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三卷 大鵬同風起,扶搖九萬里 第二章 博陵輕俠皆無位,幽州重氣本多豪(二)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27

    劉備是在中平二年的正月初一那天得到北方異族入侵的消息的。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備愣了好長時間,從小生活在帝國北方邊境的劉備並非沒有見過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選擇在秋末冬初的時候向南入侵,大漢帝國也一直在這個時候加強對北方的防守。但是如今正值隆冬,北方的草原上還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對於騎兵的行動和作戰都十分的不利,北方的異族軍隊卻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對大漢進行了入侵。劉備自然是十分吃驚。

    不過在吃驚之後,劉備立即做出了帶兵北上支援的決定。幽州刺史盧植在中平元年的年末離開了幽州返回洛陽參加大朝會,按照制度,如今主持幽州軍事事務的應該是幽州軍司馬公孫瓚,不過劉備相信公孫瓚一定會做出和自己相同的決定的。

    當初選擇讓擔任遼東太守的公孫瓚兼任幽州軍司馬,朝中諸公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在竇憲徹底擊敗匈奴,使得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內附之後,大漢帝國的北方邊境就少了很多的威脅。之前雖然有鮮卑一度對大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隨著檀石槐的去世,鮮卑也陷入了內鬥之中,無暇威脅大漢。雖然北方的威脅小了很多,但是在帝國的東北方向,高句麗、夫余、沃沮、濊貊以及朝鮮半島上的三韓卻對幽州的東北三郡加大了騷擾。任命公孫瓚為遼東太守兼任幽州軍司馬就是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防守,有合適的時機還要主動出擊。

    大漢帝國雖然因為黃巾之亂使得國力大幅度削弱,但是帝國的光榮與驕傲卻依然保留了下來,對於敢於侵犯大漢帝國尊嚴的國家,帝國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放過他們。所以在平定了境內的黃巾軍之後,帝國的高層雖然忙於內鬥,卻依然沒有忘記震懾周圍的異族。

    出於這樣的考慮,幽州的軍事力量也逐漸的向遼東一代傾斜。很多參加過平定黃巾軍戰鬥的老兵都集中到了遼東郡。劉備手中的士兵本來就不是很多,加上盧植將幽州刺史府從薊縣遷到了涿縣,涿郡就成了幽州刺史府的駐地,為了保護兩人共同的老師,劉備手下這些義軍才沒有被徵召。

    赴任涿郡太守的時候,劉備手中只有一千多名義軍整編而成的郡兵。其中有四百多人是劉備在自己的家鄉招募的義軍,當初跟隨劉備從涿縣出發的有七百多名義軍,後來又陸續有人投奔到劉備的帳下,前前後後加起來有一千五六百人,如今就只剩下了這四百多人。

    剩下的人中有五百多人是涿郡其他各縣組織起來的義軍,經過了平定黃巾軍的戰鬥,損失也十分慘重,這些倖存下來的士兵被組織在了一起,在劉備被任命為涿郡太守之後劃撥到了劉備的帳下。

    還有兩百多人是趙雲帶領的常山義軍。在盧植帳下作戰的過程中,劉備結識了當時歸屬於并州軍的趙雲和柴廣。對於這兩位青年才俊,劉備雖然非常賞識,但是由於當時自己還沒有正式的官職,所以也敢有什麼拉攏的心思,只是以同輩相交,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冀州黃巾軍被平定之後,并州軍返回了并州,趙雲也帶領著常山的義軍返回了家鄉,柴廣在呂布被任命為羽林中郎將之後也對返回并州沒了興趣,加上自己家族在常山附近也有不少的家產,所以乾脆就留在了冀州,和趙雲二人每天比武、遊獵。

    後來論功行賞,柴廣和趙雲二人都被徵召進入羽林軍,從小生活在洛陽甚至羽林軍中各種弊端的柴廣拒絕了徵召,趙雲也陪同柴廣一起拒絕了徵召。

    柴廣不願意返回洛陽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想起了當初對劉婷的承諾。當初離開洛陽的時候柴廣信心滿滿,想要建功立業好以此為資本向天子請求迎娶劉婷。但是離開洛陽至今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柴廣雖然也建立了不小的功勳,但是距離能夠迎娶大漢的公主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擔任羽林郎之後雖然就有了晉陞的資本,但是柴廣並與願意靠混時間熬資歷來升職,所以還是拒絕了徵召。

    也就在這次封賞之中劉備被任命為了涿郡太守,劉備身邊的人也都被封賞了官職,關羽被任命為涿郡司馬,張飛被任命為涿郡都尉,簡雍被任命為了涿郡長史。除了這些人之外,為了維持涿郡太守府的正常運轉,劉備只能留任原有的官員或者接受別的派別的安插。

    也就在這個時候劉備才發現了自己身邊的人才是在是太少,僅僅依靠關羽、張飛和簡雍三人很難控制住涿郡。

    所以劉備一方面發動身邊好友為自己介紹賢才,一方面開始搜羅著自己曾經遇到過的人才。

    劉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柴廣和趙雲。

    深知柴廣和趙雲二人想法的劉備自然明白應該如何勸服二人。對於這種充滿著激情和幻想的年輕人來說,適當的欺騙是拉攏他們的最好的辦法。

    劉備告訴柴廣和趙雲,在幽州有很多和北方異族作戰的機會,在目前的整個大漢,也就只有幽州有這麼多的機會,在其他的地方將很難得到作戰的機會。冀州雖然有和黑山賊交戰的機會,但是和山賊作戰與和北方草原騎兵作戰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而向霍去病那樣北擊匈奴正是大漢每一個少年的夢想。

    所以柴廣和趙雲接受了劉備的邀請,投靠到了劉備麾下,分別擔任了一曲的都尉。

    除了柴廣和趙雲二人之外,經過好友的推薦,青州名士孫乾也投靠到了劉備的麾下,被任命為了涿縣縣令。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劉備對其十分重視,事無鉅細均要和孫乾商議之後再做決定。對於劉備的這種重視,孫乾也生出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思,全心全力的為劉備出謀劃策。孫乾身負盛名十數年,水平自然不是簡雍可以比的,在孫乾的謀劃下,劉備很快就掌握住了涿郡的各個要害部門,將涿郡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趙雲在投入劉備麾下的同時還帶去了當年跟隨自己縱橫沙場的兩百名義兵。

    這就是劉備初到涿郡時的全部兵力。除了安撫百姓、恢復生產之外,劉備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擴充郡兵的規模上。涿郡雖然不是邊境郡,但是劉備心中建功立業的心思卻始終沒有斷絕,如今雖然已經擔任了一郡的太守,在大漢也算得上是高級官員了,但是劉備依然認為平定黃巾賊所建立的功勞不算什麼,只有在和異族的征戰中所立下的功勞才是真正的功勞。就像義兄公孫瓚在遼東所做的那樣。

    只要能夠訓練出一支精兵,日後有的是機會為大漢開疆拓土,建功立業。

    盧植對於劉備的舉動還是十分支持的,於是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劉備就徵募到了一支將近五千人的義軍,在關羽、張飛、柴廣、趙雲四人的帶領下進行著認真的訓練。

    出於對霍去病的仰慕以及幽州充足的馬匹,這五千人中有四千人都是騎兵。

    在得到北方異族聯軍入侵的消息之後,劉備立即帶領著五千郡兵向北趕去,在漁陽城匯合了漁陽郡的郡兵之後,繼續向北來到了沽水的北岸。

    此時北方的異族聯軍已經突破了大漢帝國在燕山設置的第一道防線,正在向沽水撲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