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一二六章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還負室前鍾(二)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12

    盧植被任命為幽州刺史之後,之前的幽州刺史劉虞就重新回到了洛陽,擔任了宗正寺卿,但是如今的宗正寺卿已經和劉虞離開洛陽前往幽州擔任刺史時不太一樣了。

    宗正寺卿作為九卿之一,是議事院的成員之一,宗正寺卿是有資格參加議事院的討論的,劉虞相當於進入了大漢帝國的最高權力圈,這和之前只能管理大漢皇室成員的宗正寺卿的地位自然大不一樣。

    劉虞能夠擔任這個職務是因為前任宗正寺卿劉正在安平王被俘一事上的態度惹惱了議事院中的其他諸公,因此被其他諸公聯名上書天子,要求罷免劉正宗正寺卿的職務。劉正雖然是天子劉宏的堂叔,在劉宏剛剛被立為天子,來到洛陽的時候,劉正一直對劉宏十分照顧,這讓劉宏對劉正十分感激,在自己掌權之後立即任命劉正做了宗正寺卿,一直到了現在。

    但是如今的天子已經形同虛設,沒有絲毫的權力,因此對於議事院諸公的聯名上書,天子劉宏也只能無奈的蓋上了大印,表示同意。劉正從此就離開了自己工作過近十年的崗位上。

    大半年前,兗州黃巾軍剛剛起事的時候,安平王劉續親自帶領安平國的郡兵出兵迎戰黃巾軍,卻無奈的兵敗被俘。安平國人湊錢將劉續從黃巾軍手中贖了出來。消息傳到洛陽,在討論如何處置劉續的過程中,劉正和議事院中的其他諸公發生了很大的衝突。劉正認為安平王劉續帶兵征討黃巾軍是為了報效國家,雖然兵敗被俘,但是其心可嘉,其情可憫,所以認為應該為劉續恢復封國,以顯示朝廷對各地英勇作戰的將士的嘉獎。

    在其餘諸公還沒有做出決定的時候,議郎李燮提出:「劉續身為一個藩王,不僅沒有盡到職責,損害了朝廷的聲譽,不該讓他恢復封國。」對於李夔的這番言論,議事院諸並沒有發表意見,但是劉正卻十分憤怒,指控李燮為誹謗宗室,送到左校去服苦役。

    劉正的這番行為徹底惹惱了議事院中的其餘諸公,在掌握了朝政權力之後,士族出身的諸公對大漢的皇室宗親一直十分忌憚,害怕他們不甘心喪失權力,試圖採取什麼過激的行為恢復權力。在這些士族諸公的眼中,劉正這番打壓朝臣的行為就是對他們的挑釁,如果不採取措施的話,會讓宗室的力量再度恢復。於是議事院中的其餘諸公一致上書要求嚴懲劉續。

    此時士林人士也在為此事造勢,將此事與其父李固不肯立質帝、桓帝事聯繫在一起,稱頌說:「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李固當年以直言善諫而聞名天下,因為反對立漢桓帝而被罷免之後,朝野多有同情之言,如今將李夔比作李固,朝野的同情心也被再次激發了出來。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劉正沒有絲毫的準備,一時間變得有些手足無措。

    最終劉續被指控為大逆不道,處死,封國撤銷。李燮被釋放,重新任議郎。而劉正的宗正寺卿也被罷免,職位暫時空缺,直到現在被劉虞補上。

    在平定黃巾軍的過程中所立戰功僅次於盧植的便是平定豫州的朱俊。經過議事院的討論,朱俊被任命為了司隸校尉,並主管京師防衛。司隸校尉雖然不是九卿之一,但是仍然位高權重,尤其是朱俊的這個司隸校尉還被授命主管京師防衛,這就等於從大將軍何進的手中分掉了很大的一部分權力。雖然何進平日裡並不過問朝中政務,而是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現在朝中的紛爭面前,但是其他諸公對何進還是頗為忌憚,並不放棄一切可以打壓何進的機會。讓其他諸公吃驚的是,何進對這個任命並沒有任何的反對。

    皇甫嵩雖然參戰最晚,但是仍然帶兵平定了兗州和青州兩州的黃巾軍,立下了僅次於盧植和朱俊的戰功。戰後,皇甫嵩被任命為了青州刺史,並督青州、兗州、徐州三州軍事。

    丁原帶領的并州兵在平定黃巾軍的過程中也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只是丁原畢竟只是行伍出身,為議事院中諸公所不喜,所以戰後仍然只是保留了并州刺史的職務,只是被額外加封了太原縣侯的爵位,食邑一千戶。丁原帳下諸將也多有封賞,而且很多人都被任命到了其他郡中。

    呂布被召入了京城,擔任了羽林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的品秩為比兩千石,並且主管京師的羽林軍,這個任命其實仍然是議事院諸公分何進權力的行為,但是何進仍然沒有任何的反應。

    張楊被任命為了河內太守,魏續、宋憲和曹性都被召入了玉林營中,擔任了呂布的手下,秦誼則被安排在了豫州,擔任了豫州軍從事,只有高順仍然留在了并州,繼續做著丁原的手下。

    在黃巾軍被大致平定之後,對被黃巾軍禍亂最嚴重的豫州、冀州、兗州三州以及荊州南陽郡的重建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冀州刺史王芬是在黃巾軍起事之後、原來的冀州刺史被黃巾軍殺掉之後重新任命的,在上任之後訓練州兵,安排百姓恢復生產,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因此職務得到了保留,並且被封為了鄴縣侯,食邑一千戶。

    兗州刺史由之前的東郡太守伏完擔任。伏完在擔任東郡太守期間,訓練郡兵、安排防禦,將黃巾軍地擋在了兗州境內而不能和冀州的黃巾軍匯合,為平定黃巾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時論功行賞,得以從東郡太守的位置上升到了兗州刺史。

    在豫州刺史的人選上,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豫州地處中原腹地,而且距離京師洛陽的距離非常近,按說是一個人人爭搶的好地方。但是豫州在這次黃巾軍的其實過程中受到的破壞也最大,人口銳減,說十室九空有些誇張,但是人口至少也減少了一半,各種水利和基礎設施的損失也十分嚴重,想要恢復生產十分不容易。

    在議事院的會議上,大家各自推讓,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推舉出人來擔任豫州刺史。最終還是王允看不下去,一怒之下自告奮勇擔任了豫州刺史。

    豫州刺史雖然也是卿,但是畢竟不是議事院的成員,王允此舉可以說主動裡開了朝廷的權力中心,很多人勸說王允收回決定,王允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議事院在封賞過程中最大的爭論來自於對涼州太平道的封賞上。在議事院中諸公的眼中,涼州太平道雖然仍然對漢室表示臣服,並且按時上交賦稅,但是他們的行為就是形同造反。所以議事院中諸公除了何進之外,全都表示反對承認涼州太平道對涼州和關中一帶的合法佔領。

    雖然這些人能夠誅殺十常侍、徹底掌握朝政幾乎全部都是依靠涼州太平道,但是到了現在,他們卻只願意承認涼州太平道的合法性,不願意承認認涼州太平道對涼州和關中一帶佔領的合法性。何進對此十分憤怒,但是在議事院中鼓掌難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