送三百架戰鬥機,這是特區考慮到兩年後,滬松戰場g軍在制空權上的戰略劣勢,希望能在抗日正面戰場前期,讓日本人有足夠的消耗,也不能讓他們進展的太順利。
同時,這筆援助也為南京政府軍事採購時,有足夠的理由選擇特區的武器裝備,把南京可貴的外匯,更多的流到特區,而不是重新流到其他國家。
為了表示謝意,老蔣在國府附近為特區貿易代辦處找了一個不錯的辦公室。這個機構類似於特區的駐外機構,負責到特區的個人簽證,以及其他對公對私商業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