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一一七章 孟德提先手,文台藉世資 (十六)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08

    孫堅帶領著兩萬淮泗新兵以及隨同自己一起從豫州逃回的四千老兵一起從下邳縣出發,一路向西,經彭城國進入豫州沛國,在這裡,孫堅得到了陳留郡已經被漢軍收復,黃巾軍對洛陽的威脅已經被全部解除的消息。

    隨同孫堅一起出征的張昭勸說孫堅在沛國的國都相縣停了下來,等打聽清楚了具體的情況再做打算。

    孫堅自然是聽從了張昭的建議,派出了斥候四下打探。很快,各地消息都陸續的傳了回來。

    皇甫嵩帶領著北地郡並配合著伏完的東郡郡兵以及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等地的鄉勇一起攻破了大野澤的黃巾軍大營,斬殺黃巾軍兩萬餘,俘虜將近二十萬。經此一戰,兗州和青州兩州的黃巾軍主力幾乎被全部消滅,平定兗州和青州將只是時間問題。

    曹操帶領著陳留郡的郡兵已經攻入了梁國境內,看情況應該是奔著自己的老家,沛國譙縣而去。在孫堅出動撤出豫州之後,黃巾軍重新佔領了梁國、沛國全境以及汝南郡的東部。

    朱俊在得到了何進的支援之後已經攻破了汝南郡郡治平輿縣外圍的上蔡、灈陽、南頓等縣,準備包圍平輿縣成。

    大將軍何進親自帶領大軍進攻南陽郡,如今已經攻入南陽郡境內。

    條的消息傳來,漢軍的反擊形勢已經十分明顯,越來越多的地方被收復,黃巾軍的實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聽到這些消息,孫堅的內心十分高興,這種興奮能夠很明顯的從他的臉上看出來,而張昭的臉色卻不怎麼好看。

    漢軍取得的優勢越明顯,孫堅能夠立功的機會就越少。張昭這麼用心的幫助孫堅,自然不只是為了平定賊亂,報效國家。張昭有著自己的打算,而如今這些計劃都由於漢軍的順利進軍而變成了泡影。

    不過張昭很快就從這些信息中發現了問題。

    漢軍在這些戰鬥中雖然收復了不少之前被黃巾軍佔據的城池,但是除了皇甫嵩在大野澤附近殲滅青州和兗州兩州黃巾軍的主力之外,其他的戰鬥中並沒有殲滅太多的黃巾軍士兵,也就是說黃巾軍雖然損失了很多的城池,但是士兵的數量並沒有遭受太多的損失,而且除了汝南郡北部的幾座城池之外,黃巾軍的抵抗程度也不是十分激烈,造成這樣的情況只有兩種原因,要麼是黃巾軍另有陰謀,打算對漢軍施行誘敵深入,再行殲滅,要麼就是豫州的黃巾軍打算向其他地方逃竄,而無論是那種情況,對孫堅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張昭將自己的猜測向孫堅說了之後,孫堅也很快的就明白了過來。如果豫州的黃巾軍真的有什麼陰謀,那麼進入豫州的漢軍很可能遭到埋伏。而如果豫州黃巾軍是打算撤退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撤向揚州,這樣就會繼續禍害揚州的百姓。這兩種情況無論哪種都是孫堅不願意看到的。

    「張先生,我軍該如何是好,還請張先生教我!」想明白了這些問題之後,孫堅立即向張昭求教起來。

    「孫司馬,我知道您一心想要解救百姓,報效國家,但是很多問題不是直接衝上去做就能解決的,很多問題的解決需要合適的方法,有的時候還需要繞個圈子。我說這些,孫司馬您能理解嗎?」張昭說完,直直的盯著孫堅,等著看他的反應。

    如果是半年之前的孫堅,對張昭的這番話肯定是不屑一顧,連聽都不願意聽的,不過這半年以來,孫堅連續經歷了兩次失敗,性格多少也有了些改變,因此對張昭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看到孫堅的這種反應,張昭的心放下了不少,繼續說道:「我軍現在實力弱小,即使直接衝上去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想要應對如今汝南的情況,我覺得我們應該直接揮師向南,佔領揚州九江郡的壽春縣。壽春地處豫州和揚州的交界,是連接豫州和揚州最重要呃通道,佔領壽春城正好能夠扼守豫州黃巾軍南下的道路。而且壽春城北有淮河天險,南有芍陂大澤,易守難攻。而如果豫州黃巾軍設下陷阱,咱們從壽春出發進入豫州境內也十分方便,可以隨時支援豫州的漢軍。此謂進可攻,退可守的寶地,請孫司馬認真考慮。」事實上,對於大漢王朝的衰落,張昭看的也十分清楚。他深知即使平定了黃巾軍之亂之後,大漢也不可能再回到往日的輝煌,尤其是對黃巾軍禍亂嚴重的這些地區,大漢的控制力度將大幅度的減弱。對於大漢核心的豫州、冀州、并州、兗州、青州、司隸這些地區,大漢朝廷一定會傾盡全力恢復控制,但是對於徐州、荊州、揚州、益州、幽州、涼州、交州這些邊疆州,大漢朝廷恐怕很難恢復統治,如果現在能夠佔據這些地方,日後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自然是不在話下,如果風雲際會,成就一番大業也不是不可能。徐州乃是四戰之地,自然不適合作為割據的基地,但是淮南一帶北通中原,南控江南,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乃是王霸之基。壽春那是淮南門戶,佔據壽春之後對於淮南之地就可以徐徐圖之,這也正是張昭勸說孫堅戰局淮南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張家在淮南之地有幾家世交,在這淮南之地也頗有威望,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佔據這淮南之地就更有把握了。

    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思,張昭才極力勸說孫堅佔據壽春,再做打算。真等到佔據壽春之後,有些事情就由不得孫堅自己做主了。

    孫堅聽完張昭的介紹之後打開了地圖認真的看了起來。在將壽春以及附近的地形認真觀察了將近半個時辰之後,孫堅這才抬起頭,對張昭說道:「就以張先生所說,立即出兵壽春。」

    聽到孫堅終於做出了出兵壽春的決定,張昭心中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對孫堅說道:「孫司馬,在下在揚州有幾位舊識,在當地頗有人望,在下願意先行一步,去揚州為孫司馬打點一番,為孫司馬日後進入壽春做好準備。」

    「張先生,沛國南部如今還在被黃巾軍佔據,這一路恐怕頗有危險,張先生還是先不要去了,等我軍進入揚州之後再做打算,為時也不算晚。」孫堅頗為擔心的對張昭勸說道。

    「多謝孫司馬擔心,只是凡事需早作打算才能有備無患,如果孫司馬擔心在下安危,在下可以從下邳國繞道前去揚州,如此定無大礙。」張昭急著和揚州的周、魯兩家取得聯繫,為孫堅進入揚州做好準備,因此才急切的前往揚州。

    孫堅看勸說不住張昭,便答應了張昭的請求,但是還是派出了自己的近衛統領祖茂帶領著一百名孫氏族兵以及五百名新募新兵保護著張昭前往揚州。

    祖茂是孫堅的同鄉,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摯友,當年孫堅十七歲的時候遇到海賊,孤身一人將海賊嚇退,事實上當時祖茂就跟在孫堅身邊。後來會稽人許昌興兵作亂,孫堅被表為郡司馬,祖茂就做了孫堅的副將,跟隨孫堅一起征討許昌。之後孫堅因功升為鹽瀆縣丞,祖茂卻放棄了做官的機會,依舊跟在孫堅身邊。

    黃巾之亂之後,孫堅被朱俊表為別部司馬,在下邳、東海、廣陵一代招募鄉勇,其中的主力就是孫氏子弟以及孫堅數年前平定許昌叛亂時所招募的江東子弟。正是因為有這些經歷過戰鬥的精銳,孫堅招募的鄉勇才能快速的形成戰鬥力,而深得孫堅信任的祖茂就成了這支精兵的統領。

    在孫堅對豫州黃巾軍兩進兩出的過程中,祖茂一直堅定的支持孫堅所做的任何決定,不論是孫堅高歌猛進還是無奈撤退的時候,祖茂都在孫堅身邊保護著孫堅。

    這次孫堅再次訓練出上萬新兵之後,孫氏子弟被編為了孫堅的親衛,而祖茂這個不是孫氏族人的人卻被孫堅任命為了親衛的統領,可見孫堅對祖茂的信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